打板栗、焖仔鸡!金寨不一样的乡愁,乡味 ......

金寨,位于大别山腹地,是隶属于六安的一个小县城,那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是全省有名的板栗之乡。

在家乡,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板栗树。这些板栗树就像他们的的孩子,维持着他们的生存和希望。


打板栗、焖仔鸡!金寨不一样的乡愁,乡味 ......


打板栗、焖仔鸡!金寨不一样的乡愁,乡味 ......


板栗仁是最初是奶白色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色泽渐渐变的金黄。生的板栗吃起来脆脆的、甜甜的;熟的板栗可以烧鸡、煲鸡汤、煲排骨汤等等,味道鲜美独特。吃起来软软的、绵绵的,非常好吃。

打板栗、焖仔鸡!金寨不一样的乡愁,乡味 ......


提到板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要数打板栗的过程。相信应该有很多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到大,板栗吃了不少,却从来没见过板栗原本生长的样子。

板栗是长在树上成长的,不知道的人看到树上那绿绿的小毛球,可能完全不会想象到它就是板栗。板栗树虽然不是很高,但却特别的茂盛。其中一个又一个板栗像绿色的小精灵一样在枝叶间探头探脑。

打板栗、焖仔鸡!金寨不一样的乡愁,乡味 ......


每到板栗成熟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出动,拿着长长的竹竿,去打板栗。因为板栗外面有一层像刺猬一样的外衣,没办法用手直接去摘,所以用打这个字来描述可谓是生动形象。

打板栗、焖仔鸡!金寨不一样的乡愁,乡味 ......


打板栗的时候,这个“打”字里也有不小的学问时候也有学问在里面,简单来说,一下是一下,有节奏感,对准果子和枝条的交界处用力一挥,板栗就能应声而落。说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不熟练的人,可能会打的树枝乱颤,光掉叶子不掉板栗。

打板栗、焖仔鸡!金寨不一样的乡愁,乡味 ......


把板栗打到地上以后,需要带上手套去捡,我们捡的时候并不是直接把板栗带壳直接捡走,而是拿个石头把板栗壳的开口敲的更大,然后戴着手套把板栗倒出来。那像刺猬一样的板栗壳就直接扔在旁边,当作下一季的肥料。

打板栗、焖仔鸡!金寨不一样的乡愁,乡味 ......


打完板栗以后,孩子们都跟着大人一起奔奔跳跳的回家,因为按照惯例,接下来肯定会有一顿大餐,也许是板栗烧鸡,也许会用板栗煲排骨汤。我最喜欢的还是妈妈做的板栗烧鸡。

打板栗、焖仔鸡!金寨不一样的乡愁,乡味 ......


亲手从鸡窝里抓一只正宗的土鸡,平时和哪只有仇就逮哪只,抓住了就放血拔毛下锅。家乡里散养的土鸡的味道,真的不仅仅是鲜美二字就可以简单描述的,使用家乡散养的土鸡作为食材,甚至不需要放过多的调味料,只需要小火慢煮,就能整出一大锅香喷喷的烧鸡。

板栗不仅可以搭配土鸡红焖,煲鸡汤,秋天喝板栗炖鸡汤,正合秋季补肾的道理。

打板栗、焖仔鸡!金寨不一样的乡愁,乡味 ......


现在出门在外工作,回家有时候就不是那么方便了。每逢板栗成熟的时节,都会让家人捎来一些板栗。每当香甜的板栗沁入心脾时,都会想起故乡——那个美丽的小城,想起小时候的玩伴、故乡的淳朴的乡亲们,想起曾经那些美好的时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