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孟子在宋代以后被尊称亚圣?

风起千帆


由于孔子的儒家思想,对“制度”、“阶级”非常的推崇,所以,出自平民之家(鲁国流落在外的贵族后裔)的孟子,并没有阶级的正统身份,这对于学习儒家思想的众人来说,是看不起他的理由。

但是我们正视《孟子》这本书中的内容可以发现,孟子于儒家所在的地位,就好像庄子于道家所在的地位。据记载,孟子并没有说出自己师从何人,只是谦虚的说自己并不是圣人门生,所以由此可见,孟子的求学,应该是“从于子思子的门徒”,是比较正确的推论。

《论语》一书中,借孔子的言行来表述很多孔子要表达的思想。而在《孟子》中,基本上把孔子的儒家思想变现,应用到了实际的治国方面。孔子由于自身境遇的原因,并没有那么高的社会地位,也没有那么多可以给国君出谋划策的机会。甚至在当时,孔子本身的思想也并不是那么受推崇。所以他只能靠一些小事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来表示儒家思想是一种怎么样的思考方向。

而在孔子死后的百年时间里,通过门下七十二贤,和子思子对儒家思想的完善,再经过孟子自身的总结,就形成了一套比孔子当时的理论更完善的体系。毕竟已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儒家思想已经被更多的人所得知。虽然说当时的环境并不是独尊儒术,但是在百花齐放的年代,很多有野心有大才华的君主还是能分辨出一个谋士的进言是否合乎逻辑。而孟子所讲的儒家思想,句句在理,很难让人不信服。

可遗憾的是,儒家思想在孟子的年代之前,只是做到了众所周知,使君王“愿意听一听”,并不像后世的皇帝一样奉为“圣人之言行“。而在那个年代,众君王没有任何人推行儒家思想并成功的先例,这使得也没有任何一个君主愿意去尝试,去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而众君王不愿实施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大”。试问,在当时那个认知水平下,谁愿意真正的放弃自己的权力与享乐,改为全身心的为百姓谋福利?

所以孟子的思想虽然独树一帜,而且从逻辑上就感觉大大行得通,却依然没有在任何地方得到实施。很多君王见到孟子都如获至宝一般的恭迎求教,孟子也不吝耐心的一一予以回答。可惜,终归他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

而后世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迂腐”。这份迂腐使得没有地位只有思想的孟子不能得到世人的尊敬,这种情况一致延续到唐宋八大家韩愈(《师说》)的出现。上文我们提到,孟子的思想确实是有真东西的,只不过迂腐的儒家子弟不能抛弃阶级观念,却因孟子的“不正统”而不正视于他,尊奉的是孔子最宠爱的弟子颜回。但是韩愈本身就是一个抱有反抗思想的人,他的一生起起伏伏,大起大落,痛苦的经历必然是有着从某种思想中的“顿悟”,来支撑他一次次的重新抬起头来。我猜孟子大概就是充当了他在困境中勃发的“精神导师”的角色。所以借韩愈之势,孟子的地位有所上升。

而真正使孟子地位得到攀升的,却是在元朝。

我们知道,元朝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建立起来的。而关外本身并不是汉文化传承发展的地方,金朝也好,蒙古也好,在消灭了宋朝的统治阶级后,他们族内的文人大士对汉族文化十分推崇,决心要从汉族文化中学习到精髓。由于他们并没有自小受到腐朽的儒家思想的侵蚀,所以可以很好的做到“取其精髓、去其糟粕”。而孟子留下的典籍,是把当时儒家的理念直接应用在君王之道,是一种“如何王于天下”的“术法”,这对于任何朝代的统治者,无非就是至宝一般的存在。只不过之前一直由于固化的“刻板偏见”,导致孟子的伟大思想被埋没了千年。

而当元人挖掘出这块瑰宝之后,后人才能正视孟子的思想对于统治者来说是多么的宝贵。这不是类似于《论语》的那种“原始儒家”的逻辑不通、自相矛盾,而是直接通过精准的例子告诉君主,如何才能“王之于天下,而万民归焉”。

于是自明朝起,孟子“亚圣”的地位就此巩固下来,并取代了颜回的地位。当后人提起儒家的时候,都其之为“孔孟之道”。


无为的马仙僧


孟子,名轲,(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公族孟孙氏的后代。也是战国中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提出,王道、民本,主张倡导,性善,论,在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孔子的具最影响力的儒学宗师。

孟子40岁之前,主要活动是为门徒讲学,为邹、鲁等小国出谋献策,后来门徒增多,孟子的影响也日愈扩大,虽然邹、鲁等小国的国君对孟子言听计从,但它毕竟是小国寡民,不能左右天下局势,于是孟子又带领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去了。再后来渐渐衰老的他,再也没有力量周游列国,只好带领学生回到家乡。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孟子和他的学生整理了《诗》《书》等儒家典籍,总结他一生的思想活动,潜心著书立学。他的《孟子》一书就集中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主张,与民同乐,民贵君轻。他还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在儒家学说中形成了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即使如此,孟子的思想一直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中闪烁着熠熠光辉。

孟子,被认为是民贵君贱的儒家精英,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被称为圣人,他则被称为,亚圣。可笑的是,他继承了孔子的,仁,学,但却又抛弃了维护周礼的内容……🐴🌺🌺





飞天ZY漫雪


孟子被叫做亚圣是一种尊称,也是对孟子思想和著作的肯定,是一种赞扬,因为有了孔圣人孔子,孟子只能够排名第二,可想而知这是何等的荣誉,孟子思想是对孔子儒家学术的延伸和发展,继承和改进,儒家思想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理所当然二圣就成了齐史大圣,至今都在一定程度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可以说今天更需要新时代的孔孟之道。

孟子出生平民,且是贵族后代,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提出的仁政和民本思想是历代帝王所推崇的,也是经过多少年实践检验的真理,孟子自己并未出书,也不曾写书,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行语录总结汇编了《孟子》一书,成为孟子思想的典存,留至今天,供人们研究学习,孟子和孔子一样都有不幸的家世,也有游说的经历,延续了孔子的天为大的根本思想,把孔子的一些理论化的东西付诸于现实生活,并得到了应用和推广,这也是孟子对儒家学说最大的贡献,孟子在孔子死后几十年才登门拜师,应该说,孔子的弟子很多,后代也有,但是一直都没有一个人像孟子这样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足矣说明孟子的确有能耐,而且才华出众,不同寻常。


现在我们来说儒家思想和孔孟之道,并不是非要仔细推敲或者字字研读,背的滚瓜乱熟,而是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国是一个有有就文化历史和传统美德的民族,法制健全的现代化建设中更需要更多的道德伦理,孔孟思想的某些精华值得我们学习,发扬传统文化,感悟国学之精髓,成就自我,实现理想抱负,不要说修身齐家平天下,总之能做一个诚实守信守法,有着良好道德的新时代公民就已经很好了。


黑白文章泽渊诗


晴日,我们驅車前往亞聖孟子故地,拿定主意把「 五一」 之行變成遊學之旅,用行動去踐行讀經典、思聖人,償試追求一種「常學常新」的感受,使游和學成為有樂趣的過程,讓生活愛好、生活方式與中國的慱大文化貼近,與聖人產生時空中的對話,真正領會孟子經典的真諦,使此次旅行成為一次不錯的記憶。

山東人自詡為孔孟後人,在鄒縣我们遇到了太多的熱情與和善,這大概是與聖人過近的緣故吧,正應了「近朱者赤」的說詞……!老人,孩子門票全免,具說教師證、學生證照例也是要免費的,當然,熟讀《四書五經》者,疑是有學問者更免,由此可見孔孟之鄉的淳厚朴實了!進得孟廟,憶古思儒,就得啦啦俺們的亚圣孟子了……

孟子被官方加封,始於元代,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蒙元統治者根據統治區域內經濟、政治、文化等實際情況,在官制、禮儀、法律和選官方面實行"因俗而治"的方針,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發展,加強了民族團結,推動了文化交融。「以國制待契丹,以漢制治漢人」成為蒙元的基本國策。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在漢人之中被推崇了千年,故元朝上下也極力推行儒家思想,用文化的融合,達到以「儒」治漢的目的。蒙元時代的政治家耶律楚材曾經說過:「製造器物必用良工,統治國家必用儒臣」,鼎盛時元有儒生四千餘人,他們為元的發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述說是一種習慣,遊覽古蹟,想必都有鐫題「到此一游」的衝動,孟廟內這樣的牌甚多,高達皇上名人下至縣令師爺,不勝枚舉!這裡我隆重推出一塊:皇封亞聖碑,此碑時間上面已提過,重要的是題頭與題未——「上天奉命……施行」…怎麼樣,有點慒。電視劇內看到的聖旨應該是這樣子的「皇帝昭曰……欽此」,從親聽真了:那都是大清款的,而我們看到的是元朝款的,距近已有800多年歷史,而且是貨真價實的古蹟,如何,羨慕吧!











渔丈人2


孟子,被称为"亚圣",乃当之无愧!孔孟,就和老庄一样,孔孟不可分割,儒家思想即孔孟之道,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以至到今天。

孟子也是鲁国人,孔子的同乡,是孔子嫡孙子思的学生,孟子从子思及孔子的门人那里,继承学习了孔子的思想学说,但孟子发扬广大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并闪烁着思想的火花。

孟子提倡"仁政",强调"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等于把儒家思想进一步升华,具有"民主"思想的火花,十分可贵。可以讲,只有孟子,继承发扬广大了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更深更广。

孟子的思想,以后编入《孟子》一书,作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读完《论语》以后,必须再读《孟子》等,这才能系统的了解儒家思想,不能寻章摘句,割裂儒家思想。


别当真58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提到宋代的程朱理学。在宋代之前孔孟之道已经没落,但到了宋代,程颐兄弟二人开始将孔孟之道发扬光大,接着又有南宋的朱熹继承发展,以至于把孔孟之道推向了新的高度。至所以将孟子称为亚圣,程颐兄弟就曾说过:孟子大贤,亚圣次之。孟子被称为亚圣大概就是来源于此吧。


飞红影下


孟子言论的思想性方面,有些是超过了孔子。不是有人说,儒家是儒教吗?如同别的古老宗教,在一家独大之后,就开始分派了。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有不同的派系之争,而且有的门派之间争得还相当凶狠,刀光见血。

中国到了宋明,又出的几个大儒,其实就是儒家的不同派系,可是却不见,自视为最正宗又是最得真谛,互不买账的门派之争。这是为何?


老坛子44874384



wenhedezhangzhe


其实理解很简单

儒家学派里孔子是被称为圣人,因为他是第一人。

孟子是后来者,孟子的成就仅次孔子,就被称为亚圣了。


洋堂主说说


应当是汉代的赵岐,注解《孟子》时称为亚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