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荒时,范仲淹严令米商抬高价格,为何灾民却赞口不绝?

霓裳◆落花瓣◇


范仲淹救灾不仅仅是抬高米价,而且还教导百姓天天游山玩水,甚至还趁火打劫似的劳役百姓。为此很多官员弹劾范仲淹不体恤百姓的艰难,枉为父母官。不过范仲淹的做法却处处体现了经济规律,最终完美的解决了一次大饥荒,让当时所有人拍案叫绝。



范仲淹幼年丧父,两岁时母亲谢氏因贫苦无依改嫁了朱文翰,所以范仲淹改名为朱说[yue]。成年后的范仲淹考中进士,28岁时才认祖归宗,改回了范仲淹。

范仲淹为官后秉公直言,也因如此,经常遭受一些权贵的打击,被调离了京城,任地方官。在地方上,范仲淹不改忧国忧民的本性,多次劝谏宋仁宗克制欲望,不要铺张浪费。并且上书朝廷精简官吏,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公元1049年,60岁的范仲淹被调任为知杭州。第二年,这一地区发生了大灾荒,史载“吴中大饥,殍殣枕路”。这也就是说当时的灾情异常严重,道路两旁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当时,范仲淹紧急调拨国库的粮食,募集民间的存粮来营救百姓。但这种做法显然还不够,无良商人囤积居奇,大量食不果腹的百姓选择离家流亡,就在这时范仲淹提出了三条救灾策略;

  1. 利用杭州人喜爱参禅理佛、比赛划舟的心理,让大家尽情游玩。另外,范仲淹也曾亲自出现在西湖之上,组织了大规模的划舟比赛。
  2. 范仲淹召集了大量食不果腹的民众,让他们翻修府衙、仓库,并且付给他们很低的酬劳。之后范仲淹亲自拜访那些囤积了大量粮食的寺院,告诉他们现在的工人工资非常低,可以趁机让这些人为寺院修建住宅房舍。主持们一看有利可图,于是怀着占便宜的心理,纷纷雇佣廉价劳动力。
  3. 对付那些故意囤积居奇的无良商人,范仲淹把他们召集起来说:“你们应该联合起来把粮食价格再次提高。”商人们一看有官府牵头,于是经过商议,联合将粮食价格提升了很多。



范仲淹做完这几件事后就回到了府衙,静静地等着结果。结果在此期间有人弹劾范仲淹整日游山玩水,而且还在荒年大兴土木,不顾百姓死活。

范仲淹收到朝廷的斥责后,向朝廷上书说明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组织划舟比赛和庙会是为了增加旅游资源,让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获得收入。府衙、寺庙大兴土木是为了稳定流民,让他们不至于流浪,据说当时为官府和寺庙做工的人达到了数万以上。

最后说说让奸商们涨价。当时这些奸商果然想着趁火打劫,所以把米价调整到了一个高不可攀的地步。但此时周边没有受灾的地区听说了杭州粮食价格昂贵,可以乘机赚他一笔,于是纷纷带着自己城市的粮食来到了杭州。

结果,大量的粮食来到了杭州,一时间粮食多如牛毛,很多人瞬间傻了眼。货到地头死,最先抛售的就是外地的粮食。就这些形成了连锁反应,一时间,粮食价格迅速平抑。



范仲淹的三条计策非常独到,可谓是看透了商品的供求关系,也明白了就业是民生之本的道理。如果不知道范仲淹所处的年代,或许还以为他是现代人呢。

第二年,灾荒度过之后,吴中地区只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也都非常感激范仲淹的政策。朝廷得知之后,也表彰了范仲淹。

最后说一下,这个故事从侧面反应了一个问题,百姓们都无以为继了,为何那些占山化缘的和尚竟然与奸商一样拥有大量财富和粮食?不得不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呀。


我是越关


利用商人逐利的特性,范仲淹打了一手好牌。

商品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范仲淹在任时遇到了灾年,米商纷纷涨价,引得达官贵人和平头百姓哄抢之,且愈演愈烈。

如此下去,最后必然民不聊生,这个时候范仲淹并没有如平常人所想的那般,利用官府的力量,强压米价,反而令米商在当前的高价上,再涨几倍。

米商们虽然懵了头,但所幸对自己无伤,所以也乐的奉命,可接下来市场的行为就让当地米商大吃一惊。

附近周边城市看到范仲淹所在城市的米价如此之高,逐利的性质使得他们将一车车的大米送入该城,使得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这下轮到米商焦头烂额了,本地米商本就囤积了大量大米,而外地运来的大米也不堪往返运费只能选择就地出售,无奈之下,只得将米价以低价卖给老百姓,使得老百姓平安度过了一个灾年。

类似的场景,在《大宅门》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桥段,京城百草厅前往关外购买黄连,所有原料商都知道 “百草厅”的名号,知道其采购必然是巨量,而百草厅的两位智叟不慌不忙的往市场放出一个信号“只要你的货好,便是一千斤我也吃的下”,并且在一家原料商那里以高价买了几斤黄连。

然后两位老头便带着白景琦在城中玩了几天,当再次回到药材市场时,发现遍地都是上好的黄连,老头找到了之前高价买的商人那里,以远低于原价的价格购买了大批黄连,搞得商人哑巴吃黄连。


史味人生


这件事发生在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期间,按理说每逢饥荒,官府应该散粮赈灾,平抑物价,为什么范仲淹反其道而行之,灾民却赞不绝口呢?

这其中蕴含着基本的经济规律,范仲淹对经济规律运用地出神入化。

范仲淹抬高米价赈灾的故事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浙江遭遇空前饥荒,饿殍满地,饥民满路,朝廷只得下令“两浙流民,男女不能自存者,听人收养,后不得复取”,可见当年饥荒的严重程度。

宋朝在各地都设有常平仓,平时储备大量粮食,一用于饥荒时放粮赈灾,二用于粮价过高时平抑物价,但这次大饥荒太过严重,常平仓的储粮不过是杯水车薪,于是范仲淹下令让杭州的各大米商放粮赈灾,解救饥民。

这种措施在古代赈灾时很常见,商人一般都会听从官府,顺便自己也能赚钱——虽然比平时赚的少,但也不至于亏本,亏本的买卖他们不会做,官府也不会强迫。

但这一次出了意外,杭州的几大米商勾结起来,不仅不降低粮价,反而趁机囤积粮米,哄抬粮价,置百姓生死于不顾,一斗米涨到了一百二十钱。

这种囤积居奇,投机倒把,扰乱市场秩序的,大发民难财的行为,在任何时代都会遭到官府严厉惩处,但范仲淹却出人意料地没有采取强制措施,反而下令让各大米商提高米价,提高到一斗米一百八十钱,不过有一个附加条件——卖出价和收购价都要抬。


米商不明觉厉,觉得这是好事一桩,就纷纷抬高价格。

范仲淹还派人把杭州米价高的消息到处张贴、散播。附近地区的大小粮农米商听说杭州米价高,纷纷把手头上的米运往杭州,一时间杭州市场的粮米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可杭州几大米商的实力毕竟有限,他们无法把外地运进来的米全部吃掉,外地来的粮农米商一看本地米商吃不下,大量米放在自己手里就发霉烂掉,运回去又成本太高,只好在当地把米降价抛售,这样好歹还能变现,不至于烂在手里。

这样一来,杭州的米价就降下来了,而当地几大米商一看外地米商抢了市场,没人买自己的米,存在手里卖不出去同样会发霉烂掉,还不如抓紧卖了,于是也跟着降价抛售。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小于求,价格上升。这就是范仲淹运用的市场规律。

当然,这个规律的运用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杭州当地的大米商没有实力全部吃掉外地运进来的米,否则他们就可以继续囤积居奇;二是古代的粮食存储技术有限,粮食(尤其是新粮)无法长期储存,米商会着急把粮米卖出去。不然的话,米价只会越来越高。

范仲淹奇葩的"荒政三策"

其实在赈灾的过程中,范仲淹不仅搞出了“严令提高米价”的政策,他还有采取了另外两项不为常人理解、反其道而行之的政策,这三项救荒政策合称"荒政三策"。

第一项是大兴土木。

灾荒时期,饥民遍道,饥肠辘辘,还要鼓励公私大兴土木之役?没搞错吧?

没错,范仲淹不但自己带头,动用公款投资修建馆舍、库房,还专门召集杭州各大寺院的主持开会,对他们说“现在是饥荒年,人工钱最便宜,正是你们大兴土木的好时候啊!”

主持们听着有道理啊,于是纷纷大兴土木,招募工人兴建扩建寺院。这样一来,饥民们有活干了,有工钱赚了,就能买米,养家糊口,避免了流浪饿死,背井离乡。

第二项是鼓励旅游。

范仲淹再次反其道而行之,在西湖上举办龙舟竞赛、大型宴会、节庆等活动。虽说受灾的饥民不少,可杭州是大城市,城内达官贵人有钱人多的是,他们不缺钱,纷纷外出参加宴饮旅游。范仲淹趁机招募饥民,从事餐饮、服务、贸易等,解决了大批饥民就业和收入问题。

可笑的是,针对范仲淹不按常理出牌的"荒政三策",朝廷御史竟然弹劾说“范仲淹在饥荒时抬高米价、大兴土木、宴饮旅游,不知体恤民力,赈济百姓,属于典型的劳民伤财。”

范仲淹向皇帝上述解释了其中原委,才没有受到责任追究。后来,在范仲淹大力推行的"荒政三策"下,杭州顺利解决了饥荒问题,史载“是岁两浙惟杭州民不流徙”。

范仲淹的确是古代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采取的"荒政三策"直至如今还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如今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所反映的经济规律与"荒政三策"并无二致,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家的智慧。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范仲淹治理灾区的手段是这样的:

范仲淹去杭州任职的时候,正好那里闹荒灾,百姓饥肠辘辘没米开锅,当地的米价也涨到了每斗120。面对这样的问题,范仲淹没有用强硬的手段去控制米价,反而下令把米价涨到180每斗。原来每斗120已经是高价了,现在涨到180简直是天价!要知道粮食是生存的根本,哪怕是一点点的价格波动都会引起恐慌,更何况一下子涨了50%。

杭州的米价涨了,范仲淹还命人向灾区周边散布消息,告诉外围的人这里有多么缺米,价格有多高,利润有多大。周边地区的米商听到这个消息都非常兴奋,大批大批地往杭州运米,很快杭州的米就饱和了,价格也跌回原来的每斗120。为了稳住米商,范仲淹没有继续打压米价,而是最终把米价稳在了每斗100的价格,这样杭州的百姓解决了吃饭问题,灾情也得到缓解。

范仲淹“做空米价”的质疑

范仲淹治灾的故事曾经是考试的题目,后来有很多人质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因为范仲淹要做空米价,必须要有大财团来炒作。把粮食的价格炒高50%,需要大量屯积,因为只有不停的买进,价格才会跟着水涨船高!没有买进,只是下令涨价,那就出现有价无市,涨价令也会成为一纸空文。

对于这个疑问,我是这样理解的:

杭州出现灾情,朝廷肯定会下令赈灾,这样范仲淹手中就有了一部分赈灾的粮食和银子。在赈灾方法上,范仲淹没有用传统的方法。他一方面下令粮食涨价,另一方再暗中收购粮食,这样大量购进就会引起粮价迅速上涨。

杭州本地也有粮商,他们看到粮价上涨也会囤积和购进,只要这种形势一旦形成就容易了,粮价一直从120的价格涨到180,这时候外地粮商进场,杭州粮食很快就饱和,范仲淹这时就开始抛售原来收购的粮食。市场就是这样,在供过于求的时候,只要有人打响降价第一枪,整个价格体系就会崩溃,不过当时有范仲淹这位“官方操盘手”在控制大局,他为了稳住外地粮商不离开,把粮价控制在100左右,这样对于外地粮商来说还算是比较可观的利润,对于百姓来说这个价格也能接受。

范仲淹赈灾采用的是“四两拨千斤”的办法,用有限的赈灾钱粮撬动整个市场,从而达到赈灾效果最大化,在这里给范仲淹点个赞!


水煮汗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不但是我们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文学家,他的很多诗词流传后世,他的《岳阳楼记》脍炙人口,而且他还是一名经济学家,这点倒是鲜为人知。

这事发生在范仲淹担任杭州太守之时。

范仲淹担任杭州太守之时,适逢江浙一带闹饥荒。这饥荒一闹,必然导致米价飙升,这苦了一般的平民老百姓,因为以他们的收入,实在购买不起。

范仲淹身为一方父母官,一向以仁慈而闻名,对此事不会坐视不理,否则面对的将是饿殍遍野的悲惨局面。

此时,范仲淹不是利用官府的硬性手段去平抑米价,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在所有的城墙上贴出榜文,要求各处的商贩抬高米价。

这榜文的消息广泛传开后,灾民们一片哗然,深深地指责范仲淹身为父母官,简直是趁火打劫。此时,许多外地的米商见利润丰厚,纷纷将谷米运往杭州,数日之后,杭州的谷米市场饱和,米价恢复了正常。这时灾民们方懂得范仲淹的用意,对其赞不绝口,一时成为佳话。

范仲淹利用的经济学原理:通过改变供求关系影响谷米价格。

在经济学的常识中,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一般而言,当商品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时,价格上涨;当商品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时,价格下跌。

杭州闹饥荒之时,米价之所以居高不下,是因为供不应求,所以范仲淹故意的号令米商抬高米价,外地的米商见利润丰厚,于是将谷米运往杭州,使得谷米市场饱和,供过于求,自然而然的米价就下跌。

其实这种经济学原理,在我国解放初期的上海,也曾运用过。当时人民解放军刚刚解放上海,上海还留有大量的资本家、投机分子,这些人蓄意破坏上海市场,将人民需要的棉纱、大米屯积起来,一下子导致其价格飞涨,人民叫苦连天。

当时的人民政府面对这价格飞涨的局面,从上海的周边城市运来大量的棉纱、大米,使得其市场饱和,价格跌了下来。这件事后来还拍成电影,叫做《难忘的战争》。

从这两件事,都可以看出一个经济学原理:通过改变供求关系影响谷米价格。范仲淹的手段是通过榜文传播,利诱外地米商进入杭州,而后者则是政府运用市场机制,使其正常化。


范仲淹为什么不发布行政命令强制平抑谷米价格 ?

也许有人会问,范仲淹为什么不通过官府发布行政命令,强制平抑谷米的价格呢?假若这些杭州本地米商敢违背政令,抬高谷米的价格,把他们杀了不就行了吗?

事实上,杀了米商也没有用,商品的价格由市场的需求决定,并非人主观上能决定。饥荒之时,灾民数量是巨大的,而谷米的数量是定的,出现供不应求是必然的趋势。官府若强行平抑米价,不许米商高价出售,他们必定不会将谷米卖出去。

饥荒之时,谷米的作用胜于黄金。米商不愿意低价出售谷米,官府若再强行令其卖出去,甚至杀头,那问题就大了,朝廷的法律受到破坏、信用破产,必然的会有社会大动乱,从而威胁到当朝的统治。

范仲淹故意抬高谷米价格,是不是想刺激与扩大谷米的生产规模 ?

抬高谷米价格,确实能刺激农民扩大谷米的生产规模,因为有利可图,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范仲淹面对的饥荒之年,他必须解决燃眉之急。

谷米在江浙一带,周期基本一年两次收获,海南那边相对多一些,一年三次,可是在饥荒年的特殊情况下,这些并不能解决实际的燃眉之急问题。因此,范仲淹洞悉其中关键,用此良策,使得谷米价格跌下来。

这着实让人不得不敬佩,我们的先哲如此睿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非只是口头上的情怀表达,而是实实在在的用智慧去践行。


我就是竹韵


北宋是一个商人的社会,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上面,我们可以看到数百个小饭在那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在这其中,我听过的一个历史故事里面,就是对北宋这种商业模式最好的诠释。

那就是范仲淹救灾的故事,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家和文学家。他曾经有一个故事可以说让当时很多的政治家奉若经典,那就是有一个灾区闹了饥荒,范仲淹前去救灾,结果就在这个时候,范仲淹命令灾区的粮价提高。

所有人都认为范仲淹只不过是想临时捞一把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却引来了不同的经济效益,就是周围的量是充足的区域,他把自己的粮食运输到量价比较高的灾区进行贩卖,结果导致灾区的粮食陡增,此时灾区粮食供不应求,灾区粮食的价格也就下降了。

有人曾经质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那我们就逐一分析一下。

首先第一点,北宋是一个商人的社会,商业体型发达,而且北宋的商业贸易中的关税是重要的税收,也就是说,灾区发生饥荒,商人把粮食从其他地区运送往灾区,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

第二点,有人说北宋救济灾荒的时候没有赈灾吗?灾区爆发这么大的饥荒呢,很显然,当地的粮食已经不够吃了,只能够从外面运,但是,外面运的粮食也得自己吃啊!就算是要给赈灾粮食,那也不可能完全的把这个地方的灾民给喂饱,有了粮食的空缺,等于原本只需要养活40万人的粮食,现在需要养活80万人,粮食是固定的,每年只能生产那么多,那多余的粮食也不可能全部用在救灾,(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所以灾区几十万人的吃饭问题,不可能全部用赈灾粮时来代替,如果真的够用,那古人赈灾的时候就不市施州了,而是直接给饭了,而是给一部分的钱才和粮食,粮食是由中央直接掉发的,而钱财则是交给这些赈灾的官员去附近的百姓,居民家里的存粮,或者附近官府去购买,所以当地的粮价和政府发放赈灾粮食是有直接关系,粮食的价格高,那自然发放的赈灾款项也就那么多,买到的粮食也就越少,能救的人也就越少。

也就解决了第三个疑问,也就是范仲淹如果想要提高粮价,那必须得有人帮他把这个粮食的价格给提升上去那就需要做到囤积货物,囤积粮食。范仲淹手里拥有着赈灾粮,审核赈灾款项,他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在做了这件事情以后,范仲淹甚至是在中央受到了某些人的弹劾,说他此举为祸一方,但是要问这件事情对与错,你去问问灾民的肚子到底要不要吃饭!我相信在失去了范仲淹的手段以后,这些灾民估计饿的想吃你!


漩涡鸣人yy


其实范仲淹只是运用了市场经济理论,供小于求,价格上升;供大于求,价格回落。

在这个故事的结尾,大量粮食集中出现,粮价回落,所以受灾百姓额手相庆。

但是深究下去,为什么范仲淹会责令粮商升价?按理说,如果他不去管,粮价也是上升的。而且后面的事情一样会发生,粮价高涨后,各地粮食前赴后继,逐利而来,待到供大于求,粮价自然回落。

我认为这个故事牵扯出两个属于中国特有的伦理观念:

第一个:官是父母官,何谓父母,吃喝拉撒睡,都要管。所以传统舆论中,父母官应当挺身而出,惩治奸商,抑平粮价。倘若真真如此,又怎么会有络绎不绝的供粮大队出现呢。

遗憾的是,中国文化对这种“抑平粮价”的作为十分认同,哪怕是后来饿死人呢,此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绝非少数。不然也不会拿范仲淹的故事当作传奇。

官就是管,现代文明社会,管理是一门应用于多个领域的学术,位居庙堂,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如何管怎样评估,都有清晰划定。

所谓的父母官,其实就是一笔糊涂账,第一、这种父母没有血缘关系;二、父母即便是管,也有爱意蕴藏,本官即是父母,这爱意也过于泛滥了。就那么一说而已,细想实在过于虚伪,只不过有愚民的确当真了。

第二个观念,商人是干什么的,马论说商人剥削,中国古语无商不奸,二者甚为契合。但是想一想,如果那些商人不去販大米去灾区,结果又会怎样?长途跋涉,把大米贩至灾区,不为求利,换你干吗?

商人在贩卖过程中,表面看上去没有创造产品,生产制造的一包大米,经过长途跋涉,还是一包大米。但是谁又敢说商人没有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呢?况且还有亏损的风险,就如故事最后,米价一跌,商贩一定要割肉,如果拉回产地,只能割更多的肉。这个风险谁来承担?还是商贩自己。

客观的讲,商人是商品生产流程的最后环节,就是负责将商品贩送至需要的人手中。这个过程,即产生费用,也需要利润支撑,合情又合理。

正是因为以上两个观念没有理清,范仲淹赈灾的故事成了传奇,放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范仲淹的作为和没作为的结果是一样的。放在xd社会,范仲淹的作为既谈不上惊奇,更谈不上传奇。

我们这个民族的确需要认真反省一番。


张卫星18907759807


这个问题充分体现了古人运用朴素的供求经济学原理解决实际难题。这个关于范仲淹为有效赈灾采取调节粮食供应量的故事流传很广。提起范仲淹,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实际上,范仲淹不但有文学才华,还很有经济学思维,懂得利用经济学原理以非常规思维妥善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范仲淹主政杭州时,适逢浙江地区发生饥荒,谷价飞涨、百姓叫苦不迭。按常理,作为地方主政官员来说,正常的处理方式应该是运用行政手段强制要求粮店粮商不得随意涨价,以求稳定粮价,然而,范仲淹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但不采取行政手段平抑物价,反而张榜要求商贩将谷价增加到每斗一百八十钱。众人都不理解范仲淹的所作所为。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意料:杭州谷价提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四面八方,许多外地粮商一见有利可图,就不分昼夜地纷纷将谷米运往杭州;杭州的粮食需求量毕竟是有限的,待到运进杭州城的粮食量已经超过市民需求后,运粮而来的粮商们又不能再要高价出售,毕竟粮食也是有各种成本的,不得不竞相降价出售,粮价迅速回落,使杭州百姓平安度过了荒年。

原来,这正是范仲淹高明的经济思维,虽然那时候他不懂经济学大道理,但他懂得东西供应量多了,这东西的价格就不得不下降。粮食市场是比较充分竞争的商品市场,其价格主要受市场调节,粮食供应小于需求,则价格自然上涨,反之,粮食的供应量大于需求,则价格自然下降。范仲淹正是利用这朴素的商品供求关系原理,成功稳妥地解决了荒年粮食供应问题。


沧海拾遗录


范仲淹

塞上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障里

长烟落实孤城闭

浊流一杯家万里

燕然为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伟大的词人还懂经济学

真让人难以理解

按照现在的经济学原理

商品和资本都有天然的逐利性

粮食肯定要往价格高的地方去

去的多了粮价自然下跌

这样的做法对百姓有利

都来此事 眉间心上

无计相回避!

喜欢范仲淹先生!



福筱航


宋代商业繁荣,范仲淹抬高粮价,商人逐利,自然就向灾区运粮,物以稀为贵,粮食多了。灾民自然就有粮食吃了。我记得这个故事的结局是范仲淹在大量粮食运来之后,把粮价降低,商人不愿意来回空运粮食,只能降价卖粮了,灾民自然高兴了。这里是运用了现代经济学一个简单的原理,具体是啥原理,我吧我学的经济学还给高中老师了。别问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