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開始裁員,為何科技公司頻現裁員?難道“科技泡沫”又要來了?

厚金說


0 楔子

2019年5月7日上午,國際軟件巨頭甲骨文傳來消息,其中國研發中心將進行裁員,首批裁員人數便達900人,佔其中國區研發人員總數(1600人)的半數以上,7月執行第二批。據悉甲骨文中國研發中心也會在之後關閉。

伴隨著甲骨文聲勢浩大的裁員大幕拉開,很多媒體又開始日常的發佈起那些職場焦慮文,《警惕!中年危機》《世上沒有鐵飯碗,不要做了溫水裡的青蛙》《越追求穩定,越求而不得》

但我想說的是,這一次,你們全都錯了。這件事,真輪不到什麼中年危機人力成本上升。

最好的例子是,在甲骨文裁員後,很快就有各路公司去搶人

他們的簡歷在別的公司也很吃香

可見,中年危機和人力成本上升的理由,站不住腳。

這件事的真正原因,其實是甲骨文被阿里雲降維打擊了。背後反映的,則是外企的全面潰敗。

01 方糖

甲骨文的故事,要從上世紀80年代說起。

伴隨著計算機與互聯網所掀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無數互聯網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出。而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不論是社交,還是電商,不管你做遊戲也好,門戶網站也罷,都有一個共同的需求。那就是需要數據庫來存放自己的數據。

藍色巨人IBM在1976年率先發表了關係數據庫的論文,但因為研究人員大多是學術出身,最感興趣的是理論,而不是推向市場的產品。下面的銷售人員,又對最新理論缺乏瞭解。故錯過了這個機遇。

而甲骨文的創始人埃裡森在看見IBM論文後大受啟發,先做出了商業化軟件,並靠著這一點先發優勢,以及強大的銷售能力,佔領了數據庫市場。

在2010年時,甲骨文已搶到了超過一半以上的世界數據庫市場份額,不但是數據庫領域的絕對寡頭,也是僅次於微軟的世界第二大軟件公司。

2012年全美富豪排名,埃裡森以410億美元的身價僅次於比爾蓋茨和巴菲特。

某種程度上,埃裡森和比爾蓋茨,喬布斯這三個輟學創業,並很快身價百億的富豪,構築起了國人對於美國夢的最早理解。

而甲骨文和微軟,寶潔這批外企巨頭,早年進入中國市場時,自然也是大殺特殺。甲骨文一度是各路銀行,金融機構,大國企的標配。

甚至在橫掃市場之外,連他們的工作環境,都令國人趨之若鶩。

(筆挺的西裝,明亮的寫字樓,豪華的辦公間,超高的薪酬,外企塑造了國人最早的職場烏托邦)

甚至有人回憶到:她小時候,媽媽在某個知名外企工作,週末她跟著去加班,覺得公司簡直太夢幻了。她始終記得那擦得一塵不染的玻璃門,同事們優雅的談吐和衣著,還有聖誕節公司會佈置的各種裝飾品。她最愛的是去茶水間吃方糖,因為家裡沒有。

直到二十年後,她都能回憶起,當年茶水間方糖的味道。

不要笑,當年大部分中國企業的辦公室,還是桌子上面蓋玻璃板的畫風,連方糖都是稀罕玩意,更別說茶水間無限供應方糖這種夢幻的設定了。

(90年代辦公室畫風)

那是外企最輝煌,猶如方糖般甜蜜的年代。

02 青萍

但就在外企最輝煌最如日中天的時候,一些事情開始出現轉機。

1998年,耶魯畢業的投行精英蔡崇信放下七十萬美元的年薪,千里迢迢跑來馬雲這裡拿每月500的工資。當時的阿里巴巴只能用“一片荒蕪”來形容,別說沒有制度、標準,就連最簡單的公司登記都沒有,蔡崇信到了之後,先幫馬雲註冊了公司,隨後把阿里巴巴的員工集合在一起,在溼熱的夏夜裡,拿著一塊小白板,揮汗如雨地從最基本的“股份”、“股東權益”開始教起,接著又幫創始的“十八羅漢”,擬了十八份完全符合國際慣例的股份合同,叫馬雲和十八羅漢簽字畫押。

很多人都覺得阿里巴巴是草頭團隊,其實不是的~他們在創始之初,就擁有了國際級別的股權構架和視野。他們的成功固然有時代因素,也和自身的強競爭力不無關係。

但有意思的是,談起阿里的成功,大家都能說出個大致原因

可當年的投行精英蔡崇信為什麼千里迢迢跑來找了馬雲,卻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服眾的答案,大家討論半天也想不出為什麼,最後只能一致認定為~

也許這無與倫比的忽悠能力才是馬老師真正的必殺技~~~

恐怖的是,十年後,2008年。

馬雲的大忽悠術,又一次奏效了,這一次的人,是王堅博士,時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2008年,飛速增長中的阿里巴巴,出現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

他們的用戶。。。太多了~

可能沒有人能想象,永遠追求用戶增長的互聯網公司,居然會為用戶過多而頭疼。但事實是,當時的阿里,就面臨著這個囧境。淘寶因為涉及海量商品和圖片,以及超高頻率的搜索次數,數據方面的需求無比龐大。甚至在2008年時,工程師發現,每天八點到九點半之間,服務器的處理器使用率都會飆升到 98%。離爆棚就差兩個百分點。

更要命的是,這個問題,花錢也解決不了。為什麼?因為當時的服務器用的是老外的,而老外們也沒見過這樣龐大的數據量。

2008年,即便中國已經加入 WTO,許多產品出口海外,但在科技領域仍然是個標準的“三無”國家:沒有自己的操作系統,沒有自己的芯片,也沒有自己的計算力系統。

購買國外產品,是所有企業的唯一選擇。BAT也不例外

而當時的國外科技產品,大家總結為“IOE”

I(IBM,服務器提供商,他們提供的服務器俗稱“小型機”)

O(Oracle,數據庫提供商,他們的軟件是著名的“甲骨文商業數據庫”)

E(EMC,存儲設備提供商,他們提供的是“集中式存儲”)。

當年許多中國互聯網公司,總結一下就是,前臺的網頁設計抄的國外,中間的商業模式搬運的國外,後臺的數據庫直接用的國外。

手機和汽車行業,這個問題也同樣氾濫,芯片是高通的,屏幕是三星的,攝像頭是索尼的,自己弄個幾十塊的外殼,再找工廠組裝起來貼上牌,手機就成了自己的。

(在當時的高科技產業裡,中國只能吃到最低端的部分)

自主研發技術在當時,還是一個非常遙遠的詞彙,大家更多的把力氣集中在砸廣告,鋪銷售,拉客戶上。

阿里的數據庫,就用的是甲骨文。

但照搬國外的老路子,在2008年,終於走到了盡頭。

從2006年和2007年開始,業務快速增長的阿里開始面臨世界級難題——數據庫太大。2008年,阿里已經擁有全球最大的Oracle集群。達到了20個節點,對比之下,亞馬遜美國還只是17個節點。

阿里發現,再怎麼買IBM的服務器,買甲骨文的數據庫,也解決不了目前的情況了。超大規模的數據集群已經超過了系統原有的設計上限。

火燒眉頭的阿里最終病急亂投醫“把全中國最知名的頂尖DBA(數據庫管理員)全部找來,請到公司。跪求一個解決方法,結果發現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包括甲骨文,IBM、微軟,能夠為我們提供一整套的技術服務。”

其實也好理解。老外的系統並沒有服務過幾億人的需求,它們的工程師也沒有相關的經驗,自然也無法給予你答案。

老路子不行,新路子老師又教不了,你要怎麼辦呢?

阿里最終把目光瞅到了雲計算上。

他們開始考慮,我能不能,不再用甲骨文或者IBM的數據庫,而是匯聚全公司的技術精英,開發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數據庫,甚至是整個雲計算操作系統呢?

甲骨文的結局,就此埋下伏筆

— — 風起青萍之末,浪成微瀾之間

03 中二

在雲計算時代到來前,無論傳統企業還是IT企業,都困在各自的數據孤島上。它們花大價錢自購服務器,設立數據中心,可隨著企業快速擴張,服務器增配的速度往往追不上用戶激增的速度,企業IT系統經常面臨崩潰。有人開始思考,能否讓大家共享服務器,按需取用計算資源?

1997年,南加州大學教授Ramnath K. Chellappa提出了“雲計算”的概念。從本質上來講,它很像現在流行的“共享經濟”,大家共租一個服務器的池子,需要多少計算量都能從池子中舀到,你以後再也不用自己建池塘。理論上,它能大大降低企業的IT成本,提升系統穩定性,還能打破阻隔信息流通的數據孤島。讓一個個小島,連成大陸。

也只有這樣龐大的大陸,能解決阿里當時日益龐大的數據需求。

不過,最大的難題是,沒人知道如何在不同服務器間“搭橋”,讓小島連成大陸

馬雲堅定的認為,王堅可以

在2009年的中國IT領袖峰會上,談及雲計算時。李彥宏旗幟鮮明地表示,雲計算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東西。馬化騰的態度含糊一些,他認為雲計算有想象空間,但要像使用水和電一樣使用雲計算資源,等幾百年、幾千年,到“阿凡達”時代才能實現,當下還為時過早。

只有馬雲一人對雲計算充滿信心。他斬釘截鐵地說,這是客戶需要,如果我們不做,將來會死掉。

事後,有人評價~懂代碼的李彥宏和小馬哥看見了困難退縮了,不懂代碼的馬雲反而無所畏懼。

也有人評價,這不叫無畏,這叫中二,

比馬雲更中二的,是雲計算的命名,有多中二,大家自己看圖感受。

整個雲計算的操作系統被命名為“飛天”

以致於有人評價

何止是中二,簡直是中二。

但這些中二,和我下面要說的比起來,都不值一提。

馬雲斬釘截鐵般相信的這個王堅博士,並不是什麼技術大牛,也不是黑客達人,更不是什麼計算機博士。而是一個~心理學教授。

嗯,和馬雲一樣,一個不懂代碼的老師。。。

【同志們,21世紀最缺的是什麼?你們這下明白了嗎?】

實際上,當我仔細的把阿里雲淘汰甲骨文的歷程仔細翻一遍後,我一度覺得,老師這個職業,還真的是最適合當時的阿里雲計算的。

2009年,淘寶宣佈要放棄 Oracle,轉投自研的數據庫架構。八十多個 Oracle 工程師當場把負責人後羿堵在會議室。“你再說一句試試?”

但隨後技術負責人很快給他們進行了洗腦:淘寶已經這麼大了,如果現在不刮骨療毒,自己砸自己的飯碗,將來整個淘寶都會命懸一線,到時候大家還不是淪落天涯。

想通了這些,工程師們也冷靜多了。最後一群 Oracle 工程師,就這樣含著淚親手拆了 Oracle 系統~~~

2010年,別人都不信任阿里雲,只有阿里小貸被公司強制要求使用阿里雲系統,因此是阿里雲唯一的客戶。但阿里雲無休止的故障還是讓阿里小貸負責人無法接受。一個寒冷的冬日,他和馬雲去西湖邊散步,表示“馬總,能不能放我一馬?”

馬雲繼續洗腦~“不行,雲計算是未來,哪怕阿里小貸死了,雲計算都不能死”

還有次,阿里金融的胡曉明在忍無可忍後帶著核心骨幹跑到王堅辦公室門口“討說法”。胡曉明這個人,是出了名的“只要認定的事情就一定要辦成”,大有在王堅辦公室打地鋪靜坐的架勢。王堅無奈,一邊洗腦,一邊派出所有的技術工程師,駐紮在阿里金融的現場加班開發,只為了“讓兄弟團隊能過個好年”。

阿里雲的數次關鍵節點,我認為都是超強的洗腦能力幫助他們死撐了下去。換成務實點的負責人,一可能直接放棄,二可能無法安撫自己團隊成員,三可能被兄弟團隊打死~~~

但洗腦這事,治標不治本,無數的爭議最終在2012年達到了頂峰,因為一般來說,三年時間足夠判斷一件事情到底靠不靠譜。2012那年,人們已經認定了阿里雲不可能做出一套雲計算操作系統了。

不僅如此,很多阿里的同事都叫王堅“騙子”。開始只在背地裡說,後來,大家都不再忌諱,公司裡也開始流傳起很多騙子王堅的笑話。

“一個學心理的博士居然當上阿里巴巴的 CTO,心理學學得真好啊!”

最終甚至公開在阿里內網上表示對馬雲和王堅的質疑。

許多人表示,這次,恐怕不是咱們不是馬總忽悠了王堅,而是王堅忽悠了馬總啊~~

分家散夥的大爭吵也出現在集團高層會議上,所有高管分成支持和反對阿里雲被撤掉的兩大陣營,大家拼命地拍桌子,爭論最激烈時差點打起來。

最終,馬雲頂住壓力,說了一句,“我們就賭在王堅博士身上。”

事後有人評價“那種情況下,1000個CEO中999個都會選擇放棄。”

因為絕大部分人,都會遵從理性。這也是程序員工程師做公司CEO的好處,很理性很務實,這樣的公司,不會亂來,發展會很不錯。

但事實證明,想要成為偉大的公司,有些時候,是不能遵從理性的,必須得做一些,不太理性,有點中二的事。

2008年,阿里雲成立

2009年,在北京一間沒有暖氣的辦公室裡,阿里雲工程師寫下飛天的第一行代碼

2012年,阿里雲達到1500臺集群規模,同年,淘寶向IOE動刀

2013年,支付寶最後一臺IBM的小型機下線,同年7月,Oracle的數據庫被“趕出”淘寶核心廣告系統

2014年,阿里的成功“去IOE”讓中國企業看到了樣本,一時間阿里的工程師團隊變成了接待部門,各類政企來考察參觀,取經“去IOE”;包括渤海銀行、東海銀行、吳江商業銀行在內的超100家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始放棄傳統數據庫,轉而向阿里雲採購雲計算服務。股市上甚至出現了“去IOE”概念股

同年,甲骨文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技術總經理喻思成同一幹甲骨文高管正式加入阿里雲,就任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雲技術業務總經理。

2016年,阿里雲衝上了單集群 10K,進而實現了無限制擴展

2017年,飛天操作系統得到了中國電子學會15年以來的第一個特等獎。

2019年,Oracle中國裁員900人,並決定關閉中國區研發中心。

前塵往事,皆有因果。

直至今日,阿里雲已佔據中國近半的雲計算市場,全球市場上,也僅次於亞馬遜和微軟。

很多人從甲骨文裁員這件事上看見了中年危機,職場焦慮。

甚至在裁員消息傳開的那天,我的微博下有人評論,他甲骨文的朋友,覺得自己公司的數據庫產品,打著望遠鏡都找不到對手,但不知道為什麼,美國總部決定裁員。他想了很久想不出原因,所以最後只能認為,嗯,一定是美帝害我之心不死~~~一定有陰謀~~

當時我就覺得,我去,到了現在一個甲骨文員工還能有這麼天真的想法,那他們這輸的真不冤啊。他們居然還沒看見假想敵在哪,阿里雲那麼多客戶你都不覺得眼熟嗎?

如果將眼光拉長到十年的尺度,你會發現,這其實是阿里雲歷經艱辛,一路中二,最終將甲骨文拉下神壇的故事。

04 敗局

而如果,你將目光進一步拉長,你會發現,阿里雲的故事,又只是中國浩浩蕩蕩的互聯網浪潮下一個小小的註腳罷了。

2005,阿里戰勝eBay

2010,谷歌退出中國。

2016,優步兵敗滴滴,留下一句生而驕傲後走人

2017,海信甚至打出國門,將縱橫中國市場多年的日本家電巨頭東芝收購

2019,亞馬遜退出中國

直到今天,華為小米OPPO等圍攻之下,三星手機市場佔有率跌破1%,小米華為甚至開始在歐美印度市場爭奪份額。甚至引發美國干涉。

甲骨文的敗退,不過是這一連串名單後,又一個新的名字罷了。

(時至今日,中美兩國的頂級企業數量,已經相差無幾)

所以有很多人疑問,為什麼當年風光一時的外企如今紛紛敗退了,我覺得核心本質就是中國企業崛起後,開始收復中國市場罷了。

外企的高利潤高福利本身是建立在壟斷技術上的,當中國企業紛紛開始產業升級,外企的技術被超過的時候,他們的競爭力自然就沒了,隨之而來的職場福利,所謂的光環,自然也就沒了。

而更有意思的是,我去採訪一個甲骨文的離職人員時,讓我非常驚訝的是,她並不憎恨阿里雲這個和他們搶奪市場的人。

“你知道嗎?在那之前,老外們從來都不把我們中國經理人放在眼裡,他們打心底裡覺得中國產生不了好的企業家,一切決策,都要美國總部決定,我們只能執行。直到阿里把他們打的節節敗退,他們才某種意義上重新正視我們。”

陳年創辦凡客網前也曾吐槽:“美國人基本上不聽你的,想做一份符合你理解的中國市場規劃太艱難。”

對於外企的中國經理人來說,很多時候,只是一個遠程遙控執行者的角色。

以前中國企業弱,即便遠程遙控也一樣打的國內企業潰不成軍,但當中國企業全面崛起,咬著牙開始技術升級產業升級時,外企的優勢本就已經非常微小,此時還玩遠程遙控那套,自然就只能關門走人了。

05 崛起

當我們將目光再一次拉長,我們又能發現,外企的敗局背後,是改開40年來,中國企業全面崛起,奪回市場的故事。

2018年4月18日,三個男人的機場背影照在全網刷屏,年逾77歲,已經退休兩年的中興創始人侯為貴為了拯救中興,重新出山四處奔波。

(照片上的三人從左到右分別是董事長殷一民、創始人侯為貴、總裁趙先明)

因為美國商務部宣佈對中興進行禁售。而中興的核心產品,從手機到基站,從交換機到路由器,對美國芯片依賴極強。

這意味著,中興用完了目前的存貨,很快將面臨無米下鍋的危機 — — 別說七年,一年都扛不住。

創始人由此不得不重新出山奔走。

這件照片點燃了許多人的情緒,有人同情年逾七旬的創始人,有人為中興遭遇委屈,但更多的人則開始反思:我們死也要支持華為,否則中興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我想,雷軍看到這張圖後,他的那個問題,可能也會迎刃而解

半年前他非常疑惑,同樣是國產手機民族品牌,為什麼華為是民族品牌,我們小米就不是呢?

現在看來答案非常簡單,因為小米和中興一樣,都屬於被美國一掐脖子,就不得不四處轉機高抬貴手的公司。(小米自主芯片路線失敗,主要也依賴高通的芯片)

在中美雙方的貿易戰中,他們都屬於人質。

“對於中興而言,問題很嚴重,但一定可以解決,我相信國家一定會出面。雖然中國在半導體上的牌不多,但在其他方面的牌還挺多,一定能達成一個新的平衡點。“一位不願具名的芯片專家在接受 AI 財經社的採訪時曾經這樣表示過。顯然,美國的禁運,對於中興來說,是一張立竿見影的籌碼,能夠逼的中國做出讓步。

但華為,不太一樣

他屬於~~~能夠讓美國吐血三升的公司。

其實國人對民族品牌,民族驕傲的定位是非常模糊,但又莫名清晰的

你名聲大,不一定是,你賺錢多,也不一定是

黃飛鴻,霍元甲,李小龍,一部又一部的電影非常明確的告訴你

什麼叫民族英雄?橫掃佛山,打遍津門無敵手?NO 都不行

你得把老外按在地上一陣錘才算,還得是什麼俄國大力士,美國拳擊手這樣的八國聯軍硬角色才夠含金量。

若是能讓老外高喊三聲,陳真你TMD給我出來!!!然後幾隊洋槍隊一擁而上打你一個

那你這民族英雄的形象絕對就坐實了

倘若正面打不過,還能逼得人家拉下臉來綁你家眷搞黑幕,那你民族英雄的牌匾,就真的是鑲了金了。

任正非曾經開玩笑說,感謝美國替華為做的廣告,我相信這個玩笑話不是憑空冒出來的。

中國企業崛起的標誌線— — 是能獨立自主的打退外企。

兩者缺一不可。

06 亮劍

而當我們將中國企業崛起的故事,放到如今中美兩國貿易戰的時代背景下,無疑又能看見,他們身上,映射出了更多的寓意。

剛剛我總結過,中國企業崛起的標誌線,是能獨立自主的打退外企。兩者缺一不可。

而打的甲骨文重新重視中國經理人的阿里,和逼的美國不得不拉下臉來做小動作的華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

阿里的中二病之前已經說了,有意思的是,

華為當年研究自己的芯片海思時,和阿里搗鼓阿里雲,簡直是如出一轍。

當時負責無線部門的餘承東帶著海思芯片上路,表示寧可手機賣不出去,我們也要研發自己的海思芯片。結果,連續推出了D2,P2等5款手機,均以失敗告終,不論是網民調侃,還是公司內部,都充斥著各種下課的聲音。

關鍵時刻,也是任正非站出來拍了桌子:“不支持餘承東的工作就是不支持我。”

最終,海思芯片在多年試錯前行後,終於靠著海思麒麟925在mate7這一戰一雪前恥,從垃圾芯片躋身為世界一流芯片。

一樣的希望渺茫,一樣的歷經艱辛,一樣的咬牙前行,

我覺得,這兩個公司故事的背後,其實就蘊藏了,中國企業一路崛起,反超外企的最大秘密。

那就是他們不怕失敗。

因為失敗是創業者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能在逆境中走出來,能夠屢敗屢戰,是創業者的基本功。不論是大小馬任正非,還是雷軍,史玉柱、丁磊,都在創業的過程中九死一生。

他們不想失敗,但並不害怕失敗。

甚至他們明白,有些失敗是你逃不掉的,很多人常常說的,“交學費”便是這個意思。

但是對於外企來說,則不一樣。外企的環境不是創業者心態,而是職員心態。

創業環境可以容忍失敗,但職員環境不行。你做錯了,就要扣績效扣KPI。甚至在很多外企,如果你兩個季度完成不了任務就得走人。

因為外企總部在美國,不是人在管理你,而是一套系統在管理你。系統對失敗是零容忍。久而久之,在外企工作的人都變成一種完美主義者——“對失敗的本能性恐懼”

這樣的特質,會導致你潛意識上的恐懼失敗。進而導致你恐懼嘗試,恐懼挑戰,任何未知的,帶有不確定性的事物,都會誘發你本能上的恐懼,你害怕做錯了扣分,所以你不想做任何嘗試。

很多大國企,也是這個情況。

不敢妄動的大國企大外企,就這樣被勇敢嘗試勇於探索的小創業者們,藉著時代浪潮掀翻在地。

可以輸給對手,但決不能輸給恐懼

這,便是白手起家的馬雲任正非們擊敗外企巨頭們的終極答案。

他們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疊又一疊的專利申請,永不停歇的技術升級告訴跨國巨頭們言之鑿鑿的事實。

— — 500強外企架起一個分部就能舒舒服服佔領中國市場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這,也是當年篳路藍縷一窮二白的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終極武器。

我可以被對手打敗,踏在腳底三年八年三十年甚至一百年。但我永遠,永遠,永遠都不會屈服。

1 華為手機往事

2 為什麼外企裡的人不敢創業?

3 阿里雲這群瘋子

4 杭州造雲計

5 為什麼華為是民族驕傲,小米就不是?

6 華為也看不清時代的方向

7 2019互聯網退潮:當理想已成往事

8 你嚮往的北京CBD,外企正排隊逃離


盧詩翰


甲骨文裁員那麼多,尤其是當中的老員工,估計怎麼也想不到這種被裁的痛苦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一方面,我覺得是科技轉型的原因,一些企業沒跟上發展步伐,不得不裁員。

另一方面是擴充過快的原因,5年、10年的規模用一年時間就擴建到位了,恰逢經濟困難時期,不得不重新精簡。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財務報表好看是比較重要的,裁員最能顯性地改變財務報表,原來虧損的,裁掉不少員工,似乎成本就壓縮了,就盈利了。

甲骨文裁員的事,應該有更隱性的背景。比如外企在國內的競爭優勢不那麼明顯了,美國也在呼籲這些高科技公司的迴流,還有中美之前長期來的經濟及其他方面的競爭,都導致了這樣的局面。

如果美國持續力壓中國的話,我相信很多中國人對美國、美國企業、美國老闆、乃至美國文化的認識,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2018年以來,國內經濟遇到了不少困難,不僅看到甲骨文這類的美國企業,國內的企業,連BAT都裁員,或壓縮招聘了,還有華為、美團、滴滴等,我們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更糟糕的情況,總之,工作丟了,是一件很讓人傷心的事。


財經作家邱恆明


近些年全球大數據和雲計算的迅速發展,註定數據庫技術會在不久的將來被完全取代。當前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已經達到600億,其中大部分份額被AWS、微軟和谷歌三家公司瓜分。儘管市場還處於高速擴張階段,為後來者留有趕超餘地,但科技行業的高壟斷性決定了甲骨文公司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如果在雲計算市場成熟之前,甲骨文公司不能後來居上擠入一線俱樂部,公司依然會遭遇失敗的命運。

因此儘管作為核心業務的數據庫業務還能為公司提供不菲的盈利,但甲骨文卻不得不壯士斷腕,提前考慮裁撤相關部門以便進行雲技術研發。

我們前兩天剛做了一期視頻節目《甲骨文公司中國區首批裁員900餘人, 柯達相機之殤再現?》,可以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