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被捧为神作的烂片?

汤里放药


看完上面的回答后我觉得这些大师的观点实在不敢恭维!我说说我的观点,电影本身就是给大众欣赏的,是一种艺术形式,所以是否是神作当然也得由大众来评价,多数人说是它就是,多数人说它不是它自然就不是!举几个例子来说:

一、说《战狼》系列崇拜个人英雄主义,所以是烂片,一个人杀那么多现实中不可能。拜托!这是动作电影啊!是用来消遣的,不是要你用来学习的写实的科教片,你想看真实点的去中东地区看,绝对真实!你看完乐呵就行啦!看完不乐呵就证明你不喜欢或者不适合看这类影片啊!之所以口碑好,是因为这部电影出现了很多国产现代战争片没有出现过的东西,加上一些国外雇佣兵不太尊重中国人的台词和镜头,极大调动了观众的爱国情怀,尺度还比以往大,这就是他的成功之处,至于个人英雄主义又不是第一次出现,观众还在意这些嘛?动作火爆,场面宏大,剧情紧张刺激,国产少见,看的爽就可以了!就像说《速7》的,死了个保罗沃克,很多人都表达怀念,你不喜欢这样,你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的,难道因为这个,这部电影就成了烂片了?

二、我看还有说《星际穿越》不科学的,你是在开玩笑吗?这是科幻片,是编剧幻想出来的,想要它科学,要不让编剧去星际穿越一次呗?科幻片本来就是带你去看下编剧的幻想世界,看你从未见过的东西,带了个“科字”你就要求别人科学,那“幻”字呢?啊!你说科学理论上说,黑洞应该是会把任何物体撕碎的,有人进去过吗?人家只是把一种假设写了出来,难道还要编剧去验证这种假设,再去拍电影?难道非要加上"本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才算?

三、有些比较深奥的剧情电影如《肖申克的救赎》,这种电影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经历的人看起来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的,有看剧情的,也有看道理的,有学习的有反思的,喜欢看激烈打斗戏的看了自然就会打瞌睡!

总之,每个人对电影的欣赏水平不一样,欣赏的角度和深度也不一样,一部电影的优秀与否在于能不能引起足够多的共鸣,能不能引人入胜或者能否引起足够的思考,所以是神剧是烂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至于宏观来看,就看票房看口碑了,如果大家都说好,那就是好!你说不好,仅仅因为你不喜欢!


一只小鸽君


1、战狼2:现在看来属烂片无疑,能拿到52亿票房估计和当时中印交恶有关,被捧上天。我是在电影院看的,看的我如坐针毡,很难受,但周围的观众都很兴奋,让我更讨厌这部电影了。

2、美人鱼:当年要不是被周星驰最后一部电影这个宣传噱头骗去,老子才不贡献那张电影票呢。纯烂片,纯为捞钱,周星驰晚节不保也是从这部电影开始的。

3、速度与激情7:我靠,死一个主演把中国观众点燃的!争先恐后地去电影院里上坟,真正地死忠粉估计不到百分之一,死个毫不关联的老外,比死了自己亲爹都上心。

4、超级英雄系列:包括漫威和DC的所有(除了蝙蝠侠2),也包括妇联1234。纯粹成人版奥特曼,一点意义都没有,伪科幻片!超级英雄系列的火爆与我国电影制作只追求特效不追求剧情和内涵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5、大鱼海棠:剧情尴尬,情感转变生硬,无病呻吟,小孩子看不懂,大人看了尴尬,不大不小的看了盲从。

6、泰囧:烂片一部,剧情夸张,国产喜剧片的风格就是从泰囧这里开始变坏的,纯粹为了搞笑而搞笑,毫无逻辑性可循。后来夏洛特烦恼的成功又把喜剧片的风格扳回来一点,但开心麻花团队还是没能从一而终,不多说他了。

7、泰坦尼克号,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这三部我个人很不喜欢,不敢在此多说,可能与本人价值观有关,所以不想说出本人认为的该三部影片的缺点,怕挨喷。

暂时就想到这些,肯定不止这些,以后想到了再补充!

刚看到评论,这么多人喷我,人身攻击!

喷我!我让你们喷!没指望唤醒你们,毕竟愿意保持独立思考的永远是少数!想问我认为哪些电影经典是吧?我就给你一一列举,看看我说错了没?看看我说的这些烂片和经典差的是不是一条街?1、战狼2和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差的不是一丁半点,相比之下,林超贤导演绝对完虐吴京。我敢说如果没人反思战狼2的成功是绑架了爱国情怀,恐怕在电影圈里会引爆新时代的抗战神剧!2、贩卖情怀,张国荣的霸王别姬、倩女幽魂、胭脂扣我百看不厌,斯导的头号玩家又何止甩周星驰的美人鱼两条街远。3、论动作片,中国古典武侠电影比不上速度与激情系列?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我甚至觉得英叔的僵尸片看着都比速7有意思。4、论科幻片,超级英雄系列算个毛的科幻片,就是奥特曼打怪兽。我不喷诺兰导演的蝙蝠侠2,相比于其他过家家型的超级英雄系列,蝙蝠侠2拍的还是很有深度的!另外,彗星来的那一夜、星际穿越、恐怖游轮、前目的地等等这些才算得科幻片,拍出来引人深思,才是科学的体现。5、我私以为40年前的大闹天宫拍的都比大鱼海棠有血有肉,更不用提日漫宫崎骏等等大师的作品了。6、论喜剧片:往远了说,老港片花飞满城春、大千世界,往近了说,鬼子来了、让子弹飞、驴得水这种电影映射现实的喜剧片才有滋有味,而不是纯粹追求搞笑,为搞笑而搞笑,泰囧就开启了这种不良风气的先例,还被捧的老高。7、相比于美国贩卖国家情怀对外输出国家文化,还不如多关心关心国内电影表现的民族焦虑,例如忻钰坤、姜文、贾樟柯导演的电影。杀人不过头点地,怕就怕向你贩卖他国情怀输出他国文化,还必须让你吆喝叫好,拉亲带友地必须接受,何况有的所谓奥斯卡大片三观都不正,名过其实!卖了你还让你数钱。大部分人和鲁迅笔下围观自己人被枪毙还欢呼叫好的国人有什么区别?

欢迎你们接着喷,上面的内容我不会改,你怎么喷,我就接着怎么写,继续往下编辑。


济南胖的移不动用户


流浪地球。

首先不可否认的一点,相比以前的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无论如何都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这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让大众喜欢上国产科幻,让中国电影人重拾做科幻的热情。

但是这部影片的真实质量,与那些跟风仔们吹捧的高度相比,就实在令人想笑了,说是一幕现代版的皇帝新衣也不为过。
感受一下这些戏精的评论:

  • 太棒了呀!不是美式的机器大战,机铁装甲,大战外星人。一万个推动器在地球半边推离太阳系,感觉推动了中国科幻电影一亿光年!
  • 年度最佳电影《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太好看了!还需要影评吗?看我头像
  • 流浪地球爆炸好看!!!快去看呀!!

片中的科幻部分我们不去讨论合不合理,省的跟风仔说:“你美爹就可以不科学,中国的科幻就不行?”单从特效的角度来讲,也算不错。影片的硬伤是剧本的打磨和角色的塑造,《流浪地球》中的人物,有灵魂可言吗?一个个脸谱式的角色,每个人的行为都找不到动机,人物的转变莫名其妙,很多角色的出场就只是为了完成他在片中所需要承担的功能。主角抱着对父亲的仇恨开场,时而无脑,时而义正言辞,最后莫名的和解。救援队作为军人,莫名其妙的暴躁、无纪律、任性,全队人一起放飞自我。吴孟达就是个为了牺牲而出现的神圣外公形象。

台词和《人间.喜剧》处于同一水平线,我不想枚举,因为那样基本就是把剧本复制一遍,语言逻辑在这里是一种不存在的东西,每段对话都前言不搭后语,一句“道路千万条”的尴尬笑点恨不得出现1000次。尤其是最后男主角妹妹一番小学满分作文水平的演讲打动了全世界的人回来救援,看得我满头黑线。


国产电影观众陷入了一种狂热的披着爱国外衣的皇帝新衣式的乱象。近年来,每当国内出现一部还算及格的电影,尤其是过去国内不擅长的类型(例如:个人英雄主义的《战狼》、科幻的《流浪地球》),就会让观众陷入一种类似于个人崇拜时代的狂热追捧。这个东西,你只能说它好,不能说一个不字,说一个不字,你就是双标,你就是崇洋媚外,你就是跪久了站不起来了,你就是键盘侠。

国产的突破值得赞扬,但不应该是电影的遮羞布。既然是相对开放的市场,那就是要拿出来去和世界上的优秀电影来对比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爱国不应该是一味放宽对国产电影呈现水准的理由。国产电影的进步,需要理性的观众和理性的评论,“打压争议,禁绝差评”的做法,和闭关锁国无异。

真的每个人都觉得《流浪地球》好看吗?我不知道,也许是我的审美出现了问题,如果不是的话,我认为《流浪地球》是一个没穿衣服的皇帝,而那些被社交价值捆绑的高品位精英爱国人士们,正在竭尽所能赞扬这位皇帝衣服的华美。

从前的电影烂,大家可以轻松的说它烂,谈笑之余,带着戏谑与欢快。那个时候,电影院的普及度还比较低,不像现在成为日常的消遣。各种营销、道德绑架的攻势也没有如今就这般凶猛,所以,大家求同存异,各抒己见,对于烂片,大家更是毫不嘴软。

但是从《流浪地球》开始,我们不再能轻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它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好看!真好看!只要你表达些许的观影不适,你就会被扣上美帝国主义的走狗的帽子,他们不会看你对于电影理性的分析,只会用这一点作为他们的大旗发起进攻的号角。和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封闭的思潮一样,公民已经失去了评论一部电影好坏的权利。黑白颠倒,众口铄金,才是流浪地球对华语电影最突出的贡献。

<strong>

无论个体还是集体,过于单一化只会走向毁灭。——《攻壳机动队》


谜影人


看看两个答主的回答,说流浪地球算是标准烂片,还拿各种bug来证明,那么我也来说说吧。

1 《星际穿越》

这是被戏精捧为硬科幻神作的电影,支持者给出的理由是,迄今为止最接近真实的黑洞画面。

然后没了

。。。。

科学知识贫瘠到如此地步的“影评人”居然可以招摇过市。

我只想说,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电影通篇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支持,甚至违反科学的地方太多。

相比于中国拍个流浪地球都有人苦口婆心的告诉你一万个发动机推不动地球

某些人对《星际穿越》太客气了。

........

貌似很多人不服我扒《星际穿越》有硬伤,

你们喷之前先告诉你们几个关于黑洞的天文学常识吧

1,黑洞不可能穿越,黑洞有巨大的引力,星球进入视界之后都会被巨大的潮汐力撕碎,何况人类柔弱的身体。

除了主角光环,没有任何方法能让人类在黑洞里生存。

2,黑洞周围视界之外有大量物质围绕,互相摩擦产生高温和辐射。现在的推测是周围温度4亿℃,莫说地球上有没有能抗这么高温度的物质,就是地球放边上瞬间气化都不带有渣的。

人类飞船更不可能,何况还有无法想象的辐射, 剧情里有三个宜居星球再黑洞周围,除了扯淡还是扯淡。

3,目前没有任何理论支持“虫洞”的存在,虫洞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

这片子所谓“诺贝尔奖获得者作顾问”,成果也就是那个所谓吹的“最接近真实的黑洞影像”,

实际上推测的黑洞画面也不是这个样子,因为引力的关系应该更趋近于五彩斑斓。

这就是脑残粉吹捧的硬科幻的《星际穿越》

剧情bug我就不说了, 简直无力吐槽。

..............

插播一个回复,这哥们跟我想说的一样。

星际穿越我觉得是神学片吧,把黑洞换成天堂之门,高维空间换成天堂,三颗星球换成伊甸园,未来高维人类换成上帝,人类换成寻求庇护的信徒,宇航员换成祭司,这个故事不就是上帝信徒聚集地遭到了无法抵御的灾难,于是上帝显灵(虫洞)让信徒发现有新的伊甸园可以生活,于是上帝的信徒支持祭司出发寻找伊甸园,最后无在所不能的上帝支持下,让祭司通过天堂之门到达天堂,然后通过天堂得知新伊甸园方向,在上帝支持下把通往伊甸园的路径告诉信徒(奇点数据),然后信徒在迁往伊甸园获救,祭司在上帝的保护下回到伊甸园与爱人相会。

"

.............

星际穿越改成《诸神穿越》——毫无违和感

2 《妇联4》

当然,某些人眼里,妇联4是不能黑的。

怎么可以黑呢。。

怎么可以不热泪盈眶的欢呼呢。

然后再唾弃一下烂到炸的国产电影。

。。。。

连豆瓣里讨论妇联4的bug都得小心翼翼的

生怕不小心踩了谁的尾巴。

可里面的bug。。。

不讨论就盖住了?

呵呵。

看看你们对《流浪地球》里bug的穷追猛打。

少说一句就恨不得给人家扣上个言论不自由的帽子。

3,敦刻尔克

我知道很多人又不高兴

诺兰十年磨一剑的导演。。。

你看不懂就别BB。。

不不懂电影。。。

云云

。。。

说完了吗?

不说拍摄手法的争议,

不说这是战争片还是文艺片

敦刻尔克吧断后的法国人刻意简化了,没错吧。或许说抹去有点过,毕竟还给了十几秒。。。。撒尿都比这个长

这太不公平了。

当然英国人这么做有传统,毕竟英国人在印度撤退的时候装备宁可炸掉,也不给中国远征军。

而且,看了那些影评,给我一种“晚安俩字都得解读出一篇论文”的感觉,着实让人恶心。

4,《速7》

我不是对死者不敬,但实在是。。。

就跟妇联4一样,速7那时候就连门口卖冰棍的老奶奶都知道。

大家都跑去电影院凑热闹。

回来我问看过的一小丫头,答没看懂,反正挺爽的。

其实《妇联4》跟这个一样,都是跟风的,怎么就鄙视起《流浪地球》了。

这俩根本就不是一个类型,你自己戏精啊。

5,《魔兽》

不得不说,上映之前,盛况空前。

上映之后。。。死的真惨。

我当时也是慕名看了

看完感觉就是。。。我为什么要花这个时间。。

看特效吗?

算了吧,我为什么不去玩一局尘埃,或者孤岛惊魂。

就算是在电影院,也没有多年前在电视里看《后天》或者《天煞,地球反击战》的那种震撼。

6,《指环王》

嗯,很多人又得跳脚

我只想说

这boss真是太弱了

人类,精灵,矮人,亡灵,树人各个种族战战兢兢,联合起来,打的是什么?

安格玛巫王上了战场就挂掉。。

你是走后门当的污王吗?

几个人守着一个唐僧一样的弱鸡,弱鸡拿着戒指。大家一起东游记。

嗯,我能说除了打仗,其他很无聊吗?

我想又得有人给我各种科普,呵呵。

算了吧,既然是神作就得经得起挑刺。

不是吗?

7,幽冥

这货除了用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这个高大上的名称,剩下的跟科一毛钱关系都么有。


有本事你来辩啊


《百鸟朝凤》吧,要不是方励那一跪,估计都没多少人知道这个电影,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觉是三观不正。

主角的二师兄家里有个生病的老母,实在没办法了,要放弃唢呐去打工,焦三爷听到之后,上他家门把他收拾好的衣服全扔地上了,看到这段我都想打人。你唢呐作为一项手艺,首先得让人能吃上饭,如果连饭都吃不上了,你还硬逼着别人去学,这算什么?还有后面那些放弃了唢呐去打工的人,要么手指头被削掉了,要么就是得了尘肺病,话说,是不是只要放弃了学唢呐,就没有好结果?为了交代唢呐处的环境很艰难,为了买惨而买惨,真是看不下去

还有后来一段,为了展示唢呐所处的环境,非要拿来和西方乐器做对比,对比就对比吧,拉来一个草台班子,而且舞台上一个性感女郎在上面跳舞唱歌。这样说明了唢呐是被西方乐器挤占市场?或者说明唢呐败给了西方乐器?这只能说明,一个高雅艺术被低俗的东西打败了。要我说,你要是找个三点女郎上去吹唢呐,保证你赢。

反正这部电影把我恶心坏了,从头恶心到尾……


阿灬Fei


我是杠精,我为自己代言。

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电影刚上映得时候不爱第一时间去电影院看,而是在电影院下映,网友开始讨论后再去有选择性的看。然后,我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被大家捧为神作的电影,我在第二时间看完后却觉得,并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好;而那些被大家抨击称为烂片的电影,在自己看完后却觉得,其实没那么差,相反觉得很棒。

《新喜剧之王》是典型被称烂片但我觉得是神作的一部电影。

无数人说《新喜剧之王》是烂片,星爷已经江郎才尽,现在只会卖弄情怀,当时听完网友的评价后我持保留意见,因为前几年星爷拍摄的《美人鱼》也一样,刚上映后被大家嘲讽,但如今却又被奉为喜剧经典。

果然,机智的我又一次赌对了。在我看完《新喜剧之王》后,说实话,惊为天人,除了其中几个硬插的小广告有些碍眼之外,整体的剧情,一如既往能看出星爷的用心和水准。电影前半段算是星爷对自己电影生涯的一个回味总结,而后半段,能看出这是星爷对自己人生的拷问。

有人说,如梦被渣男欺骗后,骑着电动车在马路上自杀那段,其实如梦已经被车撞死了,后面如梦成功的一切,其实都是一场梦,和如梦这个名字很贴切。星爷也不得不承认,人生,或许再努力也无法得到成功,最后还是以悲剧收场。

这是对《喜剧之王》第一部的一个升华。第一部只是单纯的励志,鼓励人们遇到困难不要放弃,最终就会成功;而第二部却是星爷在问自己,或许有些事,拼命努力,最后也只能失败,并且失去所有。

说回正题吧。被捧为神作的烂片,太多了。但有一部我特别想吐槽,那就是《我不是药神》。

现在这部电影豆瓣评分9.0分,和世界级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和《阿甘正传》的评分,几乎可以持平。能在以“挑剔”著称的豆瓣网友心中,达到如此高的评分,可见《我不是药神》真的是国人心中的神作。

但今天,我真的要杠精一次。好电影我都会二刷三刷好几遍,但《我不是药神》,在电影院看的时候,就忍不住吐槽这是烂片。原因有二。

1、剧情烂

到现在我都想不明白,《我不是药神》的剧情有什么好?一个卖性药的小老板,为了挣钱,去印度批发便宜药,然后回国内卖,救了很多白血病人。然后发现可能会被警察抓,钱也挣够了就不想干了,结果就有一群人开始道德绑架,非让人家继续卖,不卖就摔杯子砸碗。最后,果然进了监狱,然后还硬拗一句台词:“正品药进社保了。”

整篇剧情我看不出有哪点吸引人的地方,可能是我太冷血了。当时在电影院看的时候,很多人都哭了,但我却为徐峥演的那个角色抱不平,觉得那个黄毛可恨。并且,在开始的时候,导演和编剧为了吸引人,故意让徐峥这个角色家暴,去印度的时候,因为徐峥的喜剧标签,还硬拗了一句台词来作笑点。

太多片段和细节是硬拗的,真的很生硬,而这样的剧情还能得9.0的评分,我想只是因为这类题材算是国内首部吧。

2、细节烂

上面在剧情上说了个很多细节是硬拗进去的,现在再杠一个细节感觉不妥的地方。

徐峥在电影中的角色,家暴、卖性药、满嘴脏话,可以说看起来是很粗糙的一个人,而导演为了符合这个角色的人设,也让徐峥在电影中几乎烟不离手。但细心的朋友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徐峥根本不会抽烟,在电影里每次抽烟都很假很假,反正,我在看得时候只要徐峥抽烟我就跳戏。


哈欠音乐


也来说下流浪地球。持批评态度的人不外乎以下几个观点:科学设定不严谨,人物塑造不丰满,剧情推进很生硬。

1.关于科学设定问题,刘慈欣早就承认有很严重的bug,"即使不用计算也可以看出有问题",这是他的原话。况且很多好莱坞科幻大片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2012>里面中微子加热地心就不合理。号称最科学的里,地球灾变的原因有点扯,至于黑洞的边缘应该存在红移或蓝移从而应该五彩斑斓。里最后使用人类的病毒解除外星飞船的防护罩更是鬼扯。更不要说这种伪科幻片了,bug比比皆是。对于这种科学设定的漏洞,好的编剧会巧妙的淡化它,遗憾的是流浪地球没有做到这一点。而且还时不时的强调是硬科幻,就不要怪别人找bug了。

2.至于说人物塑造的问题,是硬科幻小说的通病,在大部分的硬科幻作品中,人物往往只是符号,即使是伟大的作品也是如此,比如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2001太空漫游》,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机器人系列等,这是因为作者着眼于更为宏大的主题,如人类的命运,宇宙的命运,在这些宏大的问题面前,很遗憾人类的个体是渺小的。有人因此批判流浪地球,说使用抽签的方法决定35亿人的生死,是邪恶的,就是没有认清一点,即面临种族存亡时,个体是不重要的。所以,在这类作品里面,人物只能符号化。当然做为电影,确实不应该如此简单的处理,这仍然是我们的编剧和导演在处理此类影片时经验不足。顺便说一下,很多国外科幻大片也有这些问题,比如我们的英雄们在遇到低谷时,和别人谈一谈,滚滚床单就再次精神抖擞,也是有些轻率的。

3.剧情确实是硬伤,有些地方煽情的有些尴尬,剧情的设置也过于简单了。实际上的剧情设置也是有问题的,个人觉得,如果剥掉科幻的外衣实际上就是。那么说了这么多,到底意义何在呢?它只是告诉大家,我们中国人也可以拍这种类型片,我们中国人现在也有时间仰望星空了,这是一个进步,是从0到1的进步。它当然不是神片,可把他归为烂片也是不合适的,只能说这部电影还行,值回票价,出现的意义大于电影本身,为以后拍更好的科幻电影积累了经验。

我们中国人向来是对自己苛刻,对别人宽容的,别人家的孩子就是一例,只希望以后可以对自己也宽容些,毕竟很多领域我们刚刚起步。

最后,看电影和看书类似,都是自己的事,自己喜欢就好,对于别人的看法,不必过分介怀。


lxxs123


现在的媒体越来越发达,娱乐圈的事也就越来越透明,观众了解到“新闻”的途径越来越多,可能一部并不怎么样的影视作品经过炒作,再经过不明所以的观众口口相传,就变的好像“神作”一般,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知名度并不等于质量。

《战狼2》,相信很多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并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拍摄的好或者剧情真的精彩才去看的,而是听说这部电影很火,所以抱着好奇的心态去看看,或者很多人并不想看而是被好奇心重的朋友硬拽着去看的,更有甚者,很多人是碍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去看,因为很多盲目的假“爱国者”疯传的一句话就是“不看《战狼2》就是不爱国,说吴京演的不好就是不爱国”,所以很多人为了不被别人说自己不爱国,不得不去看看。趁着当时中印交恶的东风,打着爱国的旗号,依仗着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靠很多盲目爱国者撑起票房的《战狼2》无论从剧情还是演员演技来看都不能说是一部优秀的影片,甚至严格来讲很是一般,就连后期票房都是靠着众多单位强制员工观影堆起来的,再加上一连几个月的放映时间,在中国国内靠这样的方法刷票房,票房想不高都难,只是这样堆出来的票房不得不让理智的观众看出这部电影在“爱国”面具之下的真实嘴脸。

无论什么样的影片,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用心去拍,观众就一定能感觉的到,虽然有不少跟风观众的存在,但真正的好电影观众是一定会支持的,永远不要把观众当成傻子,靠着背地里运作才能撑起门面的电影早晚会被理智的观众发现端倪,早晚会露馅,所以希望拥有世界最久远文化的泱泱大国真的能靠硬实力让世界电影圈让全世界影迷刮目相看。


Lee博爵


您好,我是娱乐号博主:大风仓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喜欢我的回答可以关注我!

  并不是所有电影都能像《阿凡达》、《盗梦空间》、《战狼II》那样一出世就成为永恒的经典,许多的电影刚播出的时候因为,观念过于前卫,夸张,致使被影评人和观众们口诛笔伐,成为烂片,票房也一片惨淡。刘镇伟的《大话西游》就是这样,当年的票房虽然有周星驰坐镇,但还是一片惨淡,虽然能够收回成本,但与周星驰以前的影片相比,相差甚远。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刚上映的时候,因为只拍摄了20多天就完成了,一致被外界媒体认为是“烂片”,影片香港上映之后票房收入为1043万港币,相对于一众最卖座的大牌,像李连杰、张敏、邱淑贞等,这票房算是惨淡的了。因为票房不佳使原本打算的下部噶然而止,真是可惜了。

  

  但是在今天看来,这部电影无论是动作还是台词,都让人回味无穷,而且还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忘怀。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应该都会对里面华山派的两个人印象深刻,这两个角色很好地诠释了所谓“名门正派”的虚伪和下作,王晶读懂了金庸,因此《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此片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1982年6月在美国上映《银翼杀手》,这是一部动作科幻电影,从头到尾都散发着超出时代的诡谲气息啊,说这是2049年拍的很多观众都信,前面是科幻片,后面变恐怖片,最后又变哲理片了,连演员王凯都痴爱这部电影!

  

  很多人被昏暗阴冷的色调,肮脏破烂的画面以及''复制人''的弱智剧情侮辱了智商,骂着街走出了影院,甚至忘记叫醒身边已经昏睡多时的同伴们。最后一刻,那个凶悍暴戾的复制人忽然静静坐化,手中的白鸽宛若天使和灵魂飘然而去的场景,印象深刻。

  

  《肖申克的救赎》美国电影学会20世纪百大电影清单,在IMDB当中被超过160万以上的会员 选为250佳片中第一名。刚播出的时候,在阿诺·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当道的那个年代,因为此片没有一个女性角色,票房一败涂地,这部2500万预算的中等制作,初发行只勉强收回1600万,总票房2834万。

  


大风仓


看到这个问题,我按捺不住进来要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本来是怀着超级期待的心情去的电影院。你们能理解吗,就是感觉 哇 又有一部电影可以让我哭一场了。候场的时候看到一个个梨花带雨的男生女生,我心里就想,果然这次应该是来对了吧。(ps:咳咳 对于很久不去一次电影院的我来说)

然而这一次并没有带给我多么舒服的观影体验。

对了,就是你们知道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剧情简介:唱片制作人张哲凯(刘以豪饰)和王牌作词人宋媛媛(陈意涵饰)相依为命,两人自幼身世坎坷只有彼此为伴,他们是亲人、是朋友,也彷佛是命中注定的另一半。父亲罹患遗传重症而被母亲抛弃的哲凯,深怕自己随时会发病不久人世,始终没有跨出友谊的界线对媛媛展露爱意。眼见哲凯的病情加重,他暗自决定用剩余的生命完成他们之间的终曲,再为媛媛找个可以托付一生的好男人。这时,事业有成、温柔体贴的医生(张书豪饰)适时的出现让他成为照顾媛媛的最佳人选,二人按部就班发展着关系。一切看似都在哲凯的计划下进行。然而,故事远比这里所写更要悲伤。(剧情简介来源:百度百科)



最近国内电影出现了很多类似于这种催泪的,大概是国人在生活的重负之下急需宣泄。而这类催泪的电影正好给了人们一种方式,所以好多的人愿意为此类电影买单。但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如果没有现实作为基础,一部电影很容易便成为流水账。

我仅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评,此部电影拍的没有《前任》系列入人心。就只是简单的把那些戳人泪点的东西堆叠在了一起,比如:男主患绝症,女主嫁给了别人,故事结局女主离开自己的爱人去缅怀男主。看的我有点尴尬,以致于满怀期待的进去,一脸懵的出来……

欢迎网友们在评论区交流自己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