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事情首先就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懦弱自卑的表现?

飞龙在天9783


一个人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还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对遇到的各种问题及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让自己有明确的行动方向!

如果一个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对是错,没有是非观念,对自己也没有深刻的了解,自然在遇到状况时,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就容易做出让自己后悔和懊恼的选择!

遇到事情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个好习惯,更是一种好的品格,但是,如果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方向是错的,那么自省反倒成了绊脚石!

打个比方说,单位里领导做了违规的事,你坚持了原则,自然会得罪领导的,所以领导不喜欢你,甚至还刁难你!这种情况我们无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问自己领导为什么不喜欢我呢?是不是我做的不好?这种反思就是有问题的!对于破坏制度的人,我们为什么让这样的人喜欢呢?这样的人喜欢你,只能说明你和他们是同流合污的!

我总是这样想,一个人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喜欢和认可!很多事情上,我认为我更想倾听的是我自己内心的感受!管他是谁呢,谁都不可以改变我自己去坚守着的美好世界!

我的态度就是,我必须让自己做一个符合道德标准的人,我也必须让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我也会更深入的了解我自己,然后,我才会在人生的路上走出我自己的步伐!

只有具备了这些基础之后,才能让一个人做出正确的选择!什么样的事,必须要自我反省,什么样的事,坚决不能够放弃尊严!


炎焙焙


您好,我来回答回答这个问题。

感觉您的内心一定很憋屈,也很苦闷。一再地委曲求全,却换不来想要的意思好意与温暖。实际上,您完全没必要这样的。

一般说来遇到事情(主要是挫折性事件)就潜意识地把责任与原因归结于外部因素的叫外归因,归结于自身因素的叫内归因。高情商的人大多数都是内归因的人,绝大多数成功人生也是属于内归因的人。

虽然,挫折性事件本身就有内外两个因素在起作用。内归因的人在反思自己的时候,把自己这方面做好,而外部因素无法掌握,也会内心平和,而外归因的人却总是在埋怨,怼天怼地对别人,始终不会开心。

表面看起来,您是一个具有内归因倾向的人,但您却没有内心的平和,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虚假内归因。就是表面看起来都是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实都没有关注到主要环节。比如就问题中所说,自己的服务不够好,那么为什么没有反思自己没去思考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而只纠结在自己产品的质量、价格?比如说顾客想要买双鞋子,而你只生产帽子,哪怕您生产的帽子价格再实惠、质量再无与伦比,那也是不对路呀!

由此建议您其实可以深入地反思自己!

希望我的回答能敌您有所帮助!


成都秋水长天


你好,我是@情绪力研习社,试着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遇到事情首先找自己的原因,这是好事

首先,这是一种自省的方式

向外看的人有梦,向内看的人清醒。

自省可以有效提醒我们不盲目乐观,时刻检视自身的不足而改进,就会不断进步,日臻完善。


其次,这是有责任感的体现

在选择归因方式时,每个人几乎都是双重标准。

一件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就会倾向于外部归因;

但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则更喜欢内部归因。

所以,当发生坏事,还能够内部归因的人,是有责任感的体现。


第三,会让自己更有掌控感

相对于外部归因,内部归因意味着有改变的可能性。

如果事情的原因归于个人内在,我们就有可能通过改进不足,来扭转事情的结果;

但如果把事情的归因推向外界,我们好像就没有办法去改变,事情的结果只能这样。

所以,内部归因,能够让我们对事情的结果更有掌控感。

任何失败的结果只归因于自身,不是好事

如果凡事都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很可能是陷入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主要心理特征为低成就动机,低自我概念,低自我效能感,状态消极。

当一个人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或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时候,一种弥散的、无助的和抑郁的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无助感也由此产生。


结果与原因非必然论证关系,很可能是陷入绝对化思维的陷阱

文中提到,客人挑剔,是因为服务不好;生意没谈成,是因为产品不好;姑娘不理你,是你不好。

但原因真的是这样吗?

客人挑剔,并不一定是因为你的服务不好,也可能是因为客人本身就很挑剔,到其他家也是一样;

生意没谈成,也并不一定是因为你的产品不好,只是双方没有达成双赢的合作共识;

姑娘不理你,原因就更多了,也许只是你不符合她的择偶标准,但不是因为你不好。

很明显,这前后并不构成绝对的因果关系。

而当你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你的原因,换句话说,都是因为你的不好,才造成了失败的结果,这种思维的陷阱,就是绝对化思维。

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是为了抵御可能的风险,不敢再开始,也失去了可能的机会。

以上,想说明的是,遇到事情找自己的原因是好事,但凡事只找自己的原因一定不是好事。

希望可以帮到你~

欢迎交流@情绪力研习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