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事情首先就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懦弱自卑的表現?

飛龍在天9783


一個人首先要有正確的價值觀,還要對自己有足夠的瞭解,才能對遇到的各種問題及事件做出正確的判斷,讓自己有明確的行動方向!

如果一個人都不知道什麼是對是錯,沒有是非觀念,對自己也沒有深刻的瞭解,自然在遇到狀況時,就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就容易做出讓自己後悔和懊惱的選擇!

遇到事情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個好習慣,更是一種好的品格,但是,如果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的方向是錯的,那麼自省反倒成了絆腳石!

打個比方說,單位裡領導做了違規的事,你堅持了原則,自然會得罪領導的,所以領導不喜歡你,甚至還刁難你!這種情況我們無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問自己領導為什麼不喜歡我呢?是不是我做的不好?這種反思就是有問題的!對於破壞制度的人,我們為什麼讓這樣的人喜歡呢?這樣的人喜歡你,只能說明你和他們是同流合汙的!

我總是這樣想,一個人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喜歡和認可!很多事情上,我認為我更想傾聽的是我自己內心的感受!管他是誰呢,誰都不可以改變我自己去堅守著的美好世界!

我的態度就是,我必須讓自己做一個符合道德標準的人,我也必須讓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我也會更深入的瞭解我自己,然後,我才會在人生的路上走出我自己的步伐!

只有具備了這些基礎之後,才能讓一個人做出正確的選擇!什麼樣的事,必須要自我反省,什麼樣的事,堅決不能夠放棄尊嚴!


炎焙焙


您好,我來回答回答這個問題。

感覺您的內心一定很憋屈,也很苦悶。一再地委曲求全,卻換不來想要的意思好意與溫暖。實際上,您完全沒必要這樣的。

一般說來遇到事情(主要是挫折性事件)就潛意識地把責任與原因歸結於外部因素的叫外歸因,歸結於自身因素的叫內歸因。高情商的人大多數都是內歸因的人,絕大多數成功人生也是屬於內歸因的人。

雖然,挫折性事件本身就有內外兩個因素在起作用。內歸因的人在反思自己的時候,把自己這方面做好,而外部因素無法掌握,也會內心平和,而外歸因的人卻總是在埋怨,懟天懟地對別人,始終不會開心。

表面看起來,您是一個具有內歸因傾向的人,但您卻沒有內心的平和,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虛假內歸因。就是表面看起來都是在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實都沒有關注到主要環節。比如就問題中所說,自己的服務不夠好,那麼為什麼沒有反思自己沒去思考顧客需要什麼樣的產品,而只糾結在自己產品的質量、價格?比如說顧客想要買雙鞋子,而你只生產帽子,哪怕您生產的帽子價格再實惠、質量再無與倫比,那也是不對路呀!

由此建議您其實可以深入地反思自己!

希望我的回答能敵您有所幫助!


成都秋水長天


你好,我是@情緒力研習社,試著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遇到事情首先找自己的原因,這是好事

首先,這是一種自省的方式

向外看的人有夢,向內看的人清醒。

自省可以有效提醒我們不盲目樂觀,時刻檢視自身的不足而改進,就會不斷進步,日臻完善。


其次,這是有責任感的體現

在選擇歸因方式時,每個人幾乎都是雙重標準。

一件壞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就會傾向於外部歸因;

但如果發生在別人身上,我們則更喜歡內部歸因。

所以,當發生壞事,還能夠內部歸因的人,是有責任感的體現。


第三,會讓自己更有掌控感

相對於外部歸因,內部歸因意味著有改變的可能性。

如果事情的原因歸於個人內在,我們就有可能通過改進不足,來扭轉事情的結果;

但如果把事情的歸因推向外界,我們好像就沒有辦法去改變,事情的結果只能這樣。

所以,內部歸因,能夠讓我們對事情的結果更有掌控感。

任何失敗的結果只歸因於自身,不是好事

如果凡事都歸因於自身的能力,很可能是陷入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主要心理特徵為低成就動機,低自我概念,低自我效能感,狀態消極。

當一個人將不可控制的消極事件或失敗結果歸因於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時候,一種彌散的、無助的和抑鬱的狀態就會出現,自我評價就會降低,動機也減弱到最低水平,無助感也由此產生。


結果與原因非必然論證關係,很可能是陷入絕對化思維的陷阱

文中提到,客人挑剔,是因為服務不好;生意沒談成,是因為產品不好;姑娘不理你,是你不好。

但原因真的是這樣嗎?

客人挑剔,並不一定是因為你的服務不好,也可能是因為客人本身就很挑剔,到其他家也是一樣;

生意沒談成,也並不一定是因為你的產品不好,只是雙方沒有達成雙贏的合作共識;

姑娘不理你,原因就更多了,也許只是你不符合她的擇偶標準,但不是因為你不好。

很明顯,這前後並不構成絕對的因果關係。

而當你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是你的原因,換句話說,都是因為你的不好,才造成了失敗的結果,這種思維的陷阱,就是絕對化思維。

絕對化思維最大的問題,是為了抵禦可能的風險,不敢再開始,也失去了可能的機會。

以上,想說明的是,遇到事情找自己的原因是好事,但凡事只找自己的原因一定不是好事。

希望可以幫到你~

歡迎交流@情緒力研習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