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程序员,你失去了什么?

程序员关爱协会


1.过度消耗青春,貌似我们好像没做啥事儿“过度消耗”了青春吧?加班?汲取知识?还是为了理想和自己的爱好不懈奋斗?如果是以上,貌似现在有理想有志向有点想法的年轻人都在“消耗青春”。当然,这里承认技术类同学的工作量的确是饱和的,也存在加班情况。就论压力大,哪行业压力不大?论加班,的确存在某段时间工作强度异常大(比如:季节性活动、新功能上线、公司层面的大项目等)的情况,但是过去了就回归正常了啊。也的确存在部分公司工作强度一直很大的情况,但是工作是固定的,人是可移动的啊,咱换家工作强度稍小点的,也是可以的不是?

2.宅、内向、交际圈小。这的确是外界对于程序员的普遍看法。注意,普遍看法。就我部门而言,程序员乐观,喜欢自嘲同时很搞笑,部门同学间关系也不错。说到宅,貌似你们没有看见喜欢旅行的程序员。同时,宅与喜欢出去玩,都是个人爱好,这个无可厚非。部门喜欢玩的,“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的奉行者真的不少。同时喜欢读书,热爱小动物的也不在少数。

至于内向和交际圈,部分人只关注了“大龄程序员”的现状,忽略了普适性规则。就像部分人只关注了“剩女”的剩,忽略了人家照样活得精彩。其实大部分程序员,早在你们还没关注到人家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人生赢家了,有家有业,很多90后程序员甚至都二胎了好吗~可能也是因为程序员越发的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现在很多曾经的同学都在问我如何追程序员,甚至一把年纪的同学都把目光转向了刚毕业的程序员小弟弟…… 所以,交际圈,是可以随着自己的变化而变化的。

3.30岁。不知道为啥现在形成了大众焦虑,虽然也不否认35岁左右是个分水岭。但并不像那些制造焦虑人所说的如此残酷。个人更倾向于说35岁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新阶段。原因是,它会筛选出同龄人里面更优秀的人,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和前景。也会筛选出相对发展平庸的人,让他们安心现状,安心基层。毕竟,金字塔原理告诉我们,不是所有人都能是塔尖,必定有筛选机制。也见过部分同学就是喜欢追求安逸,不评价别人的人生,也不教别人做人。所以啊,30、35是自然的过程,谁都会经历。那么请顺应自然,为所当为就好。

没想到打了这么多字。总结一下:

1.每个行业都有优秀者,而优秀=高薪=好发展

2.宅、交际圈小是个人情况,大部分程序员有这个特质,但重要的这类的特性分人分人分人

3.30、35的焦虑,不仅是程序员有这个困扰,这是普遍存在的现实。所以,请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东本之星


作为一个软件开发的妹子,看到这个题目忽然一愣,作为程序员我失去了什么,我之前似乎从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但我仔细思考过之后,还是觉得虽有失去,但是出于我个人的原因,跟程序员没什么关系。就算程序员中有一些常见的职业病,也不是这个行业独有的。

1.工作辛苦引起的脱发、颈椎病等

脱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梗了,除此之外,颈椎病等办公室一族常见的问题在程序员当中也屡见不鲜。但是根据2019年10月24日脉脉发布的《程序员真相大调研2019》,71%的程序员根本不脱发。

就我周围见到的程序员,感觉头发都很浓密,当然也有个别脱发的。

但在其他的职场环境里,也偶有看到脱发的,然而人们并不会与之职业联系起来。

2.社交圈子

我身边的程序员们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宅,很多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圈子,有爱好旅游的,有喜欢参加跑团的,有参加读书俱乐部的,也有参加健身打卡群的。感觉很多人工作之外的生活都很精彩。

公司里新来的小哥哥小姐姐,也都基本早早地解决了个人婚姻大事。

当然,我所说的这些不能代表全部,供参考。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程序媛儿小莫


第一,高薪就是行业对你所有的机会成本进行了买单。钱多事少离家近,永远只是幻想。能够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已经是非常好的职业了。

第二, 关于过度消耗青春换取金钱 ,可以自己问自己两个问题,一,青春不换钱你准备换什么?二,做其他职业,等青春消耗了,你就真的满足了吗?会不会又说,青春都做了些没有的东西,到了30连钱也没有。人的快乐不是来自幸福,而是来自满足,自己想好自己要啥,再来决定怎么消耗青春,这样至少你是快乐的。

第三, 通常内向,交际圈小的可怕 。这个在有些时候是对程序员的误解,你可以选择独处,也可以选择群居,这都是个人的选择,不代表群体。很多人喜欢给行业带标签,但是很多标签其实是错误的。比如医生都会养生,其实在中国,医生累死的不少。

第四, 30多岁,就是一个程序员的转折点,要么走向辉煌,要么重新换行 。这个也是误解,30岁以后继续做程序员的,可能辉煌也可能是因为干不了别的了;换行的,可能是干不了程序员了,也可能迎来新辉煌,所有的结果,都是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决定的,与行业无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