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蔓延的太平洋

珍珠港事件,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的军事事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

如果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而美国海军是必须面对的对手,按照战前的海军裁军协议,日本海军总吨位和美国对比大概控制在5比3,日本处于劣势,而山本知道美国的真实工业实力,所以是想赌博一把,通过消灭美太平洋舰队主力,让日本在半年到一年内具有海上控制优势,夺取南洋资源,最好能够吓阻住美国。

美国切断了日本在东南亚的能源通道,使得日本将无法继续进行战争,于是决定与美国开战,占领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广阔水土并打通东南亚的能源通道,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歼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夺取太平洋的制海权,保障部队能够不受美国海军威胁。而珍珠港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但如果依靠战列舰巡洋舰等传统力量与美军决战恐怕将两败俱伤,而日本拥有远超美国的10艘航母,用航母搭载的空中力量进行突袭是最好的选择。

美国制裁日本的背景,是当时两国结构性的地缘矛盾东亚两虎斗。纳粹德国的崛起,使工业革命以来在东亚占主导地位的英法荷等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留下的战略空间,被日美填补。日本在东亚的扩张严重影响了美国的“门户开放 利益均沾”,有点离岸制衡的意思。还有就是。诺门坎,日军大败于苏联红军,断了日本北进的念想。

当时的日本经济危机,贫富分化,政治动荡,面对国内的矛盾爆发。要么全面变革,要么发动外战。全面变革要求精英阶层自己对自己开刀,通常只会发生在严重挫败时,对于一个处于上升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自信满满的新兴强权,几无可能。偷袭珍珠港是日本政治高层和军事精英集团,在当时局势下的一个合理选择,它也许并非最佳,但合乎情理。

中国实在是太大了,背后又有美苏暗中支援,这意味着即便它不足以打败日本,但至少可以把战事拖下去,进入拉锯状态。再说战争需要耗费的经济资源太多,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本身就是个超级花钱的买卖,日本资源有限,美国又严防死守,让日本没法从其他地方购买战争资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源保障,日本就算把军国主义煽动到极致也是白搭。

面对这种困境,日本犹豫再三,终于做出了它的最后选择跟美国开干,偷袭珍珠港。

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内开启了工业化征程,外部的扩张序幕也由此拉开。而地处东亚大陆的中国沦为为日本的垂涎目标。

要是不跟美国开战,日本侵华将因资源匮乏而被迫中止,那么早晚有一天,美苏会把日本打回原形。而开战,特别是闪电般的突袭开战,就有极大概率消灭美国在太平洋的武装力量。

只要打掉美国的显存武装力量,由于一下子失去了防御日本的筹码,美国就极有可能被迫答应放弃中国,以此作为与日本媾和的条件。

当然,美国也不是不可以继续扛下去。但就算美国工业无比强大,现存武装被消灭殆尽后,再像恢复也得有个过程才行。趁着这个空档,日本完全可以强势东进,把美国西海岸核心板块的工业基础也给摧毁掉。

当然,如果真打到这个地步,日美的仇就没得解了。在西海岸工业基础被毁后,美国起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失去了反击日本的能力,至于封锁日本、支援中国的能力自然也随之消失。

而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简单的来说就是因为资源没有了,还受到美国的制裁,就像打游戏,没有矿了,只能去抢。

那么日本发起对美国的战火,究竟是延缓了日本的灭亡,还是加速了日本的战败呢?

在珍珠港海战前日本讨论过对美国开战的胜负,几乎认为对美国胜率百分之0,有很多人不懂,没有胜算怎么还要打,因为当时美国因为国际社会压力通过了物资禁运协议,最重要的石油给禁了,日本当时的储备只够用半年,日本当时只有在印度尼西亚等地去抢石油。日本这个历来稀缺资源的岛国,石油这种战争必须品大幅度依赖进口(美),然而日本南进东南亚必然会动美国的奶酪(菲律宾),英国(澳大利亚等),荷兰(荷属东印度,现在的印度尼西亚,日本看重的石油基地)当然也跑不了,美国一边支援欧洲(租借法案,主要支援欧洲,苏联),一边制裁日本(中断石油供应),这就导致美国成为日本南进的绊脚石,要占领东南亚甚至澳大利亚,第一个就是把美国这个绊脚石踢开,基于这一点必须消灭美国在太平洋的有生力量,以日本当时90亿美元的GDP,美国2000亿(这GDP在当时几乎已经成超强了),曾常年居于美国的山本五十六深明要赢只有先把美国打瘫痪,,于是山本策划了偷袭珍珠港,这是根本原因。

然而整个战争过程中日本战术失误的地方在于,其一,没有炸到航母,那天刚好没在,其二没有炸毁设施,大部分高层居然觉得没必要,其三,鬼子给自己外交官发了宣战文件,本来想同步进行,前脚宣战后脚飞机炸过去,阴损的狠,结果自己没玩好,宣战文件耽误了,于是就成了不宣而战的“偷袭”同时美国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加入世界大战的想法,就算美帝想加入,当时决策层也是更倾向于欧洲战场,甚至连开打之后虽然民间呼声很高,但军方也是按“先欧后亚”的决策来的,如果日本不去招惹美国,就算是接受美帝的和谈条件,也能保住东北和内蒙,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英美是不支持中国抗战的,反倒是苏联出于遏制日本的想法给力中国很多援助。

珍珠港事件,相当于给了民主党一个合理的借口,使美国人可以团结两党,倾尽全力去打日本。当时美国的实力领先日本很多,打仗是一定会赢的,但是要不要这么卖力那就是见仁见智了。或者说,美国人完全和对付英国和苏联一样,先让英国苏联在对日战争中狠狠出一次血,欠下更多的钱。但是一旦日本人与美国人结下了血仇,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乃至于后来,美国人投放原子弹,按照自己的意志殖民日本,都有了很正当的理由。而这一切原本是不会发生的。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行为,那么莫过于饮鸩止渴,很难说渴死在先还是毒死在先,美国早晚会参战,但是美国国内民众在珍珠港前对参战还是不怎么感冒的,然而日本在珍珠港不宣而战刷了个下限,造成美国社会空前团结,实质上还是加速了日本的败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