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耳:輔佐趙王抗擊秦朝,助劉邦一統天下的西漢開國功臣

說起劉邦項羽,大家便會第一時間想起楚漢之爭,眾所周知的是劉邦打敗了項羽並建立了大漢王朝,而在劉邦一統天下的過程中,此人絕對功不可沒,他就是常山王張耳。

張耳,大梁人,年少時他曾是魏國公子信陵君的座上客。張耳曾經亡命天涯至外黃,外黃當地的富人有一個漂亮女兒因喪夫在家,她父親的門客就建議說:“想要為令媛找一位賢能之士的話,就讓她嫁給張耳吧。”

張耳:輔佐趙王抗擊秦朝,助劉邦一統天下的西漢開國功臣

最終這個女子嫁給了張耳。此後富人對張耳給予財力上的大力支持,張耳也因此結交了很多朋友,並擔任了外黃縣令。在魏國滅亡以後,張耳仍住在外黃縣,當劉邦還是平民百姓的時候,曾多次來到外黃縣看望他,兩人相處時間長達數月之久。

在秦國滅掉魏國的數年後,秦始皇聽說張耳和他的朋友陳餘是魏國名士,擔心這二人以後可能會謀反作亂,於是就在天下懸賞千金捉拿張耳,五百金捉拿陳餘。張耳、陳餘得知消息後,立即更改逃亡到了陳縣。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義反秦,等他們到達陳地時起義軍已經有萬數之眾,於是張耳和陳餘就投奔了起義軍,被任命為左右校尉。等到陳勝稱王后,張耳、陳餘也勸另一位大將軍武臣在趙地稱王。

張耳:輔佐趙王抗擊秦朝,助劉邦一統天下的西漢開國功臣

武臣採納了他們的建議,自立為趙王,並任命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陳餘為大將軍。公元前208年,趙王武臣和左丞相邵騷被部下將領李良所殺,由於張耳的朋友較多,所以他得以及時逃走。事後張耳又召集了一部分沒有叛變的士卒,並與親信們商議,將原來趙國的後裔趙歇立為趙王,遷居信都。

隨後秦國又派出大將章邯去剿滅趙國,張耳知道自己不是章邯的對手便帶著趙王逃走,期間章邯曾一度包圍了他們,就在這生死危亡的關頭,他派人向自己的好友陳餘求救,卻沒想到陳餘不肯派出救援的兵馬。後來多虧項羽及時趕到,擊敗了章邯,張耳這才得救。

張耳:輔佐趙王抗擊秦朝,助劉邦一統天下的西漢開國功臣

但從此以後他和陳餘兄弟二人恩斷義絕,不再來往。這也為後來兄弟二人反目成仇,刀兵相見埋下了伏筆。在項羽滅亡秦朝之後,他分封了十八路諸侯王,由於當時張耳在天下很有才名,再加上他又是扶趙抗秦的功臣,於是項羽便分給了他趙地北部,立他為常山王。

但是另一位功臣陳餘卻只被封侯,他憤憤不平地對人說道:“張耳和我的功勞一樣。如今張耳為王,我卻稱候,項羽對我不公啊。” 當時,齊王田榮叛楚,陳餘便派使者對田榮說:“項羽執掌天下不平,請您借給我兵馬,到時我也可以幫助你。 ” 田榮早有反楚的打算,於是他派遣兵馬給陳餘, 陳餘又帶著自己三縣的兵馬出其不意地襲擊了常山王張耳。常山被攻破後,張耳敗走投靠了漢王劉邦。在後來攻打趙地時,張耳與韓信統兵數萬發起進攻,他們令萬人過河列營,成背水陣,這便是成語“背水一戰”的來歷。

張耳:輔佐趙王抗擊秦朝,助劉邦一統天下的西漢開國功臣

最終張耳和韓信打敗了陳餘,在韓信的請求之下,張耳也被劉邦封為趙王,而陳餘卻在這次兵敗後成為了刀下鬼。雖然後來劉邦在剪除異姓王時,廢掉了他的王位,但比起陳餘的下場,張耳可以說要好很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