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崇禎仍然握有三步先手,任選一步大明也不至於滅亡

從崇禎登基後,大明王朝在短短的十幾年就轟然倒塌,確實讓人意外。在小冰河時期,自然災害頻發,內有農民起義,外有滿清叩關。中央財政入不敷出,在此內憂外患之際,其實崇禎仍然握有三步先手,任意下一手,大明王朝也不至於滅亡。

崇禎能夠即位完全是個意外,他的哥哥年紀輕輕就駕崩了,也沒有留下子嗣。就這樣,皇位傳到了沒有一點準備的朱由檢手中。朱由檢十七八歲就登基了,年紀輕輕就君臨天下,很想幹一番事業。無奈志大才疏,大明王朝在他的手中沒有一點止損的跡象,最終崩盤。

崇禎作為一個皇帝,沒有力挽狂瀾的氣魄,也沒有敢於承擔責任、破釜沉舟的勇氣。他太過於愛護自己的名聲,不願承擔一點責任和罵名,不斷的喪失一個又一個機會。沒有政治遠見導致了東林黨的獨大,他不知道帝王之術重要的是要平衡各方勢力。同時,他生性多疑,決策優柔寡斷。他天生的性格缺陷,在一系列錯誤的操盤手法之下,江河日下。

大明末年,崇禎仍然握有三步先手,任選一步大明也不至於滅亡

其實在當時不利的情況下,崇禎仍有與滿清議和,封李闖為王和南遷的三條路可以選擇。任意一條,結局也不會比亡國更壞。其實這三條路,崇禎都想過也想實際操作,但沒有一條落實下來。

首先來看,與滿清議和之路。自古以來,打仗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花錢如流水,軍餉糧餉這些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長期的內外戰爭加上自然災害頻發,早已掏空了大明的國庫。滿清這邊也不好過,對於天朝上國的錦繡河山,作為曾經的部下,滿清想都沒敢想。皇太極屢次提出議和,並不完全是出於兵不厭詐的軍事考慮,可以說在特定的一段時間內,他的議和舉動還是具有相當的真誠成分的。他在議和文書上也低明皇帝一字書寫,並接受了明廷要其遵明正朔、取消“偽號”的要求,在尚未達成議和協議之時,不書天聰年號只寫干支。

當然將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明朝需要付出必要的代價,即承認後金(清)實體的存在,劃出地區為其統治,封其為王。這雖然損害了明統治者的威望,但卻可以平息戰火,安定遼東,國家減輕困擾。而保持明朝“天朝大國”的地位不變。這是以和制叛、以和取勝的先例對蒙古使用過,對清議和完全可以參照辦理。

公元1642年農曆五月,基於對敵我形勢的分析,儘管崇禎皇帝不倫不類的“議和信”讓他看了很不爽,皇太極還是委曲求全,熱情地接待了馬紹愉等來使,給予他們優厚的賞賜,經過半個多月的談判磋商後,農曆六月三日,在馬紹愉等人離開盛京時,皇太極派官將他們送到十五里之外設宴餞別,並命軍士將使團護送到明朝控制的連山境內。

當馬紹愉返回京師,將議和的情況寫成書面材料呈送給他的頂頭上司、兵部尚書陳新甲後,陳新甲因為著急上朝議事,就將信件隨手放在几案之上,他的書童誤以為是“塘報”(抄送諸臣的報告),未請示陳新甲就開始抄傳,拿到當時的政府機關報《邸報》上發表了!這一下可惹了大禍,本來是保密的議和經過,一下子被群臣百官覽閱,朝野為之譁然,很多大臣紛紛上書彈劾陳新甲貪生怕死、妥協求全、私定議和條款。

當時朝廷有議和就是投降的氛圍。大家都知道議和的好處,都不願意出頭。這個時候,崇禎如果顯示除了議和的決心還是可以的,他不願意背鍋,把為他分憂、辦事的手下再次出賣了。我還是個好皇帝,是受了手下的矇蔽,各位臣工,這不是我的錯。直接導致了局勢的不可挽轉。當年的明清議和因此又被稱為“壬午議和”。直到亡國的最後時刻,崇禎皇帝才意識到“策遼事者,不宜戰而宜和也”。可惜這隻能是後知後覺,已經於事無補、無法挽回敗局了。

大明末年,崇禎仍然握有三步先手,任選一步大明也不至於滅亡

二是不與李自成講和,封其為王。其實李自成以前還是底層的公務員,驛站的工作人員,後來驛站撤併後失業了,加上自然災害,沒飯吃才落草為寇的。李自成作為一個農民起義者的追求就是當一個王,並沒有覬覦皇帝之位。在大軍圍困北京城的時候,曾給崇禎去過一封信,讓崇禎封他為西北王。

當時李自成要求“割西北一帶,分國而王,並犒賞軍銀百萬,退守河南……且言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制遼瀋,但不奉詔與覲耳。”這大概的意思是我只想做個地方諸侯,並不想做皇帝,皇帝還是你做:你好歹也給點餉銀,以後內部的起義軍和外部的滿清,我還是可以為聖上分憂了。都已經兵臨城下了,這條件也不苛刻,完全可以答應啊。崇禎內心是想答應的,他還是要等著大臣們說,這下大家都不吭聲,都不願意背黑鍋。最後是因為崇禎抹不下面子,大臣一個個都顧及自己的生命和名聲,都默不作聲,最後的機會就丟了。

三是南遷或派太子到南京主事。當時北方形勢危急,崇禎的皇后也提醒過實在不行要考慮南遷了,其實大明的國都本來就在南京,朱棣北遷之後,南都各項建制仍保留完備,隨時都可以運轉起來。準備南遷的事走漏了風聲,天啟皇帝的皇后,崇禎帝的寡嫂張皇后聽說了這事,她就找到周皇后問了一句話:“宗廟陵寢在此,遷安往?”你們兩口子要是跑了,祖宗的宗廟社稷啥都不管了?這在宋明理學盛行的年代裡是個十分嚴重的大帽子,崇禎皇帝可擔不起,若是直接承認就等於承認自己是背棄祖宗,數典忘祖。

大明末年,崇禎仍然握有三步先手,任選一步大明也不至於滅亡

眼看著李自成奔著大同就殺來,北京城也是近在咫尺了,崇禎帝再次坐不住了,由於群臣的反對,李邦華提出的建議更為折中:請皇帝守在北方,命太子前往南京監國。然而又人跳出來指責,國難當頭之際怎能棄城而逃?

晚明整個朝堂的風氣,整個士大夫群體的風氣已十分敗壞,他們樂於善於說一切大話,漂亮話,空話,並且喜歡給別人扣大帽子,不管是大臣還是皇帝都沒有關係,因為只有他們才是道統,才是政治正確。然而在具體的事物上,他們虛偽,可恥,翫忽職守或者乾脆是庸碌無為和坐以待斃,而碌碌無為的人更大的特點還喜歡給別人下絆子。這也是崇禎皇帝那句“文臣人人可殺”的來歷。

在這關鍵時刻,崇禎要是堅定立場,還是可以辦到了,豁出這張老臉了,江山不能丟了,南方還在大明的有效控制之下,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最不濟也要派太子到南京監國啊。這樣就算自己殉國了,南方的政府立馬就可以運轉起來。南明就是由於繼承人的問題,發生的嚴重的內耗,就這樣也堅持了十幾年。如果當時派太子到南京,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軍民一心,放手一搏,大明的江山延續是個大概率事件。

今天在我們回首那段歷史的時候,不禁扼腕嘆息,事情並不算太糟糕,卻一步步無奈的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