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黄帝的后人因治水有功,成为部族首领,但他也亲手毁了让贤制

有史料记载的,我国最早的一个朝代是夏朝。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夏朝的第一任皇帝名叫夏启,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提到他的父亲,却是家喻户晓,大名鼎鼎,名叫禹,没错就是治水的大禹。

他是黄帝的后人因治水有功,成为部族首领,但他也亲手毁了让贤制

大禹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从夏朝开始,而夏朝的历史则是从大禹治水开始。之所以我们的民族会被称为华夏民族,很大程度上是与这个夏字有关。大禹之前,我们的国家尚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他之后的夏朝正式开启了进入封建社会的模式。所以也可以说大禹是当时社会转型的一个承前启后式的人物,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禹成为部落头领,一统天下呢?其实,不外乎就以下这么几点,值得探讨。

他是黄帝的后人因治水有功,成为部族首领,但他也亲手毁了让贤制

部落首领

其一 、大禹家世显赫,家族基因好,是黄帝的直系后代。

首先大禹的父亲名字叫做鲧,他是黄帝的曾孙。若论辈分,他比华夏部落最早的首领之一的尧还大上一辈,是尧的叔叔辈之人。所以大禹也和尧舜一样,身份地位不一般。都属于黄帝的后人。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根正苗红之辈。正是因为有这层关系,所以大禹才能得到当时部落首领舜的青睐,处处为大禹创造条件,重点培养他,特别关照他。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不出意外的话,成为部落的下任头领也是理所应当的。

他是黄帝的后人因治水有功,成为部族首领,但他也亲手毁了让贤制

家世显赫

其二、上古流传下来的让贤制度。

舜能坐到当时部族最高首领的职位。是与他的前任尧的让贤分不开的。因为舜的才华和贤能打动了尧,所以,他才会毫不吝惜的将帝位传给了他。这种让贤制度区别于后来的帝王世袭制。其实,从三皇时期让贤制度就已经开始了。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这种体制也是非常民主和公正的。首先,要继承帝位的人,一定是德才兼备的人。其次,还要是能服众之人。其实这两项,完全可以用贤能二字来高度概括。由于这种让贤制度自古已有,且持续传承不断,所以良好习惯一旦建立就不容易改变。那么,帝位传到舜的手上后,也不可能破坏了规矩和传统。因此,在舜之后,很自然的就会帝位让给了禹。

他是黄帝的后人因治水有功,成为部族首领,但他也亲手毁了让贤制

让贤制度

其三、大禹不单治水有功而且才能出众

如最高部落头领的职位,仅仅只是依靠前任的让贤而获得。我相信这样得到的位置,是无法维持长久的。所幸,大禹肯定是非常的了解这一点的。心里想着必须要做出成绩,让人信服才行。他实际也是这么做到了。所以才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专心致志治理水患的故事。其实在舜的时代,大禹一直跟随父亲治理水患。所以,在治水这方面,他不是初哥,是有一定经验的。在他父亲因治水不力被撤职流放之后,他才担当起治水重任。采取与自己父亲完全不一样的治水方法而大获成功。洪水得到治理后,人们自然可以安居乐业。这时大禹再静下心来领导部族人民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很快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加上之后平定三苗的叛乱的功劳,使部落得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繁荣发展。那么,大禹顺理成章的当上整个部落的最高领导人也就不足为奇。

他是黄帝的后人因治水有功,成为部族首领,但他也亲手毁了让贤制

大禹治水

综合来说,正是因为大禹具有的先天的优势,再加上后天自身的努力,才获得了巨大成功当上了部族的最高首领。大禹成功上位之后,确实做了许多利国利民之事,例如:划分九州。但在让贤这件事情上,他没能把握好。晚年他虽然将帝位让了出去,但没多久,这个位置又给他的儿子强行夺了过来。有意无意之间将帝位的让贤制度直接变成了世袭制度。开创了世袭之路,为后世封建王朝世袭皇位树立了榜样。后世封建帝王,纷纷仿效将帝位世袭化。不知道三皇五帝几位老人家泉下有知他们一手建立起来的让贤制度在大禹手上被废掉,会有何感想?

他是黄帝的后人因治水有功,成为部族首领,但他也亲手毁了让贤制

先天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