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催越磨蹭,3點告訴你怎麼讓孩子“高效”

很多媽媽都有過這樣的抱怨:

我家孩子真是太磨蹭了!我們越著急,孩子越不慌不忙。

親子衝突一觸即發。非常能理解媽媽的心情。

越催越磨蹭,3點告訴你怎麼讓孩子“高效”

前幾天和閨蜜聚餐,沒聊幾句,就開啟了吐槽模式。

每天早晨那一小時就像人間煉獄。

早上六點半,不管多累,她都會準時起床變身腳踩風火輪的超人,洗漱、做飯。

一切搞定後,又迅速變身高音喇叭,開始每天的催娃起床、催穿衣、催洗臉、催刷牙、催吃早飯、催出門的“催催催”模式。

而她閨女卻是個慢性子,眼看上學就要遲到了,無論你怎麼喊“快一點”,她都是磨磨蹭蹭地刷牙、洗臉、吃早飯。

偶爾還會來一句:

“媽媽,你的壞脾氣又來了”

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其實,閨蜜家每天上演的“兵荒馬亂”,多數家庭都經歷過。

越催越磨蹭,3點告訴你怎麼讓孩子“高效”

孩子走路慢了,我們覺得他磨蹭,

臉一黑吼道,“拖拉什麼,走快一點啊”;

吃飯不認真,我們奪過孩子的碗筷,

一邊喂一邊催,“快點吃,飯都涼了”;

半小時能做完的作業,

非要拖拖拉拉寫兩個小時,

你分分鐘想拿過作業本替他寫,

還要按捺住情緒,“寶貝兒乖,快點寫啊~”

但崩潰的是,任我們怎麼催,孩子們卻不慌不忙,甚至越催越慢。

其實,我們總催“快一點”,孩子也不會真的就快了。

相反,催習慣了,說順口了,他們反而適應了。

催促不但沒能讓孩子變優秀,還可能讓他們變得更糟糕。

但我們卻常常不去深究孩子磨蹭的原因,而是簡單粗暴地把這歸結於孩子是故意拖拉,和家長唱反調。

1

心理學上,大人與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以及生命節奏都是大不相同的。

孩子有孩子自己做事情的節奏,媽媽不能以成人的標準來規範孩子的行動。這直接是種入侵和越界。

越催越磨蹭,3點告訴你怎麼讓孩子“高效”

就像陳小春嫌棄Jasper走路慢兇他“快一點”的時候,應採兒微博回應的那樣,腿短的Jasper怎麼可能跟上陳小春的節奏?

2

父母不斷地說“快一點”,

會對孩子造成很多負面影響。

其實不同氣質類型的孩子性格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先天就是慢性子,比如黏液質性格的孩子重要的特點就是“慢”,做事效率低。不僅吃飯慢,穿衣慢,事事都很慢。這類孩子的“慢”是天性使然。媽媽在接納孩子個性的基礎上多鼓勵孩子,千萬不要催催催,或者一味地改變孩子的本性。

越催越磨蹭,3點告訴你怎麼讓孩子“高效”

而懂得放慢節奏,慢養孩子的父母,反而時常在孩子身上收穫意外之喜。

我的一個同學,就是一位很有耐心的媽媽。

陪孩子出去玩,她會放慢腳步,讓自己適應孩子的步調;

孩子被廣場上的鴿子吸引,她會停下來,陪著她一起看,直到孩子看夠了,心滿意足地說“媽媽,我們走吧”;

她帶孩子去公園裡餵魚,會看著孩子一點點捏著魚食喂,有時候,一喂甚至就是一個下午。

而她的女兒,小小年紀,做事已經特別有條理性。

有次我去她家串門,剛好趕上孩子在拼積木。只見小人兒很淡定地拿著一塊塊積木,手上一邊忙活,嘴裡一邊有規律地念叨著“首先、其次、然後、再然後”,平和而又快樂。

而孩子的這種秩序感,恰恰來自於媽媽對她的耐心。

有耐心的父母,收穫的也是有耐心的孩子。

等一等孩子,讓他按照自己的節奏成長,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3

孩子磨蹭,是不是因為父母幫得太多?

生活中常常會有這樣的相像,媽媽會以時間來不及為藉口,包攬很多本該孩子自己做的事情

早上時間不夠,幫孩子穿衣服

出門時間來不及,幫孩子餵飯、收拾書包

孩子不懂安排時間,直接排出時間表,精細到吃飯如廁

雖然媽媽一邊催促著、批評著孩子,但所有的事情,媽媽都做完了

越催越磨蹭,3點告訴你怎麼讓孩子“高效”

媽媽為節約時間幫孩子忙,是媽媽闖入了孩子的成長空間,並承擔了本該孩子自己承擔的責任——因磨蹭造成的後果。

或許孩子上學沒有遲到、作業按時完成、時間安排緊湊,但這一切都是在媽媽的保護罩下進行的,不是他自己自覺自願努力的結果。

長此以往,當媽的只會越來越累,孩子也喪失了自己鍛鍊的機會,變得更加拖拉、懶惰,依賴性強,慢慢形成惡性循環。

4

面對孩子的磨蹭,作為父母,我們不能總是催催催,因為這幾乎沒什麼用,還有可能打亂孩子的節奏。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做,才能收穫一個能量滿格的孩子呢?

越催越磨蹭,3點告訴你怎麼讓孩子“高效”

尊重孩子的成長節奏

尊重孩子的成長節奏,讓他們尊崇自己的內心秩序,按照自己的節奏去吃飯、穿衣、做作業。

比如,孩子穿鞋這件事,我們總是認為與其讓孩子慢悠悠地浪費時間,不如自己替孩子“又快又好”地完成。

我們只注重了結果,卻打亂了孩子的節奏,讓他失去了嘗試的機會。

孩子的“慢”,並不代表停滯不前,他們其實一直在前行,只是需要時間積蓄能量,打好基礎。

父母只需要多給孩子一點耐心,等一等,他們會做得越來越好。

教會孩子時間管理

孩子是沒有時間概念的,當他們磨蹭時,正是教他們管理時間的好機會

比如,起床時告訴孩子,“最晚七點二十要出發,否則上學會遲到。”

當孩子磨蹭開小差時,清楚地告訴她,“寶貝,你慢點沒關係,但如果因此遲到,你需要接受這個事實。”

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更堅定,允許孩子磨蹭,一旦遲到,讓他去承擔後果。

如此一次、兩次後,孩子就會慢慢地有時間概念,他會意識到,早晨上學這事真的是要靠自己。

為了不遲到,他會慢慢地加速,在預定的時間完成該完成的事,改掉一些不好的習慣。

越催越磨蹭,3點告訴你怎麼讓孩子“高效”

做“慢半拍”父母

心理學家克里斯汀•弗拉薇尼說:

我們教會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體與頭腦,卻沒有讓他們學會如何產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畫並形成各種概念。

而這些技能,往往只有在遊戲中才能獲得。

當孩子在一隻貓咪、一扇落地窗,甚至一灘積水旁流連忘返的時候,我們常常難以理解,這哪裡值得浪費一上午的時間?

這些在我們看來無聊的事情、重複的遊戲,實際都是孩子特定階段的一種專注力與學習力的成長。

何不做“慢半拍”父母,放慢腳步,陪孩子去感知這些讓他們著迷的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