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愛“磨蹭”的孩子,家長若能正確引導,將來更容易有出息

性急的媽媽總是有個磨蹭的娃,這似乎成為了許多家長心中之痛了。江江起床時磨蹭,自己穿衣服要花上五六分鐘,江江媽不得不將起床的鈴聲定得更早一些。娜娜已經上幼兒園了,最近一段時間,娜娜媽媽發現娜娜似乎畫畫時更加慢了,媽媽有意觀察了一段時間,的確是這樣,心中納悶,孩子之前沒有磨蹭的毛病呀?這是怎麼回事呢?

面對愛“磨蹭”的孩子,家長若能正確引導,將來更容易有出息

不知各位家長遇到家中有個磨磨蹭蹭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心情呢?吃飯前,呼喊七八次;起床不積極,睡覺也不積極;上了小學後,寫作業也是慢吞吞地,其他同學早早地寫完作業休息了,他還趴在桌子邊。家長們若是每天都對著孩子喊,也不是個辦法呀?怎樣才能化解孩子成長中的煩心事呢?

凡事有兩面性,當孩子出現與之前不一樣的表現時,家長要留心觀察一下,從孩子的行動中觀察,並且要和孩子聊聊天,多關心、詢問下孩子,正確判斷下孩子磨蹭的原因。其實,即便是愛磨蹭的孩子,也是有一些優點的,家長要學會判斷,抓住孩子的優點將其發揚。

一、愛“磨蹭”的娃,都有哪些優點?

1、有耐心

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磨蹭”的場景和地點,若孩子是在畫畫、寫字等方面有慢半拍的表現,可能是孩子有耐心的行為表現,孩子通過有意或者無意的慢行動,逐漸鍛鍊了自己的個性。而有耐心的孩子將來在工作中,也是能夠體現出極佳的抗打擊能力,遇事更有耐心去解決,對此情況,家長大可不必過度緊張。

面對愛“磨蹭”的孩子,家長若能正確引導,將來更容易有出息

2、有主見

當正在“磨蹭”的孩子不斷承受家長的嘮叨或者催促時,他若是依舊“巋然不動”,非常自我,則說明其還真是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顯示出比同齡人更加成熟的性格,這種孩子真是有主見,對事情有自己的見解,只要合理引導,會成長為獨當一面的人才。

3、更認真

孩子為啥會在某些事情上磨蹭呢?他是不是在獨自思考問題呢?往往認真做事的孩子,會消耗更多的時間,可能在家長看來,這是一種磨蹭的表現,但卻是孩子不斷思考、認真做事而產生的表面現象。這種情況下,家長要注意區別對待,不能妄加揣測而破壞了孩子的心情。

面對愛“磨蹭”的孩子,家長若能正確引導,將來更容易有出息

做家長的不單單要顧及到孩子的身體發育,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為習慣。當孩子有愛磨蹭的行為時,家長千萬不可著急上火,甚至情緒失控,有時候,家長實施了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很受傷,對於其成長髮育也是相當不利的。

二、孩子“磨蹭”,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讓娃很受傷

1、給孩子貼標籤

有研究表明,當孩子被貼上不好的標籤時,會產生自卑的心理,自己的行為習慣也會逐漸往標籤所暗示的方向發展。當孩子有了做事磨蹭的苗頭時,家長不能隨隨便便地給孩子貼上“就是個愛拖拉的孩子”的標籤,而應該區分情況,加以區別對待,而在外人面前強化標籤,則更是不可取的行為。

面對愛“磨蹭”的孩子,家長若能正確引導,將來更容易有出息

2、侮辱性語言教育孩子

當孩子有了家長不滿意的表現時,家長切不可用帶有侮辱、歧視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些不良的語言會刺痛孩子嬌嫩的心靈,讓孩子失去家庭的安全感,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還可能會改變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影響其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3、對孩子嘮叨個沒完

嘮叨是家長的法寶,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就是令人心生厭煩之情的碎碎念。家長對孩子有關切之心是可以理解的,最忌諱的就是一件事情嘮叨個沒完,或者本來事情已經過去了,家長還會舊事重提,有時還可能揭開孩子已經癒合的傷疤。在家長看來是為了孩子好而說的話,卻不想成為了破壞孩子情緒的利器。

面對愛“磨蹭”的孩子,家長若能正確引導,將來更容易有出息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於孩子的閃光點更是要及時把握,並且將其發揚光大,孩子表現出“磨蹭”“拖拉”的問題,家長要學會觀察並且分析,是哪裡出了問題,或者是因為孩子年齡小,還沒有養成習慣,或者是孩子還不太知道正確的步驟該怎麼做。當家長對孩子有了正確的引導,磨蹭的孩子也能成長為有出息的人。

三、家長如何引導,才能讓“磨蹭娃”更有出息?

1、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點

當家長觀察到孩子磨蹭是因為其在仔細琢磨事情時,可以引導孩子利用這個優點來培養適合他的興趣,找一些適合“慢性子”鑽研的項目來培養,比如,畫畫、寫毛筆字、彈琴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孩子心細且耐心的活動,家長不妨根據孩子的愛好,揚長避短,慢慢引導孩子朝這方面發展。

面對愛“磨蹭”的孩子,家長若能正確引導,將來更容易有出息

2、引導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孩子在沒有時間規劃的情況下,可能會產生較為懶散的表現,不是因為孩子故意懶散、拖延,而可能是孩子對時間沒有概念,不知道時間的長短有何利弊。因此,家長不妨引導孩子建立一張全天的時間表,和孩子記錄每天都花了多長時間幹了什麼事,這些事是不是有意義的,要逐漸減少無意義的事情,從而教給孩子學會利用時間,減少拖拉。

3、適當督促孩子,掌握分寸,提升效率

當記錄好孩子的時間表現時,若孩子依舊有拖拉、磨蹭的表現,此時,家長不妨適當督促孩子一下,但要注意次數和語氣,不要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同時要讓孩子明白,磨蹭會浪費時間,無論對大人或者是孩子,都是要關注時間對自身的影響,只有從內心產生對時間的敬畏之心,才可以慢慢改正磨蹭的習慣。

面對愛“磨蹭”的孩子,家長若能正確引導,將來更容易有出息

孩子的年齡還小,對許多事情並不一定有深刻理解,自己也不清楚更正確的操作步驟,孩子可能從電視中看到了某些事情,覺得好玩,就去模仿了。所以,當家長髮現孩子的某些不良習慣時,不妨靜下心來,耐心地和孩子聊天,瞭解孩子的心思,發現孩子的優點,才能使孩子更順利的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不知各位家長的孩子有磨蹭的習慣嗎?您是怎麼對待磨蹭的孩子的呢?都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呢?歡迎您積極留言,貢獻您的寶貴經驗,一起參與話題討論。

我是逗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