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磨蹭”,父母試試這3招,讓娃越來越有“時間觀念”

在生活中,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幫助孩子

建立時間認知,是爸爸媽媽教育孩子的一個重點,很多爸爸媽媽總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拖拉,沒有時間觀念,導致在生活中,學校中遇到很多困難,比如,無法上學經常遲到、吃飯等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我們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是寶貴的,只有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才能讓孩子珍惜時間,提高利用時間的效率,也才能讓小朋友在未來的求學跟工作生活中,不會因為時間問題而無法適應生活

孩子做事“磨蹭”,父母試試這3招,讓娃越來越有“時間觀念”

時間觀念相關研究理論

關於兒童時間觀念的研究,我國教育學學者黃希庭對此有深入的瞭解。

黃希庭認為:兒童對於時間的感知天生就是弱,然而時間觀念是孩子入學後,掌握各種知識的必要條件,因此有必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培養時間感。

孩子做事“磨蹭”,父母試試這3招,讓娃越來越有“時間觀念”

黃希庭的兒童時間估計實驗過程如下,在兒童面前放置兩輛不同顏色玩具汽車,讓兩輛玩具車在各自的軌道上行駛,通過設置不同的行車速度,行駛路程跟先後行駛順序,讓兒童對汽車的行駛時間進行判斷,看看小朋友對時間估計的準確性

通過實驗研究黃希庭還發現:4~6歲的兒童對於時間的感知是很弱的,也不穩定,沒有時間觀念,他們不會使用時間相關的工具,比如時間標尺。

孩子做事“磨蹭”,父母試試這3招,讓娃越來越有“時間觀念”

在參與實驗的兒童中,70%的兒童對於時間的回答是混亂的,他們無法理解“一分鐘”“小時”這樣的時間概念,也無法回答為什麼兩輛車的行駛的時間是不同,而孩子只有到7歲以後,才能逐步建立時間觀念

黃希庭通過分析不同年齡組的兒童在實驗中的表現得出結論:兒童隨著年齡增長,對於時間的判斷會趨向準確,同時兒童建立時間觀念跟運用時間也是有先後的,兒童的生活經驗對於孩子掌握時間觀念有幫助作用。

孩子做事“磨蹭”,父母試試這3招,讓娃越來越有“時間觀念”

孩子天生就不是時間觀念專家

很多爸爸媽媽一看到孩子散漫做事拖拉不守時等行為,就氣急敗壞。

比如上幼兒園時不能按時起床、經常遲到或是在做事情的時候,總是邊講話邊做事,或是完成任務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其實爸爸媽媽要認識到,孩子天生就對時間觀念不敏感,時間概念是社會觀念,需要孩子學習,培養孩子的時間感,才能建立時間觀念

孩子做事“磨蹭”,父母試試這3招,讓娃越來越有“時間觀念”

  • 孩子的感知覺發展較慢導致孩子無法掌握時間觀念

在兒童時間觀念的研究中,黃希庭老師發現,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對於時間的感知是不一樣的。

兒童只有到了4歲的時候,時間觀念才開始萌芽,到了5-6歲的時候,兒童對於時間的感知也是不穩定的,到了7歲以後,孩子才能開始理解時間觀念,開始會使用與時間相關的工具

孩子做事“磨蹭”,父母試試這3招,讓娃越來越有“時間觀念”

  • 孩子的個性特點導致孩子掌握時間觀念較難

有些小朋友天生可能就是“慢性子”的性格,做事慢吞吞的,導致時間處理上無法達到大人的標準

也有的小朋友依賴性較強,凡事喜歡依靠大人完成,導致如果沒有人幫忙做的話,就會出現無法在時間規定內完成任務的情況。

孩子做事“磨蹭”,父母試試這3招,讓娃越來越有“時間觀念”

  • 外界影響帶來的刺激較多,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

生活中,孩子受到的關愛很多,受到的外界刺激也多,導致孩子在完成任務時,受無關因素的影響,無法集中注意力,出現拖拉行為

比如,當孩子吃飯的時候,可能還在看電視,或是當孩子在洗澡的時候,還在玩玩具等等,導致孩子無法集中精力做當下最需要完成的事情,以為每件事情都可以在同一個時間完成。

孩子做事“磨蹭”,父母試試這3招,讓娃越來越有“時間觀念”

怎樣幫助兒童樹立時間觀念

良好的時間觀念對孩子適應校園生活,與他人合作是有幫助作用的,但由於時間觀念對孩子來說比較抽象,孩子無法明白時間的重要性

所以需要爸爸媽媽在日常中教導孩子,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提高孩子對時間的感知

孩子做事“磨蹭”,父母試試這3招,讓娃越來越有“時間觀念”

1、為孩子制定合理的時間表

心理學專家皮亞傑在實驗時發現:孩子對時間的認識是感性的,帶有情緒色彩,日常生活制度能夠幫助兒童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提高兒童對時間的知覺判斷。

所以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孩子的生活作息,為孩子製作合理的時間表,引導孩子在不同的時間,完成不同時期,養成遵守時間的習慣

孩子對時間的認知是有感情色彩的,所以時間表中一定要時間與事情一一對應,這樣孩子在完成事情的時候,能夠認識到所完成的事情大概需要花費多少時間,慢慢地樹立時間觀念

孩子做事“磨蹭”,父母試試這3招,讓娃越來越有“時間觀念”

2、學會認識和使用時間工具

孩子認識時間,不僅需要爸爸媽媽的指導,也需要藉助時間工具的幫助

上海市烏南幼兒園老師薛君發現:6歲的兒童開始對鐘錶時間表現出興趣,因此爸爸媽媽可以教孩子查看時鐘、翻日曆、看鐘表等等,讓孩子學會認識時間與工具的關係,通過時間工具掌握時間觀念。

孩子做事“磨蹭”,父母試試這3招,讓娃越來越有“時間觀念”

3、訓練孩子的時間感

很多孩子一旦沉迷於某件時間,就會忘記時間,因為孩子的時間觀念很模糊,所以要告訴孩子完成一件事情大概需要多少時間,給孩子限定每件事情的時間,訓練孩子的時間感

另外可以培養孩子對於時間的長短認知,比如讓孩子比較完成兩件不同的事情所需要花費時間的長短,也能提升孩子的時間感

爸爸媽媽還可以教導孩子一些表示時間的詞語,比如“在什麼事情之前”“立即”“馬上”等詞語,當孩子掌握這些詞語之後,孩子就會懂得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

孩子做事“磨蹭”,父母試試這3招,讓娃越來越有“時間觀念”

良好的時間觀念能夠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爸爸媽媽要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認識時間,樹立時間觀念,養成遵守時間的習慣,及做事不拖拉的習慣,讓孩子珍惜時間,學會利用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