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愛“磨蹭”怎麼辦?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樣

本文由媽咪ok原創作品,歡迎各位家長在評論區討論,喜歡的家長不要忘了點關注喲!

有了孩子以後,你有沒有感覺時間完全不夠用?睡覺根本睡不飽?白天的命都是靠咖啡吊著的?如果家裡或是單位再有點什麼事兒的話,忙起來簡直是分身乏術。。。這就是我們現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老父親老母親們的世界。

孩子總愛“磨蹭”怎麼辦?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樣

以前我也是比較隨性的那種完全不會給自己制定生活計劃或事業規劃的人,說難聽點兒,就是不求上進啦!我們是自己帶孩子,沒有老人幫忙的,因為我現在屬於自由職業嘛,可以比較靈活的調配自己的時間,在小妞上幼兒園前覺得還挺得心應手的,直到小妞上了幼兒園以後,尤其是中班以後,頓時感覺事情越來越多,而且很雜,不給自己定一個日程時間的計劃真的不行了,不僅辦事效率低,還會經常忘記一些事情,人還會變的很煩躁。

孩子總愛“磨蹭”怎麼辦?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樣

我一般也沒有像在單位裡做計劃表那麼正規啦,就是前一天晚上在手機的備忘錄裡把第二天需要完成的事情按輕重緩急列下來,如果有時間有精力就全部完成,如果時間來不及或是精力不夠,那重要的事情也必須完成。其實這也是對自己的一個鞭策和督促,真的,給自己制定了日常時間規劃以後,整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了,你會對事情有了掌控感而感到很安心。

還有一定要充分利用起所有的碎片時間,比如上廁所的時候,等公交、坐地鐵的時候,等孩子放學、等孩子上興趣班的時候,不要小看這些短短的碎片時間,累積起來是不容小覷的。

孩子總愛“磨蹭”怎麼辦?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樣

我曾經看過一個小調查,調查對象是在職的白領們,調查結果是幾乎每個人每天的總計碎片時長都在三小時以上,天哪!三個小時呀,不利用起來的話簡直就是在浪費錢呀!哈哈~

然後在每天的家庭生活中,相信大家也都遇到過下面的這些問題:

早上孩子賴在床上叫不醒,不肯起床,好不容易催著叫起來以後,又不肯刷牙洗臉或故意慢慢刷牙洗臉,不肯吃早飯或故意慢慢吃早飯,又是各種催催催。。。

晚上下班後覺得好累,完全不想動,孩子要看電視,那就給他看吧,自己還能休息休息,不知不覺一兩個小時過去了。。。

要去洗澡睡覺了,孩子不肯要繼續玩兒,要麼就是算了你再玩一會兒吧,然後又不知不覺過去了半小時一小時,要麼就是又來一陣催催催。。。

說好要陪孩子的,但是又被手機裡好奇的東西吸引,刷刷刷,時間慢慢流逝。。。

孩子總愛“磨蹭”怎麼辦?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樣

孩子總愛“磨蹭”怎麼辦?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樣

這些畫面是不是很熟悉,“趕快做××”“快點××”幾乎成了我們的口頭禪。以前有說過,孩子做事拖拉、磨磨蹭蹭是有客觀原因的,是情有可原的,這點我們必須要先了解。

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的安德魯·傑克遜博士研究發現,對於許多不同物種,對時間的感知與體型的大小直接相關。通常來說,體積越小,新陳代謝率越快,時間對它而言流逝的越慢。

研究人員通過測量不同體積大小的動物對閃光的感知,來驗證他們對時間的感知。有些動物能感知到速度相當快的閃光,有些動物對閃光的感知則很慢,以至於閃光在它們看來一片模糊。有趣的是,在體型大和體型小的動物之間這種差別非常大,體型比我們小的動物以慢鏡頭模式看待這個世界。

研究結果證實,閃爍融合頻率與人的客觀時間感知相關,並且會隨著年紀而改變

,這或許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長大之後就覺得時光飛逝,而孩子覺得時間如此漫長。所以相對成年人而言,同樣的時間在小孩看來流逝的更加緩慢。

孩子總愛“磨蹭”怎麼辦?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樣

日本山口大學時間學研究所的井上慎一教授研究後也發現,使人們產生時間錯覺的是與人類記憶相關的記憶次數。人類是通過海馬體記憶的,海馬體對一件事發出“要記憶”指令的次數越多,在事後回憶時我們就會感覺時間過得越慢。孩子對所有的事情都感到新奇,海馬體也頻頻發出“要記憶”指令,所以小孩子總是感覺時間過得很慢。這樣的

時間錯覺導致大人每天都是急匆匆的,而小孩子都是慢吞吞的,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覺得時間過的越來越快。

這樣的科學依據足以證明我們的確不能怪孩子,他們需要我們的理解,我們可以放寬時間,但是關於時間的概念和對於時間的認知還是要給他們樹立的。有時候真的不是孩子做得不好,是我們自己不自覺,所以我除了對我自己的時間有計劃安排以外,我還在家裡設定了一個家庭日常生活作息表,讓小妞大致明白我們每天在哪個固定的時間段裡需要做哪些事情,並且要儘可能的努力完成,當然我也一再叮囑隊友一定要自覺主動的配合,起碼不要拖後腿。

孩子總愛“磨蹭”怎麼辦?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樣

不要小看一張簡單的日常生活作息表哦,對於小孩子來說真的是強大的動力呢,他們會覺得這個很好玩兒,很願意去體驗,有時候小妞還會興奮的來提醒我現在是學習時間,媽媽你把手機放旁邊吧。當然上面的這些時間並不是固定的,一定要嚴格的遵守,可以允許孩子在一定時間範圍內有波動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加強孩子的時間意識,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把“時間”和“行動”聯繫起來,這樣他們更容易理解時間的概念。

除此之外,我覺得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時間需要自己管理,而不是爸爸媽媽幫你管理,還有我們為什麼要學會管理時間,對於剛上幼兒園的幼齡寶寶來說,首先就是引導孩子認知時間的概念。

我在意識到這個問題以後,買過一些繪本和玩具,並利用了家裡的時鐘和日曆,在娛樂中引導小妞慢慢認識時鐘和認知時間的概念,發現效果真的會好很多。現在早上在吃飯的時候她甚至會自己說,短針走到8,長針走到12,我就要去上學了,我要趕緊吃飯,不然要遲到了。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方法吧:

1、對於幼齡寶寶來說,讓他們完全準確的看得懂時鐘還是有困難的,但是起碼要讓他們理解五分鐘、十分鐘長針需要走幾格。家裡可以多放幾個時鐘嘛,孩子隨時可以關注到。

2、上了幼兒園的孩子基本已經知道明天、昨天、今天、日、月、年、小時、分鐘、星期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但是他們不一定能完全把這些詞與其表達的時間概念對應起來。

所以平時跟孩子強調時間的時候,儘量不要用“快點兒”、“一會兒”、“很久”這些詞,他們理解不了的,就具體直接的告訴他們,“還有五分鐘你就必須要睡覺了,也就是長針從幾走到幾”、“刷牙要刷2分鐘,也就是你心裡默默的從1數到120”、“過斑馬線等紅燈變成綠燈的時間需要1分鐘,你從1數到60就可以了”“今天是星期六,不用去幼兒園”,就類似這樣,可以讓他們更容易理解。

3、準備幾個關於時間的繪本、玩具,會事半功倍,孩子們都會很有興趣的。

孩子總愛“磨蹭”怎麼辦?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樣

(PS.這本繪本的中間有一個可以自己調節的小時鐘,是英文的,認識時間的同時還可以學學英語)

這是一塊帶月份、日期、季節、天氣的木板玩具,也是會放在了家裡明顯的位置,幾乎每天都會讓她當小小氣象播報員

孩子總愛“磨蹭”怎麼辦?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樣

根據當天的日期,孩子將磁性框移動到正確的數字上。這個功能對於建立孩子的時間觀念非常有好處,讓他們感知到日期的變化。

孩子總愛“磨蹭”怎麼辦?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樣

一開始對於孩子來說肯定比較難,我們可以和他們一起列一張自己每天想做的事情的清單,然後自己標記出他們自己認為的輕重緩急的事情,他們的排序一定和我們家長想的不一樣,幼兒園階段嘛,我們沒有必要全盤否定他們,可以適當的慢慢引導,主要是讓孩子養成思考順序的習慣,為今後繁忙的小學中學生活打好基礎。

等孩子基本懂得了時間的概念以後,差不多中大班以後,可以試著引導他們去思考,哪些事情是今天必須做的,哪些事情是我想要做的但今天不做也可以的,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比如做作業和看電視,做作業是今天必須做的事情,如果作業做完了還有時間那就可以看電視,如果沒有時間那我們明天再看。

孩子總愛“磨蹭”怎麼辦?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樣

大家不要操之過急,時間管理對於孩子來說是潛移默化的,是長期的,我們一起慢慢來。我只是說了一些我自己對於時間管理的看法和方法,希望更多的可以和大家一起互動交流。

逝去的時光再也不會回來,我們一定要好好利用和珍惜眼前的時光,讓生活變的更充實,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