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咬人,怎麼辦?

很多家長髮現,即便度過了口欲期或者出牙期,過了1歲半的寶寶,有的時候也會出現愛咬人的情況,這是怎麼回事呢?

咬人寶寶有原因:

·有的是由於語言貧乏,希望藉此引起家長或者同伴的注意。咬人的孩子,是想把自己的需求傳達給對方,但是又不會用語言很好地表達,在煩躁不安中容易出現這種行為。所以家長可以陪在他身邊或者不在他身邊時也經常看看他,注意觀察他的需求,並且設法滿足,這樣他就不咬人了。

進一步而言,要儘早幫助寶寶學會用語言來表達他的需求。即使被他咬了,也裝做若無其事的樣子,從而淡化孩子咬人的行為。看到孩子要咬人時,可以用其他寶寶感興趣的物品轉移注意力或教他藉助於其他的情緒宣洩方法來替代這種不良行為。

寶寶愛咬人,怎麼辦?

有的則是情感表達。這其中一部分情感是正面的,比如1-2歲的寶寶和媽媽玩得高興時忽然咬媽媽,越讓他鬆口,他越是咬住不放。寶寶這時的想法是:“我很愛媽媽,因此忍不住用力咬一口。”這時候,媽媽要儘量剋制情緒,可以用熱情的大擁抱來回應對他的愛,同時明確地告訴寶寶:“媽媽疼”,可以把寶寶的小手放到他嘴裡讓他自己咬一口,問問他:“疼不疼?”告訴寶寶,咬人不是表達喜歡之情的最佳方式,引導他用語言、手勢、擁抱表達情感。

還有一部分原因則是負面的,往往是寶寶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心理感到不滿時,會通過咬人去發洩出來,又或者,如果家長忽視寶寶的安全需求,讓他一個人獨自玩耍,會導致他對新鮮、陌生環境的害怕和恐懼,咬人成為他保護自己,戰勝恐懼的惟一方式。對於這些負面的情感宣洩,家長要給寶寶尋求合理的渠道,增加和寶寶在一起的親子互動時間,將寶寶的負面情緒疏導出去。

寶寶愛咬人,怎麼辦?

還有的是模仿的結果。當寶寶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時,會覺得很有趣,有些家長也通過“輕咬寶寶的肌膚表達親近和喜愛”,於是寶寶也會模仿著去咬人。這時候,要明確地告訴寶寶,咬人是一種錯誤行為,咬人會傷害別人,帶給別人疼痛,不應該去模仿。同時,大人自己也不能夠再通過輕咬寶寶表達自己的喜愛了。

寶寶的成長是一個漫長又複雜的過程,期間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爸爸媽媽耐心的陪伴和教養,讓寶寶在安全、有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爸爸媽媽在關注寶寶心理的同時也要關注寶寶的營養,及時為寶寶補充DHA,選擇DHA含量高的奶粉,如美贊臣鉑睿,助力寶寶大腦發育,讓寶寶健康茁壯的成長。聰明的大腦+健康的身體+有愛的環境,一定會成就寶寶一個美好的未來。

寶寶愛咬人,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