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老不好,用這幾招試試看

說起孩子磨蹭,總有吐不完的嘈點。

每天早上,不催他n遍,他是不會好好起床、穿衣服、吃早飯的。

上幼兒園踩著點進教室。

不管是練琴還是睡覺,孩子總說“一會兒再……”

只能說拖延症的孩子真不好對付。

想起前幾天,一個媽媽還找我吐槽她家孩子早晨刷牙。

在她的催促下,孩子花了半個小時才把牙刷完。

“我在一旁是真著急,恨不得把牙摳出來替他刷。”這位媽媽說。


孩子“磨蹭”老不好,用這幾招試試看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我們的孩子養成了拖延的習慣呢?

01“慢半拍”的生理原因

許多研究表明,拖延症可能是生理原因造成的。


孩子“磨蹭”老不好,用這幾招試試看

在大腦前額葉皮層功能區,功能受損或不活躍的時候,大腦排除雜擾事物的能力就會降低,注意力也會嚴重受到影響,做事效率會顯著降低。

一個最直接的後果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彷彿“慢半拍”。

02爸媽太急躁

拖延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大多性格急躁、控制慾強。

孩子“磨蹭”老不好,用這幾招試試看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這些父母也總是不斷地在“督促”和“強制”孩子完成既定目標,很少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在這樣的情境下,孩子只會認為自己在完成父母提出的要求,這些要求孩子並不喜歡,因此孩子也沒有主動性,也沒有得到自我滿足。

於是孩子只能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我鬥不過你,但是可以拖”,由此強化了孩子的拖拉行為。

03孩子缺乏時間觀念

有的孩子做事效率低,是因為缺乏時間觀念,做事沒有計劃和條理,做什麼事情注意力都沒法集中。

孩子“磨蹭”老不好,用這幾招試試看

所以需要和還共同商議,幫助孩子規劃時間作息表,這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呢?

方法一: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孩子在4歲之前,對時間的概念很模糊。

這時爸爸媽媽可以通過講故事、或者給孩子的臥室貼上名言警句、與他玩一些有趣的計時性活動的方式,來讓孩子意識到時間的彌足珍貴。


孩子“磨蹭”老不好,用這幾招試試看

方法二:故事引導法

找一些有關名人守時的兒童讀物。

給他講一些因為不守時而造成重大損失的故事。

孩子能從中受到教育。


孩子“磨蹭”老不好,用這幾招試試看

方法三:配合“生物鐘”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鐘”,可以和孩子商量著一起制定適合他“生物鐘”的作息時間。

比如早晨6點到8點,起床吃飯;晚上6點到10點,寫作業,鞏固知識。

並且嚴格執行計劃。


孩子“磨蹭”老不好,用這幾招試試看

方法四:簽訂“合同”法

父母和孩子商定籤一個協議。

協議上的內容,如果孩子做好了,就打勾,並給予孩子獎勵。

如果沒做好,就按照協議上的進行懲罰。


孩子“磨蹭”老不好,用這幾招試試看

方法五:多給孩子鍛鍊的機會

讓孩子做事快起來,還需要多給他一些鍛鍊的機會,比如,經常讓他幫你做家務,讓他自己穿衣吃飯等。

這些技能熟練了,孩子也就沒那麼磨蹭了。


孩子“磨蹭”老不好,用這幾招試試看

孩子十歲以前,是培養孩子自律行為的關鍵時期。

這段時間父母要想辦法培養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讓孩子變得自信,對做事情感興趣,這樣孩子才不會拖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