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歲半做事“磨蹭”是正常現象?家長小心以後成“拖延症”!

今天之所以談這個話題,是因為這兩日我明顯發現果果辦事效率有了顯著提升,而且不會再磨磨蹭蹭了。

我想起來她小的時候,大約一歲半左右,行為做事非常的拖沓。

當時我有點為這個現象擔心的時候,周圍的人不停的勸說我安心。

孩子一歲半做事“磨蹭”是正常現象?家長小心以後成“拖延症”!

在很多人眼裡,一歲半的孩子懂什麼?孩子那麼小磨蹭是正常的事情,但我覺得事實上有很多的寶媽在發現自己家寶寶辦事拖拖拉拉的時候多會像我曾經一樣焦慮。

起床磨蹭,刷牙洗臉磨蹭,就連吃飯都能拖拖拉拉很久。那麼孩子這個樣子真的以後會發展成現代社會很常見的“拖延症”,其實不然。

孩子一歲半做事“磨蹭”是正常現象?家長小心以後成“拖延症”!

孩子做事“磨蹭”另有隱情

1、好奇心過強

這個時候他們正處於認識世界的過程,在看到很多從來沒見過,自己也不知道是用來做什麼的東西時,就會忍不住看了又看,用手摸一摸,再仔細揣摩揣摩,時間自然而然就會過去。

孩子一歲半做事“磨蹭”是正常現象?家長小心以後成“拖延症”!

2、做事不熟練

就像我們成人換一份新的工作,到了一個新的工作環境,速度不可能馬上就能提升。孩子也是一樣的,很多我們大人做習慣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是很陌生的,需要時間去一遍一遍的重複熟悉才可以。

孩子一歲半做事“磨蹭”是正常現象?家長小心以後成“拖延症”!

3、時間觀念模糊

學齡前兒童大部分是有著自己的行事頻率的,但是孩子的時間觀念是非常模糊的。比如說,你告訴孩子半個小時,那麼半個小時到底是多久。你讓孩子速度快一點,那快一點是快多少?我們想當然的時間觀念在孩子這裡是不適應的,如果表達不清楚,他們根本無法理解,更別提能夠正確執行了。

孩子一歲半做事“磨蹭”是正常現象?家長小心以後成“拖延症”!

家長要怎樣幫助孩子樹立好的觀念習慣

1、不要代為行事

孩子速度慢是正常的,但是很多父母急性子,總是看不下去這份“磨蹭”,所以事事都恨不得自己上手解決。大包大攬的後果就是更加縱容了孩子的懶惰,他們缺乏實際的鍛鍊機會,獨立自主的能力也只會越來越差。

孩子一歲半做事“磨蹭”是正常現象?家長小心以後成“拖延症”!

2、不要動輒打罵

因為孩子做事的速度太慢,沒有時間意識。很多家長忍不住就會開始責罵孩子,有的甚至能夠下手為了加快孩子的速度。家長們可能認為這樣才能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讓他們以後都懂得時間觀念。但事實上,事與願違,孩子只會記住這份恐懼感和緊迫感,以後做事反而會因為害怕時間問題變得慌亂,更加無法冷靜的思考應對。

孩子一歲半做事“磨蹭”是正常現象?家長小心以後成“拖延症”!

3、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怎麼培養呢?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個時間沙漏,幫助孩子理解時間。也可以和孩子玩遊戲的過程張設置鬧鐘時間,到了多長時間就會響。次數多了,孩子漸漸的就明白,時間的概念了。

孩子一歲半做事“磨蹭”是正常現象?家長小心以後成“拖延症”!

好的時間觀念就是一種好的行為習慣,在養育果果的過程裡,我也跟很多家長一樣,非常注重她日常習慣的培養。

作為一個育兒工作者,我也更明白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讓她能夠更好的管理情緒,對她以後的成長更加有利。

在這方面,我下的功夫非常大,繪本也是買了一套又一套。就為了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果果,令人欣慰的是,繪本讀物確實對孩子有幫助,能明顯看到孩子的進步。

孩子一歲半做事“磨蹭”是正常現象?家長小心以後成“拖延症”!

在此,也想把我曾經給果果買過的一套《小松鼠行為習慣情緒管理繪本》推薦給各位家長們。當初就是經同事介紹,又看價格不貴,所以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就買了。後來發現孩子很喜歡看,甚至看完以後還會跑來跟我討論裡面的故事。

孩子一歲半做事“磨蹭”是正常現象?家長小心以後成“拖延症”!

繪本內容豐富,插圖色彩鮮豔,故事主人公能夠有效把孩子代入,吸引孩子。

一套共包含了10個方面:《爸爸睡覺我不吵》、《不再亂吃零食》、《第一次去上幼兒園》、《快樂小松鼠去超市》、《媽媽,祝您生日快樂》、《陌生人快走開》、《說好了就要去做》、《我會表達自己》、《我可不是懶孩子》、《我要自己穿衣服》。

孩子一歲半做事“磨蹭”是正常現象?家長小心以後成“拖延症”!

一套10冊,只有29.8元,平均一冊只有2.98。評價都非常好,我周圍有寶寶同事在我的推薦下也都購買了,之後都和我說真的不錯,沒想到這麼便宜的價格竟然質量很好。

孩子一歲半做事“磨蹭”是正常現象?家長小心以後成“拖延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