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拖延症」的是孩子,該「治病」的卻是媽媽


得“拖延症”的是孩子,該“治病”的卻是媽媽

早上兒子又是哭著出門去上學的。

今早他有游泳課,得提前20分鐘到校。但小朋友昨晚不肯早睡,雖然我們警告了他,若晚睡,第二天即使起不來也會被拖起來,他信誓旦旦說絕對起得來。然而孩子的承諾完全沒有實施力,到了早上,雖然按著鬧鐘起床了,但穿衣刷牙吃早飯,完全不在狀態,一不注意就又睡過去了。

在整個出門前的50分鐘時間裡,除了說“快點!快吃!快!快!”,我幾乎不會說另外的話了。然而這些催促根本沒有用,戳一戳,他動一動,不到兩秒鐘,又陷入自己的呆滯狀態,靜止不動了。到了臨近校車到達的時間,我忍不住發飆了,一把奪走兒子的碗筷,吼了他一句:來不及不要吃了!你餓肚子去游泳吧!

兒子立馬大哭起來。

幸而爸爸看不過,默默拿走一個肉包,抱著兒子出門上學去了。

房間裡安靜下來,似乎還回蕩著我的催促和大吼的聲音,我立馬就後悔了。

孩子睡不醒很正常,早起吃不下東西也很正常,甚至動作慢發呆也很正常,為什麼我要一直催促乃至發火呢?事實上,我的催促沒有起到任何效果,而我最後的那句大吼,還起到了反作用,孩子有可能因為哭而嘔吐,把好不容易吃下去的東西吐到衣服上,也有可能他一整個上午都不在狀態,沒有開心地參加游泳和其他活動。

然而我明知道這些,卻為什麼總是時候忍不住呢?

得“拖延症”的是孩子,該“治病”的卻是媽媽

仔細想想,我究竟為什麼要一直催他?是怕他遲到嗎?不,遲到其實也沒什麼,幼兒園的管理還是很人性化的。那我究竟在著急什麼?是不是我提前起床也有起床氣,我自己特別想快點把他弄好送出門,好安安心心做自己的事情?

所以我的催促和發火,明明就是因為孩子的磨蹭,妨礙了我自己的需求啊。

我不停的說著快、快,讓自己的情緒越來越焦慮,同時把這種情緒傳遞給了我的孩子,就如同我的母親,在我小時候也不斷對我說著“趕快、趕緊!”,彷彿我不快點吃飯,不快點完成功課,不快點考上大學,就一切都來不及了。現在想想,是不是因為她急需要一個出色的女兒,來向我的奶奶證明生女兒不比生男孩差呢?

所以,這個催促,很多時候,其實是家長在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孩子真的存在問題啊。

得“拖延症”的是孩子,該“治病”的卻是媽媽

或許你會覺得,那孩子真的要遲到了怎麼辦?如果是真的有很嚴格的時間控制要求的事情呢?

我記得一個研究表明,孩子對於時間是沒有很明確的感知能力的,對他們來說,一秒鐘和十分鐘沒有區別。在這種情況下,讓孩子自己去規劃時間,其實是一種家長內在節奏的失控的表現。

我們得給孩子和自己,預留更多的時間,也得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在足夠寬裕的時間範圍之外,這樣,才不會在出現狀況時兩頭顧不上,甚至搞得自己情緒失控。

回到今天早上的情況,我完全可以再早十分鐘叫醒孩子,雖然他一樣會睡不醒,但這十分鐘足夠他啃完一個包子,我就不會擔心他游泳後餓得太厲害。

我也完全可以由著他自己的節奏來,他在迷迷糊糊中,還記得自己穿衣刷牙、吃飯整書包的順序,雖然慢,但他有他的節奏,也能處理好他的事情。即使他遲到,可能遲到幾次,他自己就掌握了節奏。

而我的不斷催促,除了讓這個家裡一早就硝煙瀰漫,孩子緊張,自己生氣,老公也心情不好之外,完全沒有幫到孩子養成自己的習慣。我試圖把我自己的節奏強加到孩子身上,換來的卻是一團糟。

看起來是孩子得了拖延病,但該吃藥的,卻是我啊。

得“拖延症”的是孩子,該“治病”的卻是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