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催越磨蹭,3点告诉你怎么让孩子“高效”

很多妈妈都有过这样的抱怨:

我家孩子真是太磨蹭了!我们越着急,孩子越不慌不忙。

亲子冲突一触即发。非常能理解妈妈的心情。

越催越磨蹭,3点告诉你怎么让孩子“高效”

前几天和闺蜜聚餐,没聊几句,就开启了吐槽模式。

每天早晨那一小时就像人间炼狱。

早上六点半,不管多累,她都会准时起床变身脚踩风火轮的超人,洗漱、做饭。

一切搞定后,又迅速变身高音喇叭,开始每天的催娃起床、催穿衣、催洗脸、催刷牙、催吃早饭、催出门的“催催催”模式。

而她闺女却是个慢性子,眼看上学就要迟到了,无论你怎么喊“快一点”,她都是磨磨蹭蹭地刷牙、洗脸、吃早饭。

偶尔还会来一句:

“妈妈,你的坏脾气又来了”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闺蜜家每天上演的“兵荒马乱”,多数家庭都经历过。

越催越磨蹭,3点告诉你怎么让孩子“高效”

孩子走路慢了,我们觉得他磨蹭,

脸一黑吼道,“拖拉什么,走快一点啊”;

吃饭不认真,我们夺过孩子的碗筷,

一边喂一边催,“快点吃,饭都凉了”;

半小时能做完的作业,

非要拖拖拉拉写两个小时,

你分分钟想拿过作业本替他写,

还要按捺住情绪,“宝贝儿乖,快点写啊~”

但崩溃的是,任我们怎么催,孩子们却不慌不忙,甚至越催越慢。

其实,我们总催“快一点”,孩子也不会真的就快了。

相反,催习惯了,说顺口了,他们反而适应了。

催促不但没能让孩子变优秀,还可能让他们变得更糟糕。

但我们却常常不去深究孩子磨蹭的原因,而是简单粗暴地把这归结于孩子是故意拖拉,和家长唱反调。

1

心理学上,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

孩子有孩子自己做事情的节奏,妈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规范孩子的行动。这直接是种入侵和越界。

越催越磨蹭,3点告诉你怎么让孩子“高效”

就像陈小春嫌弃Jasper走路慢凶他“快一点”的时候,应采儿微博回应的那样,腿短的Jasper怎么可能跟上陈小春的节奏?

2

父母不断地说“快一点”,

会对孩子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其实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性格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先天就是慢性子,比如黏液质性格的孩子重要的特点就是“慢”,做事效率低。不仅吃饭慢,穿衣慢,事事都很慢。这类孩子的“慢”是天性使然。妈妈在接纳孩子个性的基础上多鼓励孩子,千万不要催催催,或者一味地改变孩子的本性。

越催越磨蹭,3点告诉你怎么让孩子“高效”

而懂得放慢节奏,慢养孩子的父母,反而时常在孩子身上收获意外之喜。

我的一个同学,就是一位很有耐心的妈妈。

陪孩子出去玩,她会放慢脚步,让自己适应孩子的步调;

孩子被广场上的鸽子吸引,她会停下来,陪着她一起看,直到孩子看够了,心满意足地说“妈妈,我们走吧”;

她带孩子去公园里喂鱼,会看着孩子一点点捏着鱼食喂,有时候,一喂甚至就是一个下午。

而她的女儿,小小年纪,做事已经特别有条理性。

有次我去她家串门,刚好赶上孩子在拼积木。只见小人儿很淡定地拿着一块块积木,手上一边忙活,嘴里一边有规律地念叨着“首先、其次、然后、再然后”,平和而又快乐。

而孩子的这种秩序感,恰恰来自于妈妈对她的耐心。

有耐心的父母,收获的也是有耐心的孩子。

等一等孩子,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3

孩子磨蹭,是不是因为父母帮得太多?

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相像,妈妈会以时间来不及为借口,包揽很多本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

早上时间不够,帮孩子穿衣服

出门时间来不及,帮孩子喂饭、收拾书包

孩子不懂安排时间,直接排出时间表,精细到吃饭如厕

虽然妈妈一边催促着、批评着孩子,但所有的事情,妈妈都做完了

越催越磨蹭,3点告诉你怎么让孩子“高效”

妈妈为节约时间帮孩子忙,是妈妈闯入了孩子的成长空间,并承担了本该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因磨蹭造成的后果。

或许孩子上学没有迟到、作业按时完成、时间安排紧凑,但这一切都是在妈妈的保护罩下进行的,不是他自己自觉自愿努力的结果。

长此以往,当妈的只会越来越累,孩子也丧失了自己锻炼的机会,变得更加拖拉、懒惰,依赖性强,慢慢形成恶性循环。

4

面对孩子的磨蹭,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总是催催催,因为这几乎没什么用,还有可能打乱孩子的节奏。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收获一个能量满格的孩子呢?

越催越磨蹭,3点告诉你怎么让孩子“高效”

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

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让他们尊崇自己的内心秩序,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做作业。

比如,孩子穿鞋这件事,我们总是认为与其让孩子慢悠悠地浪费时间,不如自己替孩子“又快又好”地完成。

我们只注重了结果,却打乱了孩子的节奏,让他失去了尝试的机会。

孩子的“慢”,并不代表停滞不前,他们其实一直在前行,只是需要时间积蓄能量,打好基础。

父母只需要多给孩子一点耐心,等一等,他们会做得越来越好。

教会孩子时间管理

孩子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当他们磨蹭时,正是教他们管理时间的好机会

比如,起床时告诉孩子,“最晚七点二十要出发,否则上学会迟到。”

当孩子磨蹭开小差时,清楚地告诉她,“宝贝,你慢点没关系,但如果因此迟到,你需要接受这个事实。”

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更坚定,允许孩子磨蹭,一旦迟到,让他去承担后果。

如此一次、两次后,孩子就会慢慢地有时间概念,他会意识到,早晨上学这事真的是要靠自己。

为了不迟到,他会慢慢地加速,在预定的时间完成该完成的事,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

越催越磨蹭,3点告诉你怎么让孩子“高效”

做“慢半拍”父母

心理学家克里斯汀•弗拉薇尼说:

我们教会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体与头脑,却没有让他们学会如何产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

而这些技能,往往只有在游戏中才能获得。

当孩子在一只猫咪、一扇落地窗,甚至一滩积水旁流连忘返的时候,我们常常难以理解,这哪里值得浪费一上午的时间?

这些在我们看来无聊的事情、重复的游戏,实际都是孩子特定阶段的一种专注力与学习力的成长。

何不做“慢半拍”父母,放慢脚步,陪孩子去感知这些让他们着迷的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