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懶散、磨蹭,試試這5個方法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沒有時間觀念。

涵涵自從認識時間之後,做事就比之前快多了。

孩子磨蹭時,嘮叨、抱怨都是沒用的,不如試試這5個方法:

01 認知和感知時間

涵同學對時間的最初認知源於沙漏。玩桌遊時有計時沙漏,刷牙的時候為了讓她刷夠時間,買了個3分鐘的沙漏。

這是讓孩子看見時間的流逝,我們還可以讓孩子感知時間,咱之前說過,給孩子多用一些比喻句可以加深她對事物的理解。

孩子懶散、磨蹭,試試這5個方法

比如:光陰似水,光陰似箭,孩子洗小手的時候,打開水龍頭,來這樣一個比喻,她就能夠感知時間了。

當然認知也可以跟感知結合起來:

比如:藉助玩具或者書,來讓孩子認知和感知時間。

孩子懶散、磨蹭,試試這5個方法

像這樣,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讓孩子留意自己的時間:

孩子懶散、磨蹭,試試這5個方法

也可以玩這樣的遊戲,來感知和認知時間:

孩子懶散、磨蹭,試試這5個方法

也可以看著時鐘去感知時間,比如:我老公就拿著時鐘告訴過涵涵:“最長的是秒針,它轉一圈是一分鐘,第二長的是分針,分針轉一圈是一個小時,最短的是時針,時針轉一圈是12個小時,轉兩圈就是一天一夜24個小時。”

通過這樣方法,讓孩子認知和感知時間,只有對時間有了概念,才能明白浪費時間的意思,才會更加珍惜時間。

02 在規定時間內做完某件事

之前看一本關於時間管理的書,說是如果你記錄一下自己一早上工作時間所做的事情,你就會發現自己有多麼浪費時間。

比如:有的人早上起來打開朋友圈,看看淘寶,不知不覺就一兩個小時過去了。

還有的人工作時,本來是想拿手機看個東西,結果看了下朋友們發的信息,看完後,又忍不住幹了點兒啥,完全忘記自己當初拿手機其實只是想找個東西,就這樣時間又浪費掉了。

孩子懶散、磨蹭,試試這5個方法

孩子們也是這樣,說好的寫作業,可是一會兒上個廁所,一會兒擺弄下玩具,不知不覺睡覺時間到了,孩子困的哭,父母氣的發火,雞飛狗跳之後,匆忙寫完了,孩子憋著委屈睡覺了,留下了懊悔不已的父母。

那麼我們何不讓孩子從小養成規定時間內做完一件事的習慣呢?

比如:花15分鐘讀完今天規定的分級讀物;10分鐘之內刷牙洗臉等等。

當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某件事後,一定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讚揚。

比如花30分鐘做完作業,就可以看一集動畫片,而耽誤的時間晚了,就沒有動畫片和玩耍的時間了,孩子肯定樂意快些做完。

這樣的習慣養成後,孩子很難做事再拖沓,當然,前提是孩子有良好的專注力。

專注力培養的文章,咱之前寫過《提高孩子專注力,只需5個方法+6個遊戲》,需要的讀者可以直接點標題查看。

03 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一個作息規律很亂的人,很難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應該做的事兒,常常會陷入手忙腳亂的惡性循環中。

孩子的作息不規律,不僅影響身體,也會破壞他時間管理的能力。

孩子懶散、磨蹭,試試這5個方法

有規劃,有規律的生活,才能養育出會時間管理的孩子。

當然,想要孩子自己能夠管理時間,家長要少一些代辦包辦,比如早上起來,讓孩子自己洗臉,慢慢地她不但自理能力強了,還能有

對時間的掌控感,自然就有自信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了。

還有就是如果孩子的生活被塞滿了各種出於父母的意願給報的興趣班,也是會手忙腳亂的。

養育孩子,有時候我們需要做減法,興趣班太多,反而沒有真正的興趣所在了。

04 督促和提醒

孩子的大腦前額葉到20歲以後才能發育完善,所以他們的自控能力差。磨蹭在所難免。

比如:涵涵有時早上洗手洗的好好的,就開始玩泡泡了。她爸爸就會提醒她說:“涵涵,7點40了,你洗個手咋比別人洗澡還慢呢?”

經過他告知之後,涵涵就知道,不能再耽擱了,於是加快了速度。

孩子懶散、磨蹭,試試這5個方法

所以,不要想著有什麼方法,可以立竿見影,就像一道程序一樣,輸入到孩子體內,他就立馬如你所願,如果這樣孩子不成機器人啦?

所謂監護人,提醒和督促,就是咱的責任呀。

05 家長本身沒有規劃好時間

仔細想想,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孩子磨蹭,出門來不及了,給他發火,其實並不是孩子錯了,而是我們開始準備的晚了。


孩子懶散、磨蹭,試試這5個方法

做事分配好優先級,提前提醒孩子去準備,就不會那麼著急上火,埋怨孩子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我們要尊重的是孩子的節奏,不是孩子的磨蹭。

時間管理的能力,從小培養好了,至少輔導作業時,不怕得心梗。

趕緊試試這5個方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