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生活不規律、懶散、壓抑等問題如何破?

最近,有家長反映說,孩子作息不規律,早上不起晚上不睡,懶散,活動少;因為不能出去玩耍娛樂也出現了心情壓抑、精神不夠振奮等現象。

孩子的具體表現

◆作息不規律,早上不起晚上不睡;

◆懶散,活動少,總是坐著不動;

◆因為不能出去玩耍娛樂、鍛鍊身體而心情壓抑;

◆由於缺乏運動導致精神不夠振奮等。

居家生活不像在學校,有明確的規則和時間節奏,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在沒有外界規定的情況下,重新找到規律,併發揮自身有更強大的約束力,重新找到滿意的生活節奏。家長可以:

居家生活不規律、懶散、壓抑等問題如何破?


​(1)共同制定時間表,全家互相監督。全家人一起商量討論並列出每日的家庭作息時間表,明確起床、睡眠、三餐時間等,家長更是要首先做出示範,按照作息表來進行活動。幫助孩子儘量把生活按照疫情發生以前的樣子進行還原。制定了之後,每天就按照計劃表來執行,並且為每天的執行計劃做自我肯定和針對計劃的些許調整,逐步形成在家的生活規律。

(2)設定“每日運動專屬時間。每天可以有1個小時左右的專屬運動時間,在運動時間裡,家長可以和孩子做一些遊戲性運動,如木頭人、三個字等;或者一起做廣播操、墊上運動;也可以讓孩子做小老師教家長做運動等。

居家生活不規律、懶散、壓抑等問題如何破?

(3)在睡眠時間上,適當允許孩子多睡一會。可以讓孩子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助於提高記憶力和增強免疫力。

(4)使孩子在家裡也能獲得“沉浸體驗"。當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會比較平和愉快,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出興趣圖譜,每天給他一點時間自由的探究感興趣的事,如做手工、畫畫、親子游戲、室內運動、製作美食、打理植物等,讓孩子沉浸其中

(5)讓孩子承擔一定的家庭管理角色,也多參與家務勞動。孩子們都喜歡自己做主的感覺,讓孩子自己選擇在家裡的角色,如衛生監督員、飲食搭配員、運動教練等,將所有要完成的家務列一個清單,讓家庭成員們各自認領力所能及的內容。把家務分配給孩子,讓孩子有事可做的同時,也培養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

居家生活不規律、懶散、壓抑等問題如何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