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创访谈室干货|飞驰镁物CTO杨磊:车联网的下半场

如今,汽车行业正处于“第二次革命”的尖峰。

2018年3月27日,国家工信部发布了《2018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要充分发挥标准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从国家战略层面开始了对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制高点的把握。

智能网联必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而车联网实际上是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汽车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同时,车联网的功能属性越来越受到主机厂的重视。

另外,车联网是未来实现智能交通的必然前提,是解决城市交通压力的一个重要项目,同时也将为行车安全提供保障。因此,车联网的发展前景是非常被看好。

本期车创访谈室我们邀请了飞驰镁物CTO杨磊,跟大家一起讨论关于车联网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创新与未来。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略有修改和删减

杨磊: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能给大家做一个分享。我是杨磊,来自于飞驰镁物公司。

飞驰镁物是成立于2015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提供汽车联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总部现在位于北京,在上海成都,南昌等地都设有分支机构。

其定位是汽车联网数字化和移动出行服务的提供商,聚焦在汽车前装车联网来提供端到端,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公司。公司的产品,包括软件、硬件、运营和移动出行服务四大领域,现在已经在业内拥有包括豪华品牌、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在内的二十多个主机厂的客户。

我本人在公司是担任CTO的职务,主要负责公司平台产品的研发以及技术架构的演进,还有前瞻技术的研究。

车创访谈室干货|飞驰镁物CTO杨磊:车联网的下半场

飞驰镁物公司

车创:说了这么多年车联网,现在的车联网概念较刚出现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您觉得车联网下半场会有哪些新的变化?

杨磊:车联网最开始是基于如安吉星这种呼叫中心来给用户来提供服务,后来随着通讯,包括IT技术的发展,有更多的在线联网的服务,然后引入到车上。当时车联网更多的是作为车上的功能或者零部件,给用户提供功能和服务。

车联网的下半场,其本身的定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个改变,它不光是技术的更新而引起,更多是随着技术的更新对整个行业的改变而导致。因为随着自动驾驶,包括智能化、共享化……新模式的出现,未来的整车,不光是作为资产来使用,更多的是通过车队的运营、服务来提供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出行服务,它更多地依靠的是车必须要有联网功能,才能够提供这些服务。所以车联网就变成了对汽车行业必备的基础设施。

这就导致了从行业内对它的定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车厂,包括新兴的造车公司,他们都会把车联网定位在关键的组件,是对未来的业务模式提供支撑。

车创:目前车联网的市场接受程度怎样?现在有多少车具备了车联网功能,未来这一市场能达到多大?

杨磊:车联网的前装装配率是不断上升,从专业的市场研究机构报告上可以看到,在前几年前装的装配率基本是10%不到的状态。随着近几年车联网的地位发生改变,前装装配率的增长都是非常高,2017、18年已达到20%。

到2019年之后,基本上都会达到35%或以上的装配率。从我们跟车展的客户接触来看,发现越来越多的车厂会把车联网作为标配的功能,在未来几年之后的一些新车,会标配联网的功能。

随着前装的渗透率越来越高,车联网的市场规模也会越来越大。根据研究机构的统计,到2019年,中国的的车联网的装配率就会超过美国;2020年会超过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车联网市场,而这个市场会是千亿级。

车创:车联网目前主要的应用场景有哪些?未来还会有哪些场景?

杨磊:目前的应用场景主要从前装、后装两个方面去看。前装这部分,更多的是给车主提供如救援服务、呼叫中心服务。另外的是与用车出行相关,以及停车、加油等维修保养、用车相关的服务,和娱乐资讯服务。

除了对车主的服务之外,还有比如提供针对保险、UBI,以及我们的后装,包括对分时租赁、车队管理的服务方式。

其实我们看到车联网如今是延伸到车辆的生命周期中。就是说,从车辆的售前开始,包括对车辆的试乘试驾,用户体验,如通过AI、VR的方式,去做场景式的体验。

此外,还会通过汽车电商的方式,做一个交易平台。在用户用车过程中,针对车辆的使用、维修、保养,然后以及后期的置换、二手车。这些交易其实都会依托车联网的服务,以及车联网的数据作为基础。

随着通讯发展,包括无人驾驶逐渐的落地、商用,未来的车联网就不局限于车和它本身云端服务平台的连接。更多的,它会渗透到车与车之间、车与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连接,未来成为智能交通的网络。

车创访谈室干货|飞驰镁物CTO杨磊:车联网的下半场

飞驰镁物官网

车创:目前车联网发展从技术上讲阶段到达了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飞驰镁物目前处在哪一个发展阶段?飞驰镁物目前主要提供哪些车联网服务?

杨磊:在我们看来,车联网发展是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我们叫电子化的时代。他更多的是以满足安防需求为核心,实现简单的互联,它提供更多的是救援的服务。另外,还有一键导航,和针对车辆的简单控制功能。

第二个阶段,叫连联网的时代。它实际上是基于通讯和互联网的技术发展,在这基础上,更多的引入在线咨询服务,把这些互联网服务叠加到车上。在其中,车联网功能的重心就会越来越集中在云端,通过云端来为车机端、手机端的用户提供服务。

第三阶段,是云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更多的是以车辆本身的智能化为基础,车上有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和软件,更多的是通过软件来控制。车联网本身会加强云端的控制能力,同时会跟更多车上的传感器结合,之后针对车辆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

有了数据就可以形成比较完善的汽车电子档案,不论是针对故障的诊断,还是驾驶行为的分析以及ubi,包括未来的二手车的交易,它都提供数据的基础。而车的触点会从车本身延伸到用户的手机,包括智能家居设备和可穿戴设备去打通。另外,从用户体验来说,会提供更友好的交互方式,更多适应智能语音,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飞驰镁物现在更专注于云端化和数字化阶段,致力于打造数字化的服务平台的技术能力。下一阶段到了无人驾驶时代,汽车更多强调的是共享化和服务化属性,其实会涉及到无人驾驶和车联网的融合。

我认为,无人驾驶的时代,更多的车不是私有财产,而是具有服务化的属性。所以需要针对车队进行智能管理,如智能化的调度。车上会有更多的车联网的场景可以去落地,让用户最大限度使用这些服务。

车创:飞驰镁物有一个汽车EQ情商平台DREAMove,这个概念比较有意思,怎么理解?根据每个人的驾驶场景和习惯定制化的主动推动是怎么做到的?

杨磊:DREAMove是飞驰镁物自主研发的产品,产品定位的是情商平台。我们认为,汽车智能化可以分为智商和情商两个层面。智商更多是偏硬件,如有更好的传感器能够更快的处理采集、处理数据。而情商的更多是针对车主的体验来说,比如车怎么能够更理解用户,为用户来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个平台是依托着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技术,采集用户在车上所有的行为数据,包括车辆,用户行驶行为以及用户所使用服务的数据。同时,与第三方的数据平台合作,获得更多用户在车外的场景数据。把数据融合,更好理解客户的行为,更精准地描绘客户的画像。

情商平台是基于数据的软件平台。它的目的是要了解用户的偏好喜好,基于用户当前的场景,实现主动化、智能化的服务。通过情商平台,我们希望达到,根据用户当前所处的场景,结合他自身的特点,我们主动来给他推送合适的服务。

车创:飞驰镁物是一个前装的车联网企业,这个行业门槛在哪里?飞驰镁物的优势在哪里?

杨磊:对前装的要求更关注的是可靠性和安全性。因为车联网是融合了传统的IT系统和互联网的技术。这种融合的技术是要处理大规模的车辆接入的订发以及大数据量的处理。针对车辆安全的控制和管理,保证联网过程的安全性,而飞驰镁物对系统安全的整体架构设计和实现上都有丰富的经验。

另外,车联网不光要懂技术实现,还要有对车的理解。因为对车的数据,包括看总线采集的数据、如何做解析和处理、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这些都是需要对车辆数据的理解,对行业的理解。

还有,针对车联网平台,我们会提升更多的第三方内容和服务,所以要有很强集成和服务的能力,提供标准化的接口对接第三方的服务。

除了技术上的优势之外,前装业务本身是企业服务类型。所以作为车厂是希望合作伙伴能够一方面提供高质量可靠的产品;另外一方面,能够快速响应,满足他的业务需求,从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飞驰镁物有一批提供专业服务的团队,可以给车厂提供专业化优质服务。

车创访谈室干货|飞驰镁物CTO杨磊:车联网的下半场

飞驰镁物核心产品

车创:飞驰镁物目前已经有了多少家合作车企?主要合作模式是怎样的?

杨磊:现在已经合作的车企有二十多家,涵盖的品牌有一百六十多个。其中,包括外资品牌、合资品牌以及国内的自主品牌,还包括新兴的新能源领域造车的品牌。与不同类型的客户都有合作。

从合作方式来说,我们是提供车厂数字化的服务。从咨询、实施、运营到分析的完整服务闭环。咨询包括针对车联网的技术和业务咨询的服务;设计包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平台的技术架构的设计。设计完成之后,会做完整的数字化平台,或是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平台的实施,包括平台的建设和移动端的开发。

进入运营阶段,我们会提供专门的运营服务,针对平台运营以及第三方CPSP服务的运营和移动出行业务的运营的服务。基于数据的分析去做不同的业务分析,包括车辆数据、用户行为、驾驶行为的分析。

飞驰镁物给车厂提供的是包括运营产品,软、硬件产品完整的端到端的服务模式。

车创:车联网目前大家比较关心的安全问题,《速度与激情8》有一幕,顶级黑客可以控制上百辆无人驾驶汽车,这种情况会出现吗?如何避免?

杨磊:在开始,汽车是封闭状态。当联网后,会增加抵入外部的风险。安全问题是不可避免,也是车厂目前非常关心的问题。以现在车联网系统来看,它涉及到车辆,包括通讯的网络,云端的平台,用户手机端的应用这几个环节。

每个环节以及环节之间连接的部分都会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所以,在系统的设计上需要考虑不同方面的安全措施,包括从底层的数据加密,传输加密的处理……

本身是没有100%的安全,只是做到更安全,就会带来破解成本更高。针对安全,需要一个完整体系。除了技术方面知识,更多在于管理,建立完整的、安全的管理体系。这方面,如iSO 27001都有相应的体系规范。随着新的技术的出现,会有新的攻击的手段出现,新的防护手段的出现。

安全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可用的成本下,能达到期望最高的安全性,不断对系统做检查做、加固。

车创:在出行上飞驰镁物有了哪些进展?

杨磊:我认为出行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通过共享、分时租赁等方式把车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它的底层基础是需要车联网的支撑。所以,我们针对这个方向,利用拥有的车联网软硬件的技术,把TBOX、后台运营的平台等打包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出行平台。

包括车队的管理分时租赁,运营调度的系统。另外,我们也建立线下运营的团队,对出行的车队提供线下的运营,如站点的管理、车辆整备、风险的控制,我们都有标准化的流程和服务。

现在很多车厂把出行作为未来战略的一部分,逐渐探索出行服务相关业务。我们会利用所拥有的技术和服务的能力,给车厂提供端到端的出行运营服务,帮助车厂推动出行业务的落地和实际的运营。

车创访谈室干货|飞驰镁物CTO杨磊:车联网的下半场

飞驰镁物部分合作伙伴

车创:您如何看待无人驾驶,飞驰镁物是否会做无人驾驶?完全的无人驾驶实现的时间还要多久?

杨磊:我认为无人驾驶处于逐步完善技术的演进过程中,它会随着是通讯网络普及和5g的商用,来实现车与车和V2X之间的通信。在此基础上,车辆会跟它的交通技术支持形成大的智慧交通网络。

在无人驾驶真正成熟的时候,车联网,包括云端的能力,肯定是更多地处理不同的参与方数据的交换,包括数据的决策。未来的决策机制,会在于技术以及云端计算和边缘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来去体现。

目前,我们会在新的技术方向上进行探索,结合无人驾驶未来技术上的方向。

我们认为真正的商用无人驾驶的时间,可能需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短期内,封闭空间、受限道路的特定条件下的无人驾驶是可以得到商用,但大规模、社会化的无人驾驶可能还需要长时间普及。

听众提问

听众:您刚才说已经和20+个品牌有订单合作,请问主要是云端服务的订单还是tbox或是其他产品的订单?是批量订单还是demo订单?

杨磊:目前,飞驰镁物跟车厂客户的订单是包括了云端服务、TBOX以及运营服务。这几方面的业务,都是定点量产。就是说,针对客户的车型去批量来供货。云端平台也是针对某一款车型或者是全系车型,云平台提供车联网的服务。

听众:飞驰镁物的定位是偏Tier1还是Tier2?国内做tbox和云的公司也不少,飞驰镁物的差异度在哪里?

杨磊:我们现在自己的定位是Tier1,提供车联网端到端的服务。从车载的硬件产品到云端的平台,再到终端的应用,及后续的服务的运营,包括第三方的服务的整合,都是统一提供。

差异度来说,从技术上、整合能力上以及运营能力上,还有服务能力上,飞驰镁物都是得到验证,国外一线品牌主机厂的认可。

整理|梁承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