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幸福,我媽很失望:偽挫折教育,是給孩子的毒藥


看到我幸福,我媽很失望:偽挫折教育,是給孩子的毒藥



文 | 南嘉魚


1


看到一個視頻,既好笑,又讓人難受。

小女孩對爸爸說:

爸爸,你有一個缺點,知道是什麼嗎?


看到我幸福,我媽很失望:偽挫折教育,是給孩子的毒藥

就是,你有時候老是讓人不開心。

小女孩繼續說:

爸爸,我覺得這樣不好,你能改掉嗎?

面對孩子的請求,爸爸斬釘截鐵地回答:

“不能!”

“就是要讓你現在經常不開心,以後你才不容易崩潰。不可以做溫室裡的花朵,否則到進入到社會無法生存……”

聽了爸爸的話,小女孩皺著眉,沉思了一會,說:

可是...... 小孩子如果老是不開心,就會得一種不開心的病啊, 會變老。


看到我幸福,我媽很失望:偽挫折教育,是給孩子的毒藥

這個視頻引起了激烈討論。

我非常理解爸爸的苦心——通過挫折教育,磨練女兒的意志,目的是讓孩子的內心更強大。

但是,他那句“就是要讓你不開心”,卻讓人警惕!

因為,挫折教育,是一個經常被誤解的概念。

真正的挫折教育,指的是家長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去激發孩子的潛能,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

而不是在孩子正高興時,突然喊停,擾亂他們的興致。

打斷快樂,不是磨練,而是折磨。

可現實中,不少父母是後者——打著“為你好”的名義,故意不讓孩子開心。

而且,他們常常很難抑制住這種「衝動」。

究其根源,是因為:在

“開心”這個問題上,許多父母自己就是“病人”

2


我的朋友曼,就是這樣一個病人。

她嘴上說,希望孩子開心,

但行為上,卻在阻止孩子開心。

有一次我和曼約在公園散步。

曼的兒子在周圍跑來跳去、吱哇亂叫。

這本來是件好事,說明孩子在釋放能量,他很享受這個過程,但是,曼卻感到“失控了”。

她先是拿出孩子的玩具,在他面前晃呀晃,見孩子不為所動,又開始喚他的名字,溫柔地勸導孩子停下來,但孩子依舊沉浸在自己的快樂中。

最後,曼忍無可忍,直接走過去抱住孩子。


孩子安靜了,曼總算“成功”了。

她作為媽媽的“管教”完成了,

但是,孩子快樂的體驗,卻不完整了。

後來我跟她聊起此事,她才意識到,自己剝奪了孩子那一時刻的快樂,很懊悔。

更糟的是,曼回憶了以往和孩子相處的細節,發現類似的情況經常發生。

比如:

假期,孩子正高興地做自己的事:看看動畫片,搗騰兩下自己的玩具,拆解變形金剛……曼看著他高興的樣子,本來很欣慰,卻突然閃過一個念頭:誒,他作業好像還沒寫完?!於是,曼一聲令下,讓孩子放下手頭的事,乖乖做作業去。期末,孩子成績不錯,英語終於上90分。他揮著卷子想跟曼討一句誇。曼本來也替他驕傲,卻突然想起:誒?他的數學,明明可以考得更好呀!權衡之下,曼決定潑他一盆冷水,並在心裡告訴自己,這是為他好,是避免他驕傲的方式。


曼身邊的其他父母,也都在這樣做。

沒人覺得有問題,也沒有人意識到:

當他們不讓孩子開心時,看似是為了孩子考慮。實際卻是內心有一個聲音,在指使他們:

“不能讓孩子太高興!不要太滿足他!”

這個阻止孩子開心的聲音,是父母的:

“匱乏感”


3


什麼是匱乏感?

其實就是:需求長期不被滿足後的一種狀態。

作者李月亮講過一個事,關於家長的匱乏感如何影響孩子。

李月亮的一個大學同學,不會放聲大笑。

平時大家互相逗樂,所有人都笑得前仰後合,只有那位同學愣在那裡,不知所措。

看到我幸福,我媽很失望:偽挫折教育,是給孩子的毒藥


別人把肚子都笑痛了,那位同學就是笑不出來。

為什麼?因為她太內向?矜持?笑點高麼?

都不是。

後來她們才知道原因:這位同學從小跟著奶奶長大,而奶奶有一個習慣。

“奶奶是不允許她大聲笑的,每次她笑得稍微放肆點,都會被扇一巴掌。被罵“張狂”。”

後來,這位同學不僅不會大笑了,連享受快樂,也不會了。

週末在家裡看個電視,心裡就抓心撓肝。有爛蘋果沒吃,先吃了好的,會感覺死活咽不下去。買件兩千塊的大衣,拎回家的時候腿都快被負罪感壓斷了。出去旅行就更別提了,說不清原因,就是莫名其妙地覺得特別不應該,好像犯了多大的錯,心情特別糟,完全不能像別人那樣去放鬆,去享受。


故事中的奶奶身上,就有一種強烈的匱乏感。

她總是苦哈哈的,讓我想起一句話:

只有愁眉苦臉,才是在認真生活。

看到我幸福,我媽很失望:偽挫折教育,是給孩子的毒藥


老人由於各種原因,在自由、快樂上極度匱乏。所以,他們不自覺地,想要剝奪後輩的自由、快樂的權利。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不允許孩子快樂——

我自己不快樂,所以不快樂才是對的。

我自己從沒被滿足的,所以你也得不到滿足。

具體地說,

有的父母,自己童年時聽到的讚美很少。

有孩子後,也從來不讚美他們,哪怕孩子考前三名,他們也能雞蛋裡挑骨頭,甚至打壓孩子,美其名曰激將法。導致孩子不快樂。

有的父母,自己童年時得到的呵護很少。

有孩子後,也不願擁抱、親吻他們。孩子在身後嚎啕大哭,父母卻自顧自地往前走,頭也不回。導致孩子不快樂。

有的父母,自己不被允許大聲表達、大膽行動。

有孩子後,也給他們設立條條框框,不許這不許那,導致孩子活得不伸展,不快樂。


4


我自己就是這樣。

我小時候,父親禁止我玩蹦蹦床。

無論其他孩子笑得多開心,無論我有多向往那張充滿彈力、設置了各種關卡的神奇的大床,他也決不會花2元買一張票,讓我高興一下。

看到我幸福,我媽很失望:偽挫折教育,是給孩子的毒藥


2元不算大的花銷,而且能滿足我童年最重要的夢想之一,但是,在我父親看來,用在蹦蹦床上就是浪費。

究其根源,是因為我父親童年時,沒什麼娛樂活動,只能滾滾鋼絲圈,丟丟沙包。

儘管他也有自己的小願望,如溜冰,但爺爺奶奶當時買不起溜冰鞋,所以他想溜冰的需求,也沒有得到滿足。

有了我之後,他願意花上千元,給我買電子詞典用於學習。但不會花5元,給我買一個溜溜球。

因為,他覺得溜溜球和滑冰鞋一樣,都是可以不被滿足的需求。

他覺得,既然當年爺爺奶奶可以不支持他溜冰,他也同樣可以不支持我玩溜溜球。

但是,他忽視了:

一個溜溜球帶給我的快樂,可能比電子詞典要多一萬倍。

很多大人眼中的“不必要的快樂”,對孩子來說,卻是生命力的滋養,能強壯一顆心臟。

並且,大多數時候,孩子要的快樂,都是這麼簡單。


看到我幸福,我媽很失望:偽挫折教育,是給孩子的毒藥


有時,是一塊巧克力、一塊餅乾。

有時,是一個親吻、一個擁抱。

有時,是一句讚美。

一個溜溜球。

......

但是,如李雪所說,大多數成年人,在讓孩子愉快這一點上,都顯得出奇地吝嗇。

面前有這麼多能讓孩子快樂的事,有這麼多輕易就能滿足的需求,父母就是視而不見。

巧克力不能吃,

冰淇淋不能吃,

夏令營不能去,

花裙子不能穿,

電視不能看,

漫畫不能看,

……

甚至,有的父母還不停地跟孩子的需求“較勁”。孩子需要什麼,偏不給他什麼;孩子想往東,偏讓他往西。

關鍵是,父母這樣做時,並不覺得自己有問題,反而覺得:

這沒什麼不對啊,我自己也沒被滿足過啊,不被滿足是常態啊,不快樂也是常態啊……

不能老是讓孩子開心啊,老是開心,才是有問題的。


5


一旦父母潛意識裡認同了,不讓孩子快樂也是“正義的”,父母就會忍不住打斷孩子的快樂。

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快樂的能力。

之前,有一篇題為《快樂有罪》的作文,就是講孩子如何被父母一步步剝奪快樂的能力。


當我活潑的時候,

父母就說我不正經,我很快收斂了;

當我想出去玩的時候,

父母叫我做家務;

當我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

父母又叫我去幫忙;

很多次覺得,自己最開心的時候,

就被父母給阻撓了。

慢慢地覺得,

快樂是有罪的,不快樂才是王道。


作者說,他的“快樂無能”延伸到多個方面:人際關係上,感情上,工作上,他都無法進入到一個很舒服的狀態。

和朋友,不敢深交;

遇到喜歡的人,不敢走近,覺得自己不配;

事業上遇到機會,不敢抓住。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在孩子還是一張白紙時,父母說什麼,什麼就會刻進他們心裡。

這個時期,如果我們頻頻打斷孩子的快樂;總是不讓他玩玩具;總是不讓他放鬆,不讓他大笑;當他去自己開心的事情,我們卻屢屢阻止時……

他就會內化我們的意志,開始執行。

以後,他再遇到快樂,就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這是不對的,自己不應該快樂,所以,他主動掐斷這種積極的感受,迴歸到一種平淡,或痛苦的狀態。

讓孩子永遠停留在痛苦中,這是多麼殘忍的行為啊!


6


曾在微博上看過一個外國寶寶聞腳丫的視頻。

一個寶寶坐著,觀察自己的腳丫。

突然,他一使力,彎下腰,聞了下自己的腳丫。


看到我幸福,我媽很失望:偽挫折教育,是給孩子的毒藥


這一聞,不得了,像是著了迷。

他又一次彎下腰,這次還張嘴舔了舔。

看到我幸福,我媽很失望:偽挫折教育,是給孩子的毒藥


這麼來回幾次之後,寶寶像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任務,揮起小手臂,雀躍了兩下。

看到我幸福,我媽很失望:偽挫折教育,是給孩子的毒藥


嬰幼兒這樣的身體探索很有意義,而在我印象中,身邊的大人要麼阻止——“別吃腳,媽媽給你衝奶粉”,要麼嘲笑——“我家怕是生了個傻寶寶”……

我很感謝視頻中的父母,他們沒有阻止這個“怪怪”的行為,更沒有因為自己不喜歡這個動作而訓斥孩子。

相反,他們錄下這個時刻,還當作珍貴的紀念。

寶寶多厲害呀!畢竟,大人想啃還啃不到呢!


看到我幸福,我媽很失望:偽挫折教育,是給孩子的毒藥


最後,

王爾德說:“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們愉快。”

相反,故意製造挫折不會令孩子如你想象的越挫越勇,只會讓他們感受到父母不愛他們。

事實上,父母放開手讓孩子享受自己的快樂,自己也會被這份真實的快樂感染和反哺。

童年不被允許的,跟著孩子真實的樣子,重新長大一次,體驗純粹的快樂,未免不是一次新生啊。

看到我幸福,我媽很失望:偽挫折教育,是給孩子的毒藥


作者簡介:南嘉魚 心理學愛好者,一個正在長大的文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