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核桃補腦?以形補形?聽聽中醫怎麼說

吃核桃補腦等“吃啥補啥”的傳統觀念,是古老的中醫食療方法,流傳至今仍有相當大的影響。

這種“以形補形,以髒補髒”的說法源自中醫認識人體的藏象學說。“藏象”一詞蘊含了中醫學思維的特點。

吃核桃補腦?以形補形?聽聽中醫怎麼說

在對人體解剖結構的認識裡,除認識內臟的具體形態之外,更加重視“象”的表現。《周易》中就有各種各樣象的表示。

也有人認為中醫學是維象醫學,重視象。重氣化,輕形質,重功能,輕解剖。

“象”的四個方面含義

解剖形態之象;

生理活動的現象;

得病之後的病理現象;

內臟和大自然、社會相聯繫的象表現。

中醫學有很多“取象比類”的思維代表。

如中醫講核桃補腦健腦,因為核桃的形狀非常像人類大腦。


吃核桃補腦?以形補形?聽聽中醫怎麼說


在“象”的思維中,自然中的一些現象,可以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表現:人體出現異常的亂動,頭總是搖動、肢體亂動、身體抽動,中醫認為是風邪所致,就像草類在風吹動下隨風擺動一樣。而天麻,與其他草不同,風吹來時,它在風中不動,李時珍給它命名為定風草,中醫用其治療風邪所致的異常亂動。

人體的臟腑

中醫學根據五臟六腑的特點,將其分為陰陽兩大類。五臟位置比較靠內,稱為陰;六腑位置靠外,稱為陽。


吃核桃補腦?以形補形?聽聽中醫怎麼說


形態上,五臟比較充實,六腑是空的,比如胃、腸、膀胱,都是空腔性質的。功能上,五臟藏精氣而不瀉,以藏為主,這也是陰的特點,陰主藏。六腑為陽,陽主瀉,以疏通排洩為主,比如大小便要及時排出。

另外,還有一類比較奇特的內臟,形態上像腑一樣是中空的,但是又不像腑那樣以排洩為主,在功能上又像五臟,以藏為主。

比如說脈,就是我們的血管,是中空的,但不外洩,以藏為主。又比如,女子胞即子宮,中空,以藏為主。這些內臟兼具五臟和六腑的特點,又與五臟六腑都不相同,比較奇特,故叫做奇恆之腑。

吃核桃補腦?以形補形?聽聽中醫怎麼說

五臟

人體藏象理論,內臟以五臟為中心。中醫學有取“象”的特點,也有整體的特點。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

——《素問•靈蘭秘典論》

《內經》把五臟分別比喻為國家社會的五個重要官職。


吃核桃補腦?以形補形?聽聽中醫怎麼說


心是我們人體的皇帝、君主,主管一個國家整體的大政方針、路線,所以神明出焉。

肺就像是宰相一樣輔佐著心這個皇帝,所以肺者是相傅之官,負責輔佐皇帝做國家事務,治理調節人體的生理功能,稱治節出焉。肺總管人體的氣、血、津、液,如同宰相一般,統管全局、整體的治理調節。

脾胃,猶如國家的後勤部門,提供國家所需的一些必需物資。人體的飲食營養、水谷都由脾胃來提供。

肝,乃將軍之官,善謀略,人體一些謀略方面的功能和肝關係非常密切。

腎,中醫認為它藏志,勵志的志。若腎氣充盛,則筋骨強健,動作敏捷,精力充沛,此乃技巧出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