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普篤慕:大西南彝人的共同祖先

彝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阿普篤慕是各地彝族同胞普遍認同共同尊奉的彝族人文祖先。阿普篤慕後娶三妻,生下六子,是為彝族六祖。據古彝文典籍《洪水氾濫》的記載,阿普篤慕生活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春秋戰國時期)。傳說中的阿普篤慕具有超凡的能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統率氏族治理天下。

阿普篤慕:大西南彝人的共同祖先

古滇國時期,今曲靖至滇池一帶屬古滇國之範圍,有實、勺兩個部落。據說實、勺兩家在“拜谷楷戛”(在今會澤)設立歌場,賽歌招親。阿普篤慕去趕歌會,與實、勺兩家的3上女兒蚩以武吐、能以咪都、尼以咪哺產生了愛情,因此與3個姑娘的未婚夫家發生紛爭,他們聯合4個部落派出9支軍隊分九路進攻阿普篤慕部落。阿普篤慕部落抵擋不住,向實、勺兩家求援。雙方聯合起來,組織部落聯軍,與4個部落開戰。戰爭打了九天九夜,各有勝負,僵持不下。最後,交戰雙方只好承認既成事實,歃血為盟,各自撤兵。

阿普篤慕與實、勺兩家的3個姑娘結婚以後,蚩以武吐生慕雅切、慕雅考;能以咪都生慕雅熱、慕雅臥;尼以咪哺生慕剋剋、慕齊齊。阿普篤慕的6個兒子後來發展成為武、乍、糯、恆、布、默6個古代彝族部落,古彝文典籍稱生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熱、慕雅臥、慕剋剋、慕齊齊為“六祖”。

武(慕雅切)、乍(慕雅考)二部從東川、會澤遷移出來後,主要向雲南各地遷徙,成為今天居住在雲南各地彝族的祖先。

阿普篤慕:大西南彝人的共同祖先

阿普篤慕:大西南彝人的共同祖先

糯部從慕雅熱傳七代至額阿糯時,從東川境內遷至今昭通與曲靖接壤地帶,後輾轉渡過金沙江進入四川涼山州境內,成為涼山彝族“曲涅部”。

阿普篤慕:大西南彝人的共同祖先

恆部(慕雅臥)後來分為三支,一支遷徙並定居於今昭通,發展成為“烏蒙部”;一支經貴州西北部的畢節地區遷至四川南部的永寧(今敘永)、古藺一帶,發展成為“扯勒部”。一支從雲南昭通渡過金沙江後沿美姑河北上到達涼山各地,發展成為“古侯部”。

阿普篤慕:大西南彝人的共同祖先

布部祖先慕剋剋傳七世至阿德布時,勢力大增,因而稱為“德布部”。在今雲南宣威時與“濮人”發生衝突,阿德布聯合默部,大舉進攻“濮人”,攻佔了“濮人”的15座大山。並由此向四方擴展,東南路發展到今貴州普安,北路發展到今貴州威寧,其後裔發展成為烏撒土司。

阿普篤慕:大西南彝人的共同祖先

默部原來居住在今雲南北部地區,後來發展到貴州大部分地區。慕齊齊的第十一世孫默阿德,其妻妥雅尼生下德阿施,力大無比,長大後率領部民四處征討,掠奪其他部落的土地、牛羊,建立起嚴格的租稅制度,威服遠近部落,號稱“德施部”。德施部後裔發展成為東川阿於歹土司、鎮雄芒部土司、貴州水西土司、貴州普安土司四大著名土司。其後裔自豪地說:“日月所照之地,盡是德施氏彝人所屬。”

阿普篤慕:大西南彝人的共同祖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