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60年時間,尋找出簡單易學的長壽方法,91歲仍健康!

“笑一笑,十年少”這是流傳在我國民間的一句有關精神衛生的諺語。

它是精神情緒與健康長壽二者關係的最生動、最精闢的總結,也是古今中外的一條被驗證的“長壽秘方”。

近年來,我們對廣西巴馬和廣州市長壽老人的調查也說明:性格從容溫和,樂觀開朗是他們共同的養生大法。

他用60年時間,尋找出簡單易學的長壽方法,91歲仍健康!

臺灣也有一位91歲高齡的長壽老人,名叫鄭其青。

他在16歲時就立下志願,要找出一個易學易行的方法,讓全世界的人都能活得健康、活得長壽。

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曾經試過游泳、賽跑等各種運動的方法,他發覺這些運動只能強健體魄,不能開啟社會大眾的心扉,不能消融彼此的隔閡,不能縮短人際的距離,不能綻開友情的花朵,不能安慰苦難的心靈,不能增進社會的和諧。

他足足孤軍奮鬥了60年,才在76歲那年,創造出一種“久笑養生法”。

他在創造這種“久笑養生法”時,可謂是千轉百回。

他用60年時間,尋找出簡單易學的長壽方法,91歲仍健康!

首先,他每天對著鏡子研究怎樣笑才最快樂,笑多久才有效果,並把各種笑的經驗記錄下來,做比較研究。

他終於發現,當一個人兩邊的嘴角向上翹,心情就會愉快;嘴角向下垂時,心情就會變壞。於是他每天像是進行宗教儀式般的用手拉嘴的兩邊角度,用意識牽動嘴角的弧度。

功夫不負有心人。

經過一個多月的鍛鍊,他的嘴角竟神奇地拉長了一倍,嘴角也自然的向上、向兩邊翹起來,臉型也變得笑容可掬,心情也覺得愈來愈愉快。

發現這個秘密之後,他每天早上就到處奔走相告,向人們宣揚他的“久笑養生法”。

因為剛開始人們不相信這種方法,他又自己出錢印製傳單,沿路散發,並抓著路人學“久笑養生法”。有些路人還以為他是精神失常的瘋子,使得他遭遇到很大的挫折。

他用60年時間,尋找出簡單易學的長壽方法,91歲仍健康!

鄭老先生毅力驚人,發現沿路傳授效果不佳,他改良一天24小時保持笑容的“久笑養生法”,簡化為一天練5回,一回笑8次的“笑的方法”,並免費開班傳授。

改良後的“久笑養生法”比較簡單:即是配合呼吸把笑容自然地顯露出來。

  • 做時先慢慢呼氣,併發出氣長而小聲的“呵”,等呼氣完了才把嘴閉起來,然後由鼻孔慢慢吸氣,並把嘴角拉長,此時,不想笑都會笑出來。

最後,鄭老先生的“久笑養生法”逐漸受到社會的重視,許多學校、機關和社團,還主動請他去講演,傳授“久笑養生法”。

他用60年時間,尋找出簡單易學的長壽方法,91歲仍健康!

鄭老先生的“久笑養生法”雖未形成風氣或運動,但笑的功能,可增進健康長壽,以笑作為養生保健的增補劑,仍然值得重視與運用。

如今,笑已成為衡量身體健康的另一種有效的指示器。長壽學家胡夫蘭說:“在所有使身體和精神激動的因素中,笑是最健康的,它有利於消化、循環和新陳代謝,因而激活了所有器官的生命力。”

從科學上看,笑還是一種有益的健身鍛鍊,重要的是笑能夠幫助我們樂觀地對待現實。

文章內容選自《笑口常開,健康常在》 作者: 高紅敏。友情分享,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