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發展成胃癌只需感染1種細菌,60%的人都有

我國約有60%的人攜帶幽門螺桿菌這種細菌,部分人即使一輩子攜帶這種細菌也不會有什麼症狀,但是有些人就沒那麼幸運了,倒黴的還有因為感染幽門螺桿菌而引發胃癌的。

胃潰瘍發展成胃癌只需感染1種細菌,60%的人都有

這並不是聳人聽聞,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腸型胃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是經過專家實驗得出的結果。

專家將幽門螺桿菌感染蒙古沙鼠1-1.5年之後成功的誘發胃癌,而且這一過程是經過了炎症細胞浸潤→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的演化過程,這一研究結果首先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發生的相關性提供了動物試驗的證據。

幽門螺桿菌主要定植在胃竇,胃竇也是胃黏膜腸化生和異型增生以及胃癌發生率最高的部位。因此可以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胃黏膜腸化生及異型增生的發生的重要因素,而早期感染幽門螺桿菌可以導致並加速腸化生及異型增生的發生,促使正常胃黏膜向胃癌方向演化。

1994年,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H. pylori列為人類胃癌的第I類致癌原。大多數胃癌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的慢性胃炎逐漸發展,經歷癌前病變的多級演變而來,如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上皮內瘤變,當胃黏膜發生廣泛的腸化生時,其導致的胃酸缺乏或無酸會促進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炎萎縮和腸化生進一步進展,最終導致腸型胃癌的發生。

胃潰瘍發展成胃癌只需感染1種細菌,60%的人都有

已有多項研究表明,癌前病變患者發生胃癌的風險增加。

幽門螺桿菌感染首先引起人胃黏膜的炎症改變,長期的慢性炎症將導致胃黏膜向胃癌方向演化。Correa描述了胃癌發生的自然病史,由正常胃黏膜→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胃癌的發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H. pylori只是作為許多致癌因子之一而作用於這一過程的某一階段。

幽門螺桿菌本身並不分泌致癌物,它導致胃癌的發生是一種間接的形式,如幽門螺桿菌所含的空泡毒素、尿素酶等毒力因子可損傷胃黏膜細胞,造成黏液排空,上皮脫落,電鏡下可見胃黏膜細胞腫脹,細胞內質網系統擴張。幽門螺桿菌引起炎症反應並釋放炎性介質,可致細胞增殖加快,而增生活躍的細胞DNA合成旺盛,易受基因毒致癌物的損傷而發生細胞突變、缺失,從而導致細胞癌變。

幽門螺桿菌感染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但僅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還不足以引起胃癌,胃癌的發生是幽門螺桿菌因素、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流行病學研究線索,高鹽飲食、吸菸等與胃癌發病呈正相關性,而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增加與胃癌發生具有負相關性。而食用富含丁香油與丁香酚的藥谷丁香葉茶可以有效抑制幽門螺桿菌的活動,可以起到消毒殺菌的目的,可以幫助癒合受傷的胃黏膜。所以,胃病患者可以每天取3-5g藥谷丁香葉茶泡水喝。

胃潰瘍發展成胃癌只需感染1種細菌,60%的人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