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廣信區”概況

廣信區,江西省上饒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位於上饒市中心城區,位於江西省東北部,隸屬上饒市,2008年,廣信區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油茶之鄉”榮譽稱號,成為全國六個油茶重點示範區之一。

廣信區轄3街道辦事處、11鎮、9鄉,2017年廣信區常住人口總數為71.5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23萬。人口密度355人/平方公里。有畲族、土家族等12個少數民族。[1]全區南北長為132千米,東西寬45千米,總面積2240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38.8平方千米,耕地面積2.36萬公頃,林地9.8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73.7%。區人民政府駐地旭日街道吉陽西路1號旭日大廈。與信州區隔溪相連,距上饒火車站10.6公里,距上饒三清山機場9.6公里,距南昌市249公里。方言屬吳語系,劇種廣信腔。

2017年6月29日上饒市委四屆三次全會通過了《關於上饒縣撤縣設區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決議》,擬取名為“廣信區”。

2018年4月10日,江西省省發改委近日印發了《江西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2018年工作要點》明確支持上饒縣撤縣設廣信區。

江西省“廣信區”概況

古屬楊州。春秋戰國屬吳、越、楚。秦二十五年(前222年),屬會稽郡。二十六年(前221年),屬九江郡餘汗縣。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年),割九江郡南境設廬陵、豫章二郡,隨屬豫章郡餘汗縣。建安初年(196~204年),吳析餘汗縣東境置上饒縣,屬豫章郡;十年(205年),析上饒縣地設建平縣;十五年(210年),分豫章郡立鄱陽郡,屬鄱陽郡。西晉元康元年(291年),入葛陽縣,屬鄱陽郡。南朝宋年間(420~479年),析葛陽縣復置上饒縣,屬鄱陽郡。隋開皇九年(589年),鄱陽郡改稱饒州,縣地再次併入葛陽縣。十二年(592年),葛陽縣移治弋江北,更名弋陽縣。大業初,廢饒州復鄱陽郡,縣地隨弋陽隸鄱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廢鄱陽郡復饒州,析弋陽縣東境復設上饒縣;七年(624年),再次併入弋陽縣;乾元元年(758年),析饒州設信州;析弋陽縣復設上饒縣,為州治。宋開寶八年(975年),屬江南路信州;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為東、西二路,隸屬江南東路信州管轄;建炎四年(1130年),改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為江南路和江西路,隨信州隸屬江西路。紹興元年(1131年)復設江南東、西二路,屬信州仍隸江南東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屬江浙行中書省信州路,為路治。明洪武三年(1370年),信州路更名廣信府,隸屬不變,為府治。四年(1371年),因廣信府隸江浙行中書省漕運不便,改隸江西行中書省。清初沿襲明制。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設分巡道,廣信府屬江西行中書省分巡廣南九道。民國元年(1912年)冬,廢府制;三年(1914年),江西省劃為四道,縣隸豫章道。十五年(1926年),廢道,直隸省轄。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江西劃分為十三個行政區,二十四年(1935年)劃分為八個行政區,三十一年(1942年)劃分為九個行政區,縣境均屬第六行政區,為區所。

[7]

1949年5月3日全境解放,14日上饒縣人民政府成立,駐車頭村,屬贛東北行政區。轄6個區、28個鄉、1個鎮;9月,贛東北行政區撤銷,隸屬上饒專區,人民政府駐丁家洲;10月遷入新建路;11月,析廣平鎮設上饒市(縣級)。1950年,轄10個區、129個鄉、1個鎮。1951年,轄10個區、172個鄉、1個鎮,人民政府遷至上饒市水南街嶄嶺頭。1956年,撤區並鄉設片,轄22個片、83個鄉。1958年,政社合一,轄24個人民公社、2個墾殖場。1960年9月,撤銷上饒縣建制,併入縣級上饒市。1964年10月,恢復上饒縣建制,轄30個人民公社、4個墾殖場,人民政府仍駐上饒市水南街嶄嶺頭。1968年,轄17個人民公社、2個墾殖場;4月,成立上饒縣革命委員會。1972年,轄27個人民公社、4個墾殖場。1976年,選擇董團人民公社旭日大隊為縣城新址,並於1979年10月遷入。1980年12月,撤銷上饒縣革命委員會,恢復上饒縣人民政府建制。1982年,轄29個人民公社、1個鎮、5個場。1984年,撤社建鄉,轄31個鄉、2個鎮、1個墾殖場。1993年6月,析沙溪鎮、靈溪鄉、朝陽鄉、秦峰鄉劃歸上饒市管轄。1995年末,轄21個鄉、8個鎮、1個墾殖場。1998年8月,上饒地區五府山墾殖場撤銷,分別設五府山鎮和高洲鄉,劃歸上饒縣管轄。2000年6月,上饒地區撤地設地級市,隸屬地級上饒市管轄,轄20個鄉、11個鎮。2001年,縣人民政府駐地自旭日路(今惟義路)遷至樟樹路(今吉陽西路)。2006年,轄10個鄉、11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2016年底,轄羅橋、旭日、興園3個街道辦事處,田墩、上瀘、華壇山、茶亭、皂頭、四十八、楓嶺頭、煌固、花廳、五府山、鄭坊等11個鎮,望仙、石人、清水、石獅、湖村、董團、尊橋、應家、黃沙嶺、鐵山等10個鄉,縣人民政府駐旭日街道吉陽西路1號。

[7]

2017年6月30日江西省上饒市市委決定撤銷上饒縣,設立廣信區。[1][2]2018年4月10日,江西省省發改委近日印發了《江西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2018年工作要點》明確支持上饒縣撤縣設廣信區。

地理位置

廣信區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信江上游靈山地區。地處贛、浙、閩、皖要衝,史稱“八省通玉衢”、“ 豫章第一門戶”。東鄰上饒市信州區、玉山縣、廣豐區,南連福建省浦城縣、武夷山市,西接鉛山縣、橫峰縣,北界德興市。 北緯27°58′-28°50′、東經117°41′-118°14′。

自然環境

廣信區境中山、低山、丘陵與河谷平原從南北兩端向中部呈階梯狀遞降,大致平行於信江對稱分佈,明顯構成南北高、中部低的馬鞍狀地形。中山分佈在廣信區境南部和北部,包括五府山、靈山、華壇山等,佔廣信區土地總面積36.2%, 海拔1000—1800米,南部最高點五府崗海拔1891.4米。北部最高點靈山天梯峰海拔1496米。靈山山峰切割強烈,瀑布較多。低山主要分佈在上瀘、四十八、鄭坊一帶,佔全縣總面積13.1%,海拔500—1000米。地形兼有中山與丘陵的特徵,地表溶溝、溶槽、石芽多見,有地下溶孔、溶洞和地下河。丘陵低丘主要分佈在廣信區境中部信江兩側,佔廣信區總面積48.8%,海拔100—500米,多為丹霞地貌,有月岩、南巖、七峰巖等洞穴奇觀。區內河谷平原呈長條狀分佈於信江兩岸,寬處達4000—5000米,海拔50—70米,佔廣信區總面積1.9%,主要由河漫灘和河流階地組成,屬侵蝕堆積地貌。廣信區境著名山川是靈山,著名河流是信江。文京、童小燕等一大批上饒籍的時代驕子,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中叱吒風雲、潑灑靈氣,盡顯英雄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