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100週年:理解“五四”,就要讀懂魯迅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週年。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十分重要。

“五四”運動是一場愛國運動,同時是一場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領導者、先鋒人物很多都是作家。

魯迅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旗手的地位和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的。理解“五四”,就要讀懂魯迅。

毫無疑問,魯迅是一百年來現代中國最重要的經典作家。讀懂魯迅,同樣有助於深刻理解一百年來的中國現代史。


“五四”運動100週年:理解“五四”,就要讀懂魯迅



經典作家的特徵,是可以讓人從一百個方向去探究,而且窺探越多,空間越大,可研究的話題也越多。

他們的作品有無窮盡的闡釋空間,他們的人生經歷一樣讓人評說不已。

經典作家身上往往有很多謎局,很多未知的、有爭議的、不可考的內容誘人深入,但這種不可考是自然形成的,有如宿命般的結果,不是當時代的人炒作出來的。

如荷馬、但丁、莎士比亞、孔子、曹雪芹等等,都是如此,他們的身世本身就有很多值得深究的地方。

恰恰是這些謎一般的人物,寫出了最偉大的作品。

魯迅的一生中,也有很多糾纏不清的謎局讓人費解。

如魯迅與周作人的兄弟失和,魯迅與陳西瀅、梁實秋、高長虹等人的恩怨論爭,魯迅與朱安的婚姻等等。

當然,魯迅的棄醫從文,參與過的各種社會活動,他的思想歷程,更是值得研究和探討的話題。

現代以來,還沒有一個作傢俱有這樣的複雜性。

當然也正因為是魯迅,他的心路歷程才會讓人津津樂道。


“五四”運動100週年:理解“五四”,就要讀懂魯迅



經典作家的創作,對自己所屬的國家、民族,對自己所處的時代具有強烈的責任感。

魯迅的創作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始終遵時代之命,充滿了使命感與責任感。

魯迅的文字充滿了對那個時代的深刻了解,同時又充滿了未來的殷切希望和對現實的無情剖析,包括對自己的無情解剖。

魯迅是最自覺地按照時代的要求進行創作的作家,他自稱自己的創作是“遵命文學”。

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一方面要完成政治革命,另一方面要把大眾的精神從舊的束縛中拯救出來、解脫出來。


“五四”運動100週年:理解“五四”,就要讀懂魯迅



魯迅的小說,描寫了舊體制對人的壓迫,他批判國民性中的奴性與軟弱,但也時刻銘記著文學要給人以希望和力量。

如《藥》在殘酷的悲劇性的描寫中,以夏瑜的墳上“平添的花環”給人以希望。

《故鄉》關注的是人心的隔膜,“我”是輾轉辛苦,閏土是麻木辛苦,其他很多人是恣睢辛苦,充滿了悲涼的色彩。

但小說的最後,魯迅不但寄希望於“我”和閏土的後代不再隔膜,而且發出了“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寄語。

一句看似非小說的語言,正是魯迅堅持“遵命文學”的體現。


“五四”運動100週年:理解“五四”,就要讀懂魯迅



《狂人日記》的主題是批判“四千年曆史”無非就是“吃人”二字,小說的最後發出振聾發聵的呼喊:“救救孩子……”

由此可以看出,魯迅是一個充滿強烈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作家,他是文學家,同時也是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內心世界充滿了悲劇感、悲涼感,常常懷疑自己的人生,但他卻時時告誡青年,不要受他的影響。

他希望這個社會能夠變革。他說,如果這個社會的重重問題能夠得到改變,他寧願自己描寫和批判這些現象的文章速朽。

所有的經典作家,都是自己時代的書寫者,只有把他所處的時代寫好了,才有可能流傳下來,才有可能具有永恆價值。

經典作家必須在藝術上代表一個時代的文學高峰。魯迅的高度,他的作品,以及他的精神高度,就是中國新文學的高峰。


“五四”運動100週年:理解“五四”,就要讀懂魯迅


魯迅既是一名思想上的先覺者,也是一名實踐上的先行者。

1918年,魯迅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現代小說《狂人日記》,它的主題是批判性的,在寫法上使用了白話文,藝術上充滿了抒情性、象徵性,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現代小說先河。

魯迅是雜文文體的開創者和集大成者,對現實的批判,類型化的描寫,諷刺的筆法,成了後來者的範本。

魯迅還是中國現代散文詩的拓荒者,《野草》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散文詩的最高境界。


“五四”運動100週年:理解“五四”,就要讀懂魯迅



後人再寫散文詩,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對《野草》的致敬,是對其或直接或間接的摹寫。

魯迅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作家,還是一位傑出的翻譯家,他的翻譯觀與他的寫作觀是一致的,翻譯的文字量也幾近於他的創作量。

同時,魯迅還是一位文學編輯,主持出版過很多刊物和叢書,也支持和幫助過很多青年寫作者。

魯迅對古典文學深有研究,寫出了《中國小說史略》,花十一年時間整理和抄錄了《嵇康集》。

魯迅對多種藝術頗具造詣,深有研究。

他是中國現代木刻的倡導者,在美術上有獨特的貢獻。他還是一位藝術設計師,從校徽到圖書,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五四”運動100週年:理解“五四”,就要讀懂魯迅



紀念“五四”,想起魯迅。閱讀魯迅,致敬經典,在今天仍然是一個重要課題。

閱讀魯迅,對作家而言可以對自己的文學觀念、創作理念產生觸動,對創作產生直接的啟示。

當今世界,文化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家要呼應時代要求,必須加強學習。

學習政治,學習文化,還要向科技學習,不斷積累,把科學思維與文學想象結合起來。

同時,閱讀經典作家的作品,不斷提升審美力、理解力和藝術表現力,也是創作者和文學讀者的必修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