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育儿】中医怎样认识小儿发生疾病的病理特点

引起小儿发病的病因多数与成人相同,先天因素则是小儿特有的病因。同时,由于小儿具有自身的生理特点,因而小儿对不同病因致病的情况和易感程度与成人有明显的差别。

小儿病因,以外感、食伤和先天因素居多,情志、意外和其他因素也值得注意。就小儿群体而言,不同年龄对不同病因的易感程度也不同,如年龄越小对六淫邪气的易感程度越高,年龄越小因乳食而伤的情况也越多等。

一、外感因素

外感六淫邪气与疫疠之气,均易于伤害小儿而致病。

六淫邪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若“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的改变,非其时而有其气,便成为导致人体患病的原因,称为“六淫”。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又寒温不知自调,因而与成人相比,小儿更易被“六淫”邪气所伤。

小儿肺脏娇嫩,外功能较成人为弱,最易被风热、风寒邪气所伤,产生各种肺系疾病;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津液尚不充盛,又易被燥邪、暑邪所伤,形成肺胃阴津不足、气阴两伤等病证;小儿为纯阳之体,六气易从火化,小儿感受外邪以热性病证为多。

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其引发的疾病有起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易于流行等特点。小儿之体为“稚阴稚阳”,形气未充,御邪能力较弱,是疫疠邪气传染的易感群体,容易形成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二、乳食因素

小儿“脾常不足”,且乳食不知自节,易为乳食所伤。诚如《幼科发挥·小儿正诀指南赋》所说:“肠胃脆薄兮,饮食易伤。”

小儿乳食贵在有序、有时、有节。由于家长喂养不当,初生缺乳,或未能按期添加辅食,或任意纵儿所好,饮食营养不均衡,皆能使小儿脾气不充,运化失健,产生脾胃病证。

又常因小儿幼稚,不能自调、自控饮食,易于造成挑食、偏食,过食寒凉者伤阳,过食辛热者伤阴,过食肥甘厚腻者伤脾等;小儿易见饥饱不均,乳食食入量偏少可导致气血生化不足,乳食食入量过多又可导致脾胃受损。

饮食不洁也是小儿发病的一个常见原因。小儿缺乏卫生知识,易于误食一些被污染的食物,引发肠胃疾病,如吐泻、腹痛、寄生虫病等。

  三、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即禀赋胎产因素,是指小儿出生之前已作用于胎儿的致病因素。遗传病因是小儿先天因素中的主要病因,父母的基因缺陷可导致小儿先天畸形、生理缺陷或代谢异常等。

妇女受孕以后,不注意养胎护胎,也是导致小儿出现先天性疾病的常见原因,如妊娠妇女饮食失节、情志不调、劳逸失度、感受外邪、房事不节等,都可能损伤胎儿而为病。诚如《格致余论·慈幼论》所说:“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

四、情志因素

小儿对外周环境认识的角度不同于成人,因而导致小儿为病的情志因素与成人有着一定的区别。《温病条辨·解儿难》说:“小儿但无色欲耳,喜怒悲恐,较之成人更专且笃”。小儿心神怯弱,最常见的情志所伤是惊恐。

当小儿乍见异物或骤闻异声时,容易导致惊伤心神,出现夜啼、心悸、惊惕、抽风等病证;长时间的所欲不遂,缺少关爱,容易导致忧思,思虑损伤心脾,出现厌食、呕吐、腹痛、孤独忧郁等病证;家长对子女的过于溺爱,使儿童心理承受能力差,或者学习负担过重,家长期望值过高,都易于产生精神行为障碍类疾病。

五、意外因素

小儿年少无知,没有或者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对周围环境安全或危险状况的判断能力,不知利害关系,因而容易受到意外伤害。例如:溺水、触电、烫伤,以及跌打扑损的外伤、误食毒物的中毒、不慎吸入异物的窒息等。

六、其他因素

现代临床上,环境及食品污染或残留农药、激素含量超标等,已成为当前普遍关心的致病因素。放射性物质损伤,包括对胎儿和儿童的伤害,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未完待续,明天内容更精彩……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擅用。

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选自《中医古法 婴幼养生》,引用及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