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中,北洋艦敗在了哪裡?

歷史鑑古今


甲午戰爭其實

時間跨度比較長,從1894年7月開始,到1895年10月結束,將近一年多的時間;空間跨度也比較大,從朝鮮半島、黃海海域、遼東半島,再到山東半島;參加戰爭的軍種除了海軍外,還有大量的陸軍。所以這場戰爭對兩國的意義非常重大,特別是對日本來說,意義更大,因為它通過這場戰爭賭的是整個國家的命運。這場戰爭結束後,也徹底改變了日本人對中國人的看法。從唐朝開始,一直到戰前,日本一直是學習中華文化的;戰後,日本不再向中國學習。戰前,日本人是尊敬中國人的;戰後,日本人不再看得起中國人。

下面具體分析一下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失敗的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制度落後。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澤諭吉曾說過,一個民族要崛起,要改變三個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變; 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變; 第三是器物的改變。我們知道,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也就是從1861年開始,清朝吸取兩次煙片戰爭失敗的教訓,進行洋務運動;日本在“黑船事件”以後,進行明治維新,兩國進行改革或者改良的時間相差無多,到1894年甲午戰爭時,改革都是30多年。清朝改革的指導思想是“師夷長技以制夷”,按照福澤諭吉的觀點,是器物層面的改變;而日本進行的維新,是從人心到制度的全面改變。很顯然,日本的改革更徹底,制度更健全。這一點有“鐵血宰相”之稱的俾斯麥體會最深,他曾說,日本到歐洲來的人,討論各種學術,講究政治原理,謀回國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國人到歐洲來,只問某廠的船炮造得如何,價值如何,買回去就算了。


上圖為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澤諭吉和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

由此可見一斑,中日雙方向外國學習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中國人注重的是器物,而日本人注重的思想和制度。反映在雙方海軍建設上,就是北洋水師是穿著水師服裝的淮軍,而日本海軍才是真正的脫胎於陸軍的海軍;北洋水師還不是真正懂得海軍,而日本對海軍有深刻的理解。

二是戰略失誤。從朝鮮半島的牙山之戰開始,就沒有扼守要地仁川,兵沒有駐到漢城;正式宣戰以後,李鴻章定下“海守陸攻”的戰略方針,根本沒有發揮北洋水師亞洲第一的優勢;在黃海海戰結束後,李鴻章開始命令丁汝昌消防避戰,以保船要緊為藉口,最後龜縮在劉公島,直至被全殲。從朝廷,到李鴻章,再到丁汝昌一系列戰略指導性失誤,導致北洋水師被全部殲滅。

上圖為黃海海戰經過圖


三是信仰缺失。乾隆年間,馬戛爾尼訪華時,就認為清朝人無信仰。日本人宗方小太郎研究中國後得出一個結論:“人心腐敗已達極點。”他提出,國家是人民的集合體,人民是國家組織的一“分子”,“分子”一旦腐敗,國家豈能獨強?“分子”腐敗,國家的元氣就喪失消亡,這比政策失誤還要可怕。當時從上到下,整個清軍沒有不腐敗的。反映在官兵的精神面貌上就特別明顯,清朝的軍隊就是拿著槍的農民,精神萎靡,而日本官兵則精神抖擻,日本倡導的武士道精神,讓他們不做俘虜,永往直前。不管是在黃海海域,還是在劉公島海域,北洋水師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避戰的避戰,真可謂是醜態百出,一副沒有靈魂和信仰的模樣。

上圖為馬戛爾尼訪華


上圖為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

上圖為中日軍人精神面貌對比


四是指揮不靈。從最高統治者帝后兩黨之爭開始,意見就不一致,有的主戰,有的主和;一會主戰,一會主和。再到李鴻章的作戰指導,也是一會陰,一會晴,讓下面的官兵無法適從;還有丁汝昌的臨戰變陣,都是問題,反映了清軍沒有統一的指揮。而日本就不一樣了,戰前就成立了統一的指揮機構——戰時大本營。在海戰現場,有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統一指揮。另外,就是日本的海軍、陸軍比清朝的水師、陸軍配合要好,能夠相互協調,而不是相互推諉扯皮。

上圖為帝后兩黨之爭


上圖為日本成立戰時大本營實施統一指揮

其實儘管兩個甲子的時間過去了,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失敗的真正原因,到今天我們還沒有徹底搞清楚,還值得我們認真思考,這對今天中國海軍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止戈軍是我


我是孫老師,我來回答。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第一:戰略和戰術佈置上不如日本。在海戰中,清軍排成“人”字形迎戰日本艦隊。北洋艦隊一開始由定遠和鎮遠打頭陣,但在雙方交戰之前,清軍海軍指揮臨時變陣,讓定遠和鎮遠墊後,這樣清軍自亂陣腳,給了日本率先進攻的機會。

第二:清政府對待這場戰爭的態度不如日本堅定和統一。從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日本趁機出兵朝鮮到中日交戰,日本國內上下抱著必戰的心態,清政府從上到下的戰爭意識不足。部分封建士大夫主張提前對日作戰,但李鴻章認為日本實力不俗,主張通過英美俄等國的調停,孰不知國家之間哪有什麼真正的友誼,簡單的走個過場,這樣清軍錯過了戰爭的時機,只能倉促應戰。

第三:清政府戰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政治制度的腐朽。日本經過十幾年的維新,不僅僅學習西方的軍事,更學習了西方的政治和經濟制度,而清政府雖然進行了洋務運動,也只是學到皮毛,歸根結底是封建制度的落後。比如清政府為了讓慈禧交出權力,將海軍軍費拿出來給老太太修頤和園,反觀日本天皇從自己的伙食費中省出來支持海軍建設。

以上各種原因造成甲午戰爭中清政府的失敗,也就是這次的失敗,讓西方列強看到清政府的不堪一擊,於是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然而清政府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沉睡著。

謝謝你的閱讀和評論。

我是孫老師,記得關注我哦


孫老師愛歷史


敗在國民意識,事不關己,從上而下都是私心上至皇帝乃至百姓,極少部份官員有認識就以攻為守,但遭到群臣打壓,形式上花式訓練,無實際訓練,有艦無彈,甚至以個人恩願以犧牲整個國家利、益實為私心。以割地部款平釋事太,末認識到世界熱兵器時代的到來,全國上下沉睡於央央大國自我安逸對世界事不關己,白白浪費三十年時間,以至日本軍事趕上整個國家意識,認識到世界強搶肉食,全面學習西方軍事,經濟,社會構造、研究體制為己用對世界有了全新的認識,而整個晚清從上而下都是敗於私心,因慈禧用軍艦炮彈款項揮霍慶生和軍事大臣個人恩願的私心反對撥款,以至訓練無彈無實戰訓練,和日本的海戰時無彈可用以至北洋水師全軍覆滅一條不剩,北洋水師的將領們英勇犧牲,因比我們對先輩們付出生命的崇高至意;牢記百年恥辱的歷史,時刻保持戰爭狀態應對霸權主義才有更好的未來。


用戶1466806886647


腐敗腐敗,先腐後敗,這是鐵律,腐敗是瓦解凝聚力、戰鬥力的大敵,難匯聚全身全心力於一點,即便有鋼鐵洪流,勝利也將付諸東流!


大地飛歌4153


北洋艦隊不想沒本事。缺少保養和彈藥缺。並且清朝政府不重視海洋意識。並且把大量的錢用於圓明園建設。並且朝廷上都是顧自己利益的。導致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弧度過去


清軍敗在三點。一,大環境中國當時還處於半封閉的農業國家,而同時日本展開了明治維新並取得成功。二,至於地利,人和滿清相關劣勢更加明顯。且聽下回分解。


阿禮68487812


女子當家,牆倒屋塌。。。當時大清的氣運也到了末期。


五子登科397


日本人兇,戰鬥力強,軍隊素養高,背水一戰,,反之大清政府,不重視海戰,總有個心態差不多就行,主要是彈藥,軍火沒跟上,物質缺少,不然不會敗那麼慘


野外逸夫


炮彈裡是沙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