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中,北洋舰败在了哪里?

历史鉴古今


甲午战争其实

时间跨度比较长,从1894年7月开始,到1895年10月结束,将近一年多的时间;空间跨度也比较大,从朝鲜半岛、黄海海域、辽东半岛,再到山东半岛;参加战争的军种除了海军外,还有大量的陆军。所以这场战争对两国的意义非常重大,特别是对日本来说,意义更大,因为它通过这场战争赌的是整个国家的命运。这场战争结束后,也彻底改变了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看法。从唐朝开始,一直到战前,日本一直是学习中华文化的;战后,日本不再向中国学习。战前,日本人是尊敬中国人的;战后,日本人不再看得起中国人。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失败的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制度落后。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曾说过,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 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 第三是器物的改变。我们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也就是从1861年开始,清朝吸取两次烟片战争失败的教训,进行洋务运动;日本在“黑船事件”以后,进行明治维新,两国进行改革或者改良的时间相差无多,到1894年甲午战争时,改革都是30多年。清朝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按照福泽谕吉的观点,是器物层面的改变;而日本进行的维新,是从人心到制度的全面改变。很显然,日本的改革更彻底,制度更健全。这一点有“铁血宰相”之称的俾斯麦体会最深,他曾说,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回去就算了。


上图为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和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

由此可见一斑,中日双方向外国学习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中国人注重的是器物,而日本人注重的思想和制度。反映在双方海军建设上,就是北洋水师是穿着水师服装的淮军,而日本海军才是真正的脱胎于陆军的海军;北洋水师还不是真正懂得海军,而日本对海军有深刻的理解。

二是战略失误。从朝鲜半岛的牙山之战开始,就没有扼守要地仁川,兵没有驻到汉城;正式宣战以后,李鸿章定下“海守陆攻”的战略方针,根本没有发挥北洋水师亚洲第一的优势;在黄海海战结束后,李鸿章开始命令丁汝昌消防避战,以保船要紧为借口,最后龟缩在刘公岛,直至被全歼。从朝廷,到李鸿章,再到丁汝昌一系列战略指导性失误,导致北洋水师被全部歼灭。

上图为黄海海战经过图


三是信仰缺失。乾隆年间,马戛尔尼访华时,就认为清朝人无信仰。日本人宗方小太郎研究中国后得出一个结论:“人心腐败已达极点。”他提出,国家是人民的集合体,人民是国家组织的一“分子”,“分子”一旦腐败,国家岂能独强?“分子”腐败,国家的元气就丧失消亡,这比政策失误还要可怕。当时从上到下,整个清军没有不腐败的。反映在官兵的精神面貌上就特别明显,清朝的军队就是拿着枪的农民,精神萎靡,而日本官兵则精神抖擞,日本倡导的武士道精神,让他们不做俘虏,永往直前。不管是在黄海海域,还是在刘公岛海域,北洋水师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避战的避战,真可谓是丑态百出,一副没有灵魂和信仰的模样。

上图为马戛尔尼访华


上图为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

上图为中日军人精神面貌对比


四是指挥不灵。从最高统治者帝后两党之争开始,意见就不一致,有的主战,有的主和;一会主战,一会主和。再到李鸿章的作战指导,也是一会阴,一会晴,让下面的官兵无法适从;还有丁汝昌的临战变阵,都是问题,反映了清军没有统一的指挥。而日本就不一样了,战前就成立了统一的指挥机构——战时大本营。在海战现场,有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统一指挥。另外,就是日本的海军、陆军比清朝的水师、陆军配合要好,能够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推诿扯皮。

上图为帝后两党之争


上图为日本成立战时大本营实施统一指挥

其实尽管两个甲子的时间过去了,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失败的真正原因,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彻底搞清楚,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这对今天中国海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止戈军是我


我是孙老师,我来回答。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战略和战术布置上不如日本。在海战中,清军排成“人”字形迎战日本舰队。北洋舰队一开始由定远和镇远打头阵,但在双方交战之前,清军海军指挥临时变阵,让定远和镇远垫后,这样清军自乱阵脚,给了日本率先进攻的机会。

第二:清政府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不如日本坚定和统一。从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趁机出兵朝鲜到中日交战,日本国内上下抱着必战的心态,清政府从上到下的战争意识不足。部分封建士大夫主张提前对日作战,但李鸿章认为日本实力不俗,主张通过英美俄等国的调停,孰不知国家之间哪有什么真正的友谊,简单的走个过场,这样清军错过了战争的时机,只能仓促应战。

第三:清政府战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政治制度的腐朽。日本经过十几年的维新,不仅仅学习西方的军事,更学习了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而清政府虽然进行了洋务运动,也只是学到皮毛,归根结底是封建制度的落后。比如清政府为了让慈禧交出权力,将海军军费拿出来给老太太修颐和园,反观日本天皇从自己的伙食费中省出来支持海军建设。

以上各种原因造成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也就是这次的失败,让西方列强看到清政府的不堪一击,于是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然而清政府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沉睡着。

谢谢你的阅读和评论。

我是孙老师,记得关注我哦


孙老师爱历史


败在国民意识,事不关己,从上而下都是私心上至皇帝乃至百姓,极少部份官员有认识就以攻为守,但遭到群臣打压,形式上花式训练,无实际训练,有舰无弹,甚至以个人恩愿以牺牲整个国家利、益实为私心。以割地部款平释事太,末认识到世界热兵器时代的到来,全国上下沉睡于央央大国自我安逸对世界事不关己,白白浪费三十年时间,以至日本军事赶上整个国家意识,认识到世界强抢肉食,全面学习西方军事,经济,社会构造、研究体制为己用对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而整个晚清从上而下都是败于私心,因慈禧用军舰炮弹款项挥霍庆生和军事大臣个人恩愿的私心反对拨款,以至训练无弹无实战训练,和日本的海战时无弹可用以至北洋水师全军复灭一条不剩,北洋水师的将领们英勇牺牲,因比我们对先辈们付出生命的崇高至意;牢记百年耻辱的历史,时刻保持战争状态应对霸权主义才有更好的未来。


用户1466806886647


腐败腐败,先腐后败,这是铁律,腐败是瓦解凝聚力、战斗力的大敌,难汇聚全身全心力于一点,即便有钢铁洪流,胜利也将付诸东流!


大地飞歌4153


北洋舰队不想没本事。缺少保养和弹药缺。并且清朝政府不重视海洋意识。并且把大量的钱用于圆明园建设。并且朝廷上都是顾自己利益的。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弧度过去


清军败在三点。一,大环境中国当时还处于半封闭的农业国家,而同时日本展开了明治维新并取得成功。二,至于地利,人和满清相关劣势更加明显。且听下回分解。


阿礼68487812


女子当家,墙倒屋塌。。。当时大清的气运也到了末期。


五子登科397


日本人凶,战斗力强,军队素养高,背水一战,,反之大清政府,不重视海战,总有个心态差不多就行,主要是弹药,军火没跟上,物质缺少,不然不会败那么惨


野外逸夫


炮弹里是沙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