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個人IP活學活用60個經濟學通識》之三 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為何收入越高的人薪水漲得越快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馬太效應,是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們常用的術語,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

《打造個人IP活學活用60個經濟學通識》之三  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名字來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一則寓言: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表面看起來"馬太效應"與"平衡之道"相悖,與"二八定則"類似,但是實則它只不過是"平衡之道"的一極。這種規律早在公元前500多年以前,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就已經提出類似的思想:"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馬太效應"正是老子思想中的"人之道"思想,而"天之道"可用國家整體意志來比喻,國家意志表現為削弱範圍內強的個體,補足其他弱勢個體,兩者正好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其思想先進性遠超《馬太福音》中的這句話,甚至其出現之早比耶穌基督誕生還要早500多年。

對富有的還要再給予,對一無所有的繼續剝奪,也即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20世紀60年代,知名社會學家莫頓首次提出了“馬太效應”這一概念,用來比喻富的越富、窮的越窮之類的社會現象。環顧四周,你會發現無論是個人發展還是國家間、企業間的競爭中,馬太效應無處不在。

為什麼在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轉變,特別是“平等”觀念已被舉世公認的今天,這一“不平等”的現象反而變得變本加厲起來了呢?簡而言之,就是世界已經“變小”了。過去人們的競爭都是侷限在一定範圍內的,如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或一個大洲之中,競爭場所多卻相互隔絕,就可以同時並存很多個“贏家”;而今天,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已經把整個世界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原有的隔絕被打破了,世界成為唯一的競技場,其結果就是贏家更少,而贏得的戰利品更多。特別是“全球化”的浪潮使原來的貿易壁壘不復存在,一個成功的企業就可能在全球擊敗所有對手,成為世界各地人們普遍使用的某種商品的唯一供應者。

《打造個人IP活學活用60個經濟學通識》之三  馬太效應

贏家通吃意味著具有某種優勢的人或組織以自身的優勢資源為依靠,擊敗處於劣勢的對手,從而贏得更多資源,這是一個不斷髮展的“滾雪球”過程:你贏了—次,就更加強大,也就有可能一直贏下去,並不斷髮展壯大。

我們以兩個國家—阿根廷和美國作為國際經濟中馬太效應的例證。阿根廷正處於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中,投資的減少使經濟復興乏力,而經濟不振又引發一系列問題,如失業率上升、通貨膨脹等。人們紛紛湧進銀行提取存款,為了避免發生金融災難,政府只好嚴格限制民眾從銀行提款。然而這一無奈之舉卻引發了更大的動盪,社會動亂,政權更迭,整個國家在危機中越陷越深。有人評論:如果阿根廷是一家公司,那麼它早該宣佈破產了。

《打造個人IP活學活用60個經濟學通識》之三  馬太效應

而美國早在10幾年前,就已經成了純債務國,至今它所欠的國債已達數萬億以上。相比之下,將阿根廷拖垮的“鉅額外債”不過是個小數目而已。美國的金融市場也不是毫無風險的,安然公司倒閉,眾多大企業、大公司涉嫌在財務報表上造假等等就是明證。如果這些事發生在一個像阿根廷那樣的國家,後果肯定是毀滅性的。然而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受投資者青睞的國家。原因很簡單:美國是個“大”國,人們相信它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潛力足以消解種種不良因素的影響。而阿根廷相對而言則是個“小國”,沒有人敢把賭注下在它身上。

在前面對馬太效應的分析和解釋中,你也許注意到了一個概念:資源。這是馬太效應的核心奧秘,或者說,是推動馬太效應的內驅動力。

正如一句古語所說“多財善賈,長袖善舞”,你擁有的資源越多,就越有可能獲得成功,成為“贏家”。其原因是:更多的資源首先表現為更強的能力。正如—個本錢越多的人贏得也就越多,即使利潤率相同,一個本錢超過對手10倍的人,利潤額也會高10倍。況且,佔有更多資源者往往利潤率更高,他可以通過大規模的生產和銷售降低成本,並以較低的價格吸引更多消費者,在競爭中取得優勢。

擁有豐富的資源還意味著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在經濟社會中,蕭條期是不可避免的。當整個環境不景氣時,中小企業紛紛倒閉,而大公司卻有更多回旋餘地,可以通過緊縮開支、裁員等措施熬過“嚴冬”。

最後,正如萬有引力定律所闡明的:質量越大,引力越強。資源豐富者對每個人都更有吸引力:它的員工忠誠度更高,歸屬感和自豪感更強;它的客戶和合作者對它也有更高的認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