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軍隊為何用紙做盔甲

明軍中身著的“用草紙染成鐵色後裱糊製成”的紙甲,其實也不是如一般想象的那樣, “自然並不是真正有效的防禦裝備,或許是封建統治者愚弄士兵為其利益賣命的一種手段”,而是實在可用的防禦性兵器。

大明軍隊為何用紙做盔甲

紙甲在歷史上出現的同樣很早,可能是唐末懿宗(860-874年)時代的徐商所首創。徐商是武則天時期的名臣徐有功的五世孫,唐懿宗時官拜河中節度使。為了抵禦“突厥殘種”,徐商為部下製作了紙甲,其做法是將桑樹紙做軟後,多層疊在一起,然後在方寸之間布以4個釘孔,釘牢後做成紙甲,據稱,其堅固異常,其強度甚至可以抵擋強弓硬弩的射擊,“如遇水雨浸溼,銃箭難透”。五代時期,後周渡過淮河,進攻南唐。結果當地百姓不堪其擾,紛紛起義,“操農器為兵,積紙為甲,時人謂之‘白甲軍’。”這是史籍上出現紙甲的第二次記載。到了宋代,正如《武經總要前集》名氣指出,甲鎧分“鐵、皮、紙三等”,而康定元年四月,宋仁宗更曾經“詔江南、淮南州軍造紙甲三萬,給陝西防城弓手”,一次性製造和分發三萬件紙甲,可見這種裝備己經是當時的制式裝備了,如果這是愚弄士兵的手段的話,恐怕兵卒早就造反了。

明代的情況就更是如此了。人稱“下帷學者、上馬將軍”的明末儒將茅元儀的記載表明,紙甲比鐵甲皮甲更適合於步兵,所謂,“甲為用命之本,當鋒鏑而立於不敗之地者此也。……步馳難以負重;天雨地溼,鐵甲易生鏽爛,必不可用矣。”且在抗倭戰爭中,由於日軍普遍裝備“鐵炮”(一種火繩槍),“銃子可及,非堅不能御”;紙甲更是明軍步兵的主要護身兵器,“倭夷、土賊率用火銃神器,而甲有藤有角,皆可著用;但鉛子俱能洞入,且身重難久。今擇其利者,步兵惟有緝甲,用絹布不等。若紙棉俱薄,則箭亦可入,無論鉛子!今須厚一寸,用棉密緝,可長至膝,太長則田泥不便,太短則不能蔽身。惟舟中可用重甲,蓋不行路,不蹈泥田”。由此觀之,紙甲還是頗受士兵歡迎的武器,決不是裝潢修飾的“樣子貨”。

大明軍隊為何用紙做盔甲

因此,隨著火器的使用在明軍中越來越普遍(戚家軍步兵營2700人中鳥銃手達1080人之多,佔編制總數高達40%,直到近兩百年後,清軍的火器比例才回復到這一水平),用處不大的舊式鎧甲也就越來越不受重視,從明代後期開始,棉甲和紙甲已經代替鋼鐵鎧甲成為明軍的主要裝備——畢竟綿甲和紙甲的重量比鐵甲低,穿著它的戰士機動性比穿鐵甲的戰士強。再者,這兩種甲的製造比鐵甲容易得多,成本也低,適合大量裝備。故而,薩爾滸之戰的明軍身著棉甲或是紙甲,以及協同參戰的朝鮮鳥槍手“積紙為甲”,其實都是有其實戰用處的。只可惜,這兩種甲多是用來防禦遠程射擊的火器,而不是用來防近戰的刀劍——偏偏在薩爾滸之戰中,歷史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明軍遇到的敵人不是裝備先進火繩槍的日軍,而是仍然使用著落後冷兵器的滿洲八旗……

大明軍隊為何用紙做盔甲

頗為諷刺的是,明軍的這套防身裝備,日後卻也被定鼎中原的清軍所繼承。清代發展到用綢、布、棉花和鐵葉、銅釘等合制而成的綿甲,無疑要比明代以前的鎧甲輕便得多,較適於火器時代的戰鬥要求。譬如八旗士兵大多裝備綿甲,在甲上釘有成排的金屬圓釘,以增強防護效能,並起到裝飾作用。不言而喻,如果明軍的綿甲(和紙甲)真的是一無是處的話,難以想象作為戰勝者的清軍為何卻會加以效仿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