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營醫院困局 何時才能突圍

醫療服務行業正經歷發展的拐點,產業集團放慢了擴張的步伐,投資機構手握資產進退維艱,A股上市的醫療機構標的寥寥無幾,當年誓言多元化進軍醫療的金主們如今各懷心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中國醫療機構上市公司在招股說明書裡經常喜歡使用這樣的表述:“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本集團在某某細分領域的私立醫療服務市場佔據領先的市場地位……”,其中的自豪之情躍然紙上。這也是一些中國民營醫院比較悲情的地方,往往不知道對手是誰。

根據衛健委的數據,2018年1-11月,醫院診療人次32.3億次,其中公立醫院佔比86%,民營醫院佔比14%;醫院出院人數17862.6萬,其中公立醫院佔比82%,民營醫院佔比18%。

復旦版《2017年度中國綜合醫院排行榜》第50位的醫院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2018年年門診量520萬人次,出院20.5萬人次,估計到目前為止,國內沒有一家民營醫院能達到這樣的業務體量。無論是從總量還是個體,公立醫院為主、民營醫院為輔的醫療格局沒有變化。國內民營醫院立業之初,都不應忽視這個大格局。基於此,我們來嘗試分析國內大部分民營醫院微利或虧損的原因。

有人曾這樣解讀利潤表,“利潤(或虧損)是果,收入與成本費用是因”,那我們就依循這樣的因果邏輯來比較分析民營醫院的困局。中國非公醫療發展正處於變革的關鍵時期,本文只分析現象,不對具體的企業經營做善惡對錯評估,希望對產業的正向發展,有參照和指引作用。

1、營業收入

按照病人在醫院治療的性質,醫療機構收入主要分為門診收入與住院收入,可按如下表示: 收入=門診收入+住院收入=門診量*次均門診費用+住院量*次均住院費用=門診量*次均門診費用+(門診量*門診住院轉化率+轉診量)*次均住院費用。

對於公立醫院來說,其先天性的地理優勢、硬件優勢、醫療團隊優勢以及動輒大幾十年的底蘊擺在那,只要自己不出大差錯,基本上供不應求、門庭若市。

而站在患者的角度,醫療行為邏輯順位一般是:(1)安全;(2)質量;(3)體驗;(4)價格,公立醫院“安全”和“質量”的優勢深入人心,“價格”因為受到嚴格管制,也較為親民。

因此對於公立醫院而言,流量從來不是問題,流量多到出現“看病難”“掛號難”等熱點民生問題。反過來,可沒怎麼聽說去民營醫院“看病難”問題,因為流量問題實際上是民營醫療機構的一個命門,也是民營醫療流弊叢生的根源之一。

在先天流量獲取能力遠遜於公立醫院的情況下,民營醫院怎麼辦?

有操守的民營醫療機構通過挖角公立醫院知名專家縮小醫療質量與公立醫院差距、狠抓服務改善病人就診體驗、紮實推進社區義診擴大影響力等方式提高自身流量獲取能力;打打“擦邊球”的民營醫療機構則在轉診上下功夫,佈設渠道,通過高昂的轉診費在市場上“買病人”;越界的民營醫療機構除了採取上面第二種打法外,還在門診住院轉化率和次均費用(包括門診與住院)上做文章——過度醫療,甚至違規套取醫保統籌基金,這就已經嚴重違背醫療職業操守,並觸犯了相關的法律。

除此之外,還有更“高明”的策略和手法。既然民營醫院比拼不過公立醫院,那就“變身”,把民營醫院“變身”為公立醫院的一個科室(科室託管)。或者“隱身”,民營醫院投資者“隱身”在公立醫院後,成為某些重資產設備的投資者獲取分成收益(設備投放)。

民營醫療機構與公立醫院化敵為友,直接獲取公立醫院的流量。撇開法規與道德層面,早期莆系醫療的此類打法在商業策略的設計上是非常優秀的,對行業的洞悉也非常深刻,遠超後進的不差錢的金主與大玩家。

2、營業成本

和工業企業類似,醫院的營業成本主要構成是 “工”、“費”、“料”,只不過在具體的比重上有所差別。

“工”指的是人力成本。踏實做民營醫療的機構,在這一塊要付出比公立醫院高得多的代價。一個簡單的邏輯:醫生在公立平臺幹得好好的,有平臺、有地位、有科研、有待遇,他(她)為什麼要來私立醫院?沒有 50%的待遇增幅,可能無法挖走公立三甲醫院的骨幹護士長;沒有超出薪資層面的權益安排,可能很難挖走公立三甲醫院的科室主任。

公立醫院的退休醫生儘管不在此列,也同樣面臨民營醫療同行的激烈競爭,勝出不易,待遇同樣水漲船高。反觀公立醫院,其碾壓民營醫療機構的平臺能力,使其保持著壓倒性的人力成本優勢。

資深的醫生意識到職稱、履歷、科研成績、臨床經驗等在公立平臺外是“買”不來的,儘管不滿意公立醫院待遇依然繼續呆在平臺不願離開。每年源源不斷的規培生拿著微薄的薪資在公立醫院科室輪轉、積攢經驗。當民營醫療機構還在忙於挖角三甲公立醫院科室負責人時,公立醫療機構卻能源源不斷的培育科室主任級的醫生出來。金與點金之手,誰更珍貴?

“費”指的是與醫療機構相關的費用支出,金額較大的包括折舊費(物業、設備)、攤銷( 裝修)、房租(或有)等。物業是民營資本幹醫療的老大難問題。租樓還是買樓, it's a Problem。

熟悉財務的朋友可能毫不猶豫的選擇租樓,輕資產云云。先不論對錯,不少醫療機構醫療經營沒掙到錢,買樓掙了錢是事實。當然不管是買樓還是租樓,和公立醫院比起來,又不是一個量級了。

公立醫院基本沒有付租金這一說,自有物業居多,要新建院區,也有對著地圖和政府溝通選地塊的底氣。民營醫療機構即使順利解決了物業問題,要達到正常經營還要“過五關斬六將”:要符合區域規劃、獲得設置許可、改造物業、通過消防、通過環評、獲得執業許可、開通醫保。

每一道關卡可能都要掉層皮,其中付出的時間成本以及背後的機會成本都是非常高的。而同樣的流程,公立醫療機構則可能是一路綠燈。設備方面,民營醫療機構一般不會像公立醫療機構追求高大上,性價比高的配置是其所青睞,從選型到議價相比公立醫療機構都有預算上的節省。裝修方面,注重客戶體驗的民營醫療機構單位面積投入要高於公立醫療機構。

“料”指的是醫療機構使用的物料,主要包括藥品和耗材等。同樣的品規不論公立、民營醫院,開票價格應是一致的,但民營醫療機構一般會通過相較公立醫院更加市場化的方式遴選供應商以爭取最有利的價格條件,物料品類和公立醫院也會在不影響臨床需求的情況下形成一些錯位和差異。而在支付條件方面,公立醫療機構則有著更大的優勢,供應商寧可賒銷也願意給公立醫院供貨,因為款項遲早有結清的一天,超過一年賬期的藥品耗材採購條件比比皆是。

3、期間費用

期間費用主要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公立醫療機構的報表表述可能略有不同,不妨礙用此分類邏輯。

銷售費用方面,民營醫療機構和公立醫療機構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公立醫療機構此類支出收入佔比很小,而民營醫療機構普遍保持著兩位數的銷售費用率(銷售費用/收入),部分民營醫療機構的銷售費用率甚至超過25%,甚至不乏營銷團隊規模接近醫護團隊規模的情形。

再深一層考量,其實是考驗民營醫療機構管理者的抉擇,是選擇費用驅動還是資產驅動,高銷售費用的驅動模式見效快而依賴營銷投入,長期品牌價值(無形資產)模式操作複雜、見效慢而歷久彌新。其實公立醫院則是被動的選擇了後者。

管理費用方面,民營醫院和公立醫療機構會有不同的側重,公立醫療機構可能會包含部分學術科研相關的支出,而民營醫院則一般會組建一支從事管理工作的非臨床團隊,管理品牌、人力、供應鏈等核心職能,發生相關的支出。此外,民營醫院的開辦費也會列支在此科目(第1年),而且可能由於前期籌建的坎坷,列支進管理費用金額會相當高。

財務費用方面,主要列支融資的利息支出等。從這個科目也可以一窺兩類機構的境遇。處於擴張階段的公立醫療機構可能會有一定金額的利息支出(利率不一定高),因為金融機構都願意為公立醫院提供融資,公立醫療機構的信貸資產也因其低風險屬性成為資產證券化市場上的“硬通貨”。

而民營醫院,如沒有特別的優勢,可能發生財務費用很難,沒有自有物業或高等級信用主體擔保,幾乎很難從主流金融機構獲得信貸融資。也意味著如果民營醫院要進行投資擴張,所能獲得間接融資(信貸)的支持是不足的,只能重點依靠直接融資(股權融資),這也嚴重製約了民營醫院的發展。

而民營醫療機構,如果沒有自有物業或高等級信用主體擔保,幾乎很難從主流金融機構獲得信貸融資,發生的財務費用也可能不高。也意味著如果民營醫療機構要進行投資擴張,所能獲得間接融資(信貸)的支持時不足的,只能重點依靠直接融資(股權融資),也制約了民營醫療機構的發展。

4、營業外收入、支出及所得稅

公立醫療機構有可能獲得政府相關補貼等營業外收入。兩類機構處理醫療糾紛發生醫療賠償時會計入營業外支出,但因為民營醫療品牌的先天劣勢,因此處理此類事宜時有更多顧慮而會導致降低與患者的議價能力,增加實際賠償金額。

同時,醫保局的核查如果發生相關罰款也計入此科目,只是多數情形落在民營醫療機構頭上。此外,營利性的民營醫療機構如果錄得利潤,還需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公立醫療機構則無需繳納。

5、試算

根據醫療行業的經驗,我們無妨以此假定試算:

(1)公立醫療機構平均淨利潤率10%;

(2)人力成本收入佔比按照 30%計,民營醫療機構人力成本比公立醫療機構高出至少 50%;

(3)藥品收入佔比 30%,耗材收入佔比 10%,民營醫療機構相比公立醫療機構獲得的採購折扣,藥品30%,耗材 50%;

(4)民營醫療機構銷售費用率比公立醫療機構高出10 個點以上;

(5)設備購置民營醫療機構低於公立醫院,裝修支出民營醫療機構高於公立醫院;

(6)民營醫院房屋折舊高於公立醫院,房屋租金高於公立醫院。則在不考慮第(5)項、第(6)項的情形下:民營醫療機構淨利潤率=10%-15%+9%+5%-10%=1%。上述試算無法充分和有效論證,但應已初步呈現大多數民營醫療機構微利或虧損的邏輯。

結語

民營醫療已在困境之中,未來會怎麼樣?“4+7”集採已經開始執行,納入集採的藥品範圍在不斷擴大,器械集採也在醞釀之中,留給民營醫療機構議價的空間和時間已經不多了。

社保基金的窘境已不用贅述,醫保控費會持續加強,真正做健康險(重疾除外)的公司多在虧錢,增量資金如何入局。供應鏈、支付端,Double Kill。行業在整合,機構在分化,踏實做醫療的民營醫院亟需更多的關懷,渴望與公立醫院平等的社會待遇,何時能無“嫡庶”之分?

電商巨頭們,有的還在年復一年倒騰互聯網醫院,有的還在向投資人展示其在全國落地了多少家機構,新晉的醫療新貴自豪的宣稱集團旗下醫院開放床位已達2萬張,進入民營醫療第一陣營。未來在何方,還需多重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