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费,经济学合理性与法律违规的碰撞

作为全民关注的热点,西安奔驰事件最终以女车主和4S店和解,更换新车、退还金融服务费结束。虽然这次事件已经过去,但其背后的很多问题依然存在,关于金融服务费的争论仍在持续。

在维权事件中,奔驰女车主不断质问,所有贷款手续都是自己跑的,4S店有什么脸收金融服务费?

很多网友拿自己的经历附和,即便4S店帮忙办理贷款手续,就那点工作量,凭什么收费1.5万元?

推而广之,让我们忿忿不平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房地产中介,不就在住房买卖过程中出了点力吗,凭什么收费大几万?

又或者,中介业务员小王不过带着租客去房间转了一圈,凭什么要收一个月的房租作为回报?

更甚者,明星们不过在镜头面前摆几个Pose,代言费为何动辄上百万?

这些问题,涉及最基础的一条经济学现象,即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经济学认为,一样东西的价格,不是由价值决定的,是由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关系——稀缺性决定的。

空气和水,对生命的价值最大,却是免费的;钻石有什么用呢,竟然贵得离谱。空气和水无处不在,接近无限供给;钻石的供给太少,所以很贵。

站在经济学角度看,不提供服务却收金融服务费,为何能成为4S店的购车潜规则呢?

因为在4S店获取的贷款足够便宜,加上高额服务费,依旧“不吃亏”,理性的购车人愿意买单。

以涉事的奔驰汽车金融服务为例,贷款期限24个月,年利率只有3.99%。女车主购车款63.38万元,首付三成,贷款本金44.366万元,两年利息成本共计1.87万元。

金融服务费,经济学合理性与法律违规的碰撞

即便加上所谓的金融服务费12575元,合计贷款成本3.1万元,折合年利率6.6%,与市场同类产品比,还是很诱人

来看看市场一般收费水平。据易鑫集团年报披露,2018年汽车融资租赁平均收益率为11.7%,近三年来基本持平。

为了促进汽车销售,汽车金融公司贴息甚至零费率做贷款,定价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即便叠加4S店的不合理收费,综合成本依然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甚至低于信托产品理财收益率。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以6.6%的综合成本贷款买车,用省下来的购车款买入8%的信托理财,每年赚1.4%的利差,何乐而不为?

所以,很多人明明有能力支付全款,明明知道4S店的收费有猫腻,对4S店销售人员抛过来的分期购车橄榄枝,依然不会拒绝。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4S店敢于乱收费的底气。

不过,这是经济账,不是法律账。

金融服务费,经济学合理性与法律违规的碰撞

从消费者保护的角度,只要乱收费(收费标准不透明或强制捆绑收费),就是违规行为,经济学层面的合理性,不能作为法律层面免责的理由。

不过,在支持购车人后续维权上,市场监督机构显得理性克制,并未趁着舆论热度来个一刀切。

女车主很快与4S店和解,其他奔驰车主要求同样的主张时,却遭到拒绝。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投诉热线最新反馈是:“您有当时购买的相关票据,可以来电投诉,我们会进行登记,但具体怎样解决是由工商所进行调解和处理。”

为何没有趁机取缔饱受争议的所谓“金融服务费”呢?

市场中有人分析道:4S店只是收费高,但并未违规,不便处理。

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只是定价高,不涉及强买强卖、不涉及蓄意欺诈,那是市场行为,不算违规。可进一步调查发现,西安奔驰事件金融服务费背后还有新名堂。

1.26万,是一笔过桥费,奔驰金融作为放贷机构,下款约要一周时间,期间第三方公司帮忙垫资。

继而,再追问三个问题:

(1)垫资过桥是否有必要?没必要。如果可以节约1.26万,我想,绝大多数购车人都愿意再等一星期,等汽车金融公司放款后再去提车。在购车人不知情的背景下,来个捆绑式垫资,侵害了购车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2)垫资机构有没有放贷资质?没有。

(3)定价是否合理?不合理。垫资44.366万元,7天,收费1.26万,年化利率高达148%,硬要定个性,倒有点714高炮的影子了。

仅就这三条就可以看出,这笔垫资费收得莫名其妙,全部退还的主张应当得到支持。

涉事的4S店面临退费问题,对整个汽车经销商行业来讲,还要认真梳理收费项目,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一是让费用名称回归本源。类似金融服务费,虽只向分期客户收取,但本质上与金融无关,属于购车服务费。挂着金融的羊头卖狗肉,不合适,要让收费项目回归本源,要么并入汽车售价,要么以销售服务费的名义,不能场景惹祸、金融背锅。

二是给捆绑销售松绑。4S店强卖保险等,侵害消费者选择权,虽事出有因——补贴主业,但错的就是错的。给捆绑销售松绑,还消费者自由选择权。至于保险代理的亏空去哪里弥补?那是4S店自己的事。先给消费者选择的自由,商家才有定价的自由。

三是收费透明、童叟无欺。这年头,不找个老司机陪同,没人敢去4S店买车——不懂、流程多,担心被骗。从过往历史看,4S店也没让大家失望——套路丛生。有人戏称,在人生路上,除了医院、学校外,最好在4S店也有熟人。

本来是一桩买卖,非要这么复杂么?

事件虽然结束,但深层次的问题并未解决,金融与场景的融合仍是前路漫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