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過海,接你回家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4月24日,“歸來——意大利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展”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了此前由意大利返還中國的一批文物藝術品,時代跨度從新石器時代至民國時期,多達700餘件。它們娓娓講述著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文物,只有在故鄉才能使文物信息完整呈現,才能最好地發揮記錄歷史、傳承文明的價值。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歸來!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四大圈紋雙耳彩陶壺、

西漢彩繪陶俑、

明代綠釉陶床……

徜徉其中,

彷彿能眺望史前曙光,

遙想漢唐煙火,

遠追宋元風骨,

掬攬近世光華。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 四大圈紋雙耳彩陶壺

新石器時代 馬家窯文化(公元前3800-前2050年)

四大圈紋雙耳彩陶壺,屬於馬家窯文化,產生在遙遠的史前時代,距今5000年左右。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圖畫,被考古界譽為史前“中國畫”。它是分佈於甘肅一帶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彩陶文化,其中彩陶佔整個陶系的20%-50%,隨葬品中可達80%,這些圖案題材豐富,花紋精美,構思靈妙,是史前任何一種遠古文化所不可比擬的,構成了典麗、古樸、大器、渾厚的藝術風格。這批文物中豐富多樣的新石器時代彩陶,為研究史前社會風貌提供直接的物質資料。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木瓜》

[先秦]佚名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 彩繪陶俑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乘彼西漢,潭潭其淵。

君子愷悌,作民二親。

沒世遺愛,式鏡後人。

《美嚴王思詩》

[漢] 應季先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 黃釉武士陶俑

唐(公元618年-907年)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關山月》

[唐] 李白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 綠釉陶床

明(公元1368年-1644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楊慎

歸來

意大利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展

展期:2019/4/24 - 2019/6/30

地點:國家博物館南4展廳

票價:免費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執著堅守,千萬裡等你歸來。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成為全世界最早建立文物進出境審核監管制度的國家之一,早在1950年就設置文物進出境審核機構,有效遏制了自清末以來中國文物嚴重流失的局面。

20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政府通過執法合作、外交斡旋、司法訴訟、談判協商等多種方式,成功追回5000餘件中國流失文物。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 青銅“虎鎣”

虎鎣為西周晚期文物,主要用於祭祀,距今約3000年。虎鎣蓋內鑄有“自作供鎣”銘文,因其精美獨特的造型、罕見的虎形裝飾而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原為清宮皇室舊藏。

19世紀,英國洗劫圓明園時,被英國海軍上校哈利·埃文斯掠走。哈利·埃文斯在和家人的信件中詳述了他參與洗劫圓明園獲得青銅器等珍貴文物的過程,這些信函與文物一起被發現: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 埃文斯家中擺放的“虎鎣”

“……週四,我們去燒燬了圓明園。它大概在四英里以外,園子有一部分完美地坐落於山坡形成了一副蔚為壯觀的背景圖;和歐洲的所有宮殿都不同,它由山腳下覆蓋著無邊土地的樓閣組成。”

“……廟裡到處是漂亮的青銅和琺琅,但它們太大太沉,無法搬運……我成功地搶到了很多青銅器和琺琅花瓶,還有一些皇家花紋的杯盞碟盤(黃綠龍紋飾),但它們太脆弱了,我非常擔心是不是可以真的把它們完整地帶回去。”

2018年3月,得知“虎鎣”將在英國拍賣後,國家文物局立即開展多方面工作,推動“虎鎣”追索返還中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18年4月底,境外買家表示願將“虎鎣”捐贈給國家文物局。2018年12月11日,“虎鎣”正式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 甘肅大堡子山遺址被盜金飾片

歷經十年追索,流失境外20餘年的32件春秋時期秦代金飾片,2015年從法國回到中國。其中4片被稱為鷙鳥型金飾片,歷經千年的歲月,卻仍然光亮如新。

∆ 近距離觀賞“晉公盤”

今年,山西省公安廳從境外成功追回幾年前被盜賣的春秋時期晉國青銅重器、國家一級文物“晉公盤”。

“晉公盤”是2600多年前晉文公給大女兒的嫁妝。盤中飾有浮雕龍、水鳥等動物,都能在原處360度轉動。此外,內壁上還有珍貴銘文七處,每處三行,共183字,清晰呈現了晉文公時期的晉國繁盛景象。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 五代王處直墓貼金彩繪浮雕武士石刻

這件石刻原在五代節度使王處直墓中,為一對,1994年被盜走。

2000年,頭頂鳳鳥的武士石雕(圖二)現身於美國紐約的拍賣會,經中國政府多方交涉,美國海關總署最終將其歸還中國。同年,紐約大收藏家安思遠先生將另一件肩臥青龍的武士石雕(圖一)也捐獻給中國,歷經重重磨難,這對一千多年前的武士石刻終於回到中國團聚。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 蟬冠菩薩像

東魏至北齊時期的石刻佛像——蟬冠菩薩像於1994年被違法販賣出境。

1995年,日本美秀博物館花鉅額資金從英國文物商處將其購得,入藏美秀博物館。後經證實該件菩薩像為中國被盜文物,經過多方交涉,美秀博物館最終無償歸還佛像,2008年入藏山東省博物館。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 2013年,中國促成圓明園流失鼠首兔首捐贈返還。

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噴水池“水力鍾”的噴頭,鑄工精細,歷經百年而不鏽蝕,堪稱一絕,是圓明園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徵。

2013年,法國皮諾家族將兩件圓明園獸首捐贈返還給中國。

目前,鼠首、兔首、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已迴歸中國;龍首在臺灣;蛇首、雞首、狗首、羊首則下落不明。

《文物是本書,翻開是埋藏千年的歷史》

演講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

節選自2018年12月31日《開講啦》

近代考古學傳入中國,再過兩年就整整有100年的歷史了。但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們出土一個文物後,是比較朦朦朧朧的,就像盲人摸象,你不知道它的定位是什麼。

良渚的發現,從1936年開始,當時認為是山東龍山文化向中國南方傳播的一支。1959年發現了大量南方的遺址,發現跟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不太一樣,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到1959年才正式命名為良渚文化。但是真正的對良渚文化的認識,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1986年我們第一次發掘到了最高等級的、也是良渚文化早期紋飾最精美的反山墓地。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去年播出的《國家寶藏》節目裡,反山的玉琮王是我負責出土的。反山的玉琮王不僅僅是比較大,也第一次解決了我們對良渚玉器功能的認識。1986年上半年出土後發現,上面的陰刻紋非常小,像個硬幣這麼大,看不清楚上面到底刻了什麼。直到下半年,有一天所裡的攝影師在看底片的時候,非常激動地說:“我發現這個人了!你們看這個手!”

為什麼發現這個人的圖像會非常激動?因為我們原來完全不知道良渚人到底是什麼打扮,是什麼樣子。當你在一個器物上面發現一個人的形象,哎呀!你就會突然覺得說,我看到古人了!

漂洋过海,接你回家

它上面戴了一個羽冠,像印第安電影裡的酋長一樣戴個大的羽冠;底下是兩個胳膊、手指頭;下面是一個獸面,再下面是鳥的爪子。古人在造神的過程中,神像不能完全跟人一樣,那就不稀奇了,也不能完全跟獸一樣,所有的神都是半人半獸的狀態。

這就是玉琮,它是作為神像的載體,它不是一個裝飾品,這改變了我們以往對於良渚玉器功能的認識。這個神像的特徵,在整個長三角地區,在良渚文化的範圍裡都是一模一樣。我們相信,它是一個非常高度統一的、集中的文化。

現在,國家文物局有個新的課題“考古中國”,用考古來解決更大的問題,放在人類的歷史文化長河裡去理解當今的事物,放到大的環境變遷裡去理解我們的今天、未來,如何去走好人類後面的5000年,考古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多的借鑑。

內容/央視新聞整合自國家博物館等

不管多遠,

漂洋過海,

萬里航程,

也要接你回家。

點擊「寫留言」

歡迎流失文物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