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漪:如何上好一堂課

引自 語文學習

於漪:如何上好一堂課

從上好一堂課想起

南宋張炎在《詞源》中批評吳文英的詞,說:“夢窗如七寶樓臺,眩人眼目,拆碎下來,不成片段。”這是譏評吳文英用語晦澀,常以美麗空洞的字眼,把一首詞堆疊成迷離恍惚的七寶樓臺。吳文英是詞中一大家,對他的評論一向有所不同,張炎此評是否失當,姑且不說,他這幾句話卻能給我們以啟發,使我們聯想到上課也是同樣道理。一個教師儘管學識淵博,口若懸河,若是課前不做精心設計,東拉西湊,即使講得天花亂墜,學生也不可能受到教益。

講課如若支離破碎,當然是等而下之,因為這樣做甚至一件東西也拼不成。我們的語文教學是有機整體,整個中學階段在思想品德教育、語文知識與能力培養等方面有特定的要求,而這些要求須通過教師有意識、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去完成。在這些教學活動中,上好每一堂課佔有重要的地位。每堂課也是有機整體,忽視了這一點,上課時東撿一點,西拽一塊,拾在籃子裡就是菜,課上得雞零狗碎,學生窺不到一斑,更不用說能見全豹,同樣受不到教益。因此,支離破碎是講課一大忌。

更為大忌的是講課捨本逐末,迷途忘返,甚至以引起興趣為名,採取種種庸俗做法,追求所謂“奇特”,破壞嚴肅的課堂氣氛。這樣的課就好像在整個語文教學“身”上長出了“贅瘤”,“瘤”的分量越大,就越損害語文教學之“身”,學生越是難以受到實實在在的益處。

以上所說課堂教學中常易出現的種種毛病,歸根結底是由於教者心中無數,目中無人,缺乏培養學生成材的全局觀念,而這個全局恰恰是要銘刻在心,不可須臾離開的。

“胸有成竹”的故事,其含義盡人皆知,稍加推敲,也可作為改進教學的借鑑。畫家胸中先有整幅畫的佈局,才可做到:有疏有密,疏密得當,不是密不通風,令人窒悶,也非東零西散,給人以支離破碎之感;條暢理順,斐然成幅,或貌似亂筆,而亂中有致,秩序井然,畫家揮灑自如,而筆筆見精神,畫得如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中所形容的那樣,“元氣淋漓障猶溼,真宰上訴天應泣”。這些正是我們上好每一堂課可以借鑑的。

上課一定要胸有成竹。課前要有本課程整個培養計劃的全局,要有本堂課的全局。貫串的線索、問題的設計、詞句的落實、能力的培養等方面,皆要通盤考慮,和諧地有節奏地進行。雖然成竹在胸,有可能上好課,但也不一定保證都能上得完滿,還得在以下幾個方面下苦功夫。

做一個“疏鑿手”

01

疏鑿之道在於一個“通”字。張騫通西域之舉被譽為“鑿空”。《史記·大宛列傳》:“於是西北國始通於漢矣,然張騫鑿空。”後人解釋說:“西域險厄,本無道路,今鑿空而通之也。”由此可見,要“鑿”而“通”之。上課也應這樣。教師要善於做“疏鑿手”,上課之前考慮到課文中難“通”之處,估計學生難“通”的原因,千方百計使之“通”,正確理解,牢固掌握。切不可以自己的一孔之見,把學生引入死衚衕。金詩人元好問有《論詩三十首》,其第一首就有這樣兩句:“誰是詩中疏鑿手?暫教涇渭各清渾。”遺山先生分明是以疏鑿手自居的。我們教師也要努力做一個教學的疏鑿手,精心幫助學生在思想上、語文知識和能力上都通達起來。要達到這個目的,每堂課都要認真推敲,力求做到“涇渭各清渾”。

做一個“疏理者”

02

疏理之道在於一個“清”字。課不能條理不清,上成一團亂麻。相傳帝堯讓鯀治水,鯀採取築堤去堵的方法,結果“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後來舜命鯀的兒子大禹治水。禹採取疏理的方法,疏通江河,理清了河道系統,把洪水導引入海,獲得巨大成功,世世代代為人所歌頌。教師不能被學生思想上、學習上的問題牽著鼻子而採取問題東來東堵、西來西塞的辦法。應善於抓住要害,把問題疏理清楚,進行正面教育,使學生從根本上受到益處。課堂上要少講不該怎樣怎樣,多講應該怎樣怎樣,從根本上理清,字、詞、句、篇、語、修、邏、文等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做一個“開竅人”

03

開竅之道在於一個“靈”字。大家都不贊成上課滿堂灌,因為這種教法只是把學生當作承受教師賜予知識的容器,恰恰忽視了最緊要的東西——學生的心靈。“心之官則思”,學生的心靈打開,思維就活躍,智力就發展,吸收的能力就增強,在學習上就能飛躍進步。因此,教師要善於做“開竅人”,用啟發式這把金鑰匙打開學生的心扉。教師講課的關鍵在於一個“點”字,點在學生的心扉上,洞開學生的心竅,使學生能獨立地進行學習,獨立地思考問題,孜孜以求地尋找正確的答案。教學中做“開竅人”最不容易,然而,又最為重要。如若得法,師生之間就會出現“心有靈犀一點通”的佳境。

課是一定可以教好的,只要心中有學生,胸中有全局,鍥而不捨,持之以恆。

——《於漪全集 6 課堂教學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