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提升,讓你做一名受歡迎的老師

四大提升,讓你做一名受歡迎的老師

教師的4個核心素養:

1.執著的教育情懷

陶行知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職業有別於其他任何職業,其教育對象是具有個性特點的活生生的人。教師職業關乎千家萬戶,關乎學生的生命健康成長,關乎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因此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必須具有正確的“三觀”,具有大愛情懷和執著精神。愛是教育的前提,教師有了愛才會對教育事業充滿激情。在優秀教師眼中,學生沒有好壞優劣之分,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珍品,教師眼中的學生就像花兒一樣,有的學生在春天就開出了美麗的人生之花,有的學生則要等到其他季節才開出絢爛的人生之花。因此,教師要用多元智能理論看待學生,眼中不能只有分數,而應根據學生個性特長因材施教。

2.紮實過硬的專業素養

專業素養是教師的看家本領,是教師贏得學生尊敬的前提條件之一,也是教師成為名師的必備條件。教師的專業素養雖然是在大學打下的基礎,但更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錘鍊完善。終身學習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必由之路。優秀教師於漪說:“要教得好首先是自己學得好,為此我千方百計擠時間讀書,用雙倍的努力彌補。”於漪用自己的從教人生詮釋了什麼叫“終身學習”。梅貽琦在清華大學就任校長時的演講中提到“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的著名論斷,說明了具有紮實專業素養的大師對於大學的重要性。無論何時,具有

紮實專業素養的教師都會受到人們的尊敬。他們一般具有這樣的特質:愛讀書、肯鑽研、勤反思、善合作、樂奉獻。

3.嫻熟的教育藝術

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因此,教師要自覺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遵循人才培養規律,認真研讀教材、課標、大綱,悉心備課,科學準確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係好壞決定教育成敗。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雙重責任。我認為,一個不懂得育人的教師不是一個稱職的教師,一個沒有做過班主任的教師不是一個完整的教師,一個不會做班主任的教師不是一個稱職的教師。現實生活中有時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學生遲到被罰站、罰抄甚至罰款,上課講話被罰坐到最後一排甚至教室角落裡,學生之間有了矛盾不分輕重叫家長帶回家反省,把學生早戀視為洪水猛獸……凡此種種,造成師生關係嚴重對立,給學生的心裡留下一片陰影,有的甚至一輩子都記恨教師。反之,成功的教師一定會懂得學生、理解學生、關愛學生、欣賞學生,師生關係也處理得十分融洽。

4.與時俱進的創新素養

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地球村;而且,新課程理念背景下,師生不再是單純的課程傳授者與接受者,而應成為課程的主動參與者和開發者。從某種程度上說,一位優秀的教師就是一門優秀的課程,教師要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教師要從課堂教學主角變為配角,從臺前退到幕後,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激勵者和合作者;師生關係是雙向的、平等的、民主的交流與合作關係。如今,課堂教學改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微課、慕課與翻轉課堂是網絡時代出現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教師不能固守一本書、一支筆、一張嘴、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方式,而應成為“活水”,不斷地汲取新知識,而且能熟練掌握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積極探索“互聯網+”背景下的課堂教學。

總之,教師的教育情懷專業素養教育藝術創新精神是教師的四大核心素養,是教師區別於其他職業最本質的特點,教師應在這四個方面進行修煉,方能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