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於漪:為什麼教語文,怎樣教語文?

於漪:為什麼教語文,怎樣教語文?

我一直覺得, 能有機會對學生進行漢語教育,應該說是一種幸福。語言是人整個學養的基礎,它的重要性常被忽視。人生活在語言中, 生命剛開始, 意識剛產生, 語言就像空氣一樣圍繞在身旁。語言使人有了世界意識, 有了文化意識,有了歷史意識。

從教育的角度說,教育是要培養人、塑造人、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人的思維和情感離不開語言,因而沒有語言就沒有教育。對學生進行漢語教育,不僅讓他們理解、領悟漢語言文字的優美、簡潔、深刻、和諧、豐富內涵、聯想空間,而且能以優秀的文化傳統對他們進行精神哺育。

因而, 我們的語文學科,必須從母語教學的特點出發, 把學生領進大語文學習的廣闊天地, 把語文學習的課堂延伸到課外、校外,為學生打開認識現代社會、認識生命價值的大門,這構成了我的大語文觀。

語文教育實質上是在“教文育人”

語文教師是育人的人,他必須幫助學生實現精神上的充實、伸展與昇華, 這也是語文教學追求的目標。我一向強調語文課不應該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正是包含了這一內涵。

“教文育人”的語文教學觀要求我們不能停留在課文的表層,必須帶領學生走進作品中或顯現或蘊含的思想高地、智慧高地,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促使學生思考一些嚴肅的而又不是唾手就可解答的問題:生活道路的走向、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如何善待生命的美好、 如何發揮聰明才智、如何創造生命的價值……

於漪:為什麼教語文,怎樣教語文?

我們要引領著學生在一篇篇文章和一部部作品中去感悟社會與人生,去實現精神的覺醒, 靈魂的提升。

如教學生誦讀古詩詞,就不能只停留在詞句的解釋層面。詩詞表現的思維方式多種多樣, 有時畫龍點睛,有時反其道而行之,均能給人深深的啟迪。如北宋宋祁的《玉樓春》中“綠楊煙外曉寒輕, 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個“鬧”字生動傳神,你儘可以開展想象, 感受繁花似錦、蜂蝶飛舞的迷人春景。又如唐代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詩人的智慧,體現在求異思維上,一反感傷情緒,表達了昂揚奮發的情懷。只要與詩中景、詩中物、詩中人、詩中情真誠相待, 就能心靈溝通, 情感交融,使學生受到感染。

曹操的《觀滄海》 是名篇,其意境的開闊、心胸的寬廣就給人以心靈的震撼。“秋風蕭瑟, 洪波湧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漢燦爛, 若出其裡”,天地宇宙,盡在胸中, 那種浩大的氣魄,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和人與自然的和諧融合。這使我們聯想到法國大文豪雨果在《悲慘世界》中所說:“世界上最浩瀚的是人的心靈。”“一顆心靈的嘆息,能比一城的喧嚷道出更多的東西。”這樣,我們就能在有限的文本中讓學生讀出無限的內容。

語文的內涵必定是豐富的,需要學生站在更廣闊的背景上

語文的學科性質與它內涵的豐富性決定了語文教學不能侷限於語言和文字。漢語言文字珍藏著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精神財富, 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語文的內涵絕不是一篇課文一個課堂所能侷限的。

中學語文教材的內涵極為豐富。課文大部分反映了人文的內容,寫社會、 寫人物、 寫景物,無不傾注了作者的愛與憎,好與惡。這些材料對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於漪:為什麼教語文,怎樣教語文?

一個稱職的語文教師在組織教學時總是“緣文釋道”“因道解文”,以文中內在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操撥動學生的心絃, 可以既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表現力和生命力,又受到文中情與理的潛移默化般的影響。

有些文章簡直就是語言的倉庫, 佳詞美句、成語典故特別多,認真鑽研,受益匪淺。如韓愈的《進學解》中“業精於勤, 荒於嬉;行成於思, 毀於隨”“爬羅剔抉,刮垢磨光”“紀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得, 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沈浸酉農鬱,含英咀華”“佶屈聱牙”“同工異曲”等等, 不再一一列舉。這些對治學、修德、前人文學藝術的特點等闡述得言簡意賅, 言簡意深,語言的表現力發揮到了極致。

再如 《林黛玉進賈府》 有這樣的句子:“天下真有這樣標緻人兒!我今日才算看見了! 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兒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裡心裡放不下。”王熙鳳見到林黛玉在賈母面前說的這番話極盡阿諛、奉承、拍馬的能事。賈母心中真疼愛外孫女,王投其所好,贊林黛玉標緻,討老祖宗歡心。贊,絕非一般的稱讚,而是天下絕無僅有,夠意思,夠分量。然而,王又生活在眾多複雜的社會關係之中,王夫人、邢夫人得罪不起,眾姐妹也不能怠慢啊, 於是就有了兩個“竟” 的語言:明明是老祖宗的外孫女,“竟不像;明明不是“嫡親的孫女兒”,卻“竟是個”,像還是不像, 是還是不是,盡在不言中。一句話,把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全部擺平,大家不僅覺得悅耳,心裡也舒服, 這種語言藝術令人歎為觀止。

美文佳作、精品、上品, 你對它有真情,它就會告訴你許多豐厚的內涵, 讓你處在不斷的驚喜之中。這語言背後是人情世故, 是一種特定的人生哲學。

漢語言文字文化底蘊深厚, 描摹客觀世界、刻畫內心的思想、情感,那種準確、逼真、靈動, 會把你引入美的世界。許多優秀作品幾乎是美的海洋, 哪怕你在海邊沙灘上撿幾個貝殼, 也會享受到審美的樂趣。比如魯迅 《社戲》中月夜行舟的美景, 只要你調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就會和“迅哥兒”一樣“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裡”。人與自然是如此和諧交融,達到物我兩忘的境地。閱讀和學習這些文字,必須引導學生站在更為廣闊的背景上來理解與把握。

語文教育要捅破課內課外那層窗

《學記》是中國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篇教育理論專著,其中對課內與課外的關係就有一段精闢的論述:“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 學, 不學操縵, 不能安弦; 不學博依, 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魯迅先生在他的《讀書雜談》 裡指出: “愛看書的青年, 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 即課外的書, 不要只將課內的書抱住。” “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 學文學的, 偏看看科學書。”大語文教學觀正是要求我們立足課內,放眼課外, 實現課內課外的一體化教學。

歷史發展到今天, 時代要求當代青年不僅要有較高的文化科學知識,而且要有創造的能力, 現代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引起了全世界教育、經濟及社會各方面的巨大變化,人們不能不以積極的態度注視、迎接這一嚴峻的挑戰, 否則就要落伍, 所以當代教育家指出“要培養現代人”。

如若只侷限於課堂教學,就遠遠適應不了新時代的要求。因此,我建立了自己的大語文觀, 認為語文學科應在不斷改革課堂教學的同時,開闢新的教學活動領域;要真正教好與學好語文, 只有立足於社會, 把課內課外結合起來,互為補充,才能促使學生的整體發展與綜合成長。

大語文觀要求我們抓好課內教學,要求我們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更多的東西。因為教育的遠程目標就是力圖接近馬克思的理想:“生產完整的人。”我始終認為“知識就是種子”,只要把種子播撒到學生的心田,就會開出智慧的花, 結出能力的果。同時,教師不把這種文化科學知識的歷史繼承性告訴學生, 不把學生引到知識的巨人肩上,教學就失去了意義。

於漪:為什麼教語文,怎樣教語文?

在大語文觀的指導下, 我把課堂當作傳播知識促進學生整體成長的廣闊天地,打開四面窗戶, 引進八方春風, 把大量的知識信息帶入課堂,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補充大量有鮮明時代特色的課外知識, 使教學的整個過程充盈時代的活水,激發起學生內在的持續不斷地探索語文知識寶庫的求知慾。

大語文觀要求課內促進課外,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課外語文活動,更要熱心地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培養他們讀書的嗜好, 使他們做到精讀、博覽相輔相成。就教學而言, 精讀是主體, 博覽是補充;就效果而言, 精讀是準備,博覽是應用。

一定要讓學生“嗜”書,不“嗜”書必然導致知識淺薄, 視野狹窄。學生嗜書的感情不是天生的,要靠引導,靠培養。培養學生的閱讀嗜好,就等於幫他們找到源遠流長的知識的泉眼。

總之,讓學生在人類、社會、生命的層面上來學習語文,在這兒追尋真,追尋善,追尋美, 吮吸民族語言的精粹、民族精神的精華,最終構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