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五十岁驾崩,他有儿子,为何要传位于其弟?

悟空八卦历史


赵匡胤,北宋的开国皇帝,960年通过“陈桥兵变”一举黄袍加身,史称宋太祖。

赵匡胤死于976年,时年50岁,其死因扑朔迷离。史书记载,赵匡胤暴毙的前一晚曾与弟弟赵匡义在宫中开怀畅饮,二人言谈甚欢,当晚赵匡义还留宿在了宫里,可谁知第二天一早赵匡胤就驾崩了。基于此,其弟赵匡义成为了后继者,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

关于赵匡胤传位于其弟而不传其子,主流的说法有两种。

其一,金匮之盟,赵匡胤主动传皇位于其弟。赵匡胤之所以这么做,是受到母杜太后的影响,史书《宋史·杜太后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乐饵不离左右……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大致意思就是说,在杜太后弥留之际,曾劝说赵匡胤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其弟,原因是赵匡胤之所以可以夺得天下是因为后周皇帝年幼,如果让子嗣即位,惨剧可能再次上演,让其弟弟做皇帝,可以使得大宋江山永固。为了让母亲放心,赵匡胤还特意写了诏书藏在金匮之中,史称“金匮之盟”。

其二,烛影斧声,赵匡义弑君篡权。这种说法与兄弟两人在宫中推杯换盏的记述有莫大的联系。在史书《宋史纪事本末》有这样的记载:

“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

大致意思就是说,赵匡胤身患疾病,召其弟进宫商量后续事宜,并且将身边的人都支走了,其弟赵匡义时而离开座位,似乎因害怕在躲避。没多久赵匡胤将斧戳抛掷在地上,大声对其弟说道:“好做,好做。”没多久,赵匡胤就驾崩了。

但是这两种说法都真伪难辨。

就第一种说法而言,首先,“金匮之盟"完全是赵匡义的一面之词,其次,赵匡胤驾崩之时,大儿子已经25岁,而且颇有作为,再者来说,即便赵匡胤十分孝顺,他也不可能就因为母亲的一句话将皇位拱手相让,这不合情理。

就第二种说法而言,事实上并没有直接的证据,也只是后人的推断猜测。

---THE END!


书生侃史


常言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这句话用在宋太祖赵匡胤的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上回刚聊过,老赵成功的发动了陈桥兵变,摇身一变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Who?他的老弟赵光义呗。这哥们原名赵匡义,老赵当皇帝后,为了避名讳,弟弟改名为赵光义。

毋庸置疑,赵光义同学辅助老哥上位是有很大功劳的,老赵是这么想的,可小赵却没这么想。小赵同学所做的一切,绝不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哥哥当皇帝,而是为了自己有一天也能当上皇帝。瞧瞧人家哥俩的这理想、这雄心。

在老赵当上皇帝后,第一步棋算是走完了。可老赵不知道,自己的弟弟小赵还有第二步棋要走,那就是他自己也要当皇帝。大家都知道,这当皇帝可不像是在学校当组长,名额特别多。这皇帝的名额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说白了,就只能有一个,小赵同学当然知道这点。于是,但凡有资格和自己竞争皇帝宝座的人,一个个都意外死亡,不清不楚的就领了盒饭了。

第一个领盒饭的,就是正坐在皇帝椅子上的新王朝开国皇帝——老哥赵匡胤。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老赵突然就驾崩了,享年仅50岁。皇帝的位子还没坐热乎就挂了,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的未解之谜。

事发当夜,小赵同学奉诏进入老赵的寝殿内,屏退左右后,哥俩开始推杯换盏,喝得挺美。殿外的众多宫女和太监们,在烛影摇晃中,模糊的看到小赵时而离席,摆手后退,又时而争吵和躲避什么,但“嚓嚓”的斧声却是清晰可闻,这就是“烛影斧声”的由来。

当年陈桥兵变时,《宋史》记载太祖赵匡胤事前并不知情。而这次《宋史》又记载,兄弟二人饮酒至深夜,光义便告辞出来,太祖解衣就寝,指明了小赵有不在场的证据。

无论是不是小赵干的,总之这天到了凌晨,太祖老赵就驾崩了。得知老公去世,皇后立即命宦官王继恩去召皇子德芳入宫。然而王继恩却去晋王府请来了赵光义,当皇后一见到小叔子时,瞬间就全懂了。便哭喊道:“我们母子性命都托付于官家了”。“官家”是对皇帝特有的称呼,她这样喊小赵,就是无奈的承认小赵做皇帝了。赵光义心说第二步棋终于走完了,但还得装作伤心道:“共保富贵,不用担心。”

于是,38岁的小赵登基为帝,是为宋太宗,在位共22年,59岁去世,是宋朝的第二个君主。太宗即位之后,继续进行着全国统一的战事,但因为好大喜功,几次北伐攻辽都受到挫败。太宗一看自己武功不求行,便转而执行“守内虚外”的政策。政治、经济循规蹈矩,不求上进,使宋朝渐渐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给宋代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文史不假


应该是将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结合史料分析如下

一、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早逝,纵其一生,大有宋武刘裕气势,经其南征南唐,北伐契丹后,中原大势已定,若非其祚短,哪有宋祖的荣耀,柴荣死后,太子柴宗训继位即恭帝,恭帝年幼7岁,此时不取,更待何时,故赵匡胤自导自演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应运而生,太祖死时,有四子:长子德秀、次子德昭、三子德林、四子德芳。这四个儿子的力量和他们的叔叔比起来还是太弱了,综合考虑,为不步柴荣后尘,金匮之盟(传言宋太祖赵匡胤生前已经按照母亲杜太后的遗命,立下了盟誓,死后传位弟弟)对赵氏社稷稳定较有利。

二、烛影斧声,这个没有证据,真的不好讲,太祖崩年50,都说壮年早逝,这真的是瞎话,中国历代帝王平均寿命应该在40下,50算高寿,并不是谁都能做到唐太宗那样绝情,关于太祖两个儿子有传言为太宗加害,一是太祖次子德昭,史载979 太宗出征幽州,捷后班师回朝,德昭提醒太宗论功行赏时,太宗说了句:“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听出的潜台词是“老子还活着,等你自己当皇帝再赏也不迟”,就这样,德昭随后自杀,年仅二十九岁。试想,皇帝行赏自有决断,你以下犯上,被说了句,就承受不起了,这事我觉得不怪太宗,还有太祖幼子德芳年二十三而暴亡,没有史料解释,很反常,说是太宗秘害,这同样没有证据,况且,德芳有子嗣后续,子孙赵眘重继大统,若太宗弑兄杀侄,何不斩草除根。


winyoung7612


公元967年赵匡胤驾崩,关于赵匡胤的死《宋史.太祖本纪》里面只寥寥数语“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此时赵匡胤的大儿子赵德昭已经28岁了,次子赵德芳也已经成年了,为什么赵匡胤要传位于弟弟赵光义?(这个问题首先要默认皇位是赵匡胤传给弟弟赵光义的,而不是“烛影斧声”悬案里所映射的赵光义弑兄篡位。)

都说这得益于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961年34岁的赵匡胤和病危的杜太后定下了“金匮之盟”,说是按照二弟赵光义-三弟赵廷美-大儿子赵德昭的顺序传承帝位,以免重蹈前朝幼子误国的覆辙。先不论赵匡胤是出名的孝子谨遵母亲大人的遗嘱,且看赵匡胤一生没有立过太子,而且对弟弟一直很容忍照顾,早早封晋王,开封府尹,做足了皇储才能有的待遇。对自己的儿子也只是节度使、防御使。



历史上商代的王位经常是兄终弟及,后来的元朝也是,赵匡胤的帝位本身就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来,虽然经过“杯酒释兵权”达成了军权集中,但是相对于共同打下江山的赵光义,赵德昭赵德芳明显实力不足,而仁德的赵匡胤功臣都没有杀何况手足赵光义?而他深知如果儿子继位赵光义肯定会对儿子构成威胁。所以“烛影斧声”里面“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或许是赵匡胤自觉病危,给弟弟委以重任,弟弟心里高兴也要做谦逊之状,而“太祖引柱斧(《隐居通议》中说此斧非刀斧而是金杖子,类似拐杖之类)戳地,大声说‘好为之’”也是对弟弟守好大宋江山的呕心之嘱。



墨梅逸清寒



首先赵匡胤之所以能被“黄袍加身”,得到属下推崇被尊为皇帝,这个过程中,他的弟弟起到了很大作用。正是由于赵光义的帮助,赵匡胤才突破了将领身份,进而得到后周的天下。


其次,赵匡胤南征北战期间,他的弟弟也不断成长。赵匡胤50岁那年,在他去世的前一晚也是和弟弟一同饮酒,赵光义当晚也宿醉在宫中。第二天一早,赵匡胤就去世了,而赵光义则宣称,他早就与杜太后及哥哥一起约定好“金匮之盟”。等到哥哥退位后,为了江山稳固,避免君主年幼软弱,重现后周被夺权的事情,要把皇位交给他。


然而赵匡胤和杜太后都已经去世,此时赵光义的说法已无法印证。但是他大权在握,即便宋太祖有成年子嗣在世,也无法撼动他要称帝的行为。因此皇位并不是赵匡胤传给弟弟的,而是弟弟在他死后,自己争取的。直到南宋第二位皇帝时,皇位才重新回到赵匡胤后辈儿孙手中,错过了100多年。


多彩观历史


这个问题主要牵涉到两个著名的事件 ,一个是“金匮之盟”,另一个是“烛影斧声”,千余年来有关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这里就不细说了。

为什么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就目前史料来看应该与“金匮之盟”很有关系,太祖和太宗的母亲杜太后无论是口头约定还是果真有一纸盟约藏于金柜之中,都是希望赵匡胤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的。这种安排实际上与五代十国的乱世有关,“兄终弟及”往往是最好的选择,当时宋朝立国不久,统一大业尚未完成,让自己的另一个儿子作为皇位继承人,不仅有利于稳定军民之心,提早执掌军政大权,也可以避免万一出现幼主上位导致篡权夺位 身死国灭的惨剧。事实也是如此,赵匡胤随后封光义为“开封尹”,实际上确立了皇太弟的身份。当然“金匮之盟”还有独传约和三传约之说,这是后话不多赘述了。

至于“烛影斧声”之说,多见于稗官野史,不可轻信,而且现在也有考证认为这个柱斧也并非兵器,而是一种象征皇权的礼器或者仪仗器,当然也还有其他说法。


水木仙长


宋太祖的死留下了千古迷案,其皇位最终也是落入其弟之手。历史学家和后人普遍认为,宋太宗皇位来源不正。原因主要有;

1,太祖身体健康,却在和其弟秘谈后暴毙,并留下了“斧声烛影”的传说。

2,太祖之皇后在得知太祖暴毙赶往接班途中北太宗捷足先登。

3,太宗继位不久就改年号,不合规定

4,最重要一点,皇位在南宋高宗时面临失传,赵构做了个梦太祖托梦给他,他在民间找太祖一脉继承人,最终传位给太祖后人。


少公子趣说历史


首先我要先说明一下我的观点我认为赵匡胤是自愿传位给他弟弟赵光义的。至于传说中的烛影斧声根本不存在,只不过是一些野史中的演义而已。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北宋刚刚建立各方面百废待兴而且周边契丹、西夏等少数民族更是虎视眈眈,赵匡胤肯定私下给他弟弟说过如今局势还不太稳定,如果我突然暴毙你来接替皇位,虽然当时赵德芳( 就是影视剧中的八贤王)已经18岁但比起已经是开封府尹的晋阳赵光义各方面还是差了很多。

二:赵匡胤本是武将出身不可能被他弟弟还是个文人给轻而易举害死,下毒更是不可能因为皇帝的日常饮食都是经过经过严格把关。

三:历朝的开国皇帝都是智勇双全之人,从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中就可以看出他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一个靠黄袍加身登上皇位的难道不会提防自己的弟弟变成第二个自己?

四:赵匡胤应该看出他弟弟有野心,因为毕竟是亲兄弟与其向后来明朝朱棣夺了建文帝的皇位,倒不如成人之美,也能保自己的皇子和皇后一世富贵。





O越哥世无双O


虽然在历史上我们要根据正史来回答,史论和史实要相匹配。但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传位给赵光义,历史上早已议论纷纷。

这个就不得不提历史上的著名悬案。斧声烛影疑案。

公元976年十一月的一个晚上,皇宫中传来宋太祖赵匡胤突然离世的消息,赵匡胤死后,有人从他宫中找出了传位诏书,赵匡胤按照杜太后的叮嘱,在他死后选择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

宋太祖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在《宋史·太祖本纪》中并未详细说明,只说他是病死于寝宫之中。然而巧合的是,宋太祖驾崩当晚,他还召见了弟弟赵光义,有人透过屋内的烛光,隐隐发现,这两人的交谈过程似乎并不和谐。

因此,有很大一部分人猜测是赵光义杀死了他的哥哥赵匡胤。但是这毕竟没有史料来证明。真正的历史真相早已随尘土而去。赵匡胤这么一个常年经历军旅岁月,当时正值壮年的君主为何会暴毙而亡也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悬案。

因此,讨论赵匡胤为何要传位给赵光义,首先要知道赵匡胤是否真的传位于他。

而赵光义当时在朝中势力庞大,又有军队支持,他的登基哪怕再有疑点,都不会受到太大阻力了。




知三道四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悟空问答上用不同的方式问了无数遍了。

赵匡胤不是不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传给自己的儿子。

一、金匮之盟的疑问

金匮之盟与陈桥兵变、烛影斧声并称宋初三大疑案,历代对此争议很多,众说纷纭。大体上分为“独传约”和“三传约”的区别。独传约:即太祖传位给太宗。三传约:太祖传给太宗,再由太宗传给廷美,廷美再传太祖儿子德昭。鉴于五代诸帝在位时间最长不过10年,平均在位不到4年,杜太后临死要求立长君的遗言,完全有可能发生。但就算是这样,也未必会写成誓约。从赵匡胤的作为来看,杜太后临终时所谓“金匮之盟”的口头协议应该还是有的,只是没落实到书面协议,但在前期对赵匡胤也确实产生了影响。

因为只是口头协议,太祖始终没有明确公布储君之位。却在杜太后去世后仅月余,赵光义以泰宁将军节度使、大内都部署的身份被任命为开封尹、同平章事。对赵光义看似平常的任命,隐藏着玄机。在五代时,凡皇位继承人都要先照例被封为京城尹,所以,赵光义此番受封,无形中透露出赵匡胤欲传位于他的信息。其间因为赵普的阻挠,那时的宰相赵普根据历代的殷鉴,是反对传弟,力促赵匡胤传子的。太祖本人的不甘心而导致迟迟没有明立储位。赵匡胤会有上述的举动说明他在皇位继承上是受到某种约束的,但又不像是在履行书面誓约那么正式规矩。

二、宋太祖赵匡胤棋差一着

开宝六年,德昭已二十三岁,到了完全可以传位的年龄,赵匡胤却拒绝了赵普的建议,按前朝惯例将光义晋封为晋王,确定了其作为准皇储的地位。在策封晋王的同时,德昭被封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宋太祖这个行为就值得玩味了,作为口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发言人,不可能不对亲兄弟产生警惕心。应该是面对晋王羽翼渐丰和在开封盘根错节的势力时,针对性的进行假装忽视和纵容,好让赵光义因此而忘乎所以,露出迫切继位的心思。太祖才好有借口顺势而为收拾掉亲兄弟。因此太祖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儿子赵德昭的势力。这代表随着德昭、德芳的逐渐长大成人,太祖传位于子的心思开始活泛。谁不想把大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呢?由于不是正式立储,皇位传承仍旧可能会有变数。

三、赵光义党羽众多,盘根错节

赵光义羽翼已就尾大不掉。自公元961年宋建隆二年始,赵光义就开始担任开封府尹,掌管东京达十三年之久,网罗了大批的人才入自己的官署,号称:“南衙”,据考证,包括:宋琪、石熙载、窦偁、柴禹锡、程德玄等共六十六人。南衙仪仗每次出行,灿若图画,开封人都赞叹说:“好一条软绣天街”。 足见赵光义已羽翼丰满。

宋太祖在赵德昭二十六岁时的开宝九年,祭出迁都一招,结果遭到群臣和晋王赵光义反对,因为倘若迁都洛阳,代表着赵光义在开封多年的苦心经营将化为泡影。由此也从侧面证明这时赵光义党羽和势力的强大。既然迁都不成,太祖无奈之下只好转而继续培植德昭,同样在开宝九年,把接待吴越国使臣的事情交给了赵德昭,很多人觉得这个没什么含义,但在这之前接待吴越使臣这类事都是赵光义在做的。 不过所有的一切都在开宝九年戛然而止,应该说对于太祖的心思,赵光义是心知肚明早有觉察的。于是在开宝九年,当太祖用德昭逐步取代光义的职权时,孤注一掷先下手为强。就在开宝九年的冬天,赵匡胤因为烛影斧声被敲破核桃暴亡。赵光义即位,在开宝九年还有九天的时候改元为太平兴国元年。

四、宋皇后的行为如何理解

宋皇后于太祖暴死后第一时间命内侍都知王继恩召赵德芳。注意宋皇后让王继恩召的是赵德芳,并不是德昭。说明:一、宋皇后为了避嫌,毕竟德昭和宋皇后年龄仿佛。二、宋皇后和德芳更亲近,与德昭不睦。三、也或是赵光义使用的离间计,用以离间宋皇后、德昭、德芳这同一个阵营,三者之间的关系,毕竟《太祖实录》无论是新录和旧录,都已经被赵光义父子篡改过了。(注:太祖实录旧录和新录分别在太宗、真宗两朝修纂过四次。)并不能就此依据表明赵匡胤心目中的接班人是小儿子德芳。毕竟其时,以培植了三年的德昭的实力对垒赵光义尚嫌孱弱,又遑论德芳呢?


五、赵匡胤死后,太宗的作为

结果王继恩却叫来了赵光义,同样的事王继恩后面还干过一次,太宗去世后,与参知政事李昌龄勾结,继恩谋废太子。吕端发觉阴谋,奉太子真宗即位,并将王继恩下狱,后来继恩死于贬所。宋皇后见是光义,愕然失色之下改口喊官家,说:“我们母子性命都交给官家了。”光义边落泪边回答:“当共保富贵,勿忧也。”于是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这是司马光的《涑水纪闻》中对于这段历史的大概记载。

太宗继位后的行为

赵光义即位后,迫不及待地将开宝九年改元为太平兴国元年。一般来说,以子继父、以弟承兄,出于对前任皇帝的尊重和承认,当年是不改元的。赵光义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他曾回顾道:“即位之始,览前王令典,睹五代弊政,以其习俗既久,乃革故鼎新,别作朝廷法度。于是远近腾口,咸以为非。至于二三大臣,皆旧德耆年,亦不能无异。朕执手坚固,靡以动摇,昼夜孜孜,勤行不怠。”究其原因太宗这样做主要还是源于得位不正的心虚理亏。

接着,太宗下令太祖和赵廷美的子女,与自己子女一样,皆称皇子皇女;让廷美担任开封尹兼中书令,初封魏王,后又改封秦王,表明自己沿用太祖时皇弟尹京的旧制;太祖子德昭为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与廷美均位在宰相之上。以稳定人心、巩固自身地位。然而待皇位稳固后,太宗就很难再与侄儿和弟弟“共保富贵”了。

太祖儿子的结局

公元979年(宋太平兴国四年),北汉为宋所灭后,不顾群下的反对赵光义率宋军乘胜进攻契丹,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遭辽军重创惨败后中军溃散,作为皇帝的赵光义也中箭失联。宋军夜惊,一时不知皇帝踪迹,有人便建议随军的德昭继位。太宗旋回,回来后知道此事很不高兴,想必也是感受到了还有拥戴太祖嗣子的势力。回京后,赵光义以伐辽未成,对扫灭北汉的功臣拒不封赏。德昭提醒他时,太宗大怒:“等你做了皇帝,赏也不晚!”德昭回去后旋即自尽。史载:太宗闻讯,抱尸大哭道:“痴儿,何至于此!”用假惺惺的眼泪来掩饰自己的威逼。又过了两年,23岁的赵德芳死于非命,《宋史》说是“寝疾薨”,与他老子同样,在睡梦中就去了。   

太祖弟弟赵廷美的遭遇

德昭和德芳死后,秦王廷美就成了太宗的眼中钉肉中刺。在德芳死后仅半年,太平兴国六年九月,廷美即被柴禹锡告发“将有阴谋”。 但因德芳刚死,太宗唯恐痕迹太露,暂时压下。次年三月,又有人“告发”廷美准备在太宗前往庆祝金明池的水心殿落成之际犯上作乱。太宗假意不忍心张扬其事,罢去廷美开封尹,将他调到洛阳任西京留守。与此同时,与廷美往来密切的一批文武臣僚都因“交通秦王”而贬官流放。

不久,刚刚因出笼“金匮之盟”改装版帮了赵光义大忙,而复相位的赵普就向太宗报告,卢多逊与秦王廷美勾结一事。罪名是卢多逊向廷美效忠道:“愿宫车(指赵光义)早宴驾(指死去),尽心事大王。”罪名一出即罢卢多逊相位下狱,后流贬海南崖州,相关涉案人等斩首。秦王被勒令归私第,其朝中势力彻底铲除。 五月,又遭继任开封府尹李符揣摩上意,奏称:“廷美衔恨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廷美旋降涪陵县公,房州安置。与后周退位小皇帝作伴去了。两年后38岁的赵廷美郁郁死于当地。

太宗对廷美的迫害,连太宗的长子元佐都看不过去,出面向父亲申辩四叔的冤屈。当廷美死讯传来,元佐也随之发疯。此外太宗还对宰相李昉等诬称赵廷美为乳母耿氏所生,为掩盖自己逼杀廷美,甚至向父母泼脏水,故意编造谎言。涪陵之狱,看不见任何确凿的罪证。《宋史·赵廷美传》把这一冤案归罪于赵普。

赵普为了什么?

赵普在太祖晚年被罢相。太宗即位之初,突然漏话:“如果还是赵普在中书,朕也不得此位!”原来赵普是反对太宗继位的,据《玉壶清话》记载,太宗贬谪卢多逊后对赵普说:“朕几欲诛卿!”(我好几次想杀了你。)从太宗再用赵普后,追问往事时,赵普的回答也可以看出来:“先帝若听臣言,则今日不睹圣明(太祖如果肯听我的话,就见不到您光辉形象啦”)。

太平兴国二年,赵普请求入京参加太祖入陵,其后,备受赵光义冷落和宰相卢多逊的打压,尝够了世态炎凉。为改变“旦夕忧不测”的处境(早晚都在担忧,怕遭遇不测。),赵普密奏,说明金匮之盟一事,后来太宗果然在后宫找到了,兴奋之余太宗立即召见赵普,向他道歉说:“人谁无过,朕不到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人哪里会没有过错呢,我不到50岁,就已经知道前面49年对不起你的过错了。)

谁不是想传位给自己儿子呢?

但还不放心,对自己身后皇位的继承,继续试探赵普,赵普回答:“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传位这事,太祖已经做错了,您怎么能够再做错呢?意指太宗应该将大位传给自己儿子。)太宗频频点头,这回才算真放心了。

总结

上述林林总总可以看出,太祖因为赵光义的势力和手段,没有机会传位给儿子。而太宗在位时,如果德昭不死,太宗就很难传位给真宗,既然太宗抱定了传子的想法,赵光义又是寡恩阴狠手段毒辣的人,又怎么可能履行“三传约”给太祖儿子继位的机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