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对孔子和《论语》评价不高,你怎么看?

mtolao


黑格尔都看不懂论语,怎有资格评价论语所含的价值?论语是孔子师徒等儒家思想的经典表现形式之一,讲“仁、礼、义”三大要素及学习体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的智慧。实际上,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社会思想结构的建立进行了规划和言行举止规范:君臣关系,师徒关系,父子家族的宗亲关系,男女关系,脑力和体力劳动之间的价值关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等价值观,涵盖整个社会文化结构的方方面面。论语主要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整个儒家思想体系通过讲故事及对话方式将社会各阶层的处事方法和处事原则进行了规范阐述,建立了一套完整思想价值体系,延续传承几千年,直到新中国的建立,才被打破和抛弃。在没有新的思想价值观体系覆盖的时候,这套体系还能被复古文化人推崇和复辟,随着中华民族被外来文化的打击侵略,儒家思想迂腐的一面暴露无遗,儒家思想体系也被逐步摧毁,社会价值体系发生重大变革。儒家思想,我们需要继承和传承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孤独的黄岩岛


黑格尔对孔子和《论语》的评价不高,那是因为世人错误地解读了孔子和《论语》。

问大家个问题,孔子是个什么人?

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老师!

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万世师表”嘛,肯定是老师喽。然而,我再问大家,孔子的学生们都是些什么人?

这就要值得大家认真考虑了。有的外交家,有大臣,有武将,大多数都是各个国家的政坛人物。

现在大家该明白了,孔子不是一个普通老师,不能教珠心算的,也不是教生理卫生的,他是各国政治家的导师。

即然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解读《论语》,就要留意了。因为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论语》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只是让大家看到他们想让大家想看到的那个《论语》。字还是那个字,句还是那个句,但意思已经完全变了。

举个例子吧。

《论语》开篇第一句,五个字:“学而时习之”。讲的什么意思?

大家想,这还不简单嘛,意思就是:学习的时候要经常温习。

从小到大,多少年了,我们都是这样理解的。

这真的就是《论语》的本意吗?你们太小瞧孔子了。

今天咱们就来讲讲“学而时习之”的真义。

那个时代和现在不一样,孔子时代,写个字要拿刀往竹片上刻,然后再染墨,很费力的,所以每个字都有着很深的含义。

想了解这句话,就要把字逐个分解,然后再联合其义。

第一个字:学



學,在甲骨文中上面是×,表示“交叠的算筹”,下面是∩,意思是“房屋”,表示练习演算的房屋。

还有的甲骨文在算筹的两边加了(爪,手),仿佛是老师双手把算筹交递过来。

金文在房屋下面加了个“子”,表明教学的对象。

“学”的本义:教习知识的处所。

引申义:学习理论知识。

第二个字:而

而,最早的含义是鱼的两翼和尾部那个半透明的须翅。

鱼的两翼有什么作用呢?改变游动的方向。鱼的尾巴又有什么作用呢?推动鱼的前进。

所以,“而”的本义是转折和前进。

引申义:曲折前行。

第三个字:时

时,上半部分是个“止”字,意思是“脚印”,代表步伐。

时的下半部分是个“日”字,代表太阳。

时,本义就是太阳的步伐。

那么太阳的步伐是怎样的呢?大家都知道,太阳朝升夕落,周而复始。

因此,“时”的引申义是:周而复始。

第四个字:习

习,上半部分是“羽”,本意是幼小的鹰雏那湿润的翅膀。

下半部分是个“日”字,表示太阳。

“习”的本义就是:幼小的鹰雏在阳光下晾晒羽毛,为它生命中第一次起飞做好准备。

“习”的引申义:实践运用。

第五个字:之

之,形状就是个脚印。

“之”的本义为:前进的足迹。

“之”的引申义:人生的道路。

好,我们现在把以上这些字的含义串在一起看看:

手把手教习文化知识,曲折前行,周而复始,实践,人生的道路。

那么,“学而时习之”的真正意思就是:

在这里,我亲手将这世间的真理传授给你,人生之路曲折漫长,你要将这些知识周而复始地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

简单点说,就是:“理论要不断通过实践检验”。

懂哲学的朋友震惊了,这不就是马列主义哲学的精髓吗?

没错,十九世纪的马列主义精髓,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被总结在《论语》的开篇第一句了。

如果大家还认为马克思是个伟人,又有什么理由不承认孔子的伟大呢?

历史上统治阶层和无良文人们对《论语》的曲解,导致了千年以来世人对《论语》的误读。才使黑格尔读到一本完全被扭曲的《论语》,所以他才会评价不高。

但我们必须要知道,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伟大的孔子,他智慧的思想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馋嘴肥猫铲史官


黑格尔比孔子晚生了近两千年,又是欧洲人,他当然不会认同孔子的观点。如果说黑格尔对《论语》赞誉有加,反倒是极为不正常的了。

黑格尔对中国的评价见于他的名著《历史哲学》这本书,书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历史的地理基础”这个概念,他认为,人类历史的地理条件有三种特殊的差别:

一是“干燥的高地,同广阔的草地和平原”,二是“平原流域——是巨川大江流过的地方”,三是“和海相连的海岸区域”。

作为欧洲人的黑格尔对于第三种条件特别欣赏。他这样写道: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

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底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

从事贸易必须要有勇气,智慧必须和勇敢结合在一起。……这种超越土地限制、渡过大海的活动,是亚细亚洲各国所没有的。

黑格尔进而指出,这三种地理条件的典型分别是非洲、亚洲和欧洲。黑格尔作为欧洲人的自豪感,可以轻而易举的从字里行间读出来。

黑格尔在这里特别提到了中国,认为中国虽然也是“以海为界”,但中国人却把海看作是“陆地的中断”和“陆地的天限”,因而“和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

黑格尔进而断定,地中海“是世界历史的中心”。地中海是地球上四分之三面积结合的因素,也是世界历史的中心。希腊在这里。耶路撒冷在这里。

麦加和麦地那在这里,特尔斐和雅典,罗马,还有亚历山大里亚和迦太基也在这里。所以地中海是旧世界的心脏(相对美洲和澳洲)。

总之,黑格尔代表了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时的哲学思想,而且又是欧洲人,他自然不会如同孔子的“仁义礼智信”。

换句话说,黑格尔崇拜的是海洋文明,是冒险,是探索;而孔子推崇的是以土地为根本的农耕文明,是因循守旧,是人伦道德。如果他们两个会惺惺惜惺惺,那才是怪事一桩了。


闲看秋风999


好玩的国学的回答,好玩有趣又有料!

黑格尔是中国黑,糟老头子坏的很!

黑格尔对孔子和论语的攻击,是对中国哲学的攻击,是对中国哲学的误解,更是他的欧洲中心主义者对东方哲学的关公战秦琼一般的荒唐。

因为,以中国哲学为代表的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上,是完全不同的。

黑格尔说孔子的论语,只是一些道德教诲,是一些说的好听的格言,言外之意是说,孔子的论语没有哲学价值,儒家思想不是哲学。黑格尔是德国伟大的古典哲学家,是辩证法和逻辑学的大师,在世界哲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黑格尔先生对世界哲学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对东方哲学,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哲学不屑一顾。他甚至偏执的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哲学,是个带着西方优越感的典型 “中国黑”。他在《哲学讲演录》中说,“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 “论语”),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辩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我们根据他的原著可以断言: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这是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者。什么是哲学?从黑格尔崇尚的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文化的定义来说,哲学就是给人以智慧的学问,苏格拉底就很崇尚自我的反思,以提升个人的智慧。从这个定义来看的话,孔子的论语和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完全是智慧,而且是关于人生、理想和价值观的大智慧。

因为,儒家的立足点是现实社会,他关心的是人如何才能成为社会人的问题,也就是说论语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我们可以称之为伦理哲学。而黑格尔自己是逻辑和辩证法大师,他就认为,只有搞搞逻辑和辩证法,这样才是哲学。所以黑格尔比较崇尚老子的道德经,崇尚中国 的群经之源易经,认为他们才代表了中国的哲学。

黑格尔用自己的标准,给哲学画了一个圈,凡是不在这个圈子内的,就不是哲学,这是错误的。

为什么黑格尔看不起中国哲学,甚至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只有伦理学——充满了一些名言警句的道德说教,这其实怪不得黑格尔先生,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好比是关公战秦琼,根本不在一条路子上。

中国哲学从来不是以逻辑推理为核心,中国哲学更多倾向于以直观、感性思维等非逻辑理性的经验方式来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这是一种直观的智慧,而以古希腊哲学为发源地的西方哲学,与之相反。

黑格尔根本不知道,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哲学在思维方式上,多以直观意象为主,中国人善于通过直觉、直观来直接体悟和把握世界,而所用的语言简明扼要,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而缺少严密的逻辑推理。

举个例子吧,唐代诗人孟郊46岁才考中进士,但是人家很开心,欣喜若狂的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不说自己怎么开心,比如说笑的鱼尾纹都出来了,而是用春风、骏马、长安的繁花等直观的具有丰富想象意蕴的意象来表达。再如孔子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用中国人的思维,我们可以在脑子里想象并报以会心一笑,而要是换成黑格尔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估计他会抓掉无数根头发,用无数种逻辑推理方法去论证:仁者为什么喜欢山,为什么智者非得要喜欢水,难道智者就不能喜欢山。总之,西方哲学玩的是逻辑推理,而缺少直观的意象思维,站在西方本位主义上来看,中国哲学就变成了语言很美的名言警句了。


好玩的国学


黑格尔作为古典哲学集大成者,不会随口胡说的,他讲的一定是真话,至少他看到的《论语》,确实不值一提。

黑格尔这样说有他的原因,不过从结果上讲,他给学哲学的人堵了个石头,很难窥探东方文化的精髓,同时也给我们传统文化的推广者堵了个石头,难和西方哲学共融。

“学而时刁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是《论语》开篇,我不知道翻译过去的英文是什么样,德文又是个什么样,至少,现有流行的白话文解读,是铁锅炖白水,意趣全无。

“学而时刁之,不亦说乎”,这里的“说”字,初学会被告知通“悦”,但一直都保留用“说”字,不改。

我现在猜这句话意思,时,是应时,刁,就是化用:

要学到拥有“应时化用”的程度,才能便于说教他人。反之,这些“说教”,都是对“应时化用”这种能力的演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话就开始玄乎了。说,到达一定境界的人,思想是互通,念之所及,即可神交,所以,当我们真有了那个境界的时候,该来的朋友都会来看我们的。这时候我们如果惊惧,就会跌出去,所以正确的心境是“乐”。孔子成天去梦周公,几天不梦他还念叨,这事儿说给别人听可能引起别人的惊异,因为周公是孔子偶像啊,我们偶像如果是神仙、佛、菩萨、上帝这种的,梦到了甚至天天都能梦到,那是什么感觉?但孔子不提倡“怪力乱神”,所以弟子编《论语》只轻描淡写的来这么一句,懂了就懂了,不懂继续。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上边这些精神生活,普通人是理解不了的。“不愠”,就是不生气,不责怪,因为“不知”这些,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君子”,要“为不知”,所以没什么好生气的,也不必责怪。

有的人“为不知”,就要显露一些东西,这在“不知者”眼中,与神通无异,这样容易让“不知者”崇拜,但,孔子和西方哲学家们一样,坚决不用这种方式,他们都喜欢尽可能用平和的方式去唤醒“不知者”的认知,所以,孔子和黑格尔,本质上是一类人。

长篇累牍最后的重点:

不管翻译的多糟糕,黑格尔看懂了《论语》,这就意味着黑格尔也拥有“念之所及、即可神交”的本事,所以:

当“孔子”隔着千年时光、万里海空,去见了黑格尔本人,并发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考问时,作为西方古典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反诘说:“君子,人不知而不愠乎?”

试问我中华大地的各位君子,包括我自己本人,在看到黑格尔的反诘后,你我愠了吗?


n是名n


不好说,姑妄说之。我想是因为国度不同,语言不同,也许黑格尔看到的《论语》的翻译不到位,他的辨知就有问题。再说《论语》也不是十全十美,被那个时代的眼界所束缚,甚至有一些糟粕包含其中!也正是后来的统治者的需求,被加以曲解与修删,以至于改头换面。还有世界观的不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自成逻辑与一派,就不太接受别人的思想。其实这很正常,世界是辩证与统一的存在,哲学也需要有所进步与修正,对宗教与科学进行平衡与透析。何况黑格尔的哲学也非臻善臻美,或被后入颠覆与批驳,所以黑格尔菲薄孔子与《论语》不足为怪。


中华新诗经


为什么什么都要看外国人来评价呢?中国的思想体系支撑中国五千年,这还不够伟大吗?

清朝之前,国人都是以中华文明而骄傲的,清末开始崇洋媚外之风兴起,一夜之间,几千年的东西一概一无是处了,各种的唾弃,各种的破坏,诺大的中国,古代遗存竟然少得可怜,竟然被说中国文化在他国。

过去的可以过去,现在的人是该思考一下该怎么做了,什么“东方小巴黎”,类似的称呼是不是有对中国人的侮辱呢?过去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怎么能让人家看得起呢?一百年的屈辱,都成为了过去,现在的国人该重新树立自己的思想体系,让中国人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这事比发展经济更加重要。

这是国家的事,也是每一个人的事,希望不久的将来,中国重新被世界所仰望。



乐尽天真TJY


黑格尔不懂孔子很正常,西方人其实是读不懂儒家思想。他们的所谓哲学,我们也不理解,许多是貌似深奥、实则空洞的东西,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性。

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孔子是中国人的万世师表。外国人可以不明白,甚至是轻视诋毁。但是中国人必须明白,并且要永远传承发展。否则,中华文明的根基就没有了。

近代中国受尽列强欺凌,有些人归罪于孔子,1919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甚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是完全错误的逻辑思维。近代中国落伍肯定不是孔子的错,恰恰是他的子孙们,没有继承好、发扬好儒家文化。否则,中国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领先世界发展上千年,怎么解释呢?同属儒家文化圈的日本,把中国折腾了几十年,差点把我们亡国灭种,又怎么解释呢?

祖宗创立的基业到你手里败落了,你却要打倒祖宗!这样的所谓思想变革,实在荒唐可笑,这还有天理吗?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义。今天来看,依然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今天又做的如何呢?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好在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生根发芽了,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发扬光大!

至于黑格尔怎么看孔子,我们完全不必在意!有些人喜欢用外国人的观点,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就是缺乏文化自信。我不是盲目排外,在某些方面,比如西方人的科学意识和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用筷子吃饭,欧美人用刀叉,印度人喜欢用手抓,我觉得还是筷子最合适,简单灵活又环保,据说还能锻炼手指。当然,我们也不会歧视用刀叉和手抓的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很伟大,但他对中国人的看法则很片面肤浅,他们都不是圣人。

世界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圣人,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孔子。

读读《论语》吧,当然更多的是慢慢的领悟,博大精深四个字,也许只有它配得上。


FL1213


解答区有些人看见这个题目就不舒服了,开始乱扣帽子。第一个,是说你们把黑格尔的地位提到孔子之上真是不应该,第二个,说这是西方哲学攻击东方哲学。

其实,这些都是一些无知无识者在闭着心说漂亮话。他们的这些指责都是没有任何根据的。黑格尔指责孔子,我们要看他说的是不是有道理,而不是看他的学术地位如何。一个大教授有不足,任何一个人都有资格来评价,即使黑格尔地位不如孔子,就不能给孔子提提意见了吗?据我所知,黑格尔还是很尊重孔子的 说孔子是东方少见的几个有智慧的人之一。

黑格尔对孔子和《论语》的品论,也未必没有道理。孔子的思想其实并不难懂,不过就是提倡仁,提倡君子的谦逊,提倡王道,礼仪,等级秩序。这些学问当然是好学问,但是更多的就是一种道德理念和规范,可以说,都是天底下简单易懂的常识道理,而且也并不是东方人才有本事去理解和发扬。任何一个民族都可以自发诞生并且掌握这些道德。黑格尔说的还是有道理的。我们无需把孔子和他的学说神秘主义化。

至于说黑格尔品评了孔子,就等于是西方哲学进攻东方哲学,这帽子也太大了一点。孔子虽然死后被称之为“大哲”,但那个“哲”更多指的是“智慧”,并不是说孔子是一个哲学家。我认为,孔子的定位就是道德实践家,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孔子不是老聃,后者才是一位东方的哲学家。所以,黑格尔并没有批评东方哲学,完全扯不上任何关系。


怀疑探索者


严格来说,从1549年方济各·沙勿略登陆日本后,日本文明就开始和大陆文明分道扬镳,虽然有儒家抵抗力量试图结合“西方科技”和“东方道德”,不幸的是两者很难交融,黑船迫使对文明优劣鉴别力极强的日本彻底倒向西方,而不是在个人私欲的驱使下的“摸石头过河”!儒家根本和现代结合不了,日本进行工业化是因为明治维新铲平了儒家“士"那个阶层,中国维新变法儒家的士子拼命的阻挠中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因为他们怕低贱的工匠和商人踩在他们头上,所以想要工业化,想要不被人欺负,只能砸烂心中的孔孟之道,难不成我们还真的用仁义道德去感化日本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