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天協創始人謝定偉聊其策劃西方經典大展背後的故事


專訪:天協創始人謝定偉聊其策劃西方經典大展背後的故事

對於國內藝術界來說,天協文化創始人謝定偉可以說是開創新時代展覽的領軍人物。他所策劃主辦的K11莫奈展至今都是中國展覽領域的標杆和代表案例。今天,《藝術市場通訊》有幸邀請到謝定偉先生來為我們揭秘展覽背後的故事。


專訪:天協創始人謝定偉聊其策劃西方經典大展背後的故事

▲天協文化創始人謝定偉



《藝術市場通訊》:您最近在寶龍美術館舉辦的“西方繪畫500年——東京富士美術館藏品展”是非常重量級的展覽。60件藝術真跡,包括魯本斯、透納、米勒、馬奈、莫奈、雷諾阿、塞尚、梵高、高更、莫蘭迪、夏加爾、畢加索等西方繪畫史從古至今各個流派非常重要的藝術大師的作品。是什麼契機讓天協文化舉辦這麼重要的展覽?

謝定偉:去年是《中日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同時也是創價學會的第三任會長池田大作先生髮表”中日邦交正常化倡言”50週年。借這個機會,東京富士美術館提出來中國展出其珍貴的西方藝術藏品,以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歷史性飛躍。


專訪:天協創始人謝定偉聊其策劃西方經典大展背後的故事

▲東京富士美術館外觀



日方之所以如此提議,與富士美術館和創價學會之間的歷史淵源有著很大的關係。創價學會本著推進世界和平的理念和宗旨,一直致力於推動中日友好。會長池田大作先生在1983年創立了東京富士美術館,至今美術館已收藏了約3萬件藝術品,包括約1000件西方繪畫作品。借2018年中日兩國領導人互訪的契機,富士美術館慷慨出借60件館藏西方藝術珍品在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和上海寶龍美術館展出。

專訪:天協創始人謝定偉聊其策劃西方經典大展背後的故事

▲“西方繪畫500年——東京富士美術館藏品展”海報



《藝術市場通訊》:引進西方展覽的成本巨大,如何讓展覽“自我造血”?有哪些經驗可以與我們分享?

謝定偉:引進西方展覽確實需要耗費鉅額的成本,除了借展費、運輸、保險、差旅、中介等費用外,還需支付場地租金、宣傳、出版、平面設計與展陳設計、展陳搭建、人力資源等其他費用,不是一個小數目。因此展覽要達到盈利或收支平衡是很艱難的。目前我們的展覽收入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參觀門票、藝術衍生品銷售和贊助。

衍生品銷售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自主開發與展品相關的衍生品,但這種方式有個缺點,即展覽結束後積壓的庫存商品較難脫手;二是代銷,這是比較好的一種形式,將衍生品設計開發外包給供應商,代銷分成,雖然利潤略低,但省去了開發成本,風險小;三是直接採購與展覽相關的商品,比如莫奈展也可以賣梵高或其他印象派的一些衍生品。

《藝術市場通訊》:您過去做過的展覽都是盈利的嗎?

謝定偉:從展覽總數來說,有盈利也有虧損,說明做展覽並非是一個容易盈利的行業,只要能總體盈虧平衡就不錯了。儘管如此,艱難前行還是出於“情懷”兩個字。 從目前“西方繪畫500年”展覽的運營來看,盈利的可能性比較大。

專訪:天協創始人謝定偉聊其策劃西方經典大展背後的故事

▲“西方繪畫500年——東京富士美術館藏品展”排隊現場


《藝術市場通訊》:據說您也涉足了明珠美術館建館過程?能和我們說說詳細情況嗎?

謝定偉:我在項目立項時提供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後來也負責開館展的運營。當時愛琴海商場的兩家合作開發商希望在商場中建一個美術館,因之前我有在K11做莫奈展的經驗,因此希望我能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我當時的建議是請一位建築大師設計一個專業美術館。很幸運,這個建議被採納並最終實現了。明珠美術館請到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擔綱設計。它是全中國唯一的一家在購物商場中由世界級建築大師設計的專業美術館!

如果說K11藝術空間是藝術商業地產1.0版,那麼明珠美術館就是藝術商業地產的2.0版。這是因為相比較而言,明珠美術館是一個比較專業的美術館。另外在明珠美術館的樓下,安藤忠雄還設計了一家相當規模的新華書店。美術館與書店結合在一起,營造了一種非常獨特但又非常自然的文化藝術氛圍,這在目前的中國也是獨一無二的。


專訪:天協創始人謝定偉聊其策劃西方經典大展背後的故事

▲明珠美術館與新華書店結合部空間模型



安藤忠雄設計的明珠美術館和新華書店落成後,大獲社會好評。明珠美術館和新華書店也成為上海的網紅打卡點,人流絡繹不絕。

專訪:天協創始人謝定偉聊其策劃西方經典大展背後的故事

▲明珠美術館設計手稿




《藝術市場通訊》:莫奈展當年在一個商業空間的場地中舉辦,而國外美術館對場館的專業要求一向很嚴謹,怎麼會輕易地同意呢?

謝定偉:根據一般的借展流程,國外博物館事先應派館方人員過來勘察場館。但當時我請了法國駐上海領事館文化官員來看場地,同時又請了博物館指定的法國展陳設計師對場地做了初步考察,最後保險公司又指派安防專家來上海實地勘察,確保了舉辦展覽的可行性。當然,開展後外方對展館的商業氛圍和專業程度不是很滿意,但由於簽約前館方自己也沒有派專人實地勘察,因此也無法更變了。


專訪:天協創始人謝定偉聊其策劃西方經典大展背後的故事

▲K11莫奈特展海報



《藝術市場通訊》:莫奈展大獲好評,有考慮過將同樣有超高人氣的梵高展引進中國嗎?

謝定偉:做梵高展有三個難點:

一是梵高的作品少。據說梵高在他十年的繪畫生涯中留下的油畫作品大約只有400幅左右;而他巔峰時期的創作,也就是其生命的最後幾年,創作的畫作相對佔比就更少了,目前主要集中在荷蘭的梵高美術館和庫勒慕勒博物館。

二是對展館級別和設施要求高。由於梵高美術館和庫勒慕勒博物館藏有梵高絕大部分的作品,因此世界各地如果想要辦梵高展,就不得不求助於這兩個館。奇貨可居,他們的選擇多了,要求自然高,因此借展場館基本都需要是國家級別的展館。

三是成本問題。因為梵高作品珍貴而且稀少,所以借展費用自然也是令人望而生畏—— 據說30件作品的借展費可能超過300萬歐元,加上支付外匯附加的稅金以及其他的辦展費用,算下來一場梵高展的成本將高達四、五千萬人民幣,不談盈利,連成本也很難收回。

專訪:天協創始人謝定偉聊其策劃西方經典大展背後的故事

▲梵高美術館展廳現場圖



《藝術市場通訊》:您辦過的展覽那麼多,在展覽籌辦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難題是什麼呢?

謝定偉:展館問題。有許多國外博物館想把展覽引入中國,但因為我們沒有自己的展館,所以只能租賃,限制了我們每年辦展的數量。引進西方展覽一般都需要提前兩到三年的時間籌備,有些甚至需要提前四到五年。問題在於很難在三到五年前預定場館,有許多的不確定性。預付定金風險太大,一旦外方那邊發生變化,定金就打了水漂;可不付定金又無法保證三年後展館不被租掉。所以不鎖定展館,就很難鎖定展覽。

《藝術市場通訊》:您會考慮將中國的藝術帶去國外展覽嗎?

謝定偉:當然希望,但有一些技術性困難。首先,中國的傳統經典藝術以公立博物館和美術館收藏為主,民營機構比較難參與公立博物館在國外的推廣。再者,國外的推廣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成本投入大,營收回報難。

《藝術市場通訊》:您的父母都是書畫大師,而您所做的大多是西方的展覽,這之間會有衝突嗎?

謝定偉:在家庭的薰陶下,我本人其實是非常喜歡中國傳統書畫。2005年我回國後,做了一些中國傳統書畫展覽,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引進了畢加索大展。由於我本人在美國生活了25年,熟悉西方文化藝術;另外東西方藝術雖有區別,但藝術欣賞是不分國界的,所以談不上有衝突。就像我的母親陳佩秋也非常欣賞印象派繪畫的色彩,她後期的創作就參考了印象派的色彩特點。並且我辦的莫奈展她去現場看了之後非常喜歡。

專訪:天協創始人謝定偉聊其策劃西方經典大展背後的故事

▲謝定偉陪母親陳佩秋一起觀賞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