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的含義是什麼?孩子上早教到底有沒有意義?

學緣課堂


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問題非常關心。確實,孩子在小的時候,教育尤其顯得重要。有科學家研究發現:0-3歲也是孩子大腦迅速發育的重要階段。

據瞭解:寶寶出生的時候,嬰兒大腦重量只有成人的25%,而3歲的時候,就相當於成人的85%了,在這段時間裡,大腦神經元會迅速連接。如果這個時候,給孩子足夠的刺激,他們就會變得更加聰明。

所以說,早教自然是有意義的,但是,早教班卻未必要上。

很多情況下,如果你稍加留意的話,在家裡也能進行許多早教有關的活動:


一、給孩子足夠多的語言輸入

《讓孩子的大腦自由》一書中,曾經提到過:孩子早期的大腦神經元鏈接與他早期的語言輸入水平成正比。

在0~3歲的這段時間裡,雖然孩子未必能與你靈活的對話。但是你每天抽出半個小時陪伴他交談,對他的注意力和語言能力培養都有好處。

語言輸入能使孩子即使感受到這個世界,也會使他的大腦靈活運轉,從而使大腦變得聰慧起來。



二、及時回應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年幼的孩子需要足夠的安全感,這樣對他的性格塑造有幫助。如果孩子從小得不到足夠的安全感,將會影響他的一生,待她長大了,也會為各種小事情感到擔憂。

其中,媽媽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媽媽給予孩子不同的安全感,會使孩子產生不同的影響:

焦慮型媽媽:

如果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經常流露出焦慮的情緒,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對各種事情感到焦慮不安。

這種媽媽往往表現得對孩子過度關心,孩子卻會在媽媽的過度關心、過度擔憂、過度焦慮中失去了安全感。



強勢型媽媽:

有些媽媽對待孩子的態度非常強勢,控制慾特別強。她們做事情雷厲風行,卻沒有給孩子發表意見的機會。

在強勢型媽媽的控制下,孩子特別容易缺乏主見,或者產生叛逆的極端性格。

冷漠型媽媽:

這類型的媽媽和焦慮型媽媽相反,她們對自己的孩子漠不關心。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經常陷入無助中。

這種無助的感覺很可能也會伴隨孩子一生。即使,孩子長大了,遇到困難的時候 也會陷入無助之中,對困難畏懼,從而產生拖延或逃避等情緒。



彈性型媽媽:

媽媽應該掌握科學的育兒方式,在孩子0-3歲的時候,建立足夠的安全感。

不限制孩子的自由,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給予回應,給孩子關懷與微笑。保持心態的平衡,讓孩子感受到足夠的安全。



孩子小的時候,需要足夠的關愛。家長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早教。

那麼,早教班究竟是否有用呢?

答案是:因人而異。

早教班的作用實際上是指導父母如何陪伴自己的孩子。如果把孩子全盤交給早教班,那是不現實的。早教班永遠也無法替代父母對孩子的關愛。

孩子,特別是在他們年幼的時候,務必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關愛。這種關愛,將會伴隨著他們的一生,奠定幸福的人生基礎。


悅讀漫寫


上早教有用嗎?早教的意義是什麼?

剛開始給寶寶報早教班的時候幾乎身邊的人都說沒意義,但我覺得早教的存在一定是有它的積極作用所在的,所以我還是堅定的報了早教課程。寶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很抗拒上課,提起來上課都要哭,課上也總是打人哭鬧,每次上課也都成了我最痛苦的事,我一度想要放棄,但是總是暗暗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下,寶寶的改變就好像一夜之間,進步越來越大,一節課一個小時能夠完整聽完,認真的學習東西,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改掉打人的毛病,和小朋友友好相處等等~在我看來,早教並不是要教會孩子學會多少東西、掌握多少技能,孩子也不是家長之間用來攀比的工具,上早教課的孩子以後也不見得一定會有多優秀,我只是希望通過早教可以跟寶貝度過一段高質量的親子時光,與此同時找到自己教育孩子的不足之處,學習老師的方式、創意,認真的提升自己言傳身教,畢竟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今年四月份寶寶兩歲半的時候送去了幼兒園小託班,寶寶基本算是班裡孩子年齡最小的,而且他是中間加進去的學生,我當時還害怕把好不容易情緒穩定的其他小朋友帶哭,可是他到現在進班兩個月都沒有哭過,有時會告訴我不想去學校,但是每次進門後都會很堅定的給我擺擺手說再見。很重要的是,我看監控發現,他的紀律性很強,不管老師教什麼,他都會站好或者坐好,絕不亂跑,小託班的小朋友很多不受控制,監控裡看都是竄來竄去的,但是我真的是很欣慰,這絕對跟平時上早教的紀律要求有關係的。



上官眼小


早期的教育就是鍛鍊和開發寶寶的聽覺,視覺,味覺,嗅覺,觸覺和平衡感。

寶寶到了3歲他的腦重量就接近成人的百分之五六十了,由此可見0-3歲是人的一生大腦唯一的一次迅速發展時期,所以家長一定不要忽略了這三年,錯過以後是補不回來的。這三年我們要做的是智力開發,規矩養成,包括語言訓練,以及大肌肉運動和大動作訓練。我們的早教應該從他出生的那刻就開始了。現在的寶寶很多因為家長保護的太好了,很多的感官都沒有開發好,所以說早教一定要做,必須做。

但是真正的早教不是去早教中心,也不是去游泳館,真正的早教是在家裡,最好的早教老師是寶寶的父母。舉例: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四五個月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發育聽力系統了,這個時候他對爸爸媽媽的聲音開始熟悉,並且有了記憶,那麼生下來以後他繼續聽到這兩個熟悉的聲音,他的安全感會建立的非常好。爸爸媽媽對於孩子來說是有非常重大意義的,父母才是最早的教育者,一定要記住把早教的任務自己承擔起來,而不是花大量的錢,結果寶寶的安全感反而沒有建立好,得不償失!


豔姐嬰幼兒養育分享


早教是通過一些手段和技巧,對孩子的大腦及各項身體技能進行刺激以達到促進嬰幼兒各項能力發展得目的!

早教不僅僅指對孩子的教育,也同時需要對父母和養育人進行教育。

早教-讓孩子在愉悅中啟發智慧

早教的目的在於幫助嬰幼兒在身、心、靈三方面和諧發展!

其實早教非常的簡單,只要我們掌握了這個基本原則,完全可以在熟悉的家庭環境中對孩子進行早教!

對於小月齡(週歲前)的孩子,我們需要為他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讓她愉悅是爸爸媽媽最需要做的!

所以,當你看到你的一些動作和行為讓她高興時,繼續嘗試,這就是最成功的早教了!

如何選擇早教課

最好的早教在家庭

對於嬰幼兒,其實我不建議去早教班學習!一個太費時費力,同時環境改變也容易使孩子不適應。

我家孩子一直是我自己帶的,在家中,我和孩子爸爸都會經常和她做語言交流和遊戲!孩子現在一歲多,語言能力非常好,表達清楚,基本能用正確的主謂賓句子。

所以,只要父母用心,早教是一個非常零碎的活動。每天抽孩子高興得時候和她互動,即建立了親子關係有發展了智力!

跳出早教雷區

如果真的需要選擇早教班,那這裡也給出幾點建議,幫你避開坑人的早教!

  1. 不只是對嬰幼兒的教育
  2. 不是知識教育
  3. 不是特定技能訓練
  4. 非填鴨式教育


有些幾種現象的任何一種早教班,家長一定不要選擇,這不但不能開發孩子智力,還可能給孩子身心造成損害!

總之,正確的早教課程可以引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父母在早教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市面上的早教課程需要甄別,並不建議過份迷信早教班的教育!


安靜媽媽


早教是必須的,但是早教班不是。很多寶爸寶媽容易走入這樣的誤區。有的家長一方面想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條件一方面又想當甩手掌櫃;有的則認為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更出成果;又或者是簡單的隨大流,別的孩子在上早教班了,咱也得上,聽說哪個早教班很好很出名,咱不能落下,美其名曰再窮不能窮教育。

那麼到底什麼是早教?你真的知道麼?

早教是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歲這個階段,根據孩子生理、心理和敏感期的發展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培養,為孩子的多元智能和人格健康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早教是一種啟蒙教育,而且是一種有針對性的啟蒙教育,是打開孩子看世界的一扇大門,而由誰來引領孩子打開這重要的第一扇大門呢,為人父母的我們其實是最佳人選,因為我們才是愛他們的第一人。

離開個性和愛的教育都是寬泛的。

唯有持續高度的關注才是真正開展教育的啟點。

教育的本質並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思維的激發,良好習慣與性格的培養。所以請不要期待早教來讓你的孩子更聰明,更應該關注0-6歲這樣特殊的時期裡,孩子有沒有得到足夠的安全感,有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與愛,有沒有被過度過涉,因為這些都是即將影響孩子智慧的重要原因。

在安全的舒適的環境裡得到愛的教育,是可以激發孩子天賦的法寶,這是需要早教的原因。陪伴與啟蒙是增進了解與感情的無可替代的重要措施,這是不建議送早教班的原因。


絡睎Zzzzz


早期教育我認為凡是能給寶寶帶來身心的愉悅和健康的教育都是好的教育,然而這樣的教育在親子班未必能達到好的教育的目的。

我有一個朋友在孩子一歲半的時候把孩子送進了早教班,每天早上玩一個小時,孩子從不配合到很配合,過一段時間發現,孩子表現的很在意老師的看法,而且在老師年前很喜歡聳肩膀,很不好看,不知道是緊張還是得到老師認可後的得意。在家裡的時候卻不這樣。說了很多次了還是沒用。而且發現孩子變膽小了變得黏人了,玩的時候突然喊怕,讓抱抱。

朋友的孩子入親子班的時候才一歲半,2歲前的兒童都很柔順,不會反抗,只會服從,經過幾個月的“馴化”後,大人會覺得孩子“懂事”了。確實,孩子可能在親子班會陪老師玩了,但也出現了併發症,就是在老師面前聳肩膀—抽動症,這是兒童緊張時容易出現的症狀。比外還有一個後果,孩子變膽小了,沒有安全感。

朋友在跟我講孩子在親子班的變化時,其實已經感覺到親子班和孩子目前狀況的關係,只是需要我來證明她的感覺,我果斷的告訴她,”對,不去了,就是解決辦法”。

親子班的玩,不是老師陪孩子玩而是孩子陪老師玩,因為真正的陪孩子玩是要跟著孩子的思路走,在親子班,老師是希望孩子們進入他們設置的遊戲套路的。

所以說孩子還是自然養育的好,父母不要在孩子身上添加太多的“教育添加劑”。


讀名著聊育兒


過年一次閨蜜聚餐,閨蜜提醒我該考慮早教的事了。說實話,之前並不打算帶孩子去早教機構,一是感覺噱頭大於效果,二是自己掌握了不少兒童心理學的知識又有諮詢實踐感覺沒必要,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嘛。但就像她倆提出的,孩子需要社交環境,也需要在體驗中瞭解規則,這兩點確實在早教班裡更容易實現。

於是,我開始認真研究以下兩個問題:

一、到底要不要上早教?

二、各大早教哪家強?

 

今天先說說問題一。

早教是必須的。0-6歲孩子的大腦可塑性非常強。在嬰兒期和兒童期,大腦發育的目標是形成神經元連接,以保證重要技能的掌握。當大腦正在形成新的突觸時,其可塑性是最強的。這個時候通過主動地干預,給大腦及時和適當的刺激是可以促進孩子智力發展的。

 

那麼,有沒有必要去早教機構呢?早教機構到底能帶給孩子些什麼呢?

先用科學知識來破除早教機構的不實宣傳。

 

1.右腦開發。

市面上宣傳右腦開發(右腦激活)的機構和暢銷書籍不在少數,大多數宣稱,右腦負責創意和創造,我們的課程可以開發孩子的右腦,培養孩子創造性。有些離譜的甚至暗示右腦開發能夠培養孩子超能力。

事實上,正常人的左右腦無法割裂開來進行工作。就拿簡單的畫畫這一動作來說,需要注意、記憶、表象、語言、空間、動手技能等等很多心理加工參與,這麼多種心理加工激活的是左右腦的多個腦區。其實,對大腦做左右腦簡單區分,是媒體對1981年諾貝爾獎得主斯佩裡(Roger Sperry)的裂腦研究的誤讀。裂腦人是左右大腦半球之間的直接聯結被切開的病人。咱們普通人的大腦,不是羅傑斯佩裡的裂腦人的分裂大腦。正常人的大腦左右兩半球,從解剖學上說,相互聯結,從功能上看,協同工作加工信息。

所以右腦開發在概念上、根源上就存在錯誤。

只是商家營銷的噱頭而已。不必當真。

 

 

2.蒙臺梭利,蒙氏教育。

有蒙氏教具不等於有蒙氏教育。

蒙臺梭利,蒙氏教育已經成為最火爆的商家貼金模式之一。商家逐利,蒙氏教育這麼大的盈利熱點不會放過。很多早教機構和幼兒園都紛紛打出蒙氏教育的招牌,向家長展示他們精美的蒙氏教具。然而,蒙氏幼兒園跟傳統幼兒園最大的區別在於,它的理念是創造一個適合孩子發展的環境,讓孩子自由的探索,為了保護他們珍貴的專注力,在他們“工作”時,不加干擾。

因此,在蒙氏早教中,老師是孩子的跟隨者,而非教導者,不會存在“上課”的概念。

如果你發現所謂的蒙氏早教班屋子裡擺滿了蒙氏教具,但是老師指揮孩子們“來,我們看看誰搭粉紅塔搭的好!”“來,小朋友們,大家一起來走線!”“我們一起來掃地。”我只能說,這是一所打著蒙氏旗號的傳統模式早教/幼兒園。

忍不住多說一句,在純正的蒙氏體系中,對老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他們的工作很像心理諮詢師,需要具備很好地觀察能力,能夠準確的判斷每一個孩子發展的階段和心理需求,從而給予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引導。我瞭解了一下,比較權威的蒙氏老師認證是AMS(American Montessori  Society) 和AMI(the 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要拿到這兩個認證學制通常2年左右,不僅要完成一系列的論文和大量的作業任務,還要在蒙氏幼兒園中度過一定課時的實習期,而且拿證的費用一般在4萬左右。

國內持有AMS/AMI證書教師總量並不多。但是聲稱自己的教師擁有這兩個證書的商家卻不少。

所以作為家長,確實要練就火眼金睛。蒙氏模式是否純正,老師素養是否合格,關鍵還是要靠家長在跟老師的互動接觸中去驗證。

感慨,當媽這事真不容易,生生要把我們逼得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啊。

好在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言歸正傳。

 

那麼早教到底能給娃帶來什麼呢?

不看廣告,看療效。

咱們別全聽早教機構的,一起來看看帶娃上過早教班的媽媽都怎麼說?

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分別諮詢了長期蹲守的科學育兒父母群,群內是經過篩選的高知專家型科學育兒派父母。諮詢了位於北上廣一線城市,青島、珠海、濟南等二線城市,以及濱州本地的同學朋友。他們這些過來人給出的答案出奇的一致。

第一,             上早教班有利於規則感的形成。大家普遍反映,自己的孩子上過早教班之後跟同齡沒有上早教班的小朋友們比起來更加容易溝通,更能理解並遵守規則。

第二,             上早教班有利於社交力的培養。有些孩子內秀,害羞,見了人總是喜歡躲在父母身後,缺乏參與團體的勇氣。上早教班的孩子會一定程度得到鍛鍊,陌生人面前更加大方自在,眾人面前更善於表達,帶出門不怯場。

第三,             上早教班要降低預期。千萬不要指望早教班能教給孩子知識和技能,很多家長都反映上早教學到的東西很少。但是它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區別於家庭的環境和關係模式,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娃的軟技能。

 

綜上,上早教班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給娃提供一個全新的環境去體驗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想看更詳細的介紹,請看關注我們,閱讀文章《萬元早教班值得上麼?右腦開發,蒙臺梭利,這些大坑不要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