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案狱故事—北宋名臣向敏中巧断命案

古代案狱故事—北宋名臣向敏中巧断命案

北宋名臣向敏中字常之,开封人 ,是受宋太宗、宋真宗两代皇帝信赖倚重的一位北宋名臣。其父亲向瑀,在南汉(五代十国时云南两广地带的一个小国)做过符离县县令。向性格严厉刚毅,只有向敏中这个独子,并亲自教育监督,严肃认真。向瑀对向敏中要求严格,并寄予厚望。成年后的向敏中刻苦自立,胸怀大志。太平兴国五年,向敏中考中进士,担任右赞善大夫一职,后来被授予枢密直学士之职。后历任户部判官、知制诰、给事中等职,因政绩显著,曾先后两次居宰相位。据宋史记载,向敏中身材高大,有礼节规矩,平易近人,多智谋,通晓民政,善于处理繁杂的事务,对选用提拔持慎重态度。天禧四年,向敏中去世,享年72岁。

向敏中任西京留守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个案件:有名和尚路经一村落,见天色已晚,就央求屋主请求借住一宿,但被屋主婉拒,不得已,和尚只好暂且栖身屋主停放在屋外的车厢里。到了半夜,和尚突然惊醒,看见一名贼人背着一名妇人,手上提着包袱翻过屋墙后,匆忙离去。和尚不由在心中盘算道,早些时屋主拒绝我入屋借宿,如今若这屋主发现妻子跑了,财物也不见了,明天一定会找我算帐,不如赶紧离开此地。不料和尚因心慌没留意,竟误坠一口枯井中。坠入枯井后。才发现那位随强盗翻墙逃逸的妇人,已被强盗灭口,弃尸井中。

第二天,屋主果然循着脚印追踪至到井边,把和尚送进官府,和尚百口莫辩,只好供认,自己先诱拐妇人携带财物与自己私奔,但因害怕屋主派人追捕,只好杀了妇人再投井弃尸,而自己也因不小心而落井,至于放在井边的财物,则不知是何人取去。狱卒将报告呈送府台,府台认为罪证确实,应即宣判。只有向敏中认为赃物遗失非常可疑,于是单独审问和尚,终于得知实情,于是派密探到各地访查。

一天,密探走进村落中一家小吃店吃饭,老板娘听说他从府城来,就问他:“和尚杀人的案子,现在有没有新的发展?”密探故意骗她说:“昨天已判刑处死了。”老板娘问:“如果现在抓到真凶会怎么样呢?”“这件凶杀案已结案,和尚也处死了,即使抓到真凶也没有差别,官府不会再过问了。”老板娘说:“这话听了真难过,那妇人是我们村子里一个叫某甲(人的代称)的年轻人杀的。”接着把某甲的住处指给密探看,密探于是循所指方向将某甲逮捕并取出赃物,某甲坦承罪状,和尚也无罪释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