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一生忠義,為何狠心含淚斬殺公孫策?

樸燦烈ChanYeol


包拯可是宋朝有名的清官,以清廉公正而名垂千古。因為皮膚黑,也被稱作“包青天”,“包黑子”,“包黑碳”,形象這一點,影視劇中我們早已領略。



說起包拯,我們馬上就能聯想到他的兩個得力助手――展昭和公孫策。展昭也好,公孫策也罷,其實歷史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是否有其人。

所以,二者其實都是文學人物,出自古典名著《三俠五義》。因為後來的翻拍等,這些人物形象逐漸被群眾接受,並廣為流傳。

包拯和公孫策

如果說展昭是包拯的貼身保鏢,得力侍衛,那公孫策就是包拯的軍師了。

公孫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擅長醫術,心思縝密,溫文爾雅又才貌雙全,在“文”這一方面,幫了包拯不少大忙。

文學作品中,公孫策本是一位滿腹經綸的落魄秀才,多次未能考取功名,宛如失了意的千里馬,幸得遇到了伯樂包拯。

後來又被封為開封府六品主簿,多次微服出訪,喬裝打扮成郎中或者算命先生為包拯尋找線索。和展昭一起,成為包拯的左膀右臂。

公孫策御札三道

相傳宋仁宗時,陳州遇到了旱災,而當地官員卻私吞賑災銀兩,皇帝大怒,命包拯前去調查整治,並給了他御札三道的特權。



包拯一時困頓,這御札三道史無前例,讓他難以參透,便愁上眉頭,只好與公孫策商討。公孫策見狀,計上心來,便想到了一妙計。

公孫策想這既然是特權,便必然可以上斬無道皇室下斬惡劣平民。御札三道可不就是“御鍘三刀”嗎!

於是公孫策趕緊畫好這龍虎狗三道鍘刀的圖紙。呈給包拯後,包拯欣喜不已便做好這鍘刀。宋仁宗一看本意三封信成了三道鍘刀,無奈之下也是批准了。

這三道鍘刀堪比尚方寶劍(故事虛構),可先斬後奏,權利大著呢。

這龍頭鍘,可斬皇親國戚;虎頭鍘可斬貪官汙吏,佞臣奸臣;這最後一道狗頭鍘可斬惡霸無賴,違法平民。

公孫策為何犯法?

題目中,這包拯要斬公孫策,這又是為何呢?包拯一生忠義,剛正不阿,公孫策也是足智多謀,遵紀守法,究竟是何緣故呢?

眾所周知,包拯一生清廉公正,眼裡揉不得半點沙子。即便是手足至親,只要觸犯法律,相信包老爺也會大義滅親的。

公孫策犯法,還得從一樁案子說起:

相傳,包拯在奉旨南巡時,一日路經太湖,突然有人急匆匆趕來報案,說這太湖裡有一具浮屍。

事關人命,包拯便立刻展開調查。經過數日的追蹤,終於將兇手混江龍抓住。

刑訊期間,兇手招供說,殺人是為了報兄弟之仇,並供出了幫兇――他的養女孟如意。

然而,就在公孫策調查緝拿孟如意時,發現她的手鐲頗為熟悉,正是自己失散多年親生女兒的信物。

為了確認事實,公孫策便設計詳細問了孟如意的身世,父女最終相認。

這時的公孫策進退兩難,一邊是法大於情的伯樂包拯,一邊是自己生而未養的親生女兒,難以取捨。

最終,公孫策動了私心,本著愧對女兒多年的心思,決定放她走,由自己以死抵罪。

包拯知道後,大怒不已,雖然心痛,但仍決定以包庇罪名,用虎頭鍘處死公孫策。

後來,公孫策之女不想陷生父於不義,逃跑途中,回來自首,在公孫策面前自盡而亡。

雖然真兇落網,可公孫策包庇之罪屬實,包拯仍未放了他。


執行死刑之時,幸虧展昭從皇帝那裡求來了聖旨,公孫策才免於一死,包拯也保住了一員大將。

所以啊,這包拯也不想斬,可天子犯法還與庶民同罪,何況是公孫策呢?

包大人的剛正不阿可是有名的,雖然另外二位未在史書出現,但包大人的事蹟是永載史冊。

老版的《新白娘子傳奇》中,包大人歸天后還成為了鐵面無私的閻王爺。


史之策


公孫策是《三俠五義》中的人物,歷史上並無其人。

在《三俠五義》中,公孫策作為開封府尹包拯的師爺,兩人志同道合,一起辦了許多大案要案,是包拯的得力助手。公孫策在演義中被描述成再世諸葛,他早年行走江湖,懂一些醫術;他見多識廣,足智多謀,為人正直,好替人伸張正義。公孫策在遇到包拯之後,被包拯所欣賞,引為知己。公孫策心思縝密,常常提出許多包拯疏漏的地方,包拯也樂於與之討論案情。可以說兩人合作得非常愉快。

但是公孫策也畢竟是人,也有犯錯的時候,後來因為一件事犯了國法,被包拯知道了。包拯為官剛正不阿,不避權貴親朋,是出了名的包青天,雖然是公孫策犯法,但包拯自然也是不會包庇,最終判處公孫策死刑。那麼究竟是何事讓公孫策犯法,公孫策最後被包拯殺了嗎?

有一次包拯奉命南巡,在途中一處河裡發現了一具屍體。包拯立即成立專案組,對案件產開偵破工作。不久之後,包拯就查出一個叫做江龍的可疑人物,並發現他有重大作案嫌疑。這個江龍在得知消息後,屢次三番企圖刺殺包拯,阻止案件調查,可是都沒有得手。

公孫策在調查案件的過程中發現,江龍有一個養女,很可能是江龍的幫兇。不過巧的是,公孫策看見那個養女的手上戴著一個手鐲,跟他失散多年的親生女兒的手鐲一模一樣!公孫策為了確認她是不是自己的額女兒,便設計將她引入自己的住處,經過交談之後發現,她果然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

公孫策內心非常糾結,他本可以趁機將自己的親生女兒拿下,但是她覺得自己虧欠女兒太多,又不忍心。公孫策最終決定私自放走自己的女兒,讓她亡命天涯,然後自己去包拯那裡以死謝罪。

包拯在得知此事之後,雖不捨但也知國法難容,便判處公孫策死刑,用狗頭鍘執行。

說起這狗頭鍘,就不得不說說包拯著名的那三口鍘刀了。

有一次包拯奉命去陳州賑災,臨走之前當時的皇帝宋仁宗賜給包拯御札三道,包拯可以用這御札三道行使任免官員和懲治罪犯等便宜之權。包拯回府後與公孫策商議如何懲治那些剋扣賑災糧食的貪官汙吏。公孫策看到包拯的御札三道之後,從御札三道的讀音中想到了御鍘三刀這個諧音,於是他就設計了三個鍘刀,分別取名龍頭鍘、虎頭鍘和狗頭鍘。龍頭扎殺犯法的皇親國戚,虎頭鍘殺貪官汙吏,狗頭鍘殺犯法的平民百姓。包拯聽完公孫策的建議之後,覺得非常好,第二天便命人制造了這三口鍘刀。

說起來這三口鍘刀都是公孫策設計的,如今包拯要用這狗頭鍘來殺公孫策,難道公孫策真的要死在自己設計的鍘刀之下嗎?

本來宋仁宗在聽說此事之後,因愛惜公孫策的才能,有意保下公孫策, 便讓展昭帶著聖旨在包拯殺公孫策之前將他救下。包拯見皇帝下旨,便訓誡了公孫策之後就此作罷。


圍爐煮酒話春秋




包黑炭斷案如神,一方面是因為他是大宋第一聰明人,另一方面,就是因為他有兩個好幫手,一個是南俠展昭,另外一個就是大宋第二聰明人公孫策。

在小說《三俠五義》中,瞭然和尚讓公孫策去投奔包拯。包黑炭手下不收無名之輩,他安排了兩道考題。第一道考題是明面上的,直接考察他的學識。公孫策對答如流,學問淵博,輕鬆過關。


第二個考題就比較隱蔽,他考察公孫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皇帝派包拯去陳州放糧,賞了他御札三道。回府後,包拯就讓公孫策來看這是什麼意思?公孫策自然明白這是包拯要考察他,於是馬上靈機一動,就有了對策。

公孫策先把札改成了鍘,三札就變成了三口鍘刀,分別是龍虎狗的模樣。他繪成圖呈給了包拯,包拯馬上就發現公孫策是個人才。皇帝更是大喜過望,因為陳州放糧是一個難辦的差事,必須有類似三口鍘刀這樣的神器來震懾那些外官,他的用意被猜透了,他就相信包拯的能力,能夠斷好陳州的案子。



包拯的身邊,有展昭和公孫策這樣的一文一武,還有張龍、趙虎、王朝、馬漢四員大將,自然在斷案過程中無往而不利。然而清官難斷家務案,這才有了包拯殺公孫策的故事。

有一次包黑炭率領一干人等秘密私訪,突然在湖面上發現一具屍體。案件的主謀江龍知道包拯的厲害,就派出手下的殺手來刺殺包拯。


這個殺手就是江龍的乾女兒,公孫策在調查過程中卻發現這是自己失散多年的親生女兒。本來他已經抓到了這個女刺客,但想到自己對女兒沒有盡到養育責任,就把她釋放了。

隨後公孫策就向包拯投案自首,包拯一向鐵面無私,絕不徇私舞弊。他雖然明白公孫策對自己的重要性,但也不得不揮淚斬馬謖。有句話叫作法自斃,處決公孫策的工具,就是他設計的三口鍘刀。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包拯認為公孫策罪不至死,就讓他戴罪立功。在公孫策女兒的配合下,最後大案告破,公孫策父女團聚,幸福美滿大結局。

在《包青天》電視劇中也有這樣的橋段,公孫策一心求死,他自請處罰。展昭在一旁苦苦勸告,然後晴天霹靂,預示著老天也不讓他去死,這才留下了公孫策的一條命。

實際上在《三俠五義》中,暗地裡諷刺了專制王朝的落後和腐朽,展現了當時中國老百姓的三個夢想:明君夢,清官夢和俠客夢。中國老百姓最希望有一個賢明的皇帝,退而求其次如果沒有明君,那他們希望能有一個清官。如果連清官都沒有,那世上的公平就只能寄託於俠客了。

宋仁宗就相當於明君,包拯就相當於清官,展昭自然是俠客。這部小說就是替古代皇帝寫頌歌,展現了普通老百姓心中的美滿世界。對於當時的老百姓來說:如果有一天,他們老無所以,就讓他們活在三俠五義裡。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新知傳習閣


包拯是北宋時期開封府尹,因為他的剛正不阿,廉潔奉公,辦案無數,為民伸冤,被人們親切的成為“包青天”,世代相傳。這樣的風光背後離不開他領導班子的一干優秀之人。武將展昭行俠仗義,還有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等相護左右,另外智囊公孫策也在破案中立下汗馬功勞。


公孫策最早出現在《三俠五義》中,因為科舉中被奸人頂替了考上的狀元,看破仕途,因為包拯重用,甘心把自己學富五車的學問用在幕後,做了開封府主簿師爺,深諳犯人的作案手法和犯罪心理,又懂醫學,幫助包拯破獲很多大案要案。但是最後他卻差點死在他所設計的鍘刀之下!公孫策深知包拯為人,為什麼知法犯法呢?

原來包拯再查一宗命案時,屢次遭遇刺客,刺客江龍的養女正是公孫策漂泊在外的親生女兒。面對作為幫兇犯下大罪的女兒,公孫策愧疚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隱瞞案情,私自把女兒放走,決定以死謝罪。包拯的三口鍘刀國舅駙馬都敢鍘,連自己的親侄子都捨得鍘,這般鐵面無私,對誰都一樣的,對公孫策也自然是不會網開一面,含淚要鍘,好在皇帝趕來,把公孫策救下。



經過這一劫,雖然兩人還繼續一起辦案,但多多少少有了些隔閡。


墨梅逸清寒


我們都熟悉包青天有個得力的助手叫展昭,武藝高強、俠肝義膽,多次救包大人於水火之中。而包大人身邊還有個主文的助手,他就是公孫策,是北宋開封府主簿師爺。公孫策也真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他才貌雙全,琴棋書畫無一不精,還有妙手回春的高明醫術。待人和藹善良,做事心思縝密又見多識廣、足智多謀,人稱再世諸葛。

他還是開封府龍、虎、狗三鍘刀的發明者,但他最後卻被包大人賜死,死在了自己設計的鍘刀下,這是為何?

包拯當年南下的時候,有人報案說江上有一具浮屍,於是包拯一行人就開始調查這個案子。此案的主謀是個叫江龍的人,為了阻止包拯調查而屢次行刺。在公孫策協助包拯辦案的時候發現江龍有一個養女,這個養女助紂為虐,可以說是案子的幫兇。而公孫策的繼續調查卻讓他大跌眼鏡,這個女子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

而公孫策這裡保留著女兒的手鐲,江龍的養女也就是公孫策的親生女兒就想把這個和自己關係不淺的手鐲給偷走,於是暗暗潛入了公孫策家,假扮成下人,想要把公孫策推到井裡。這時卻聽公孫策道出了手鐲的來龍去脈,兩人的心情都是非常的複雜迷茫。但最後,公孫策還是把自己的親生女兒—本案的兇手給放了。

公孫策自知自己犯了包庇罪,向包拯隱瞞也是無濟於事,於是就主動向包拯告知了一切。但我認為我們也不能苛責公孫策,畢竟在情與法面前,人都是很難抉擇的,這個問題到現在都是一個難題。

包拯和公孫策兩人共事很久,情感很深,包拯懷著沉痛的心情將公孫策斬殺了,用的正是他親手設計的鍘刀。在情與法面前,包拯還是站到了法的一邊,面對自己的至交,包拯還是沒有放棄自己剛正不阿的準則。

我是江暮雲,天各一方,讓我們遙望遠去的歷史薄雲互寄共識!歡迎大家關注、評論交流!


江暮雲


包拯大家都很熟悉,處事鐵面無私,執法嚴明,剛正不阿,敢於為百姓抱打不平,深得百姓愛戴。


話說一日包拯南巡,發現江面漂浮一具屍體,於是就展開了調查。而事件主謀江龍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止包拯的調查工作,甚至屢次刺殺包拯。在調查過程中,查明江龍有一養女,是這次事件的另一同謀。隨著調查的深入,公孫策發現了一件讓他吃驚的真相,江龍的養女竟然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公孫策只好將女兒放走了。這事讓包拯又氣又無奈,只好判公孫策斬首示眾。

這事傳了皇上耳中,連忙下了一道聖旨赦免了公孫策的死罪,聖旨由展昭快馬送來,這才救了公孫策一命。包拯鍘了駙馬陳世美,斬了自己的侄子包勉,為什麼就放過了公孫策呢?因為有皇帝的聖旨,這個鍋就完美的甩給了皇上了


談歷史那些事


公孫策是否確有其人

首先,我們要知道公孫策是清嘉慶年間石玉昆所著的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的文學人物。《三俠五義》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現代的武俠小說以及電影電視劇,也有《三俠五義》那種江湖豪情、俠肝義膽的影子。在《三俠五義》中公孫策的人物設定是開封府主簿師爺,包拯的得力助手。也是開封府三口鍘刀的設計製造者,懂醫術,心思縝密,和藹善良,見多識廣,足智多謀,人稱再世諸葛。也就是說公孫策是小說裡面的人物,是作者虛構的。


公孫策是否被包拯揮淚斬首

名著《三俠五義》中未提及公孫策死的信息。而在金超群、何家勁、範鴻軒三位老戲骨主演的電視劇《包青天》中,有一橋段是包青天揮淚斬公孫,其實不是包拯非要殺公孫策,而是他問心有愧,決定以死謝罪。在行刑過程中,展昭出手阻攔、苦苦相勸,然後晴空霹靂,老天爺也不讓死。古代非常相信天命之說,既然老天爺都不讓公孫策死,公孫策就不再固執了。


事情的起因

電視劇中說道,包拯南巡時發現太湖面上出現浮屍,便前去調查,卻屢遭自稱江龍的人行刺,目的是為弟報仇。他有一個養女從中幫助,隨著包拯調查的深入,公孫策竟然發現江龍的養女如憶便是多年失散的親女。不禁非常矛盾,最後還是因為私心放走了女兒。公孫策私放朝廷欽犯,觸犯了大宋律法,作為包拯的師爺。覺得有辱包青天之名,所以才會主動找包拯請罪,後面才有包青天揮淚斬公孫策的故事。

電視劇設定這個情節的目的,一是為了突顯包青天剛正不阿、秉公執法、嚴於律己、一視同仁的品質,二是為了弘揚律法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可徇私枉法的主旨。



當今社會小說和影視劇都能很快地在網絡傳播。由於小說和影視劇為了增強情節的曲折性、內容的豐富性,達到與讀者共鳴的效果。往往故事的內容與歷史大相徑庭,面對小說影視作品我們要帶一種觀賞的心態去解讀,同時也要尊重歷史。


雲端醉星辰


在中國古代有一位很知名的青天大老爺,他的名字就是包拯,包拯就是包青天,包拯深受民間愛戴和傳頌,因為他在做官的時候是一位真正剛正不阿又一心為民,不會因為權勢地位而區別對待別人的好官。



包拯一生也是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這個人可以說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個很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除了一些傳統的民間戲劇,小說,還有說書,在現代也有很多影視劇講述了包拯的事蹟,哪怕是不讀史書的人,也能從這些大差不離的影視劇中得知包拯是一個正直又忠義之人,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身上也有讓人困惑不解的地方。 比如包拯明明一生忠義,但是包拯卻在後來狠心斬殺了自己的摯友公孫策,公孫策不是包拯的好朋友嗎,是一位人才,人品也沒有問題,怎麼就忍心殺了公孫策呢?

背後的隱情很少有人知道。這件事和當年一件案子有關,當年公孫策發現一個殺人犯江龍,其狼狽為奸的養女竟然就是公孫策自己當年走失的親閨女。


公孫策的內心十分糾葛,就連後來這個女兒想要謀害公孫策,都被公孫策原諒了,公孫策想包庇自己的女兒,就把她給放走了。這種骨肉親情可以理解,但是犯法就是犯法,包庇罪犯也是罪行,所以一向鐵面無私的包拯也不可能放過自己的朋友,但是後來在包拯流著眼淚舉刀準備斬殺公孫策的時候,幸好展昭及時趕到,勸說後公孫策才沒有死成。


土土街


包拯鍘王爺、鍘國舅、鍘侯爺、鍘駙馬、鍘狀元、鍘奸臣、鍘貪官、鍘惡霸、鍘侄兒……包拯狠起來連導演都要鍘,鍘個公孫策有什麼奇怪的?



大眼小蛙


歷史上包拯真殺公孫策嗎,別把演義當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