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包拯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用戶65146090


眾所周知,“杯酒釋兵權”在保證北宋皇帝統治穩固的同時,卻也給大宋帶來了無數弊病。由於北宋長期奉行“重文抑武”政策,皇帝和文官集團百般壓制武將的地位與權力,使得北宋軍力越來越差,武備愈加空虛。

▲宋仁宗趙禎畫像

到了北宋第四任皇帝宋仁宗趙禎在位時,北宋武備不振終於導致了難以挽回的嚴重後果。當時,北宋的西北地區有一個名為党項的遊牧部族,他們世代生活在今天的寧夏地區,彪悍好戰。由於寧夏富產良駒,所以党項人擁有著精銳的騎兵部隊。仁宗年間,党項人首領李元昊看其“寬仁恭儉”好欺負,便悍然起兵造反,不再充當北宋藩屬,而是自立為帝,公開與北宋朝廷決裂,還屢屢出兵侵擾宋朝邊境。

為此,北宋先後出動三路大軍迎擊西夏,史稱“第一次宋夏戰爭”。寶元二年(公元1039年)三月,西夏大軍攻擊宋朝西北重鎮延州,而延州守將範雍勢單力孤,只得連忙向朝廷求救,宋廷遂派遣大將劉平和石元孫星夜馳援。雙方在延州城外三川口遭遇,經過一番慘烈激戰,宋軍將士全軍覆沒,這就是著名的“三川口之敗”。

▲好水川古戰場遺址

隨後北宋忍無可忍,便調集重兵,這一次宋仁宗派出了韓琦、范仲淹等名臣趕赴西夏前線,指揮對夏作戰,戰爭進入膠著狀態,但沒過多久,宋軍又於好水川陷入重圍,再度全軍覆沒。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宋夏大戰再起,結果宋軍又在定川寨大敗,這就是北宋歷史上屈辱的“鎮戎三敗”。在三場大戰中,宋軍上下其實都充滿了問題。

宋仁宗面對戰場敗局一籌莫展,但又不能與西夏議和,便向群臣問計,所幸包拯幫助北宋走出了這一困境。很多人只知包拯清正廉明、秉公執法、善於斷案,卻不知包拯為官生涯中更多的時間都在參與北宋軍國大事的決策,斷案成就只是其人生的很少一部分,他不僅是宋仁宗的股肱之臣,還加官為龍圖閣學士。

▲包拯劇照

眼見北宋在西夏戰場上陷入頹勢,在朝廷群臣一籌莫展之際,包拯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據《包拯集》記載,包拯曾向宋仁宗獻上一條對付西夏的“絕戶計”。由於西夏擁有眾多天然鹽池,盛產青鹽,而鹽是一種老百姓必備的基本生活物資,日常消耗量巨大,所以西夏就把特產青鹽當為一種出口資源,大量向鄰國販賣,以獲取豐厚利潤,再用以購買西夏緊缺的布匹、糧食、鐵器等資源,鹽業可謂是支撐西夏經濟的“支柱產業”。

▲青鹽

在包拯看來,既然西夏“財用所出,並仰給於青鹽”,那麼大宋就應該嚴格控制從西夏進口青鹽數量。北宋人口眾多又是西夏青鹽最重要的進口國之一,如果大幅削減甚至禁絕進口西夏青鹽,那西夏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就會斷絕,一旦其陷入財政困境,離土崩瓦解之時就不遠了。至於北宋國內,有著山西解州鹽池,產量極為豐厚,足以保證宋朝國內食鹽供應,在此情況下減少禁絕西夏青鹽進口,不僅對北宋國計民生並無多大影響,還會對西夏造成嚴重打擊,所以食鹽這種調料,完全可以成為大宋抗擊西夏的利器。

▲西夏國主李元昊塑像

聽完包拯的真知灼見後,宋朝君臣如夢方醒,馬上達成共識,開始把控從西夏進口的青鹽數量,並關閉了宋夏雙方邊境的貿易場所“榷場”,禁絕雙邊貿易。不久,西夏果真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西夏國主李元昊雖在戰場上威風八面、不可一世,但對包拯所提出的“調料戰術”,卻是束手無策。在西夏國內的強大反對下,李元昊最終選擇退讓,於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同北宋朝廷訂立《慶曆和議》,李元昊主動取消帝號,向宋朝俯首稱臣,尊奉宋朝正朔,而宋朝每年賞賜其無數金銀財寶,宋夏雙方間的緊張局勢這才得以緩解,邊境地區也暫時趨於穩定平和。

參考文獻:

《宋史》《包拯集》


趣觀歷史


戲劇、評書等文藝作品曾把宋朝的清官包拯演繹成包青天,說他是從小沒了爹孃,是兄嫂養大的苦孩

其實,歷史上的包拯出身於殷實的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他的父親包令儀曾在宋太宗時代任職刑部侍郎。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二十八歲考中進士,三十六歲那年出任天長縣知縣。

因斷案出名,慶曆元年(1040年),四十歲的包拯調任端州(今屬廣東肇慶)知府,後屢次升遷,先後任職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開封府尹、樞密副使等官職。

包拯在任內清正廉潔,不畏權貴,執法嚴格,揚善懲惡,任職開封府尹期間,京師奸佞大為收斂,時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

包拯是春秋時代楚國忠臣申包胥的三十五世孫,祖父包士通是耕讀為家的平民百姓,父親包令儀在太平興國八年(983年)中進士,任職刑部侍郎。

包拯有兩個哥哥,大哥包瑩、二哥包穎均過早去世,他自然成了包家傳宗接代的獨苗。

為了陪伴父母,包拯十餘年不離開家鄉,父母去世後,又守孝三年,直到三十多歲才離開家鄉踏上仕途。

包拯有一妻一妾,妻子董氏生長子包繶[yì],先於父親去世,包繶妻子崔氏生子包文輔,不幸夭折。

包拯不忍心看著兒媳崔氏孤苦伶仃過一輩子,就勸她改嫁,但崔氏卻發誓不離開包家:“生為包婦,死為包鬼,誓無它也!”

包拯五十九歲再得一子,即次子包綬,是他的小妾孫氏所生。

可惜這個孩子五歲的時候,六十四歲的老爹就去世了。

包拯臨死前,將小妾孫氏遣回孃家,囑託兒媳崔氏撫養包綬,崔氏對小叔子視若己出,撫養他長大成人,包綬對嫂子“以母禮侍之”,稱呼嫂子為“嫂娘”。

後人把這段歷史移花接木到了包拯身上,以訛傳訛,包拯就被傳言說成是個沒孃的孩子了。



詩人小草


包拯曾以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且先後出任京東、陝西、河北等路轉運使。他因大公無私、不畏權勢、清廉愛民,故素有“包青天”的美譽。

開封府是京城的所在地,許多權貴居住在此,因此被公認是最難治理的的地方。但是包拯任府尹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將該地治理得井井有條了。

當時按例,百姓要到開封府告狀須先寫好狀子,然後請府吏把狀子傳遞進去。包拯到任後,就破了這個規矩,大開府門讓百姓直接到他面前陳述是非曲直。此舉不但容易發現冤屈,也使官吏做不了手腳、不敢欺上瞞下。這個措施執行不久,整個開封府的治安狀況就大大改觀了。

還有一次,開封淹大水,水排不出去。包拯經過調查,發現許多權貴在河道上築花園、建亭臺,影響流水暢通,於是命令他們限期全部拆除。有個權貴不肯拆,還出示一張地契,說那塊地是他的。包拯詳細查看後,發現那張地契是偽造的,就立即拆了他的花園,並將此事奏明皇上。沒有多久,大水就退了。

當時有人將他比喻為“黃河清”。一種說法是:以黃河那麼混濁的水都清澈得了,形容他大公無私及辦案鍥而不捨的精神;另一個說法是:要看到包拯的笑臉,比看到黃河的水變清還要難。意思是當時有太多不公不義的事須讓他操心,責任心的驅使才使他難得展現笑容。

包拯為官以“披肝瀝膽,冒犯威嚴,不知忌諱,不避怨仇”這段話自勉。像他這種為了百姓和社稷,不畏權貴、鐵面無私的官員,在中國歷史上相當罕見,難怪千百年來他一直被後人稱頌不衰了。



墨鏡先生\n


包拯雖然不像戲劇中的那樣斷案入神,但他的正面形象基本上還是準確的。有關包拯的生平就不多說了,這裡給大家介紹三個有關包拯的記載,有助於我們更立體地瞭解包拯這個人。

包拯也不是一個事事鐵面無私的人,有時候還有點護犢子。涇州有士卒因為軍餉總是打折扣不按時發放,先是罵大街,然後就扎堆準備作亂。幸虧此事很快被平息了,但為啥軍餉被剋扣的事還要追查,於是就查到了負責發放涇州軍餉的三司一個官吏身上,調查結果表明這個官吏瀆職,當準備要把這個官吏開除公職的時候,三司負責人包拯出面保護手下,還想讓這個官吏留下來。負責刑院的胡宿嚴厲地對包拯說:“涇州的士卒雖然有罪,但是該給士卒的就應該給,這個官吏超過85天都不發軍餉,怎麼能說他沒有錯誤呢?你自己不反省自己失察的錯誤,還公然抗拒司法執行,國家的制度因你就要形同虛設了。”《宋史》說:“拯懼,立遣吏。”

包拯有一天請王安石、司馬光等人喝酒,王安石和司馬光都不喜歡喝酒,但司馬光看到老前輩勸他喝酒,不好駁包拯的面子,也就陪著笑臉喝了下去。但是王安石卻堅持不會喝酒,哪怕包拯再三勸他,王安石就是執拗著不喝。包拯最後只好尷尬地打圓場說:“你不喝酒可就體會不到喝酒的快樂了。”

包拯為人節儉,他的衣服,所用的物品,吃的飯菜都和老百姓一樣,但是包拯在北宋那個文人天堂的時代,雖然清廉但並不清貧。根據宋代的公務員薪資福利制度,以他做過的龍圖閣直學士計算,每年現金工資是1600多貫,即160萬錢,《東京夢華錄》記載,在首都飯館,一盤菜最高不超過15錢,也就是說包拯每天點10個不錯的菜吃,一年的工資可以讓他吃到30年以後。更別說他還有實物工資,招待費,種類繁多的補助、補貼、福利等,總價值遠遠超過他的現金工資。所以,包拯並不像影視作品描繪的那樣清苦不堪。


謝峰聊影視


包拯是一位剛正不阿,不畏強權的人,對不平之事十分厭惡,願意擺平世間不平之事。還是一位大孝子,為政期間,勤政愛民,深受百姓愛戴。


SakyaKosala


有人喜歡包老爺肯定有人包青天呵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