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 臨清)運河名鎮魏家灣

魏家灣位於京杭運河河畔,今稱魏灣鎮,魏家灣是明清時期山東運河沿岸重要的漕運碼頭、商業樞紐、文化中心,有著一千多年的光輝歲月,舊時鎮上有七十二座古廟,兩個大戲樓,一個和尚塔,另有水陸碼頭、魏灣衙門,亦有“金魏灣、銀臨清”之說。其鎮內不但商賈雲集、店鋪林立、人口眾多,而且寺廟遍佈、科舉人員層出不窮,具有重要的交通、經濟、文化地位。同時魏家灣鎮的歷史演變與河工管理、戰亂兵燹、黃運變遷等因素也密不可分,是山東乃至北方地區典型的運河城鎮。

明清時期的魏家灣屬於臨清州下轄的清平縣管理,因其位於京杭運河與馬頰河沿岸,具有優越的交通地理位置,號稱“漯陽之名鎮”。靠著國家漕運的刺激,魏家灣不但有中央政府設立的鈔關、驛站、水次倉、巡檢司衙門,而且商鋪林立、貨物山積、人口眾多,糧食、鹽業、布匹、藥材等行業都相當發達,為山東運河流域著名的商業城鎮。經濟的發展刺激了文化的興盛,明清魏家灣不但出現了諸多的廟宇、寺觀,有“一步踏三廟,十里看百帆”之稱,而且教育也相當發達,出現了諸多的進士、舉人、太學生、貢生、歲貢等,成為了一方文化之盛地。清末因黃河北徙、運河淤塞、戰亂頻興,魏家灣也商人離散,經濟一蹶不振,逐漸走向沒落。

聊城( 臨清)運河名鎮魏家灣

鈔關原址 2016.6.14考察 魏灣

聊城( 臨清)運河名鎮魏家灣

復建的鈔關 2016.6.14

聊城( 臨清)運河名鎮魏家灣

“三山夾一井”2016.6.14

(圖片說明:當地人叫這口井為“三山夾一井”,位置在魏家灣中心街中段道南,,因一口水井被三個房山夾在中間而得名。該井之所以出名,因為此井水清、甘甜,水開無渣,最適宜泡茶飲用。房東王玉祥說:“原來,半個魏灣村的人飲用此水,就連南來北往的船隻,到了魏灣都要在鈔關停船靠岸來在這口井裡面取水。”)

一、交通樞紐,河工重地

明清兩朝,魏家灣位於京杭運河與馬頰河沿岸,水路交通便利,同時臨近臨清、濟寧、聊城、德州等商業名城,所以陸路交通也頗為發達,良好的區位優勢使魏家灣成為“南近曹州,北通岱嶽”的“一方之勝地” 。而明清中央政府為保障漕運在該地設置的河道部門,施行的水利工程,又進一步提高了魏家灣的政治與交通地位,使其成為山東運河沿岸重要的河工要地。

聊城( 臨清)運河名鎮魏家灣

運河雖多年未清淤,但河道仍然十分開闊。2016.6.14

明清時期魏家灣位於臨清州、茌平縣、東昌府的交界地帶,流經其境的馬頰河因地勢低於運河,所以常常作為運河的減河,通過閘座將運河多餘之水洩入馬頰河,然後入海,所以明清兩代在魏家灣的河工也多為築堤、建閘、分洪、保運等,是完全圍繞保障國家漕運而開展的。明初,“會通河為元轉漕故道,岸狹水淺,元末已廢不用,黑洋山決口後,其道遂淹” ,永樂十年(1412)隨著北京城市建設及與北方蒙元殘餘勢力作戰軍需的日益龐大,朝廷派工部尚書宋禮疏浚會通河,他“自魏家灣開支河二,洩水入土河,復自德州西北開支河一,洩水入舊黃河,使至海豐大沽河入海”,《行水金鑑》亦載“尚書宋禮疏浚會通河,用老人白英計,改從南旺分水,遏汶北合漳、衛,遏泗南入沂、淮,其北道魏家灣與土河相連,開二小河以洩之”,可見明初魏家灣即為重要的河工要地。

聊城( 臨清)運河名鎮魏家灣

老房子牆壁上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用電安全宣傳畫

聊城( 臨清)運河名鎮魏家灣

老書店

聊城( 臨清)運河名鎮魏家灣

鎮上的理髮店

永樂後,隨著京杭運河的貫通,國家漕運量逐年提高,但黃河對山東運道的侵害也日益嚴重,所以魏家灣等地河工頻興。據《續修清平縣誌》載:“縣境運河在魏家灣,離城三十里,南接博平縣界田家口起,北至二十里鋪,直接臨清州界止,計長三十九里,東西兩岸計長七千一百二十丈,內東岸官堤七段,長一千零二丈,主簿承修;防風三段,長一百一十七丈,上河通判管修”,成化元年(1465)建水閘二“曰魏家灣,曰李家口,東岸淺鋪八,曰朱家、曰張家、曰十里井、曰趙官屯、曰戴家、曰陳官屯、曰趙家、曰潘家橋;西岸淺鋪六,曰張家,曰李家,曰李官屯、曰王官屯、曰丁家屯、曰魏家灣”,其中魏家灣為減水閘,作用是將運河洪水洩入其他河流,以減輕運河壓力,淺鋪則為疏浚河道的組織,以防止泥沙淤塞,保障漕船順利航行。《大明會典》載“清平縣戴家灣閘夫三十名,魏家灣等淺鋪九,老人九名,夫八十一名,今存四十五名,撈淺夫一百三十二名,今存六十六名”,老人為基層社會管理伕役的頭領,主要負責河工人員的組織與協調,是明清運河沿岸河工人員的重要組成部分。除減水閘與淺鋪外,“魏家灣以南大壩下舊有引河一道,水勢情形應行挑浚,有利民生運道”,引河不但可以用來洩洪,還可以在運河淤塞時用於通航,具有重要的功能。另有滾水壩一座,“水多則開閘放出,下游則樂陵、海豐一帶入海”。魏家灣段運河彎曲較多,也是利用“三灣抵一閘”的原理,“若津道徑直,緩緩而行,則水浮沙沉,隨路澱積,疏之不勝疏矣。今多用彎曲,使之左撞右激,自生波瀾,鼓動其水而不使之稍寧,則沙亦帶之而去,無復停頓”,這樣不但減少了置閘築壩的耗費,而且利用河流的自然原理使運道通暢,具有很大的科學性。

聊城( 臨清)運河名鎮魏家灣

運河沿岸的衚衕

聊城( 臨清)運河名鎮魏家灣

偏遠一些的民房

聊城( 臨清)運河名鎮魏家灣

入清後,中央政府依然視漕糧為“天庾正供”,運河為“國家命脈”,所以對黃淮運的治理有增無減。順治二年(1645)七月,黃河決流通集,“一趨曹、單及南陽入運,一塔兒灣、魏家灣侵淤運道,下游徐、邳、淮陽亦多衝決……詔封河神為顯佑通濟金龍四大王”,清初因戰亂未息,國家財力有限,加之明末清初兵燹導致運道損壞嚴重,所以只能通過祈求神靈保佑黃運安瀾。雍正四年(1726)內閣學士何國宗與山東巡撫陳世琯勘察山東水利,“東昌府城南七里河下歸徒駭河,城北魏家灣河下歸馬頰河,德州四女寺減水閘下歸老黃河,皆運河東岸洩水入海故道,年久淤塞,應行疏浚”。雍正五年(1727)又動銀築堤,“由博平魏家灣減水閘洩運,經東昌衛、博平、高唐、夏津、恩縣、平原、德州至德平,曲折七十餘里達樂陵,直省慶雲,於海豐大沽入海”,雍正年間對魏家灣運河的疏浚,不但改善了運道環境,降低了水患發生的頻率,而且對於國家漕運的正常運行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乾隆三十二年(1767)因運河連年漫溢,朝廷派大員與河臣一起挑浚運道,“山東八里廟添建滾水壩,並將徒駭河頭之龍灣,馬頰河頭之魏灣,老黃河頭之四女寺各建壩,落低七尺,以導其北注,開伊家河以暢其南流”。乾隆三十八年(1773)河臣奏“馬頰河下游由東岸魏家灣水壩入口經博平、清平、高唐、夏津、恩縣等一百六十餘里,河身寬窄深淺不等,只能洩運河異漲之水,若運河西岸上游開通,添閘宣洩,運河必將漲滿,亦應導其去路”,建議排洩多餘之水。

聊城( 臨清)運河名鎮魏家灣

帶字的石碑被壓在了房子地基裡

聊城( 臨清)運河名鎮魏家灣

運河老商鋪

聊城( 臨清)運河名鎮魏家灣

運河邊的老房子

清代魏家灣運河除上河通判、清平與堂邑主簿管理外,而且還設有巡檢司,“魏家灣有巡檢司,臨河有清陽驛,下十餘里有戴家灣、戴家閘”,巡檢司多設於關津、要衝之處,級別雖然不高,但是掌治安、巡防、捕盜之事,權力非常之大,而驛站主要為傳遞官方文書人員的食宿之所,一般也設於較大的市鎮。清代魏家灣段運河挑浚多是集數縣之力,“瀕河聊城、堂邑、清平、博平、館陶等五縣,協同挑浚,屆期聽上官檄攤夫數,遵照募僱強壯人夫攜帶侉板、跳板、跳架及鍁、钁、錂、鏟、布兜各器具,及時挑浚,立限竣工,其夫價、器具銀兩,知縣具印領,赴河道庫領發,向例間年大挑,募夫二百九名,一年小挑,募夫五十五名”,另“額設魏家灣汛守兵二名,丁家墩守兵三名,戴家閘守兵六名,月河口守兵五名,二十里鋪汛守兵二名,沿途催儧,日夜毋許其停留”,催促境內的漕船入京。

綜上所述,明清時期對魏家灣河道的治理多集中於前期,後期鮮有記載,這是因為明清初期在魏家灣興修閘壩、挑浚河道、開挖引河為後代提供了河道治理的經驗,所以其後多是因循,很少有大的改變。另外清代中後期,運河淤塞,黃河北徙,魏家灣運河已經很難通行,基本不能承載漕船航行與商貨流通的重任,因此相關河工舉措也極其少見。總之,正是因為明清中央政府對魏家灣段河道的管理與治理,才在數百年間保障了國家漕運的順利進行,刺激了城鎮經濟與商業的發展,使其成為了山東運河沿岸的名鎮。

二、商業中心,文化聖地

明清兩朝,魏家灣依靠國家漕運的刺激,在經濟與商業上也實現了繁榮,有“金魏灣,銀臨清”之稱,鎮內店鋪林立、貨物山積、人煙輻輳,不但建有國家徵稅的鈔關、收糧的水次倉,而且有晉商的山西會館,各種寺廟、樓閣、祠觀,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

魏家灣鈔關位於運河拐彎處,最早設立於宣德四年(1429),為臨清鈔關的分稅口,由臨清榷關戶部主事管理,有瓦房五間,徵收船貨稅收。雍正七年(1729)為體恤商人與百姓,命“免直省關豆米額稅,復設通州分司之黃村,臨清關之德州、魏家灣、尖塚、樊口等口岸,免徵臨清關船料,以揚州關歸兩江總督遴員徵收”,可見此時魏家灣商業比較繁榮,為南北貨物流通的必經之地。其後,魏家灣鈔關曾短暫關閉,但乾隆七年(1742)又題準“臨清關所屬之德州、魏家灣、尖塚、樊廠等處口岸,準其照舊設立,以便巡查”,其商業地位已不容朝廷忽視,所以才會設關征稅。徵稅操作方法為,在關前運河裡設一道鐵索,兩岸由絞盤控制,平時鐵索提出水面,攔截過往船隻,收稅後將鐵索沉入河底,將交稅船隻放行。魏家灣鈔關自明宣德年間設立,期間雖有數次裁撤,但基本很快復設,直到民國二十年(1931)運河基本無法通航時才最終取消,存在500餘年,這既體現了魏家灣具有較高的政治地位,也說明了其商業與經濟的繁榮。除鈔關外,明清中央政府在魏家灣還設有兌糧漕倉,因其位於運河岸邊,專門收兌國家官糧,所以又稱“水次倉”。《續修清平縣誌》載“水次倉,在魏家灣,創於明初,名曰水次兌軍倉,高唐、禹城等縣均納米於此,系國有” ,當時清平、高唐、夏津等縣的漕糧都在此完納,有“三大厫”之說。關於水次倉,包世臣在《閘河日記》中寫道:“三十里至魏家灣,為糧食碼頭,清平之首鎮,而高唐、清平兩州縣兌漕水次在焉”,清代曾擔任過工部尚書的張祥河亦道:“立冬節屆開新漕,水次年年一往還。才見明波排畫鷁,疏林黃過魏家灣”,該詩不但說明了水次倉兌糧主要在冬季進行,而且也體現了百姓每年都需交糧的場景。

漕倉與鈔關的設立,使魏家灣的糧食業、鹽業、藥材業、雜貨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成為山東運河沿岸重要的商品轉輸地與銷售地,聚集了大量的商人、手工業者、服務業人員,被譽為“清平首鎮”,“地濱運河,舟楫往來,南北各貨雲集,居人以是居奇致富,聲妓之聲甲一邑”,《清平縣鄉土志》亦載“明清之際運河行魏家灣,商業昌茂,民殷富,最為繁盛之區”。魏家灣商業的繁榮除了依靠運河交通優勢外,還在於其附近有臨清、德州、聊城等大型商業城市,為其帶去了大量的人流、物流、文化流,提升了其商業地位。魏家灣商業最為發達者為糧食業,有八大糧行,主要收納通過運河與陸路而來的糧食,數目很大,既可以平衡當地市場糧價,賑濟災荒,還可以讓邊遠地區的漕戶在魏家灣直接從糧行買糧交兌,從而減少了長途運糧的耗費。此外,魏家灣還有鹽店、雜貨鋪、藥材鋪、布店、典當行、客店數十家,其中規模較大者有“大泰茂”、“仙緣聚”、“慶嘉號”等,這些店鋪既在當地銷售貨物,還為中轉商人提供貨源,屬於囤積與中轉皆備的商業機構。經濟的繁榮也吸引了外地商人的聚集與本地商人的崛起,其中晉商在魏家灣建有山西會館,為聯絡鄉誼、商業交流所用,本地也出現了“南家大戶”、“朱家大戶”、“馮家大戶”、“彭家大戶”、“高家大戶”等土著地主,他們通過商業經營而發家致富,然後購買土地、建造庭院、積累財產,在魏家灣乃至清平縣富甲一方,其中“半個魏灣屬南家”的民間諺語,就充分體現了這些土著地主雄厚的經濟實力。商人、手工業者、服務人員在魏家灣的聚集,使人口得到了暴漲,當地居民“百家姓,百家姓,魏灣就佔七十姓”的說法,也證明了當時魏家灣人口的密集。

清代魏家灣最為興盛的時期為康熙、乾隆兩朝,當時清平縣諸鎮“野多沙土,人多種木棉,連頃遍塍,大約所種之地過於種豆麥” ,每到棉花收購季節,“四方賈客雲集,每日交易以數千金計”,百姓通過經濟作物的種植,獲得了超過糧食種植的收入。魏家灣的集市與廟會貿易也很發達,集市為一六日,“集鬥行十人,徵銀十九兩七錢九分,花秤行三人,徵銀四兩五錢,豬行五人,徵銀二兩八錢,牛驢行一人,徵銀二兩八錢九分五釐”,其徵銀數額在清平縣諸集中為最多,廟會則為碧霞元君祭祀之日,為四月初八與十月初八,屆時不但有大量的民眾前來祈禱許願,而且方圓數百里的商人、小販、百姓也前來貿易,藉此博取利益。商業的興盛使魏家灣的街道佈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七大街十六巷”之說,七街為西魏后街、前河崖街、永興街、中心大街、鈔關前臨河街、五神廟前南北街、文明皋以西東西街,十六巷則包括殷家衚衕、王家衚衕、丁家衚衕、魏家衚衕、彭家衚衕、呂家衚衕、梁家衚衕、南家衚衕等十六個較大的衚衕,其中鎮中最繁華之處為臨近運河的中心大街與鈔關前臨河街,每天都人群熙攘,異常熱鬧。

咸豐五年(1855)黃河銅瓦廂決口後,山東運道淤塞,魏家灣等沿運城鎮的經濟也陷入衰落之中,《增輯清平縣誌》載“清平地瘠民貧,市物無珍異……貿易無貴重者,凡日用所給,肉一斤值大錢一百,雞大者二斤值大錢一百四五十,鴨大者四斤,值大錢二三百,魚蝦水族貿易者少……入境以雜貨為大宗,洋布、煤油次之,出境以雜糧、棉花為大宗,布匹、估衣次之,木材較臨清為豐,入春運販絡繹不絕,工無專業,商無大賈,合境之人無非農者……工商則百分之一二” ,可見清末魏家灣等地的經濟已難以與前朝相齊並論。

明清魏家灣商業的繁榮也促進了宗教信仰與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魏家灣有“七十二廟”之說,其中較大規模的廟宇為興佛寺、水南寺、奶奶廟,其中興佛寺為清平縣最大的宗教建築群,明代曾多次重修,探花張天瑞曾撰碑文曰:“魏家灣,清平屬地也,灣之南舊有興佛寺,北向大殿一楹,珈藍殿翼於左,祖師殿翼於右,天王殿置於前,方丈迴廊十有餘楹”,其佈局嚴整,規模宏大。水南禪寺位於運河南岸,明正德年間創建,康熙十四年重修,佔地約五畝。其他如天齊廟供奉黃飛虎、姜子牙,白衣堂供奉觀音菩薩,文昌皋供奉孔子,呂祖廟供奉呂洞賓,三官廟供奉天地水三官,關帝廟供奉關羽,較小的廟宇還有龍王廟、五神廟、真武廟、三義廟、土地廟等。除廟宇外,魏家灣在明清時期教育也比較發達,據家譜記載,明清兩代出了藺而如、張鵬、李清連、李振東、李德玉、魏西琨等近十餘名進士、舉人、秀才。在運河文化考察中,我查閱魏家灣《丁馬莊村志》得知,明清兩代,丁馬莊一村就出了三十五名生員,包括太學生、貢生、歲貢生、邑庠生、廩生等,據此估計,魏家灣一鎮明清兩朝有功名人數當超過百名,其數目非常可觀。

明清魏家灣經濟相當發達,是山東運河沿岸重要的商業中心、物流基地、漕運碼頭,聚集了大量的商人、手工業者、服務人員,繁榮了近五百年,而商業的興盛也帶動了民間信仰的豐富與教育的進步,大量寺廟在魏家灣的分佈,充分體現了該地具有宗教文化生長與發展的土壤,也證明了當地百姓精神信仰的多樣性。教育的發達與人才輩出,則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造就的,是一種運河流域內獨具特色的家族文化與社會文化。

三、河變兵起,城鎮衰落

明清運河城鎮的歷史變遷有一個明顯的規律,那就是北方城鎮經濟的崛起往往完全依賴於運河交通,自身與本土商業並不發達,經濟的繁榮多為外地商人所造就的,所以這種依靠單一交通優勢而產生的繁榮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一旦運道改變後,就會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而魏家灣、張秋、阿城、七級等城鎮就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明清兩朝運河雖時有淤塞,阻礙漕船航行,但因國家重視,不時疏浚,所以影響不是很大,但1855年黃河銅瓦廂決口後,不但運道被阻,水源匱乏,而且黃河改變了山東地區的水環境,使京杭大運河的利用價值日趨衰落。早在嘉慶年間,魏家灣所在的清平縣就“城多飛沙,隨浚隨積,加漕渠埋沒幾盡,人文風俗亦凋敝不振”,運道已不甚暢通。咸豐元年(1851)黃河決口,又淹沒清平縣,水漫全境,百姓受災,城鎮被毀。咸豐五年(1855)“大水,河決銅瓦廂,由東明注菏澤,分流至張秋鎮,奪運歸大清河,曹州、濟寧、東昌以下皆水”。光緒末年,隨著河東河道總督與運河沿線閘官、閘夫的裁撤,運河更處於一種無人管理的狀態,“自南漕折運,東昌、臨清間運河已成廢瀆,偶值夏秋淫潦,東昌西北自白家窪等處水無所洩,由涵洞灌入運河,直達臨清,百餘里間商民用小船營運取便,一時涸可立待”,此時的運河已經處於自生自滅的境界,水源完全依靠降水,與周圍的自然河道缺乏調劑與聯繫,甚至成為了排洩洪水的廢渠,漕運的作用不復存在。正是因為清中後期山東運河的衰敗,才導致了魏家灣等城鎮的沒落,交通優勢的喪失,不但使外地的商人不再來此貿易,而且本土百姓也失去了從事飲食業、服務業、商業經營的機會,進而導致了城鎮整體地位的降低。

清中後期頻繁的戰亂與匪患也是導致魏家灣衰落的重要原因。清末社會動盪不安,山東運河流域更是戰亂頻興,匪盜遍佈,這種現狀既使經濟與商業失去了賴以發展的穩定環境,也使百姓流離失所、商人遁身,基層社會秩序陷入混亂之中,很多城鎮被戰火所毀。如《續修清平縣誌》載“清平地當南北之衝,東臨高唐,陸路西接臨清,水路兵馬往來,被害甚巨,戶口凋敝” 。咸豐十一年(1861)堂邑縣宋景詩作亂,“三月十九日,匪徒從堂邑梁家淺渡運河焚掠而北,魏家灣戒嚴”,“五月十九日,匪徒復犯魏家灣,官兵擊之退。匪南犯賈寨,北掠康莊,勢甚披猖,團民奪氣,至是直犯魏家灣,適統領烏公帶歸化城馬步兵數百,至十八日駐縣城,知縣桂昌告急,烏星夜調撥,黎明抵魏灣,是時匪由土閘循運河西岸北行,團勇循東岸南行,戰於三孔橋,勇力不支,烏軍至,擊匪,匪潰,追奔數十里,適天大雨,收隊”。除宋景詩外,還有邱縣、莘縣等地的教匪也紛紛起兵響應,“又河東土匪或數十人,百餘人,冒賊剽掠,勾引臨清江家油坊,堂邑前後吳家莊、豆方屯等處踞匪,由丁馬莊、小辛莊、左家橋渡運,旋繞魏家灣,覷清平、高唐冬漕囤積魏灣未兌,知縣貴昌,魏灣巡檢彭年督團逆擊之,程官營匪退”。清末的戰亂,對魏家灣是一個巨大的衝擊,它使因運道淤塞而日趨衰落的城鎮經濟更是雪上加霜,不但使百姓均受戰亂的荼毒,農業、商業陷入凋敝,而且導致城鎮被毀,商人離散,基層社會秩序陷入混亂,再也無法重振昔日的繁榮。

明清魏家灣作為運河名城,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曾有過數百年的繁榮與興盛,無論是河道治理、商業發展,還是文化燦爛,這所有的一切都歸於運河的暢通與優越的地理位置,正是國家漕運帶來了商人的經營、貨物的流通、人流的聚集,使其成為了山東運河沿岸的重要名鎮,但是這種缺乏多種條件支撐的繁榮,其根基是脆弱的,一旦失去了最主要的推動力,就會從高峰陷入低谷,從而再也難以重新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